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嚴歌苓,陸犯焉識,我的故事結尾不是歸來,而是離去

《歸來》:嚴歌苓,陸犯焉識,我的故事結尾不是歸來,而是離去

《歸來》:嚴歌苓,陸犯焉識,我的故事結尾不是歸來,而是離去

嚴歌苓寫作,喜歡用那種千帆過境,原來你就在這兒的橋段。比如這本《陸犯焉識》。兩個人被迫捆綁在一起,先是男人怎麼都不愛自己的妻子,而妻子又是把自己的丈夫當偶像一樣崇拜著高不可攀地愛著。兩個人都經歷了那種丈夫被時局扔至命運最低點,而妻則一下變身生活小能手支撐起了這個家。於是在男人經歷了命運的烹飪之後,終於意識到,自己最不可分離的便是那個自己嫌棄了四分之三生命的妻子。

《歸來》:嚴歌苓,陸犯焉識,我的故事結尾不是歸來,而是離去


在女人的多面性上,我未曾見過比嚴歌苓更不留情面更透徹的人了。女人的愚蠢與聰慧,狡黠與天真,世故與幼稚,目前為止,我未曾見過比她寫得更直白的。想要看透女人的伎倆,真的要看她寫的書。
在我看過的她的書裡《雌性的草原》是我唯一打到五顆星的書。就是寫女人,寫各種各樣的女人,然後明明白白地有著自己的喜好可是又給了讀書的人一個餘地,一個讀的餘地,不像她其它的書那麼滿。漂亮的是這個餘地,精彩的也是這個餘地,現在想想,連力道不足的結尾都是一個好缺憾了。一本書裡寫的全是女人,但是格外性感。

《歸來》:嚴歌苓,陸犯焉識,我的故事結尾不是歸來,而是離去

把《陸犯焉識》翻完。小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他把他的衣服帶走了,還帶走了我祖母馮婉喻的骨灰。”
寫盡淒涼。寫盡痛快。讀這本,心裡會不時湧出“任誰都在牢獄之中”的感嘆。大西北半截埋在地下的牢獄日子固然殘酷,尋常社會里為活著為口飯為個住處而發起的各色角力和戰鬥,更是對人產生了巨大的異化作用:未在實際的牢獄中的我們,一生所孜孜爭取的、精心編織的,很可能依然是座牢獄。

《歸來》:嚴歌苓,陸犯焉識,我的故事結尾不是歸來,而是離去

就拿小說裡的兒子子燁和女兒丹珏這兩個人物來說,他們雖繼承了父親陸焉識的聰慧基因,卻損失了母親面對災難的沉靜和對珍貴的堅守,在新時代被塑造得面目可憎。前者終於成為不求學養累積卻特別“有用場”的男人,擅於爭奪各種利益,凡事先計較自己是賠是賺,利益有否受損,不知從何時開始再無父輩的風流和銳利(可能是初戀失敗後);後者雖智力與才華超群,依舊毫不堅強地嫁了個智力平庸也特別懂得勢利滋味的男人,為的是融入世俗生活,以自己的美麗、事業和自家房產來交換那麼一點點男人的溫情。

《歸來》:嚴歌苓,陸犯焉識,我的故事結尾不是歸來,而是離去

作者嚴歌苓寫得太狠太狠。這種太狠恰恰是因為小說裡的新一代和現實世界裡的人與事都離得太近。下一代終於“進步”了,識“實務”了,青海監牢無法做到的,新時代的大上海輕而易舉地做到了。 也因此,小說裡的馮婉喻要失憶。我無法想象,如此堅守、如此相信愛情的馮婉喻如何能夠不失憶!不失憶就會繼續咬牙堅持下去,堅持看著這世界把自己的孩子變得面目可憎。不失憶就不能罵兒子那一句“放你的鹹菜屁”!就不會喊出那一句震天震地的:“啥人害我?你心裡老清爽!”

《歸來》:嚴歌苓,陸犯焉識,我的故事結尾不是歸來,而是離去

不清爽。我們現在依舊不清爽,即便有點清爽了,為了我們可憐的小小一捧遮風避雨的“牢獄”,也要假裝不清爽。也因著這世界的不肯清爽,小說中的陸焉識只好收拾行囊,再次離去。然而在張藝謀的電影《歸來》裡,結局卻改變了,有了一絲希望,有了一點溫情,但,卻失去了一點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