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戈林的空中桥梁计划成为德军望眼欲穿的空中楼阁

斯大林格勒战役,戈林的空中桥梁计划成为德军望眼欲穿的空中楼阁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从胜利走向失败,仅仅一念之差。原本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一路东进直插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大有迅速占领该城之势,眼见城市只手可得,德军统帅部却突然下令围城部队分兵支援A集团军,造成第6集团军孤军奋战。紧急情况下,德军参谋部建议保卢斯撤离斯大林格勒,以保全现有实力,但元首被空军元帅戈林承诺的空中桥梁计划所吸引,他不仅命令保卢斯宁死不得撤退,还将第6集团军命名为斯大林格勒堡垒集团军,提升保卢斯为陆军元帅,最终造成保卢斯撤退无望,空中桥梁计划变成空中楼阁,德军遭到全线围困,以损失侵苏兵力四分之一为代价,丧失了战场主动权。

近地战斗加巷战肉搏,朱可夫集结110万强大兵力对德军展开反包围,关键时刻,苏军天王星行动展现铁钳攻势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展开以后,德军相继发起了基辅战役和莫斯科战役,虽然基辅战役让苏军丧师失地,但莫斯科战役却让德军遭到惨败。为了赶在美军登陆欧洲战场之前结束苏德战争,德军统帅部随即在1942年5月发起了克里米亚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戈林的空中桥梁计划成为德军望眼欲穿的空中楼阁

随着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国第11集团军成功占领克里米亚,德军认为苏军的预备队不堪一击,又调集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发起了哈尔科夫战役,这场大战给苏军造成极大损失,多名高级将领牺牲,近25万苏军被俘。

实际上,哈尔科夫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前奏,此战以后,德军把冬季战役的失利教训忘得一干二净,认为1942年的夏季就是德军取胜的关键阶段,为此,德军又纠集了第4装甲集团军、第2和第6集团军对斯大林格勒进行合围。

但让德军前线部队疑惑的是,德军合围部队眼看要占领该城之时,德军元首却命令第4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南下支援A集团军群,造成德军第6集团军孤军进攻斯大林格勒,这给苏军留下了反攻的机遇。

斯大林格勒战役,戈林的空中桥梁计划成为德军望眼欲穿的空中楼阁

1942年8月底,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苏军最高副统帅亲临斯大林格勒督战,并指派第24、第66和近卫第1集团军和装甲第4集团军划归他统一指挥。加上前期苏军部署的东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朱可夫组织了近110万反攻部队,对德军第6集团军发起了天王星行动。

近地战、巷战、狙击战成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要战斗方式,苏军凭借地形熟悉和人海战术,把保卢斯率领的第6集团军逼到绝境。

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建议从斯大林格勒撤出第6集团军,但戈林承诺他的空中桥梁可为战场提供空中补给,元首不仅听信了他的承诺,还命令曼施坦因迅速发起冬季风暴行动策应保卢斯

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精彩的部分仍然是冬季战场,德军不仅没有汲取莫斯科战役经受寒冬考验的经验教训,而且还在寒冬到来之前又发起了一场冬季风暴行动。

斯大林格勒战役,戈林的空中桥梁计划成为德军望眼欲穿的空中楼阁

对于保卢斯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被困,德军新任总参谋长蔡茨勒建议元首放弃该城,让第6集团军撤出重围,但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却主张继续进攻,并承诺德国空军可为被困的第6集团军提供空中补给。

元首被戈林的“空中桥梁”补给计划打动,他不仅命令保卢斯拚命死守,还将第6集团军命名为斯大林格勒堡垒集团军,并提升保卢斯为陆军元帅。

但德国元首忽视了前线战场的真实情况,不仅戈林的空军无法将物资精准空投到第6集团军阵地,甚至德国空军在苏军的强大防空网下无法接近城内上空。而且,由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战线过长,朱可夫指挥的苏军合围力量又不断将德军增援部队阻击分割,致使德军相互之间无法形成合力。

在这种危局下,元首又命令曼施坦因为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由他统一指挥斯大林格勒地区德军,并要求尽快发起冬季风暴行动。

斯大林格勒战役,戈林的空中桥梁计划成为德军望眼欲穿的空中楼阁

对这个命令,曼施坦因是有抵触的,原因就是他面对的是数倍于己的苏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于第6集团军一样的被围境况。他手上能够使用的也就第4装甲集团军,这是德军目前还算得上精锐的一支装甲力量。

但曼施坦因勉强发起的冬季风暴行动并没有给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带来希望,相反,在苏军的强大反击下,第4装甲集团在1942年12月27日被打回到战役发起前的出发地线,战线包围圈反而越来越紧。

冬季风暴行动受挫,空中桥梁变成空中楼阁,保卢斯绝望之中投降苏军,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德军指挥失误中陷于全线溃退,为德军从进攻转入防御埋下伏笔

眼见解围无望,曼施坦因做了一件违背战场命令的事情,他命令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向南突围并与第4装甲集团汇合,可保卢斯放弃了最后逃生的机会,还以燃料不足为由拒绝执行曼施坦因的撤退命令。

斯大林格勒战役,戈林的空中桥梁计划成为德军望眼欲穿的空中楼阁

战争打到1942年底的时候,斯大林格勒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城内每座断壁里都有苏德双方士兵隔墙战斗,戈林承诺的空中桥梁根本无法有效空投物资,德军在寒冷的冬季又遭遇到莫斯科战役同样的命运,被苏军狙击手命中,被寒冬夺去生命,饥饿伴着寒冷,保卢斯不得不考虑战与降的问题。

1943年1月,苏军向保卢斯喊话,希望他放弃抵抗,但遭到拒绝。苏军随即发起分割包围战斗,到1月底,德军基本丧失了战场打击能力,2月2日,保卢斯在收到元帅手杖的第二天,向苏军投降,至此,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从上述简述中可以看出,德军第6集团军的灭亡与戈林的空中桥梁计划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戈林承诺的空中补给保证,元首就不会下达死守斯大林格勒的决心,保卢斯也是在等待空投增援和执行元首命令的矛盾心态中,最终失去耐心投降了苏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戈林的空中桥梁计划成为德军望眼欲穿的空中楼阁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收藏、点赞和分享一下吧!

作者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