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發佈等待審批

《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發佈,詳細披露了濟南大西環的詳細走向以及更多的建設細節,並針對11月14日國家文物局辦公室發佈的《關於齊長城遺址保護區劃內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西環段建設項目的意見》,對齊長城遺址區域建設施工方案進行了細化,為了把施工對古遺址的影響降到最低,

建設方將採取建設橋樑的方式跨越薛峪東山至馬家峪西北山段的齊長城。目前,細化後的方案已經上報國家相關部門,等待審批。

10月14日,國家文物局辦公室發佈了《關於齊長城遺址保護區劃內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西環段建設項目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表示,暫不同意在齊長城遺址保護區劃內實施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西環段(大西環)建設項目,並要求補充擬建項目穿越齊長城薛峪東山至馬家峪西北山段保護範圍的長城本體保護方案。

國家文物局發佈《意見》後,閃電新聞記者實地來到濟南薛峪東山至馬家峪西北山,尋找這段古長城遺址。記者尋遍薛峪東山和馬家峪西北山,並沒有發現明顯的連綿走向的城牆。很多當地村民表示,附近山上並沒有齊長城。經過多方詢問,一位上了年齡的村民向記者介紹,這兩座山上以前確實有齊長城城牆,但他只是小時候見過,後來多次破壞,慢慢就只剩下了幾塊大石頭。

據建設方現場調勘,目前,濟南大西環所規劃的高速公路線路與長城線路交匯區域也未發現有長城遺存,可能是受晚期擾動及基建耕田等活動,原齊長城牆體早已被破壞。雖然線路穿越地段沒有見到齊長城遺存,但大西環高速公路施工區域距離齊長城原址還是比較近,施工活動勢必會對齊長城經過地帶的景觀地貌造成影響。

建設方考慮到佈設橋樑跨越可以把對齊長城保護控制地帶的影響降到最低,細化後的方案將採用橋樑的方式跨越齊長城遺址邊界外擴控制地帶,具體方案為:

1、路線於K85+358採用中橋跨越滿井峪東山至北傅莊北山齊長城段,孔跨佈置為3×25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橋面寬度為34m;

2、路線於K95+800採用中橋跨越薛峪東山至馬家峪西北山齊長城段,孔跨佈置為3×25m預應力混凝土小箱梁,橋面寬度為34m。

同時,方案還從施工前、施工期、運營期三個方面制定了具體措施。

施工前

①由考古專業機構結合工程施工,對相關開挖區域進行必要考古清理工作,進一步收集遺址堆積狀況和文物信息;

②配合考古專業機構進行考古性挖掘工作,特別是根據文物部門制訂的相關保護性挖掘方案,對文物保護區域的位置、規模進行放樣並撒佈石灰線。

施工期

①施工期間發現文物應當保護現場,立即報告當地文物行政部門;

②應加強施工人員的文物保護意識,制定嚴格的文物保護施工管理規定;

③嚴禁在文物控制區內設置料場及取土,確保遺址保護範圍內的文物安全;

④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設備、人員、機具,制定文物保護應急預案;

⑤施工便道應儘量利用現有道路,施工場地應儘量遠離文物保護區外側,減少工程施工對文物遺址的影響;

⑥嚴格禁止工程垃圾傾倒或填埋至文物保護區範圍內。

⑦施工結束後,及時對現場進行清理、恢復。

運營期

在高速公路臨近齊長城遺址保護區域路段兩端設置明顯的文物保護標誌。採取以上措施後,項目施工對齊長城的影響可降至最低。

據瞭解,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項目起點位於京臺高速禹城互通北 6.8 公里處(禹城市梁莊北),設置梁莊樞紐互通連接京臺高速,順接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北環段;終點位於京臺高速萬德互通北 2.2 公里處(長清區張夏街道黃草窪南)。

沿線經過德州市禹城市、齊河縣,濟南市長清區,路線全長103.880 公里,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 120 公里/小時,計劃今年12月開工建設,2024年7月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