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嗎?為什麼?

firesteal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暴秦無道,歷經二世而亡,秦末起義軍中出了兩位非常傑出的首領,項羽和劉邦。

本是推翻秦朝義軍的同路人,最終卻兵戎相見。項羽兵敗,最終在垓下被圍,突圍至烏江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拔劍自刎。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扼腕感嘆,項羽本可東山再起,為何自絕前程。而作為當事人的劉邦,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似乎發現了當年的秘密。

楚漢相爭,勝負未定

楚漢之爭,是兩大霸主之爭,霸王項羽雖然最後失敗,但是人們依然尊重他,後人對項羽也有著“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世人認為項羽的勇猛古今沒有第二個人能媲美。

劉邦成為了最後贏家,在很多人眼中,劉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他為人奸詐,而且還很好色;而楚霸王項羽為人光明磊落,而且非常義氣,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

回想楚漢戰爭的四年,劉邦真的很艱難,從一開始便屢戰屢敗,有兩個場景讓他無法平靜。

一、鴻門宴事關生死存亡的危機,正向劉邦逼近,劉邦卻茫然不知。

與當時作客於劉邦軍中的張良曾有生死之交的項伯,不忍心看到好友喪身於玉石俱焚的兵劫之中,於深夜暗入敵方軍營,劉邦置酒相待,把樽祝壽,極盡殷勤;又與項伯約定,將自己唯一的愛女許配項伯之子。

在做了足夠的鋪墊之後,劉邦才向這位剛締結了婚姻之約的“親家翁”轉入正題:“我進入關中,一土一木不敢妄動,統計吏民戶口,封存官府庫存,只為等待項將軍前來處置。

分遣兵將,駐守函谷關,只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出入,預防意外事故發生。日夜盼望項將軍早日到來,豈敢有二心!懇請項伯兄代向項將軍致意,我決無背叛自立之心。  

項伯連夜返回軍營,把劉邦的話轉告項羽,並真切地勸解:“如果沒有劉邦先破關中,你能輕易入關?現在他立有大功而你卻要出兵進攻,這是違背道義的。

不如借他前來解釋的機會,以禮相待,重修舊好。”或許項羽本來就不願意與劉邦由盟友變為仇敵,或許項羽認為劉邦的解釋合情合理,他同意了項伯的意見,傳令暫緩進攻。

但謀士范增卻力主藉機殺劉邦以除後患,項羽又處於矛盾的心態之中。  

次日清晨,劉邦率張良、樊噲等心腹人物,僅以衛士百人隨行,前來項羽駐地鴻門,拜見項羽,化解危機。

二人相見,劉邦立即解釋:“我與將軍同心合力以攻秦,將軍血戰黃河以北,我轉戰黃河以南,我自己都未料到能先入關中,得以與將軍在此重逢。

由於小人傳言挑撥,造成了將軍與我之間的隔閡。我面見將軍,表明心意,一切聽憑裁處。”

率直的項羽,聽了劉邦這番似乎出自肺腑的表白,信以為真,甚至對自己一度想攻滅劉邦產生了一絲歉疚之情。   

酒宴開始了。項羽、范增、劉邦、張良四人,依據賓主之禮入席。樽盞交錯,笑言相向,卻總有一股殺氣橫壓在宴席間——老謀深算的范增,多次目視項羽,讓他下令誅殺劉邦,項羽心中已解除了對劉邦的敵意,故意假作不知;

范增一時情急,連舉所佩玉三次,暗示項羽,必須痛下決斷,項羽仍默然不應。

范增出招楚將項莊,命令他以舞劍助興的名義,伺機在酒席間刺殺劉邦。項莊入帳,拔劍起舞,滿含殺機的目光,不時瞟向劉邦。

劍花如濤,殺氣驟至。心中忐忑的項伯,自然看出了其中的奧妙,借“對舞助興”之名,也入席舞劍。

他故意以自己的身體封閉住項莊指向劉邦的劍路,項莊一時無法得手。張良對席間情勢,瞭然於胸,連忙離席,招呼隨侍帳外的猛將樊噲,伺機救援劉邦。

劉邦有了這位“守護神”,才覺得稍微放心。

隨後,劉邦、樊噲藉口離席,僅帶四人取捷徑返回霸上軍營;留下張良一人虛與周旋。

二、彭城慘敗   

漢王二年(前205)三月,劉邦利用項羽親率主力出征田齊、後方空虛之機,親率漢軍主力,出兵東伐。劉邦此次出兵的聲勢頗大,漢軍以及裹脅的“五諸侯” 聯軍共有五十六萬人。

四月間,劉邦及其盟友的軍隊,三路並進,兵鋒直指楚都彭城。由於楚軍主力隨項羽伐齊,漢軍基本未經苦戰,就順利地攻佔了彭城。

當時,項羽的都城雖然暫時失陷,但主力軍隊未曾受損,劉邦卻錯以為大局已定,根本沒有對項羽的回兵反撲作出防範,只知道“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盡顯得意忘形之相。

項羽聞報,令諸將繼續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回師突襲。

從雙方投入的兵力數量而言,項羽處於絕對的劣勢,但是項羽的用兵方略,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圍殲戰而不是擊潰戰而展開的。

