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低烈度治安戰需要什麼戰車?

【紙上談兵】低烈度治安戰需要什麼戰車?

[事先說明]本人不是專業人員,只根據需求談概念化問題,至於這種方法是否經濟,不在考慮之列。

現代陸軍越來越多面對治安挑戰,大國更是如此,美俄英法自不必說,即便是一向韜光養晦的我們也未必不會遇到這種情況——事實上我們派出的維和部隊已經在面對了。

很多人覺得治安戰屬於低烈度戰爭,無非是清剿打擊輕武裝人員,用不著太強武器,應對正規戰的武器顯然是殺雞用牛刀。

「紙上談兵」低烈度治安戰需要什麼戰車?

美軍巡邏隊

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低烈度不等於低風險,當年俄羅斯就是輕視游擊戰,結果被車臣叛亂分子好好教了一回做人。

在治安戰中,為了應對層出不窮的各種非正規武裝分子,步兵不得不深入村鎮街巷,穿行於殘垣斷壁廢墟瓦礫中,自身防禦弱點被無限放大,為此他們急需高機動伴隨火力支援掩護。

武裝分子可以用皮卡搭載重機槍迫擊炮到處跑,因為他們是低值易耗品,死不足惜,但正規軍不能這樣打仗。吉普輕便靈活,無奈防護太差;裝甲輸送車具備基本防護但火控不足,難以做到有效掩護;為了兼顧防護、火力和機動性問題,步兵戰車應運而生。

但是當武裝分子扛起RPG,製成更大更強的路邊炸彈,戰車自身防護還是顯得捉襟見肘。於是龐大的主戰坦克也不得不屈尊回到剛誕生時,重新擔負掩護步兵任務。

然而,立足於機械化作戰的坦克終究還是不適應低烈度巷戰,儘管其堅甲通常可以扛住RPG的打擊;但其笨拙的車體修長的炮管在街巷中磕磕絆絆舉步維艱,兇猛的主炮面對街巷民居顯得威力過剩,有限的射界使之對近處和高處敵人無可奈何。在實戰中,因為武裝分子沒有顯著標志難以識別,往往輕易滲透至近前,割裂坦克與步兵的聯繫,針對薄弱處進行抵近打擊。因此,在治安戰中,坦克並不能很好承擔掩護任務,很多時候還要步兵反過來保護。

「紙上談兵」低烈度治安戰需要什麼戰車?

進入居民區的美軍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當然,步兵還可以呼叫陸軍航空兵支援,但現實問題是直升機來得再快也得十幾二十分鐘,之前這個時間段步兵還得靠自己。況且直升機終歸比戰車稀罕得多,不是每次需要都能及時派出。

戰車機動靈活但防護不足,坦克防護充足卻笨拙,二者各有不足。解決的辦法可以是將坦克和戰車混編,取長補短——在預備狀態,一輛戰車承擔觀察搜索任務,坦克跟進,另一輛戰車殿後提供其他方向補漏警戒;一旦轉入戰鬥狀態,坦克前出充當肉盾,戰車依託掩護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精確打擊潛藏敵人。

問題是這麼做編隊就太過龐大了,如果是執行明確搜剿任務那還罷了——實際上是不夠的,除非有明確情報表明武裝分子只有兩三人。治安戰更經常做的是武裝巡邏,2戰車1坦克的編成相當於一個排兵力,正常情況下,一個擔任守備任務的步兵營,最多也只能組成2-3個這樣的巡邏隊——步兵營守備區域一般有上百平方公里,一半戰鬥兵員分散在各個據點,四分之一擔任應急機動,剩下的才能當巡邏隊。這樣一天下來未必能將轄區內主要道路和聚居點走一遍,武裝分子很容易錯開時間空間潛藏,巡邏起不到威懾作用。

於是我設想:既然能為戰術需要,把沉重的坦克開進街巷協助戰車,那麼為什麼不能綜合二者之長,開發更重型的專職治安戰車呢?

事實上,戰車確有重型化趨勢,德國的"美洲獅"戰車已經超過了40噸,以色列的"雌虎"戰車更是高達60噸!

但這些戰車還算不上完美。"雌虎"是"梅卡瓦"坦克拆掉炮塔魔改而得,底盤先天過於龐大不夠靈活,而且其動力前置前裝甲偏弱,容易喪失機動力成為活靶子。"美洲獅"基礎裝甲只能抵擋重機槍,需要附加裝甲加強。

「紙上談兵」低烈度治安戰需要什麼戰車?

德國“美洲獅”步兵戰車(上)以色列“雌虎”戰車(下)

既然如此,為何不索性一步到位,開發50噸級基礎重量戰車呢?

該戰車必須為履帶式,輪式雖然輕便但難以脫離公路機動,治安戰經常會碰到路障廢墟,需要較好的越野能力。

戰車底盤長寬應該較坦克為小(可以考慮用較小負重輪,或者乾脆減少一對),以利於街巷穿梭;車體則要高一些——車體低矮是裝甲戰的要求,為的是隱蔽自身,巷戰則相反,一般不會遭遇對手重型火炮攻擊,高車體反而有利於觀察。很多軍人抱怨,戰車載員越來越少,從12人減至9人又進一步降到6人,完全破壞了多年沿用的步兵班編制;其實軍隊編制從來沒有什麼自古如此,而是不斷適應新形勢進行調整,誰規定一個班一定要搭乘同一輛車?兩輛就不行嗎?其實在我看來,戰車搭載4名步兵,必要時下車展開一個三人突擊小組就可以了(另有一人候補),畢竟步兵不會輕易脫離戰車掩護。為了以防萬一,戰車應至少配置一具便攜式反坦克導彈或RPG,供步兵應急使用。

戰車取消有人炮塔,節省的重量加強到裝甲上,事先預留空間,需要的時候還可以附加反應裝甲或格柵裝甲,重點區域防護應該可以達到或接近主戰坦克水平,一般可以承受RPG打擊。戰車應配置下翻式尾門,便於步兵在行進間上下車,門上應預留安裝格柵裝甲的位置。

戰車採用模塊化武器站,根據任務需求靈活配置,典型治安戰配置可以是40mm榴彈發射器+12.7mm重機槍——必要時也可以換裝25mm速射炮或大口徑反器材步槍,這樣可以保證對不同距離高度輕火力目標的壓制,必要時還可以大角度曲射,基本能夠滿足支援步兵反擊武裝分子的需求。

當然戰車防護再好,終究不能無懈可擊。因為輕防護的步兵不能經常下車,難免有經過偽裝的武裝分子滲透到車前,為了保證自身安全,應該在車體四角設置微型武器站,配備金屬風暴槍,採用解鎖+自動射擊模式,對突然出現的近距離目標快速反應進行概略性掃射。微型武器站是一次性的,是作為最後的防禦措施,一旦使用巡邏任務立即取消,戰車撤回。

「紙上談兵」低烈度治安戰需要什麼戰車?

金屬風暴猛烈射擊

在不考慮成本的前提下,這樣的戰車是否可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