浙商王建沂談民企做公益:商之大者 為國為民

金庸曾在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浙江省工商聯主席、富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沂看來,民營企業家應與古之俠者相看齊,成就事業的同時肩挑社會責任,為百姓謀福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大批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紮根於杭州的富通集團正是其中之一。30多年來,富通從一家通訊材料廠成長為國家級民營高新技術實體制造型企業,位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列。而王建沂也帶領企業“立體式”履行著社會責任,歷年來公益支出累計約4.3億元人民幣。

浙商王建沂谈民企做公益:商之大者 为国为民

圖為富通集團向“利奇馬”颱風受災地區捐贈光纜。

懂感恩明擔當 “立體式”履行社會責任

19歲時,王建沂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杭州富陽的郵電局工作。五年後,王建沂放棄“鐵飯碗”,創辦了杭州富陽通訊材料廠,從加工、生產鐵芯電話線起步,開啟創新探索。30多年後,富通已成長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光通信市場份額佔據全球前三位。

但在富通集團的官網上,找不到關於公司和王建沂本人榮譽和社會職務的任何信息。

低調、審慎,是許多人對於王建沂的評價。其企業理念亦是樸實簡單的12個字——“守紀律、知敬畏、講規矩、懂感恩”。

“民營企業作為黨和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踐者和受益者,一定要懂得感恩。”王建沂闡釋道,這份“感恩”不僅體現於產業報國,更在於積極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的社會責任應該是‘立體的’,其最高目標是提升國家競爭力,包含產業報國、按章納稅、安置就業、關愛員工,參與社會公益、慈善和光彩事業等多個維度。”王建沂說,近年來,富通集團主動參與精準扶貧,熱心社會公益、慈善和光彩事業,全方位、立體式地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浙商王建沂谈民企做公益:商之大者 为国为民

圖為王建沂(中)在2018“浙江—四川”就業扶貧勞務協作招聘會現場。

“造血”貧困縣 擴展產業扶貧新路

2018年9月,王建沂走進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蓮城鎮岜奪村開展扶貧結對幫扶調研。他沒想到,車子翻山越嶺後,真正走進村落還需走上好一段的泥路。

廣南縣是中國扶貧開發重點縣、雲南省深度貧困縣。破舊的房屋,簡易的學校,落後的村集體經濟……讓王建沂感到“責任艱鉅”。

詳細瞭解村衛生室設備採購、貧困戶房屋建設等情況後,王建沂當即表示通過浙江富通感恩慈善基金會參與該村危房改造、壩塘建設、衛生室增配診療設備等結對幫扶,並以“造血”形式助力該村發展集體經濟。今年1月,富通集團還配套設立“村發展稻米種植專項幫扶資金”,大力扶植岜奪村發展稻米種植產業,助力精準脫貧。

近年,富通結對貧困縣的例子還有許多。王建沂介紹,近年來富通先後參與湖北黃岡、甘肅慶陽、雲南德宏、四川涼山等地的精準扶貧和結對幫扶,通過“產業扶貧”“農業扶貧”“技術扶貧”等形式,助力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

浙商王建沂谈民企做公益:商之大者 为国为民

圖為王建沂在2018“浙江—四川”就業扶貧勞務協作招聘會現場。

一人行到攜手向前 “眾人拾柴火焰高”

身為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浙江省工商聯主席,王建沂的職責已不僅限於帶領富通參與公益事業,而是號召更多企業家加入其中,為中國扶貧事業添磚加瓦。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在中央統戰部和全國工商聯的領導、統籌、組織下,集眾智、聚合力,廣泛參與‘十三五’脫貧攻堅戰和‘精準扶貧’行動,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民企應有的貢獻。”王建沂說。

今年恰逢光彩事業發起實施25週年。王建沂提出,廣大企業家要繼續積極投身光彩事業和公益慈善事業,踐行“義利兼顧、以義為先”核心理念,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企業的資金、技術、市場和管理等優勢,以產業培育、市場開拓、村企共建等多種形式,助力精準脫貧,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

(原題為《王建沂談民企做公益:商之大者 為國為民》。編輯張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