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11日晚間,上市公司獐子島發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彙總,已抽測區 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 月平均畝產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以下是公告內容: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扇貝死了,原因不明

這回獐子島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

獐子島11月11日晚間發佈公告稱,根據公司2019年11月8日-9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彙總,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據瞭解,獐子島於2019年11月7日開始啟動了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活動,本次抽測預計於11月中旬前結束。

抽測結果顯示,截至2019年11月10日,共抽測完成40個點位,佔計劃97個點位總數的41%。其中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8個,佔其計劃抽測點位總數的20%;2018年底播蝦夷扇貝32個,佔其計劃抽測點位總數的57%。

獐子島稱,基於抽測現場採捕上來的扇貝情況看,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死亡時間距抽測採捕時間較近,死亡貝殼與存活扇貝的殼體大小沒有明顯差異,大部分死貝的殼體間韌帶具有彈性,部分殼體中尚存未分解掉的軟體部分。

針對上述情況,獐子島稱,公司提取了浮標及海底潛標等相關環境監測數據,水產專家到現場調取了水樣及死亡貝樣品,相關分析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中。公司正組織海洋專家和科研機構,將盡快趕到海洋牧場現場進行勘察並將進行扇貝自然死亡原因分析。截至公告日,尚未能獲知導致本次蝦夷扇貝大規模自然死亡的具體原因。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圖/新華社

損失超3億

這一次的損失有多大?公告顯示,因本次抽測工作未完成,且部分海域蝦夷扇貝死亡情況可能還將持續,暫時無法判斷此次底播蝦夷扇貝死亡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及核銷的具體金額。

截至2019年10月末,公司上述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面積26萬畝)消耗性生物資產賬面價值1.6億元、2018年底播蝦夷扇貝(面積32.4萬畝)賬面消耗性生物資產賬面價值1.4億元,合計賬面價值3億元。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公司還解釋稱,蝦夷扇貝規模化底播增殖是北黃海最大的生物學事件,從日本引種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北黃海生態環境複雜,沒有成熟的經驗可照搬,自然生態環境在不斷變化,底播增殖生產方式人為干預程度較低,因此,在底播增殖過程中,會受所處海域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影響較大。

如底質、水文環境(水深、水溫、鹽度)、敵害、颱風、風暴潮、冷水團、養殖容量、自然災害、氣候異常等環境脅迫因子,均會對公司養殖區域的養殖產品帶來重大影響,影響到公司養殖產品的生存安全,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日本、加拿大、秘魯及我國山東等國家和地區均出現過扇貝養殖大規模死亡事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扇貝養殖產業在實現高投入、高產出、高收益的背後蘊藏著非常高的養殖風險。

深交所秒發關注函

獐子島的公告出來沒多久,深交所就發了關注函。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11日晚間發佈的公告中,獐子島表示,10月末底播蝦夷扇貝並未出現異常情況。為此,在當日晚間下發的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獐子島說明底播蝦夷扇貝在10月末至今短時間內出現較大面積死亡的原因、發現減值跡象的時間,以及此前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公司是否存在隱瞞減值跡象的情況。

另外,根據獐子島《蝦夷扇貝存量抽測管理規定》,公司於每年4-5月、9-10月分別進行春季、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但獐子島司2019年秋測於11月才開始進行。因而,深交所要求獐子島說明於11月才進行抽測的原因,以及是否符合公司相關內部規定。

地方政府已經介入

據據e公司官微,針對獐子島部分海域扇貝出現大規模死亡一事,近日,大連市政府已經組織金融局、農業農村局、證監局等部門召開會議,聽取了獐子島總裁吳厚剛所做的秋季抽測及風險應對工作彙報,大連市副市長靳國衛出席了本次會議。

靳國衛指出,因為獐子島集團之前出現過兩次災害事件,被市場質疑過造假,這次要充分關注市場投資人對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的質疑。要全力化解和避免退市風險,包括引發連續虧損、淨資產為負原因等。全力化解公司經營風險,包括資金鍊斷裂風險、經營困難風險等。