這固然表現出項羽蔑視對手的氣魄,更重要的是項羽對雙方實際戰鬥力的對比,有著極為清醒的認識。

戰事完全按照項羽的意圖展開。

彭城一場惡戰,項羽大展神威,自晨至日中,大破漢軍。漢軍被殺十餘萬人,潰不成軍。楚軍又乘勝追擊至靈璧東面的睢水岸邊,漢軍被迫跳下睢水,淹死的屍體遮蔽了水面,睢水為之不流。漢王劉邦也被楚軍重重包圍,幸得一場大風,颳得窈冥晝晦,楚軍大亂,劉邦才得以與數十騎遁去,免遭被俘的厄運。

劉邦準備回老家沛縣攜帶家室一起逃命,不料項羽也派出軍隊追到沛縣,搜捕漢王家眷。劉氏全家逃亡,被亂兵衝散。  

劉邦的父親、妻子,卻在逃亡的途中,被項羽部下所俘虜。

此後,他們以人質的身份,被項羽所扣押。

楚漢戰爭,雖然劉邦勝利了,但項羽就真的輸了嗎?人們依然尊重他,後人對項羽也有著“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世人認為項羽的勇猛古今沒有第二個人能媲美。

劉邦成為了最後贏家,在很多人眼中,劉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他為人奸詐,而且還很好色。

如此說來,劉邦贏得了政治,卻輸掉了精神。十年帝位,征戰不息    

劉邦登基之後,實在沒有享受“天下太平”的安樂之福,一系列麻煩事,接踵而至,使得這位開國皇帝大有疲於應付的感覺。

在劉邦稱帝的當年七月,燕王臧荼就率先起兵反漢了。劉邦不敢大意,親自領兵平叛。用兵兩月有餘,才將臧荼俘獲。劉邦封自己的好友盧綰為新任燕王,希望他能夠鎮撫地方,為自己分憂。

不料,後來盧綰的燕國也成為劉邦的一塊心病。九月間,項羽的舊將利幾起兵反抗。這次起兵的內幕,史書沒有記載,我們只知道,又是劉邦親自領兵平叛。

由此可見,這次叛亂聲勢和危害性必定不小。漢高帝六年(前201)十月,離劉邦稱帝不過八個月,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採納了陳平的建議,以“偽遊雲夢”的方式,誘捕了韓信;隨後在“罪名”無法落實的情況之下,貶韓信為“淮陰侯”,限制居住在都城。

漢高帝七年(前200),劉邦親率大軍征討韓王信和匈奴,匈奴首領冒頓巧設誘敵之計,以四十萬精騎將劉邦所率的先頭部隊圍困於白登山(今大同東),長達七日,劉邦面臨著被俘的危險,史稱“白登之圍”。

幸得陳平巧設妙計,才僥倖逃脫。此後一直被視為漢家之羞。 

 

漢高帝八年(前199),劉邦再度親率大軍在東垣(後改名為真定,今河北正定)討伐韓王信餘部。此戰劉邦儘管以優勢兵力而獲得勝利,但是似乎漢軍傷亡很重。

漢高帝十年(前197)九月,很得劉邦寵信的愛將陳豨,在遭受猜忌的背景之下,利用其出任代國相國、並且“監趙、代邊兵”的軍政實權,起兵造反,自立為代王。

北部邊境烽火頓起,形勢相當危急。

劉邦不得不再度親征平叛。此次平叛之戰,大規模的戰爭就持續長達四個月;從陳豨起兵到被太尉周勃擊殺,時間更是長達一年多。

無論從規模之大,還是戰況之烈而言,在漢家開國之後的平叛之戰中可能均是首屈一指的。漢朝廷幾乎是以全力來鎮壓陳豨叛亂的。不僅劉邦“御駕親征”,而且太尉周勃也統兵參戰。

漢高帝十一年(前196)正月,皇帝親征平叛尚未歸來,京城傳出了令天下人更為吃驚的消息:貶居長安的淮陰侯韓信,暗中與陳豨勾結,準備在關中發起叛亂,幸虧被他的屬官秘密舉報,呂后與丞相蕭何巧設妙計,誘韓信入宮,在長樂宮的鐘室加以誅殺。  同年三月,劉邦與呂皇后密切配合,對另一位功臣諸侯王彭越實施了突襲掩捕、定罪廢王、流放入蜀、中途攜歸、指令屬官再度告發謀反、梟首洛陽、誅夷三族、醢其肉遍賜諸侯的殘酷手段,滅其族,廢其國。釀成了韓信受誅之後的又一場慘禍!  

