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雨打墓輩輩富,雨打棺千金散”,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雨打墓輩輩富,雨打棺千金散”,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社會發展最直接的體現便是清王朝覆滅後的短短一百年間,人們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要知道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上,能在短短的一百年間從封建社會一步跨到科技社會,確實有些匪夷所思。而農村無疑也有了極大的改善,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進城務工,雖然算不上富貴,但溫飽無憂已然成為現實。相比於百姓的生活,農村如今的景象就顯得有些“荒涼”了,不僅百姓紛紛轉行務工,同樣遭受鉅變的還有我們的民間傳統文化。除了一些重大的傳統節日因為假期而熱度不減外,“洋節”也在大行其道。在各種外來文化不斷的衝擊下,民間文化中的俗語卻依舊經久不衰。

俗語“雨打墓輩輩富,雨打棺千金散”,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之所以能夠在今天依舊為人們津津樂道,除了其特殊的句式結構外,最主要的就是其深邃的內涵,這也是外來文化所不及的。就拿這句“雨打墓輩輩富,雨打棺千金散”來說,短短的十六個字不僅蘊含了古代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深刻地體現了古代百姓的人文風貌,使得那個遙遠的古代民俗文化躍然紙上。除了傳統的喪葬文化外,這句俗語還包含了華夏五千年無處不在的風水文化,而風水的博大精深不言而喻。雖然如今大多淪為糟粕,但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對古人生活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俗語“雨打墓輩輩富,雨打棺千金散”,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由於我們傳統的“葉落歸根”及“陰陽論”思想,幾千年來面對死亡都是土葬。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火葬似乎才是長久之計,也正在逐漸普及。在此之前,人們的土葬文化當真是博大精深。古人這句“雨打墓輩輩富”說的是喪葬對後世子孫的時候,在古人心中雖說“人死如燈滅”,但死前建立在社會上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卻並不會因此馬上消失。古人認為生與死不僅關係個人,對家族的興旺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雨對於我們來說再平常不過了,但對於喪葬本身所帶的悲哀色彩來則顯得更加哀愁。因此古人認為風水擇吉在喪葬期間尤為明顯,墓在堪圩學中又叫“穴”,如果墳地在下葬後剛好逢雨,則稱之為“雨雪打穴”,象徵著上天福澤特來滋潤,是大吉之兆,也是逝者在世的善舉得到了上天的認可,預示著來年家中必出貴人。

俗語“雨打墓輩輩富,雨打棺千金散”,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而“雨打棺千金散”也較為明白,“墓”代表喪事基本結束了,老天選擇此時下雨倒像是體恤之意。而“棺”則意味著喪事才剛開始,此時下雨不僅讓悲哀的氛圍更加濃厚,也讓喪葬多了些不便,更像是老天故意為難一樣,所以才有這句“雨打棺千金散”。認為下葬的時候下雨時不吉利,是家境走下坡路的預兆。

俗語“雨打墓輩輩富,雨打棺千金散”,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總的來說,古人兩句俗語濃厚的封建色彩不言而喻,是不值得推崇的。將人生的富貴與家族的興旺發達寄託在這些虛無的事物上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幾千年那個不知,幸福只有靠自己的雙手和勤勞的智慧才能造就。風水中強調的環境對人確實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但古往今來不講風水卻依舊富貴的人不計其數,充分的說明的了成敗的關鍵在於自身,打鐵還需自身硬,溫室裡反而長不出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