大連市農業農村局的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扇貝增養殖業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的行業,出現死亡是相對普遍的現象,國內以及日本經常發生扇貝死亡現象,這需要投資者充分認識到。

目前,正在與相關機構院所溝通,儘快請專家到獐子島海洋牧場現場勘查分析,溝通專家現場勘查後出具初步意見,正式結論需要過一段時間出具。

另外,這次會議還提出要大連市金融局協調好銀行系統、銀保監局,代表政府要求不抽貸、不壓貸,保持獐子島經營穩定。獐子島債委會溝通會議各項措施要落實好,與長海縣政府溝通好,幫助獐子島度過難關。獐子島也要加強自身建設,從組織、人才、經營等各方面努力提高水平。

扇貝多次“跑路”聞名A股

今年三季報繼續虧損

2014年和2017年,獐子島兩次業績“大變臉”,市場將其形象的總結為:“扇貝跑了”、“扇貝又跑了”。

2014年10月,獐子島的扇貝“突然跑了”,震驚整個A股市場。當時,獐子島公告稱:

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穫期的蝦夷扇貝絕收。

受此影響,獐子島2014年鉅虧11.89億元。

到2018年1月,獐子島“扇貝跑路”升級2.0版本。獐子島發佈公告稱:

公司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預計2017年業績由盈利0.9億元至1.1億元,變為虧損5.3億至7.2億元。

最後,公司在年報中解釋2017年虧損7.23億元的原因是,海洋災害導致扇貝瘦死。

2019年的半年報,獐子島也錄得大幅虧損:

截至2019年6月30日,獐子島營收為12.8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35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為-3337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691.4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0.15%。

對此,獐子島的解釋是2019年上半年,受海洋牧場蝦夷扇貝災害影響,以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市場環境持續低迷的制約,其運營負荷較重。

獐子島強調稱,海洋牧場遭遇兩次重大災害後,公司圍繞轉型升級和佈局重構,不斷加大海螺、海參、鮑魚、海膽等資源的養護開發,“填補蝦夷扇貝產量下降導致的利潤缺口。”

10月24日,獐子島發佈第三季度報告,再度錄得大幅虧損:

截至2019年9月30日,獐子島營收為20.1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40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為-464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92億元。

而在10月14日發佈的預虧報告中,獐子島如此解釋業績下滑:

“受2018年海洋牧場自然災害影響,公司於2016年、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可收穫資源總量減少,相應折舊攤銷、海域使用金等固定成本無法攤薄,導致產品單位成本上升,公司整體淨利潤水平同比下降較大。另外,因海洋牧場增養殖品種重新規劃區域,致使海域使用金分配計入當期數額增大。”

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

網友怒了:騙我可以,注意次數

扇貝“跑了”、“瘦了”、“死了”……獐子島這些年的“騷操作”在股民眼中等同鬧劇,信任早已蕩然無存。

這從11晚獐子島這條公告底下,網友們的罵聲中可見一斑: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股價暴跌超90%

證監會揭秘獐子島涉嫌財務造假

獐子島的股價已經從歷史最高點跌去了90%,市值僅剩下21億元。

獐子島又爆雷!3億扇貝不是跑了而是死了!地方政府已介入

7月10日晚間,獐子島公告,

因涉嫌財務造假等原因,證監會對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獐子島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

經過17個月的調查,結果認定獐子島及吳厚剛等人涉嫌財務造假、虛假記載以及未及時披露其他信息等問題。其中,獐子島披露的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關於底播蝦夷扇貝2017年終盤點情況的公告》和《關於核銷資產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公告》涉嫌虛假記載;獐子島披露的《關於2017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抽測結果的公告》涉嫌虛假記載;對2017年全年業績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未及時進行披露。

根據證監會的調查,獐子島存在隨意結轉的問題。獐子島2017年賬面記載採捕面積較真實情況多5.79萬畝,且存在將部分2016年實際採捕海域調至2017年度結轉成本的情況,致使2017年度虛增營業成本6159.03萬元。