同年五月,針對著乘秦末戰亂之機、佔據嶺南三郡自立為“南越武王”的趙佗的割據行為,劉邦深知以漢家朝廷的國力不能開展大規模的南征,又不能承認其割據事實為合法,於是派出能言善辯的陸賈,出使南越,盛稱漢家德高力強,憑藉著一番令人信服的利害分析,折服了恃強不羈的趙佗。

趙佗接受了漢朝廷頒授的“南越王”封號,承諾了“和集百越”的使命。  

同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劉邦只好強撐病體親征平叛。亂事已經爆發,劉邦不得不以老病之身親征。

此役大約歷時三個月,劉邦本人還曾中箭受傷,總算把叛亂鎮壓下去。  

漢高帝十二年(前195)發生的燕王盧綰叛亂,更是讓劉邦怒不可遏。因為,劉邦與盧綰曾經是關係最為親密的朋友。

盧綰是豐人,與劉邦同鄉同裡。盧綰的父親與劉邦的父親就是好朋友,最為令人稱絕的是,劉邦、盧綰同日出生,為此,鄰居們牽羊送酒致賀兩家。劉邦、盧綰兩人自小到大,始終是好朋友。

劉邦為布衣百姓之時,盧綰就追隨左右。及劉邦起兵沛縣之時,盧綰就參與其中。

跟隨劉邦入漢中時,盧綰為將軍。在劉邦出關中東擊項羽時,盧綰已經官至太尉。最親近的朋友居然背叛自己,使得劉邦大感意外,倍感怒火攻心!劉邦的老病之軀,實在難以承受這樣的打擊了。  

對於晚年的劉邦而言,除了憂慮國事,最令他苦惱的又是“家事艱難”。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許回想自己的一生,為了權力和榮華富貴,戰鬥無數,到頭來又怎樣呢,呂后盯上了大漢的江山,待他死後劉氏江山將會不保,但是已經無力阻止。

既然無力阻止,那就毅然赴死。

也許他明白了自己的老對手項羽在烏江河畔,當時明明有機會坐船逃生,為什麼卻選擇了自殺,因為作為一個英雄,就要英雄般的離去。




岳飛的飛


關於劉邦是不是臨終前才明白,項羽為何選擇自刎?我認為不是臨終前,而是劉邦早就明白項羽為何會自刎,甚至有可能項羽沒有自刎前他就知道項羽會自刎。

因為雖然劉邦和項羽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但劉邦太瞭解項羽了。他了解項羽的膽氣和英勇、仁愛和義氣、重信譽和有氣節,這些是項羽的優點,也是他致命的缺點,何況他本身又有一定的缺點,自負、暴躁。優點的致命,再加上本身的缺點,無疑是雪上加霜!

正因為他了解項羽的仁愛和義氣,鴻門宴中他才會安然無恙,呂后和孩子在楚營才會安然無事,他的父親劉老太公才會平安歸來,但這一切劉邦卻認為項羽有婦人之仁。如果有同樣的機會,項羽早就死了好幾次了。

他也瞭解項羽的英勇,肯定能料想到項羽能突破十面埋伏,到達烏江邊,但劉邦也瞭解項羽的自尊、自負和氣節,是不肯過江東的。

所以說,劉邦早就明白項羽為何會自刎,不必等到臨終前。

至於項羽為何會選擇自刎,看他自己怎麼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這段話出自於《史記》,這說明了一下四點:

一、項羽歸咎於天而不自省,說明他已經認命了,已經無意麵對現實了,既然無心也就無力改變現狀了。

二、“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這是悲涼的孤獨感和失敗感!八千子弟不能共榮,只能同死!

三、以項羽極強的自尊心,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這也是他脆弱的一面,跟常敗的劉邦相比,心理不夠強大。

四、感覺愧對於江東父老,愧對於心。走不過心裡的那道坎,只能走鬼門關了。

綜上所述,就是項羽為何自刎原因。這些連我們都能看出來,身為帝王的劉邦會看不出來嗎?何必要等到臨終前才明白呢?

不過劉邦臨終前會和項羽一樣有孤獨感,但孤獨感又是不同的。一個是誅殺兄弟、功臣的孤家寡人孤獨感,一個是兄弟離散多戰死的形單影隻孤獨感......


問禮歷史


歷史上的楚漢相爭中,項羽戰敗後,來到烏江,本來有一老伯劃了船來,告訴項羽,江東還有疆域千里,人民數十萬。過了江後,可以從頭來過。

但項羽覺得自己沒有臉見江東父老,把自己的烏騅馬送給了老伯,然後自刎了。

那麼,一世霸王項羽究竟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了結生命呢?有書君分析,應該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一種對貴族精神的恪守。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然而在劉邦和項羽的帝王之爭中,劉邦雖是最後贏家,被人們所稱道的卻是項羽。因為項羽讓人感受到一個末路英雄的悲壯。

唐人胡曾有《烏江》詩云: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從詩中可以看出,當年項羽雖然兵敗但他是有條件從烏江東渡的。他選擇自殺,是因為“恥於”逃向東吳再起兵。

項羽身上體現了傳統貴族階級的典型性格特徵。做事光明磊落,講究規則。

比如在垓下,項羽對劉邦說,“咱倆打了這麼多年了,還沒決出個高低,有本事你還是跟我單挑吧,別讓老百姓跟著受苦了。”

堂堂正正地提出挑戰,坦坦蕩蕩的接受輸贏,沒有一點投機取巧的算計。項羽的這種性格,體現了一種貴族特有的價值觀念,即貴族本色。

再比如,項羽在鴻門宴上的表現歷來都被認為是優柔寡斷和婦人之仁。其實,這裡面體現了項羽的貴族教養。在他看來,暗算前來賠禮道歉的人算不得英雄手段。

項羽貴族精神的再一個突出表現,便是崇尚人身尊嚴,講求氣節。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

當烏江亭長勸他渡江以圖東山再起時,他說:當初我帶著江東八千子弟出來,如今他們一個都沒生還,只剩我一個人,有什麼臉面去見江東父老?即使別人不說什麼,我自己的良心也過不去呀!

