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高位池養殖中後期,亞鹽過高成普遍現象!控制亞鹽還得這麼做

鹽度20多,試劑盒檢測稀釋8倍,還是很高,到底多高才算高?怎麼處理?高位池亞硝酸鹽真的是鹽度高就可以不管了嗎?有哪些危害?控制亞硝酸鹽的重要性,你真的知道嗎?如何防控?如此多的問題,我們對高位池養蝦模式出現的亞硝酸鹽問題進行分享總結,希望對廣大養蝦朋友有所幫助。

對蝦高位池養殖中後期,亞鹽過高成普遍現象!控制亞鹽還得這麼做

高位池養蝦亞硝酸鹽偏高真的不用管嗎,其實不然,養蝦朋友也會檢測,只是亞硝酸鹽偏高,令人很頭疼,不好解決罷了。下面就分享一下高位池亞鹽防控舉措。

亞鹽防控舉措

1、一定要定期檢測,建議2-3天左右檢測一次

亞硝酸鹽對水產養殖動物,特別是對甲殼類的蝦危害性很大,亞硝酸鹽偏高容易造成對蝦軟殼、偷死、肌肉白濁、體質變弱、感染弧菌、中毒肝臟壞死、腸炎等,嚴重者直接排塘、賣蝦。其實亞硝酸鹽不可怕,但一定要定期檢測,及時發現,科學處理,建議2-3天左右檢測一次,亞硝酸鹽達到0.15mg/l,就要及時處理,此時處理相對容易,效果更為明顯有效,真正亞鹽很高處理就相對比較困難,而且即便效果很好,也有可能因為下降太快,應激太大,造成對蝦慢料、死亡。

治療誤區:速降亞硝酸鹽濃度,當檢測到養殖水體中亞硝酸鹽很高,又出現死蝦時,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不惜一切代價先把亞硝酸鹽快速的降低,這就是養殖戶們一不小心就犯的典型錯誤。看到亞硝酸鹽高,想辦法降低是沒錯的,但我們忽略了水體裡面所養殖的蝦,亞硝酸鹽濃度突變比短暫高濃度對蝦所造成的永久損傷更嚴重。例如在一些沒有底排汙的池塘用沸石粉後,會大量吸附水體氨氮,亞鹽,水體檢測確實是降下來了,但是過快的降低亞鹽濃度同樣會給對蝦帶來強烈應激反應,反而造成了對蝦的死亡!另外,物理吸附的有害物質不及時處理,長期沉積在池底,高溫期也是一個定時炸彈!所以不要一味追求快,降低亞鹽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

2、及時換水排汙,保證換水量

高位池養殖前期由於投餵量沒有那麼大,換水量可以不用那麼大,但到中後期一定要加大換水量,換水量從10%-60%,逐步增加,根據實際情況,充足換水保證池子水質的清爽度,減少水質中有機質分子數量。由於高位池養蝦沒有北方工廠化養蝦保證水溫的恆定,建議加大換水量的時候,可潑灑抗應激產品,如30%含量的VC,多種維生素等。

對蝦高位池養殖中後期,亞鹽過高成普遍現象!控制亞鹽還得這麼做

溫馨提示:實際養蝦中,亞硝酸鹽偏高,單憑大換水也是很難把亞硝酸鹽降下來的,一定科學防控,科學處理。

3、科學合理投餵,嚴格把控投餵時間

亞硝酸鹽偏高,主要就是水體氮素超標,而氮的汙染來源主要就是飼料,如何科學投餵,是高位池養蝦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一定要嚴格把控投餵時間,正常控制的對蝦吃完料的時間,如果出現吃料減慢,慢料時間一般為10min左右,下頓投餵一定減料,看看是否可以正常吃完料,並要及時找出慢料的原因,是出現大蛻殼、換水量過大、倒藻、溶氧不足還是亞鹽偏高,一定找到原因,一定不要僥倖,只要慢料下頓就必須減料投餵,10min對對蝦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也許因為這10min的時間就出現肝臟、腸炎的問題,甚至出現疾病死亡。少量多餐,根據實踐,如福建地區高位池投料量可控制在1-1.5h內對蝦吃完料為宜。

4、合理控制投放密度

現階段養蝦病害多,養蝦困難成功率低,目前養蝦我們養的不是產量,而是養的成功率,只要成功率高,效益這塊都還不錯。不要為了追求產量而盲目加大放苗密度,高位池養蝦放苗密度以每畝投苗20-30萬尾蝦苗為宜,不要之前追求產品,也不要刻意追求養大蝦,只要達到上市規格,價格可以建議就要賣蝦,縮短養殖時間,減少風險。