調查還對比了獐子島2016年初庫存圖和2017年貝底播圖,結果顯示,部分2016年有記載的庫存區域雖然在2016 年和2017年均沒有顯示採捕軌跡,也沒有在2016年底播,但在2017年底重新進行了底播,根據獐子島成本核算方式,上述區域應重新核算成本,既往庫存成本應作核銷處理,致使2017 年賬面虛減營業外支出4187.27萬元。

獐子島還在2018年4月對其核銷資產與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公告披露中涉嫌虛假記載。根據公告,獐子島對107.16萬畝蝦夷貝庫存進行了核銷,對24.3萬畝蝦夷貝庫存進行了減值,金額分別為57757.95萬元和 6072.16萬元。

但證監會的調查發現,獐子島盤點未如實反映客觀情況,核銷海域中,2014 年、2015年和2016年底播蝦夷貝分別有20.85萬畝、19.76萬畝和3.61萬畝已在以往年度採捕,致使虛增營業外支出24782.81 萬元,佔核銷金額的42.91%;減值海域中,2015年、2016年底播蝦夷貝分別有6.38萬畝、0.13萬畝已在以往年度採捕,致使虛增資產減值損失 1110.52 萬元。

調查核算結果顯示,受虛增營業成本、虛增營業外支出和虛增資產減值損失影響,獐子島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虛減利潤27865.09萬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38.57%,追溯調整後,業績仍為虧損。

根據獐子島於2017年10月披露的公告,公司於2017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對底播蝦夷扇貝進行了抽測(下稱“秋測”),並於10月底披露秋測結果表示,已按原定方案完成全部計劃120個調查點位的抽測工作,對135萬畝海域的庫存進行了預估,公司底播蝦夷扇貝尚不存在減值的風險。

調查對比了獐子島公佈的秋測記錄和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獐子島科研19”號船航行定位信息,發現“獐子島科研19”號船在公司記錄的秋測天數內,被航行軌跡證實執行計劃的點位極少。

調查結果顯示,秋測抽取但未實際執行的66個點位佔秋測全部披露點位的55%。其中,2014貝底播區域的21個點位中有19個點位已實際採捕,2015貝底播區域的14個點位中有2個點位已被實際採捕,合計至少21個點位已在2017年秋測執行前採捕完畢。因此,這些點位不存在被抽測的必要性。

除了涉嫌財務造假和虛假記載以外,獐子島在信息披露上也存在重大問題。

通過對公司年報和公告、詢問筆錄、公司相關財務數據明細和憑證、公司扇貝庫存圖和底播圖、採捕船隻航行軌跡數據和採捕面積測算數據、盤點和秋測記錄等資料的調查,證監會確認獐子島沒有對其2017年全年業績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進行及時披露。

2017年10月,獐子島單月虧損1000餘萬元。11月中旬,公司財務總監勾榮發現扇貝銷售數據大幅下降。截至11月末,獐子島虧損進一步加大,合併後當年利潤僅剩5000萬元左右,與三季報中全年盈利預測9000萬元至1.1億元相差遠超20%。

調查顯示,2018年1月 10日,獐子島財務總監勾榮已知悉扇貝12月銷售損失400餘萬元。且在不晚於2018年1月初時,勾榮已知悉公司2017年淨利潤不超過3000萬元,“2017年四季度業績下滑,全年業績與原業績預測偏差較大”,並向吳厚剛進行彙報。然而,直到1月30日,獐子島才發佈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隨後申請了停牌。

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該信息在2018年1月初勾榮將全年業績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情況向吳厚剛彙報時觸及信息披露時點,應在2日內進行信息披露。但直到當年1月30日,獐子島方才對這一情況予以披露,涉嫌未及時披露信息。吳厚剛、勾榮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根據中國證監會對獐子島下達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吳厚剛及勾榮被處以30萬元罰款,證監會對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勾榮等人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 e公司官微等 見習編輯 劉夢鴿 編輯 施尚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