這段話充分反映了項羽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的道德責任感和重情守義的貴族品質。對於劉邦來說可以變通,權宜的事,在項羽的眼中就是苟且偷生,那是為他所不恥的。

這種對於傳統道德品質的恪守,雖然看起來有些迂腐,卻頗有中世紀時西方的騎士風——為了名節而放棄生命。

二、一種眾叛親離時的悲涼。

除了對貴族精神的執著恪守,有書君覺得,項羽剛愎自用的性格弱點導致的眾叛親離也是他自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項羽的剛愎自用的性格和劉邦的圓融通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不聽別人的話,而且特別愛顯擺。他做得最不得人心的事,就是屠城。攻下一座城以後,基本不留活口,連婦女兒童都在屠殺之列。

他一把火燒掉了秦王朝的皇宮,誰都知道這樣會失去民心,但誰勸他也不聽。

韓生出來勸項羽,說咸陽這個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稱皇稱帝的話,應該定都咸陽。

但是,項羽還一門心思回他的老家去。他說:“富貴而不還鄉,如衣錦夜行。”他認為穿著漂亮的衣服在夜裡走,沒人看見,所以沒啥用處。應該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鄉去,這叫衣錦還鄉。

項羽最終也沒有采用韓生的計策。於是韓生譏諷項羽目光短淺,愚蠢,如同沐猴而冠。項羽聽說後,非常生氣,就把韓生煮了,然後按原計劃衣錦還鄉了。

項羽不光對下屬很苛刻,動輒就發怒,而且為人吝嗇,捨不得給立功的將士加官晉爵、賞賜財物。本來就刻好的官印,他放在手中反覆玩弄,官印都磨損了,也不捨得頒授下去。攻城所得的財物,堆積如山,也不肯賞賜給士卒。慢慢的,周圍的人都被他傷透了心,離他而去了。

曾在他手下當過差的韓信、陳平、英布、彭越等人,後來都跟他分崩離析,跟著劉邦跑了。只有范增忠心耿耿的輔佐他,卻處處受項伯掣肘。而項羽本人對范增也並不十分信任。

由於失去人心,烏江邊上的楚霸王其實已經是個孤家寡人了。面對這樣的窘境,項羽雖然仍未悔改,但心裡的悲涼之感是可想而知的。

三、一種大勢已去後的絕望。

古往今來,人們之所以對項羽寄予了太多慨嘆,是因為普遍認為,項羽是可以渡江並且東山再起的,他只是受不了委屈。

然而,如果我們分析一下當時楚漢形勢,就會發現,即使項羽渡過長江,也已難挽大局。因為江東已不是昔日的江東,早就是劉邦的地盤了。

此時,項羽手下的殘兵敗將已沒有多少,且人心渙散,想要重整旗鼓,在江南重新打天下顯然是十分困難。這些項羽應該是瞭然於心的。

自從固陵戰敗後,項羽就連連敗退,一路退到垓下,垓下突圍又逃往東南,一直逃至烏江邊。看起來,他是想過渡江一搏的。

可嘆的是,到了江邊,本來是""欲東渡""的項羽,看到迎接他的卻只是一舟一槳一亭長。

這烏江亭長,本意是救項羽,可是,項羽一見孤零零的一個小亭長,心又涼透了。

亭長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明顯是安慰之詞。對於一向驕傲自負的項羽,這話成了壓倒他自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綜上所述,項羽之所以不肯過江而選擇自刎而死,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性格悲劇。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導致人心背離,失去支持應該是他最終自殺的主要原因。

項羽的死雖然顯得慷慨壯烈,併為後人反覆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卻一生也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惜。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回答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首毛主席當年的詩。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作者】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在暴秦被推翻後。項劉二人爭奪帝位,互相討伐,戰爭打了數年,史稱"楚漢相爭"。

在這長達四年多的楚漢戰爭中,項羽由強大轉為弱小,而劉邦屢敗屢戰,如打不死的小強,反而逐漸強盛。烏江自刎是項羽的最後一戰,僅28人突圍到烏江邊。最後在烏江邊自刎身亡。

首先,項羽最終未過江而拔劍自刎,可說是是一種性格上的悲劇。項羽出身貴族,驕傲、專斷又婦人之仁,導致他最終滅亡。他的死儘管被後人講的是慷慨激昂,李清照的那首詩更是出名,西楚霸王落得如此下場也讓人唏噓不已。

其次,垓下一戰,確切的說是思想攻勢取得了勝利,四面楚歌這一齣戲真是妙計。這出戏如此精彩。徹底摧毀了項羽的心理防線。以至於項羽覺得自己老窩都被人家端了,我還能跑到哪裡去?

