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親舅大”,農村辦酒席,為什麼舅舅地位要大於叔伯?

在現代農村存在著一種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舅舅的地位高的有些讓人難以理解。甚至流傳著很多類似於舅舅大過天、舅舅做上席之類的老俗語。

“孃親舅大”,農村辦酒席,為什麼舅舅地位要大於叔伯?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上到父母,下到子女都是我們的直系血親,他們的地位毋庸置疑。可是除了父母、兄弟和子女以外,父親那一邊和母親那一邊加在一起那麼多的親戚,為什麼舅舅的地位就如此特別呢?

追根究底,舅舅與外甥或者外甥女之間關係的特別還是源於舅舅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孃親舅大”,農村辦酒席,為什麼舅舅地位要大於叔伯?

“孃親舅大”,農村辦酒席,為什麼舅舅地位要大於叔伯?

從古至今,女人嫁到夫家之後,舅舅就成為了這個女人最有力的孃家人,也是這個女人在婆家受了委屈之後最堅強的後盾。直到現在有些家裡也會有這樣的笑談,說母親有很多哥哥和弟弟,所以在家裡的地位很高,因為孃家人太強,如果母親回孃家的話父親惹不起。

所以在我國農村很多地方,小孩子開鎖、結婚等重要場合,舅舅是一定要參與的,而且在酒席上,上席位一定會留有舅舅的一個位置。

“孃親舅大”,農村辦酒席,為什麼舅舅地位要大於叔伯?

除此之外,在農村俗語中,似乎只有舅舅的出現率特別的高。例如正月剪頭死舅舅。這句話就真實地體現了農村人對舅舅極高的關注度和重視度。當然,這句話本身只是一個謠傳,並沒有科學的依據。

這裡的“死舅”其實應該是“思舊”——思念舊日。古代農村人大多沒有什麼太高的文化,“思舊”實際上是指正月時候不要剪頭髮,以表達對過去一整年的紀念和總結,結果傳來傳去就變成了“死舅”,導致現代很多人都對在正月裡修建頭髮保有一種忌憚。

“孃親舅大”,農村辦酒席,為什麼舅舅地位要大於叔伯?

當然如果舅舅很多,對母親很好,那麼皆大歡喜,兩家之間的關係都會比較和諧。但如果碰到一個不好相處的舅舅,甚至是品性上有問題的舅舅,那麼母親在婆家都會因此受到更多的傷害。

我國古代第一篇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嫁給焦仲卿之後在婆婆焦母手裡受盡百般委屈,想要回孃家尋求一下庇護,也是因為所謂的舅舅也就是劉蘭芝的哥哥態度堅決,劉蘭芝才百般無奈,最後自掛東南枝的。

“孃親舅大”,農村辦酒席,為什麼舅舅地位要大於叔伯?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誰家的母親為了幫助孃家的舅舅,最後和父親之間產生很大的矛盾,最後導致夫妻不合,甚至家庭破裂。這樣的情況在孃家有很多女兒,而只有一個舅舅的時候最為嚴重。

因為所有的阿姨都會一心向著舅舅,並愛屋及烏,全心呵護舅舅的兒子或女兒,有時比起自己的兒女來都不慌多讓。再者有孃家人來往,外婆家永遠是每一個孩子最嚮往的地方,久而久之,大家長大後自然跟舅舅親啦!

“孃親舅大”,農村辦酒席,為什麼舅舅地位要大於叔伯?

總而言之,有時舅舅的地位高能夠使我們獲得更濃的親情和更多的關懷,但有時也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痛苦,甚至會成為我們家庭破裂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