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央行“降息”落地,對房價有何影響?

大家好,我是小司。最近很多人問,MLF下降,房貸利率是不是會跟著跌?具體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

4000億!央行“降息”落地,對房價有何影響?

11月5日,央行開展4000億元的一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為3.25%,較上期下降5個基點。 是2018年4月以來的首次調降1年期MLF利率。

MLF利率是啥?

官方一點講,MLF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符合宏觀審慎等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銀行可向央行申請。

我們可以通俗理解為,銀行沒錢的時候可以向央媽借,央媽可以借,但對銀行提出的要求是銀行要提供抵押物作為擔保。

MLF合格的擔保品主要為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地方債、高等級的信用債和小微、綠色和“三農”金融債、綠色貸款等。

除了擔保品,央媽還對資金用途有要求。

要求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借款期限為3個月、6個月或1年。借款到期的時候,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和央行約定新的利率進行續做。

4000億!央行“降息”落地,對房價有何影響?


8月17日,央行改革貸款基礎利率(LPR)形成機制。

規定,今後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含房貸利率)定價主要是參考新的LPR,所以新的LPR實際上已經取代傳統的貸款基準利率成為新的基準,而存款基準利率是沿用傳統上的。

也就是說,

改革前:LPR大多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傳統上的基準利率)進行報價。

改革後:新的LPR=MLF利率+銀行綜合成本(資金成本、運營成本)。

新的LPR由MLF利率和銀行綜合成本確定,如果說新的LPR是貸款基準利率,那麼MLF利率就基準當中的基準。

如果MLF操作利率下調,那麼LPR大概率會下調。這意味著對貸款利率進行了一次“變相降息”。

4000億!央行“降息”落地,對房價有何影響?

MLF利率下調的原因

開頭我們講,這次是2018年4月以來,首次調降1年期MLF利率。此前,央行曾經進行過多次的MLF操作,利率一直都是3.30%,那這回為什麼就要下調呢?

一是央行在有節奏的降息,推動社會融資成本降低。

剛才也說到8月17日的LPR改革。目前來看降息節奏是這樣的:LPR機制完善—LPR基準推廣—MLF小幅多次調降,便於逐步引導LPR下行,使降成本之路繼續。

二來,MLF利率下調也是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發揮穩增長作用。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6%的GDP增速不算低,但增速不斷下滑的態勢值得關注。

貨幣政策有寬鬆的必要和空間,能有效支持企業融資和實體經濟運行。

9月份以來宏觀政策整體轉向穩增長,MLF利率調降將進一步補充逆週期調節工具,有利於

推動貨幣市場和貸款市場利率水平的降低,提振市場信心,促進信貸增長。

影響

  • 對於樓市的影響?

其實,每一次的降準降息,很多人都會將其與樓市掛鉤,就目前而言,5%的小幅下跌並不會對樓市有過多的影響,並且每個城市的樓市局面並非一個利息的小幅變動所能逆轉。

那麼,房貸利率會跌嗎?

MLF下跌,LPR下跌的概率較高,但是各個城市的貸款利率也會根據其各自的情況進行調整。未來樓市仍然以穩為主,樓市不會成為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工具。

  • 對債市的影響?

國債期貨全線應聲大漲,10年期主力合約直線拉昇,從盤初下跌0.18%到最多上漲0.41%,上演絕地反攻。

短期顯然是利好,MLF利率下調穩定市場信心,但因為中期利空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建議繼續耐心等待更為確定的上車時點出現。

  • 對股市的影響?

MLF利率下調,更利好股市

9月份CPI上升至3.0%,通脹不斷攀升,但本次央行降息的信號意義在於貨幣政策不會因為通脹持續上升而改變方向,在外部利率持續下降,國內經濟放緩壓力依然存在的環境下,央行將延續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個大的方向不會變。

因而無需過度擔心貨幣政策收緊和流動性過度趨緊,給股市吃了定心丸,有利於外資流入。

並且隨著經濟企穩和企業盈利改善,股市在未來一兩個季度將獲得更好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