“西楚霸王”,某種意義上認為是正人君子的代名詞。在《史記》中,項羽不是皇帝,但司馬遷給項羽用了《項羽本紀》。項羽在鴻門宴以君子風範放走了劉邦等人,兵敗之時,心中不免嘆惋自己一代英雄,輸給了劉邦這樣的小人,飲恨自刎。兵者,詭道也,項羽同志的君子之風實則為老派做法矣,卻是放虎歸山,丟了天下。

其三,愛人死了,多年的死忠都戰死了,自己活著還有何意思。其實,項羽是江東人士。過了烏江就到了自己家鄉了,回家,大多想到的詞是衣錦還鄉,而項羽同志想到自己兵敗而歸,當初起兵帶八千江東子弟馳騁沙場,而如今孤身一人回鄉,有何面目江東父老,因此自刎,未渡烏江。

最後,項羽也可能想到自己若被劉邦所擒,必然受辱而死,作為貴族出身的項羽自然知道士可殺不可辱。因此,自刎已是對項羽來說最好的選擇了。

由此看來項羽江邊自刎不僅僅是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也擔心自己回江東,被劉邦追殺過去,自己反而害了江東父老,再加上虞姬死後,項羽覺得似乎已經一無所有了。

說了這多的項羽,也該說說劉邦了,話說劉邦晚年在一場戰役中不慎落馬,幸運的是還活著,但皇后和皇子知道後,卻打起了太子的主意。這一切的一切,劉邦看的很清楚,只是力不從心了,太多的局面不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的。在那一刻,已經經歷太多的劉邦好像懂得了當時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心死則身也死了,哀莫大於心死。

真的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歷史蒼穹


劉邦與項羽之間的碰撞是兩種世界觀的碰撞,劉邦之所以不理解項羽是因為這兩種世界觀格格不入。

劉邦認為無論前方的路多麼艱難,走到終點,笑到最後才是贏家;


項羽認為無論世間黑暗冷暖,我必光明,以吾之光明去照亮黑暗,驅逐寒冷。

所以,二人互相不理解。直到劉邦臨死前,方才頓悟,人生哪有什麼對錯、勝負,均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因為釋然,所以理解。

項羽突圍

項羽遭受垓下之圍,缺兵少糧,最後迫不得已逝死突圍。但是面對劉邦重重大軍包圍,即便蓋世英雄項羽也深感無力。

《史記·項羽本紀》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史記記載了這段傳奇故事的細節,大概意思如下: 漢軍不知道項羽在哪裡,於是分兵為三,又將項羽包圍起來,項羽騎兵奔殺,先斬殺一名都尉,又殺數十人,後將剩下的騎兵聚集在一起,而這個時候就剩下兩騎了,項羽對他們說,接下來怎麼辦?他們均說,聽大王的,於是項羽要帶他們東渡烏江。


由史記中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獲得這樣的信息,項羽十萬大軍,勢死突圍,到了這個時候,項羽已經幾乎走投無路了,事情都要問自己的屬下,此時項羽的狀態就是彈盡糧絕。

烏江自刎

天無絕人之路,這時一船伕乘船來到項羽面前對項羽說:“大王,江東雖小,卻也有幾十萬臣民,能夠為大王東山再起,大王快來,只有我有船,漢軍沒有船,無法渡”。

《史記·項羽本紀》烏江亭長義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而這時項羽突然大笑著說:“天要亡我,渡了又能如何?我項籍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而來,今無一生還,即便江東父老還憐惜我,願意讓我做王,我又有何臉面回去?”說完便拔劍自刎。


《史記·項羽本紀》“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

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原因有三:

一、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就如項羽本人所說的,曾待八千江東子弟,而今無一身換,有何顏面面對江東父老,項羽是一個驕傲的人,是一個要尊嚴的人,不想苟活。

二、天亡我

項羽至始至終都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面對自己山窮水盡之時只是感慨:“天亡我,非戰之過”,直到最後仍是“天之亡我,我何渡為!”,所以項羽面對他認為的天意,認命了。


三、不忍讓更多的人去承擔戰爭的痛苦

項羽雖然是霸王,但是卻不是好戰之人,這點從項羽破秦之後,便將自己軍隊裡大部分的人解散了便可以看出,項羽更希望的天下是太平天下,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他已經累了、疲倦了,所以,既然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那麼就不要讓戰爭在繼續下了,所以便拔劍自刎。

時刻錄談歷史:

有人說劉邦與項羽之爭是小人與君子之爭,最後君子死了,小人勝了,天下自此之後再無君子。

但我認為並不是如此,後世之中常有君子於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救民於水火之中,便可以證明這一點。 而我認為劉邦與項羽之爭是務實主義之爭與英雄主義之爭。

務實主義是走符合當前局勢變化,於變化中謀求自己的利益,因此務實主義善於變化,生命力強。當達到自己所需之後,在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追求,最後劉邦建立的大漢王朝。


英雄主義是走光明無畏路線,無論前方如何,自己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無畏向前,但是這條路線註定阻礙重重,因為有黑便有白、有白亦有黑,因此項羽最後死了,但是他的精神長存。

社會同時需要這兩種人,而這兩種人也沒有對錯,均能在屬於他的時間段綻放光彩!

歷史時刻錄帶您看歷史,喜歡我的人,可以點關注呦!

