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1941年12月7日之前,駐紮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上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上一片祥和,

美軍除了日常訓練,就是在軍隊俱樂部把酒對歌,

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了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的美國軍隊以及瓦胡島上的飛機場,

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個事件也被稱為珍珠港事件。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珍珠港偷襲事件在世界歷史上不僅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給美國造成了重創和極其深刻的打擊,

在2001年拍攝的《珍珠港》中,通過兩個空軍飛行員的視角可見一斑。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由拍攝過《2012》、《後天》這種硬核災難片的特技電影羅蘭·艾默裡奇指導,

此次的《決戰中途島》,則把重心放在了珍珠港事件之後,美日兩軍的博弈和較量。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中途島戰役始於1942年6月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美軍在珍珠港事件後,迅速做出反應,不僅派轟炸機前往日本本土,而且成功破譯出日軍的後續作戰計劃,

美軍不但擊退了日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也使日軍損失了四艘主力重型航空母艦。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接連發生的兩起大規模戰役,

本質上,都是同一戰爭事件中的兩次不同表現形式,

6個月前,日軍步步為營,精心策劃,美軍傲慢自大,軍心渙散,

而6個月後,兩軍氣勢上調了個兒,眾志成城,愛國救國的是美軍,狂妄自大,輕敵妄斷的是日軍。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決戰中途島》和此前大獲成功的《血戰鋼鋸嶺》、《敦刻爾克》相比,

它們在戰爭雙方的塑造上,有了極大的不同。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血戰鋼鋸嶺》、《敦刻爾克》都是讚頌在戰役中做出重大犧牲的戰鬥英雄,

而《決戰中途島》則放的很均衡,它沒有依照正方反方論,去醜化或者美化任何一方,

而是從空中,海底,海上,作戰後方,情報系統,總指揮中心,各個部門的分工合作上,極為詳盡的解釋此次戰役的起因和結果。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影片大致由七個部分組成,電影開場就對日本發起珍珠港偷襲的原因進行了說明,

當時,日軍的石油進口依靠美國,因此日軍要通過轟炸珍珠港,打擊美國,進而攻擊美國西海岸,拿到軍事上的石油控制權。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隨後,珍珠港偷襲事件發生,兩軍正面交鋒,

通過航拍視角直觀展現了太平洋艦上的狂轟亂炸,日軍的突然襲擊,美軍的舉足無措,做了簡短卻有力地交代。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隨後進入第三個階段,巨人被喚醒了,

羅斯福總統任命尼米茲為總指揮官,在敵眾我寡的危機下扭轉敗局。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在以往的戰爭場面展現上,影片都會把主要情節推動放在空軍和海軍上的較量,

而此次的《決戰中途島》則讓後方情報部門的重要性有了充分體現,

雖然大格局上由重要人物主導,但在關鍵點上左右風雲變幻的則是埃德溫·萊頓、杜立特 、迪克·貝斯特這樣的小人物。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在後方的博弈中,因為萊頓的傾注全力,

美軍因此獲悉了日軍即將攻打中途島的作戰計劃,做了縝密的佈防,

而前方轟炸東京和珊瑚海戰役兩線並行,極大地豐富了作戰的角度,作戰時的緊張焦灼更添幾分。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戰役進行到膠著狀態,幾位空軍的心理變化和空中作戰表現進行了全方位展現,

有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敢上戰場的,有飛過一輪開始惜命的,有不在乎生死,卻在戰友喪生後開始愧疚的.....

空軍的殊死一搏讓戰爭有了轉機,

美軍先後擊毀了日軍的四艘航空母艦,扭轉戰局,成就了中途島戰役的勝利。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決戰中途島》儘量降低了戰爭場面的爆米花式廉價感,

而是用真實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時間去填充整部電影的肌理,片中的人物從大到小,從將領到普通士兵,都是有原型依據的,

誰截取的情報,誰做判斷,誰執行,都有明確的分工。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除了美方事無鉅細的各色人等描述,

對於日本軍方的描述,影片把重心放在了日本海軍艦隊總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南雲中將和山口多聞少將身上。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山本五十六在歷史上是畢業於哈佛大學,

在美國外交領事館任職多年的美國通,他既懂美式思維,又精通先進的戰術,

他是珍珠港事件和後續中途島戰役的總指揮,是日軍的軸心,是沉穩、老練又自尊心極強的軍事將才,

南雲中將和山口少將身上也突顯著優秀軍人的職業素養。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正是因為這種客觀的視角和細緻入微的歷史真相剖析,賦予了《決戰中途島》戰爭科普片的厚重與嚴肅,

《決戰中途島》在追求娛樂最大化,標新立異的今天,卻延續著60、70年代戰爭片的傳統和經典,

它用事實說話,既有軍人的臨危不懼,也有小人物在生死麵前的考量。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除了故事歷史依據上的縝密,雙方塑造上的平衡,

羅蘭·艾默裡奇為了突顯這場戰爭在二戰中的重要地位和當時對美軍處境的決定性影響,

他在空軍作戰場面上做了更為緊張刺激的設定。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多數影片會渲染場面慘烈,而《決戰中途島》則很另類,

他用人類戰爭史上最危險也是最華麗的戰術:俯衝轟炸來表現!

如獵鷹覓食般的從上往下加速俯衝投彈,一頭紮下去,既要保證投彈精準,又得避免飛機撞上航母或者被子彈擊穿而有去無回,

在那個沒有雷達、制導,只能扔“鐵餅”的二戰,扔炸彈絕對是一門學問。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在電影中的多次俯衝場面,讓飛行員命懸一線,也讓觀眾心卡到嗓子眼,

這種交互性的視覺體驗,讓觀眾為飛行員捏一把汗的同時,又對角色產生了共鳴,

這也要比單單的支離破碎的劫後場景呈現高明的多。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決戰中途島》規避了戰爭慘烈情緒傳達所帶來的觀影負擔,

它從一而終的踐行了戰爭科普的原理,事情的真相和原貌本身,促使驚險刺激有著極好的故事性,

美軍如何殫精竭慮的破獲日本的軍事機密,空軍在一線的破釜沉舟,航空母艦在水面上的沉著應戰和潛水艇在水下的輔助,

東京轟炸之後美國空軍在中國上空迫降,中國軍民的傾囊相助雖然寥寥幾筆帶過,

也讓戰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刻的闡述。

最華麗的俯衝轟炸,盡在美式抗日大片《決戰中途島》

什麼是戰爭,為什麼要反戰,電影史上無數的戰爭題材從各個角度,層面進行了刻畫,

《決戰中途島》的厚積薄發和這些優秀的戰爭題材影片一脈相承:

尊重史實,正視真相,就是對戰爭中死去的烈士最好的緬懷,也是避免重蹈覆轍的警醒。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