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師範非專業跨考教資,應該怎麼學?

每年都有許多小夥伴想考教師資格證,其中不乏眾多非專業非師範的考生。因此會有小夥伴提出這樣的疑慮:教資考試,對師範和專業有限制嗎?

當然沒有!非師範非專業的你,一樣可以報名教師資格證!只要達到報名要求,學段學科任你挑選。但對於非專業的同學們來說,可報考學科排列組合多達50種,如何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佳的報考學科?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一一講解!

非專業考生如何選擇報考學科

1

從備考難度考慮

如果害怕科目三的專業考察“隔行如隔山”,那麼在選擇學科的時候,建議優先選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或相近的學科。

選擇自己專業相關或相近的學科,能夠大大降低科目三專業素養能力考查和麵試的難度,減少複習的時間和精力,考試時也會更加遊刃有餘。

如果感覺自己的專業好像和哪個科目都扯不上關係,從備考難度的角度考慮,選擇自己喜歡、擅長、有基礎的科目,備考的時候會更得心應手些。

做愛做的事情,心情總是更加輕鬆愉悅的嘛~

2

從就業情況考慮

如果你覺得自己考哪個學科都沒問題,那麼就可以從就業角度入手,考慮所要報考的學科。大學科(語數英數理化政史地)是推薦優先考慮的科目。

首先,大學科的專業性不高,其次,大學科的就業限制較少。最後你還可以在參加教師招聘的時候看看崗位招聘情況,選擇招聘人數較多、崗位需求較大的學科。

3

從學歷高低考慮

按照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規定來看,並不是想考哪個學段就能報哪個學段的,學歷是一個很重要的門檻。

①非師範專科學歷,最保險的選擇是報考小學及以下的教師資格證。

②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中職五種學段都可以報考。

③目前教師資格證考試只有學歷限制,並無專業限制。

科目三是什麼?能吃嗎?

《學科知識教育與能力》,因為是第三門筆試的科目,江湖人稱“教資科目三”。它主要考察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相關內容。

科目三是報考學科的專業性教育能力考察,每個學科、每個學段考察的內容都不一樣。

但不是所有學段學科都需要考科目三!只需要報名了中學(初中、高中、部分中職)的考生們,就要做好迎接這門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科目的準備了。

非師範非專業跨考教資,應該怎麼學?

△ 部分地區有所不同

需查閱各省市公告



①小學和幼兒園學段,筆試只考察《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②初中及以上學段,筆試要考察三科,《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③幼兒園和小學在筆試階段不分科,初中及以上學段需要進行學科專業知識和技術的考察。

如何複習備考科目三

1

瞭解考試大綱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想要考好科目三,考試大綱的瞭解絕對不能少。

考試大綱中,對於考試目的、內容、題型都有非常全面官方的闡述,甚至還會有真題展示。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去哪裡找最權威、最官方的考試大綱呢?

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裡輸入:

http://ntce.neea.edu.cn/html1/category/1507/1099-1.htm,直達官網筆試大綱查詢頁面,各個學科一應俱全。

非師範非專業跨考教資,應該怎麼學?

△ 官網查詢頁面截圖

2

分析考試題型

不同科目,題型和題量不太相同。出現頻率較高的題型有: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診斷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分析歷年的考試題型,可以總結出考官們的“出題套路”,從而根據自己的薄弱項“對症下藥”,加強訓練。

3

刷題才是硬道理

無論什麼考試,刷題都是我們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科目三的考查,包括專業知識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兩大方面內容。

專業的知識能力,需要多翻閱專業教材,針對自己薄弱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加強、複習。那種學習狀態,大概就類似於高考複習吧。

對於非師範生來說,教學設計和案例分析是需要著重學習的。

刷題的前期可以先做一些模擬卷。

沒有技巧,就是刷題、刷題、刷題(但是要記得整理一個錯題本。第二天做題的時候可以先翻閱錯題本,大題相關的知識點也可以背背)

中後期做真題。

做真題的時候完全可以模擬一下正式考試的時間模式。在考試規定的時間範圍內做完試卷,做完後對照答案,也要有一個評分,注意查漏補缺。另外做完的真題試卷也不要放在一邊就不看了。要學會分析試卷中出現的重難點,並且對於相關的知識點有個大概的理解和記憶。

注意:筆試試卷分值的計算方法:試卷滿分是150分。但是計算分數時要換算成120的分值,規定的合格分數線是:70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