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歲,在十八線小城拿著2500月薪,不知道出路在哪裡

中專畢業以後,原本學設計的趙鵬沒有如意料中的成為一個設計高手,畢竟他整整混了三年,打了三年遊戲,專業成績一塌糊塗。畢業以後,領了一張畢業證件,他的學生生涯就此告一段落。

18歲,沒有一技之長,父親不想他在家裡閒著。周圍太多這樣的案例,小孩不念書了就閒在家裡,整天無所事事,待個幾年整個人就廢了。於是父親張羅,讓他跟表哥去開挖掘機。畢竟表哥那年意氣風發,初中畢業比他學歷還低,但是開了十年挖掘機,現在搖身一變自己成了小老闆,養著幾臺挖掘機,掙的錢比以前多不少。在這個十八線小城,足可以稱得上一個小富翁。

趙鵬去學了沒多久就嫌挖掘機噪音太大,他不想一輩子泡在工地。然後自己偷摸跑了回來,氣得表哥放話以後再也不要找他。

我35歲,在十八線小城拿著2500月薪,不知道出路在哪裡

他父親氣得幾個月沒理他。

後來他自己開竅,決定去跑運輸。他中專認識的一個同學跑運輸去了,他覺得跑運輸挺新鮮,能去各地走一圈。

於是,管家裡要錢,去考了大車駕駛證。然後經他朋友介紹,幹起了跑車運輸拉貨的活兒。幹了半年不到,嫌一天到晚都在路上奔波,人生枯燥沒意思。拉完最後一車又跑回了家。

那一次他的父親差點沒把他的腿打斷。

我35歲,在十八線小城拿著2500月薪,不知道出路在哪裡

於是從18歲開始,中間斷斷續續他做過許多工作,但是都不長久。後來逼得沒辦法了,到了結婚的年齡,家裡至多給他張羅結婚,但是養媳婦兒的這件事兒還得他自己做。否則一個大老爺們,娶了媳婦兒養不了,那還不如不娶。

他最後一份決定堅持下去的工作是打水泥,這個活兒多的時候一個月收入也有好幾千,沒活兒的時候就得乾耗著,一分錢收入也沒有。

30歲那一年,他打水泥的職業生涯遇到了瓶頸,連著幾個月沒有活兒幹,他整個人快要崩潰了。

再後來,經過一個朋友介紹,到了當地一個工廠做些文職工作。工作無非就是整理資料、做做報表,工作並不難。好在他學歷雖低,畢竟念過書,電腦操作重新學一下還是能學會,很多東西一教就會。

然後他拿著2500的月薪開始,五年以後,他35歲那一年,工資仍然是2500。他的妻子在超市上班,一個月1500。

他已經有將近十年沒有去過同學聚會了。他覺得自己混得太差,不想去聚會丟人。他只是覺得,這樣的人生好像看不見未來。

我35歲,在十八線小城拿著2500月薪,不知道出路在哪裡

其實現實生活中趙鵬這樣的例子又豈止是他一個?許許多多到了而立之年,仍然拿著低的薪資的人,一定是當初的選擇出了錯,又或者是當初沒能在一條道路上堅持下去。當然, 也有的人和努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

努力卻沒有回報,也許是因為努力的的方式錯了,方向錯了。

人到中年,收入不高,有沒有繼續拼搏的動力,人生就這樣廢了嗎?

當然不是。

年輕的時候經得起折騰,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禁不起折騰,這是正常的。但是三十多的年紀,還是正當年,如果自己放棄了那麼誰也拯救不了。這個年紀,還能夠再努力一把,未來就還有希望。否則,如果困於當下,安於現狀,不願改變,那麼這一輩子可能也就沒什麼更大的希望了。

拼一把,也許還有機會。放棄,則什麼可能也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