歷史時刻錄


我們說一下劉邦臨終前,他所面對的局勢,你就知道為何他會理解項羽在兵敗之後自刎了。劉邦晚年大肆的屠殺異姓王,當他以為自己把最後一個異姓王,英布給平叛之後,他本來認為,這個天下就該回歸太平了。

這讓劉邦多多少少感到一點寬慰,但是,這時候的劉邦已經病重了,他在討伐英布的時候中了箭,而且傷的很重。

所以,在這最後不到一年的時間了,劉邦一直都在療傷。

可是,就是在這個最為關鍵的時刻,前方傳來了劉邦的好兄弟,燕王盧綰反叛的消息。這讓劉邦備受打擊。

本來劉邦視盧綰為親兄弟,在劉邦建立大漢之後,張良、蕭何、曹參這種立有大功的人,劉邦都沒有封他們為王,而是力排眾議,把盧綰給封為了燕王。

按理說劉邦對盧綰不薄呀,可是,就這樣盧綰還是反了劉邦,儘管劉邦十分不願意相信這件事。

但是,他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

所以,他只好派了得力干將樊噲,去平叛燕王盧綰。可是,就在樊噲出發不久,劉邦又聽到一個噩耗。

那時候劉邦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百年之後,最愛的兒子劉如意的性命。畢竟因為戚夫人和呂后爭奪太子之位的時候,她們兩個徹底的撕破了臉。

這時候劉邦擔心呂后在自己去世之後,會對愛子劉如意下手。

就在他為這件事擔心的時候,他聽說樊噲一旦平叛了盧綰之後,就會帶著大軍,殺到長安城,然後聯合呂后一起,把戚夫人和劉如意全部給殺掉。

你說劉邦聽到這樣的話,他會做何感想,最主要的是,當時的他已經無能為力了。除了躺在床上外,他什麼也幹不了。

面對這種眾叛親離的事情,也是劉邦最無能,最無力的時刻。相信這也是劉邦第一次領略這種滋味。

不過,劉邦還是選擇了殺樊噲,他派了陳平和周勃到燕地,然後直接把樊噲給捉了殺掉。

就是在陳平和周勃去燕地的時候,劉邦沒有等來結果就撒手人寰了。

他死的時候,肯定是能理解到項羽當時兵敗的無助的現狀的,因為此刻的他們都已經把握不了時局了,只能選擇聽天由命,任人擺佈。

當然了劉邦和項羽還有點不同,最主要的是對於項羽來說,兵敗已經成為了事實。他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來反對自己呢?

項羽臨死的時候,他看到也有很多昔日跟隨他的部下,來要他的性命。至少就有一個叫呂馬童的人,項羽指著自己的頭顱對呂馬童說,聽說漢王賞黃金萬兩,封萬戶侯來買我項羽的項上人頭,你我是故知,這個大買賣我就讓你做吧。

說完項羽就自刎了,然後呂馬童拿了項羽的頭,就去劉邦哪裡討要封賞去了。不得不說,當時項羽的這種選擇,也是最為無奈的選擇。

他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多人,在最後會反叛他,會落井下石要自己的命。所以,他別無選擇,只好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性命以謝天下。

劉邦臨死之前,何嘗不和項羽一樣,他面對的同樣也是眾叛親離,好兄弟盧綰背叛了他,最為倚重的臣子樊噲背叛了他,身上還有疾病。

最關鍵的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兩個已經無能為力了。項羽無能為力是他不可能逃出去了,所以只好自殺了。

劉邦無能為力是因為他的大限已盡,他看不到最終的結果了。所以,他們臨死前的心情是一樣的,都是在極其的複雜與矛盾中去世的。他們都是不甘心的,都是死不瞑目的。


漢史趣聞


要說明這個問題,就必須要知道劉邦臨終前經歷了什麼?

我們選最為主要的來加以說明一下:

1、劉邦臨終前得了重病,另外身上還有箭傷,在他平叛英布的時候,被流箭給射中了。這個箭傷帶來的疼痛,一直陪伴到他死。

2、廢立太子的事情,讓他心力憔悴。

本來一開始他是立了呂后的而兒子劉盈作為太子的,但是,後來他和戚夫人又有的兒子劉如意。戚夫人歷來都是受劉邦寵愛的。他仗著劉邦的寵愛,要讓劉邦封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也想這樣做。

但是,最終他沒有做成。

這就導致了戚夫人和呂后之間矛盾重重,他的兒子劉如意也是生死未卜。劉邦臨死之前,最放不下的事情,就是這件事。

3,劉邦的好兄弟盧綰宣佈反叛了,讓他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要知道盧綰是和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他們是生死之交,一起上過學,一起同過窗,一起泡過妞,一起扛過槍。

正是因為他們之間的交情比較深,所以,在劉邦當皇帝之後,他把功勞並不大的盧綰給封為了燕王。

可是,就是在劉邦快要死的時候,他唯一的好兄弟盧綰卻背叛了他。

想想這幾件事都集中在劉邦,這個將要死的人的身上,他的感受當然是別人理解不了的了。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才理解了項羽的窮途末路。若是他是項羽的話,面臨這種窘況,估計也不會選擇逃生的。

要知道當時在烏江的項羽,也是面臨很多曾經的兄弟都背叛了他,其中有一個留下姓名的叫做呂馬童的人,他就是項羽的故交。

可是,在劉邦下命令,說若是誰把項羽給殺了之後,賞千金封萬戶侯。呂馬童毫不猶豫的把劍指向了項羽。

而且還把項羽的頭給割了下來,當然了項羽是主動讓呂馬童割自己的頭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是故交。

不得不說這就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還有項羽在烏江自刎之前,他最愛的女人虞姬也已經自殺了,對於他來說,這個世上已經沒有值得他流連的東西了。

再加上跟隨他的兄弟們,大部分都戰死了,他又怎麼能夠忍辱偷生呢?