對蝦高位池養殖中後期,亞鹽過高成普遍現象!控制亞鹽還得這麼做

5、增加溶氧,確保充足溶氧

溶氧越充足,水體的亞硝酸鹽水平就越低,在高位池養蝦中,增加底部增氧,底部增氧以納米管為好,同時配合水車式增氧和射流式增氧,從而達到立體增氧,水體動態交流,減少增氧死角,加快上下層水體交流,從而以良好生態角度來降低亞硝酸鹽的產生。溶氧充足,可保證對蝦不會因亞鹽偏高導致蛻殼不遂、雙層殼、不硬殼、軟殼偷死等現象。

6、加強底改,減少底部耗氧

亞鹽偏高很大一方面是由底部的有機物化學反應後產生的產物導致的,未清除的殘餌、糞便長時間累積很容易變性轉化為甲烷、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所以特別是中後期投料量增加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底改。如可使用過硫酸氫鉀複合鹽,改底增氧,抑菌除臭,能顯著提高底部和水體的氧化還原電位,自然也會降低亞鹽的產生。氧化還原電位與亞鹽是負相關,氧化還原電位越高,亞鹽越低,這也是我們處理亞硝酸鹽的時候配合過硫酸氫鉀複合鹽使用的原因。也可使用以糞鏈球菌、糞腸球菌、硫化氫氧化細菌為主要成分的生物底改產品,因為這類產品不耗氧,更適用於底部泛酸、缺氧的環境,不建議使用以芽孢桿菌為主要成分的生物底改產品,芽孢桿菌為鹼性菌劑,不適用底部酸性、缺氧的環境,高溫期間使用不僅起不到作用,反而容易引起缺氧、浮頭、泛塘。

對蝦高位池養殖中後期,亞鹽過高成普遍現象!控制亞鹽還得這麼做

7、調藻養菌,穩定水質,確保菌藻平衡

亞鹽偏高往往是水體藻類過少、倒藻、水色過濃、平時使用活菌較少的水體,高位池養蝦密度大,中後期投料量大,一定要加大活菌使用量,減少水體有機質數量,清爽水質,間接增加水體溶氧,並能抑制弧菌的滋生,防止對蝦弧菌感染,可使用芽孢桿菌、糞鏈球菌等微生物製劑使池塘長期保持優良水質。藻類是間接吸收亞硝酸鹽最好的製劑,如果藻類過少,對亞硝酸鹽的吸收能力就會減少,會造成亞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對氨氮、亞鹽負荷加大,如果亞硝酸鹽濃度超過菌群轉化亞硝酸鹽的能力,就會導致亞硝酸鹽積累升高。倒藻或藻類過少都會導致水體系統溶氧下降,同樣不利於亞硝酸鹽的轉化,所以調藻養菌,穩定水質,確保菌藻平衡對控制亞硝酸鹽至關重要。

對蝦高位池養殖中後期,亞鹽過高成普遍現象!控制亞鹽還得這麼做

由上圖所示,我們更要做好調藻養菌工作(適用於高位池,而工廠化或小水泥池(如鮑魚池養蝦)一般注重菌相即可):

(1)可使用以碳源為主的(提高C/N比到15:1,並非碳源越高越好)或者氮、碳、磷、硅、鉀、微量元素都比較均衡的肥水產品,培藻一方面吸收氨氮,減少形成亞硝酸鹽的上游物質;另一方面吸收硝酸鹽,促進亞硝酸鹽向硝酸鹽轉化,減少了硝酸鹽,可以促進亞鹽向右反應和推進,從而促進亞硝酸鹽的轉化和降低。

(2)培菌,補充糞鏈球菌、光合細菌,直接吸收同化氨氮,減少形成亞硝酸鹽的上游物質;搭配芽孢桿菌使用,菌與菌之間接力配合,把有機質分解為藻類可以吸收利用的無機營養鹽,促進亞鹽向硝酸鹽的轉化,從而也促進亞硝酸鹽的轉化和降低。

當水體亞硝酸鹽長期過高,會使對蝦的肝臟的解毒功能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肝臟長期負荷會引起肝細胞的損傷乃致壞死,遇此現象必須連續使用膽汁酸7天,進行保肝解毒,恢復肝臟功能。

高位池養蝦,亞硝酸鹽很容易產生是必然,亞硝酸鹽高濃度也是必然,亞硝酸鹽危害大也是必然,亞硝酸鹽難處理也是必然。亞硝酸鹽防控是一項綜合工程,只有科學防控,才能長久保持亞硝酸鹽不超標,不能完全依靠“降”來解決問題,水體始終遵循物質和能量循環的規律,解決了根本就解決了主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