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30多年,“小山東”在醫生接力下找回了名字和家

“‘小山東’,出來一下。”今天下午3點半,杭州市公安局

安康醫院三病區,主治醫師謝明華對著教室裡的人群喊了一句。一名中年男應答之後走了出來,旁邊不少人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他。

大家羨慕“小山東”的原因是,他在安康醫院接受治療25年後,這裡的醫生們通過不懈努力和接力終於找出了“小山東”的真實名字,還幫他聯繫上了家人。現在,“小山東”有望回到他兒時的山東老家。

“小山東”一待就是25年

安康醫院三病區收治的,大都是有嚴重暴力犯罪但又無刑事責任能力的重症病人。

1994年3月1日,醫院收治了一名患有精神病的流浪漢。他30歲左右,身上沒有顯示其身份的任何信息。

之所以被送進安康醫院,因為1993年12月7日晚,在富陽縣新登鎮一家工廠門口,兩名流浪漢為了爭搶食物鬥毆,一人用木棒將另一人打死,後被抓獲。民警發現該流浪漢言行怪異,經精神病司法鑑定,其精神發育遲滯,無刑事責任能力。

經安康醫院診斷,男子精神發育遲滯(中度)。因男子口齒不清,智能低,不會寫字,無法說清楚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醫生們只能從口音判斷他大約是山東人,並根據他的發音為其取名“徐金塘”。醫院病歷記錄上雖然有了“徐金塘”的名字,但平時醫生們都叫他“小山東”。這些年,“小山東”一直在安康醫院住院治療,期間大家想方設法為“小山東”找回身份,但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結果,時間一晃就是20多年。

“失联”30多年,“小山东”在医生接力下找回了名字和家

25年後終於找回身份

三病區主任李神賜是5年前從女病區調過來的,做事特別有細心和耐心,還給“小山東”配了主治醫師謝明華。

兩位醫生介紹,“小山東”對於吃飯、大小便等基本生活能夠自理,但洗澡還需要男民警在一旁幫著。關鍵是,“小山東”的脾氣很暴躁,不好相處,而且不大願意與醫生和其他病友說話。

從去年開始,安康醫院在對精神病人的康復治療中,注重改善患者的人際交往能力。為豐富患者的生活,醫院積極發現和挖掘病人在書法、繪畫、手工等方面的專長,鼓勵他們創作,並定期評比和展出。為進一步探索科學的康復管理模式,醫院專門進行課題項目研究,對病人進行分組,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互動交流和團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去年12月底,在團訓活動過程中,謝明華手把手地教“小山東”識字寫字。漸漸的,“小山東”願意開口說自己的事了,他歪歪扭扭寫出了自己的姓:“吉”,說自己可能是濟南人。

“失联”30多年,“小山东”在医生接力下找回了名字和家

“小山東”歪歪扭扭寫下自己的姓

山東是人口大省,人口上億,要想找出一個人的身份,無異於大海撈針。謝明華和同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公安人口管理系統中進行搜索。吉姓雖然不是大姓,但要相片一個個比對過去,也十分費時間和精力。一週之後,謝明華和同事終於比對上一名和“小山東”外貌相似的男子,名叫吉某昌。他們激動地聯繫上吉某昌的妹妹,並把“小山東”的照片發給對方。

一週之後,對方回覆說認錯人了。

李神賜他們沒有放棄,與吉某昌老家所在地的社區民警和村幹部取得聯繫。社區民警是當地的老民警,看到“小山東”的照片,就記起來小時候村裡的確有一個叫吉某昌的,相貌和病狀與“小山東”相似。李神賜和謝明華再次聯繫吉某昌家人,這次,他們終於承認“小山東”就是吉某昌。

“小山東”會回到山東老家嗎

“我想回家。”今天下午,當著李神賜和謝明華的面,記者問“小山東”想不想回家,“小山東”不停地點頭。問醫生們對他好不好,他也不停地點頭。

李神賜和謝明華從吉某昌家人那瞭解到,吉某昌自小不聰明,上世紀80年代末就獨自離家,再未有過聯繫,家人尋找一段時間沒有下落後,以為他失蹤了。吉某昌的父親早已去世,目前家裡有一個90歲的老母親,兩個哥哥也60歲了,其中一個還有殘疾,妹妹嫁去外鄉不太回家,家裡經濟十分困難,靠救助生活。這也是吉某昌妹妹在接到來自安康醫院的電話,得知哥哥還活在世上後,卻不願相認的原因。

目前,安康醫院準備派醫務民警護送吉某昌回到山東與親人相認,並與當地派出所聯繫為其登記戶籍、製作身份證,與當地社保溝通為其辦理社保等相關保障福利。

“小山東”吉某昌是否能順利回到山東老家與親人相認,將來是否留在山東老家還是返回杭州繼續在安康醫院接受治療,本報將繼續關注

浙江法制報 zjfzb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