所以,劉邦臨死前面臨的狀況,是和項羽是差不多的,真的是一個爛到不能再爛一個一個爛攤子。

用眾叛親離來形容他們當時的窘況,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面對這樣的爛攤子,好像只有自殺來的痛快了。

不過,劉邦知道自己快死了,別人事情他也管不了了。

所以,他先是下了一道命令,讓樊噲先去燕國平叛盧綰。

就在樊噲出發沒多久,他就聽說樊噲要聯合呂后殺了他的兒子劉如意。

劉邦也沒有核實這件事的真偽,他就讓陳平和周勃,去燕地把樊噲給殺了。正是陳平和周勃去燕國的路上,劉邦撒手人寰了。

所以,劉邦的死,也是和他當時的處境有關。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卻在他快要死的時候,全部發生了。

最為主要的是,面對這種複雜的局勢,他又無能為力,項羽自刎烏江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呀?

所以說劉邦在快要死的時候,才明白項羽為何會選擇烏江自刎,而不是選擇逃生。


歷史中百科


從楚漢相爭至宋朝相隔900多年,只有李清照真正的走進霸王心裡,偉大的女詞人用一首《夏日絕句》緬懷項羽: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整個詩詞中表現出對項羽強烈的個人崇拜,把項羽在烏江自殺前的心裡狀態描寫的栩栩如生,奈何江東父老情誼深,何必非要過江東?

項羽選擇的是以死明志,他不願意苟且,也不願意屈服,他有他的倔強,他有他的堅持。相比李清照對項羽的推崇,並不是刻意貶低劉邦,畢竟歷史屬於勝利者。



可是從劉邦晚年的際遇來看,他真的明白項羽為何選擇自殺?我完全不認同!

從秦王暴政,到楚漢相爭,劉邦一輩子都在專營投機,這也是劉邦的優點。當然這裡我不是抬高項羽的水平,作為義軍最高光的領導人,項羽的表現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

———膚淺

從古到今文學作品中,對項羽評價最多的就是:武勇,武力超群,勇氣蓋世,力拔山兮氣蓋兮!完全個人英雄主義,我能打,而且有戰必勝,此時秦末義軍四起,缺乏真正的精神領袖,於是在謀士范增、項梁合計,打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信念率領眾人,而項羽就是一個最好的標杆,在滅秦的道路上項羽的個人英雄主義確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能打十個的拳頭往往容易贏得別人的依靠和信賴。

等到楚漢對峙,忽略團隊建設的項羽,搞的眾叛親離,人人自危,他的信念裡還是秉承武力可以決定一切,頭上霸王的光環成了他目中無人的累贅,結果最後中計被困垓下十面埋伏,此時的項羽是絕望的,兵敗如山倒,虞美人殉情先離去,只剩下將軍鐵甲依然在。望著煙波浩渺的烏江水,他不會感慨三十年河西與河東,敗就是敗了,何必扭捏?與其苟且,不如壯烈,最終選擇自殺。



縱觀項羽一生,即使存在很多詬病,到死展現出的是不負美人不負卿的豪邁,堅挺不屈服的一生。

和項羽相對的劉邦是真正的贏家,從泗水亭長到大漢天子,以一個屌絲的身份成功逆襲。從鬧革命起,他一直再看項羽的臉色行事,猥瑣求生存。唯一在人心這方面劉邦要比項羽更具格局,在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甚至大部分團隊以前都是項羽的老班底,例如:韓信、張良、英布等人。在善於用人、經營團隊中劉邦確實很慷慨、大度,也是在楚漢相爭中最正確、最和事宜的選擇,人才才是戰略根本。

可到了晚年劉邦的際遇也是十面埋伏,從分封到誅殺異姓王,兄弟反叛,呂雉外戚勢力崛起,心愛的戚夫人夜夜嘆息,可憐的兒子劉如意又不知何去何從?這些都是劉邦的心病,病到劉邦深處的痛。但是這些理還亂的事件中,劉邦都在積極努力改變結果,例如:誅殺韓信、廢力太子、剿滅英布、彭越等。每一件事都是劉邦親自操手,都有劉邦含沙射影的政治主觀在裡面。等到中箭病發彌留之際,劉邦還在考慮大漢未來的人事安排。

那麼劉邦在臨終時,確實山窮水盡,無能為力,只是劉邦更表現出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命!

面對兩種性質不同,本質卻相同的死棋,劉邦甘心麼?項羽甘心麼?同樣不甘心。兩人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兩人的性格才是影響選擇的最根本原因。

我可以確信,在劉邦給項羽在垓下佈置死局的時候,劉邦已經知道項羽必死,至於怎麼個死法,他完全不在乎,成王敗寇才是劉邦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當劉邦面對自己的政治死局,他不是無能為力,徹底放棄!如果不是意外中箭,劉邦能輕易撒手大權?即使在臨死前劉邦會想到項羽,我覺得這傢伙心裡頭還是嘲笑居多,項羽啊!一輩子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在他的人生字典裡這個人不值得一提。

很多人都說劉邦是個小人,項羽是英雄,這種最直觀的判斷不是沒有道理,假如被困垓下的是劉邦,他有勇氣選擇自殺麼?在楚漢相爭時劉邦就顯得很有韌性,並不是用自己的意志來決定立場,那麼他絕對會選擇逃命!而項羽從強勢到失勢,他有他的驕傲和態度,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讓錯誤延續到別人身上,最終選擇用死來詮釋自己,這也是我們更喜歡項羽的主要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

一個沒有節操、沒有家庭觀念、沒有愛情操守、沒有情誼,唯利益至上得君主怎麼會理解一個窮途末路的悲情人物?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達我看到的歷史!


我不是易中天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正是歷史對項羽最好的註解。當項羽的老對手劉邦在彌留之際,才真正體會到,項羽作為霸王的那份驕傲與尊嚴,才最終明白項羽在烏江岸邊選擇自刎,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自己那份最後的尊嚴。

楚漢爭霸一直以來都是一段極具傳奇色彩的歷史畫卷,時至今日,我們都還能娓娓道來蕭何月夜追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及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等典故。這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歷史傳奇大幕,不禁令人心馳神往。

自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項羽與劉邦已經為了天下打了整整四年。

起初戰爭優勢在項羽一方,項羽坐擁大半天下和無數精兵猛將,屢屢大破漢軍,但此時項羽的性格缺陷卻開始逐漸被暴露了出來。他剛愎自用,吝惜賞賜的性格,最終導致楚軍人才大量流失,反成了漢軍的座上賓,如韓信、陳平等人,使戰爭的天平漸漸趨向平衡。

在看到與漢軍的戰爭長期沒有結果之後,早已厭倦無休止戰爭的項羽不想再繼續這場在他看來毫無意義的戰爭了,他只想帶著鍾愛的虞姬和江東子弟回到家鄉過著清閒舒適的生活,為此他選擇了與劉邦在鴻溝和議,確定了楚漢平分天下的盟約。

然而,當項羽引兵東返的時候,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劉邦會撕毀盟約襲擊楚軍。雖然一開始憑藉楚軍的勇猛作戰,一度將背盟違誓的漢軍打得狼狽不堪,但此時英布的突然叛變、韓信率三十萬大軍南下,最終使項羽的十萬人在垓下被漢軍六十萬大軍所圍。

垓下,項羽失去了虞姬,更失去了十萬跟隨他南征北戰的楚軍。最終只率八百騎兵突圍而出,此時的項羽,全然沒了霸王往昔的風采。

烏江岸邊,當八百騎兵突破漢軍重重堵截,來到岸邊時,最終只剩二十八騎。彷彿命運給了他最後一次機會,烏江亭長划著船出現在了項羽的面前,他對項羽說道:“江東雖小,也還有方圓千里的土地,幾十萬民眾,也足夠稱王的了,請大王急速過江。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這,也沒有船隻可渡”。

項羽回首看著與他浴血衝出沙場的二十八騎部下,想到了隨他突圍的八百騎兵,想到了被他拋在垓下被圍的十萬楚軍,想到了當年他帶著他們離開江東,討伐暴秦時的意氣風發,想到了他們的妻兒家小,最終還是無法做到讓自己苟且偷生的決定,婉拒了亭長,將陪伴他多年的愛馬烏騅託付亭長,自刎在烏江岸邊。

項羽是人傑,他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君子守則。他不是劉邦,做不出出爾反爾,背信棄義的狡詐行為。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所以他更願意在死後與他生前的戰友、部下同在,而不願自己苟活,這也是他的失敗所在。

劉邦與項羽顯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他可以為了天下出賣自己的信用,也可以為了天下殺盡隨他征戰多年的功臣良將。他的人生意義是為了天下而存在,但臨終時他面對的也只能是無盡的孤獨以及無數愧對的泉下之人。此刻,他才會真正明白項羽為何會在烏江自刎,為的是自己的尊嚴,也為的是自己能夠堂堂正正的面對所有人!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劉邦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時,失敗不可恥,勝利不光榮。劉邦就是從失敗走向勝利的。項羽,就是勝利走向失敗的。這時,失敗可恥,勝利光榮的。劉邦,從失敗走向勝利,才有希望,前途,有美好的明天和未來。項羽,從勝利走向失敗,沒有希望,前途,沒有明天和未來。失敗走向成功,才會大有作為。成功走向失敗,死路一條,一條死路,死。劉邦,卑鄙無恥小人,在多次失敗中走向勝利,還成功當上皇帝。反之,項羽,英雄豪傑,打了很多勝仗,打了幾個敗仗,就英雄氣短,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自吻於核下,以死明志謝罪,解脫人生失敗和痛苦,以死結束悲壯人生。核下大戰對絕,劉邦取得全勝,項羽遭遏慘敗,永遠沒有機會,時機翻盤取勝。項羽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有勇於謀,逞匹夫之勇,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自以為武功蓋世,不聽軍師,謀士苦口良言相勸,把軍師的話當耳邊風,不尊重,不敬重軍師就是對軍師無禮,才遭至戰場上一連串的失敗。鴻門宴,項羽不聽軍師的良言苦口的肺腑之言,心慈手軟,留下這個卑鄙無恥,言而無信的劉邦小人這一禍害,這一禍害,害死軍師,害死項羽和美人老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