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農墾的歷史

本文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潮陽農墾的歷史

潮陽地處南海之濱,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自古以來,是粵東農業大縣,上世紀50年代,就以水稻畝產“千斤縣”受到國務院表彰。潮陽曆史上的農田墾殖,千年來持續不斷,是古今潮人智慧和勤勞的縮影。

潮陽農墾的歷史

1956年,中山大學教授、史學家商承祚帶領一批專家到潮陽研究考察,從出土的一批石斧石鋤,推斷出4000年前潮陽已有人類居住和農業活動。但據史料記載,潮陽有成片成規模的農田,是在唐代以後,而最早開墾和成規模耕種的是在練江平原。史載,唐開元年間(785-804),四川人蘇琳從福建致仕,攜眷定居貴嶼湄洲,在練江兩岸荒灘開墾種植,20年間,造田上千畝。而最大規模的墾殖是唐永泰元年(765),福建莆田人、潮州軍事洪圭致仕後在銅盂歧北定居,時練江兩岸人口稀少,荒地成片,洪圭“募夫墾殖”,先後墾荒成田逾萬畝,種下水稻作物,成了一片壯觀的綠海。明隆慶《潮陽縣誌》記說:“阡陌雲連,百頃無間”。宋代,福建人南移入潮者眾,紛紛聚眾墾殖造田,好多荒地變成綠洲,農田面積多達50萬畝(包括今潮陽、潮南、普寧、惠來等地),宋學者王安中在《潮陽道中》一詩讚道:“萬灶晨煙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黃雲。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終欲老耕耘。”詩人楊萬里也有“中田緬雲莊”的佳句,可見當時潮陽的農耕已有一定規模。

潮陽農墾的歷史

潮陽平原開墾的高峰期在明代。《潮陽縣誌》記載:“明初獎勵墾荒,屯田與興修水利,練江中游具有良好的開發環境,吸引大批中原官宦、屯兵和移民落籍圍墾,向中游兩岸窪地草坦沙洲擴地,並把圍墾線拉進到和平以南。”在圍墾造田中,也由過去的私家小墾、村族聯墾發展至聯鄉大墾殖;與此同時,榕江南岸的金灶、關埠、西臚、河溪等鄉村,由於福建南移人數激增,也急需開墾耕地,一時間,練榕兩江岸畔千鋤飛舞,新田如網。明隆慶《潮陽縣誌》記載:“將新生沙坦再墾新田,……生齒繁盛之時,鮮有聞曠之地。”在明代,已形成練江平原約400平方公里,榕江平原約140平方公里的廣袤農田耕種區。這些農田的生成,也記載了先賢先民的光輝業績。明弘治初年(1488),知縣王鑾親赴墾區,慰問墾荒民眾,瞭解墾田後急需解決問題。為解決墾殖區農田灌溉,王鑾組織整治通濟港,配套堤閘並引水灌溉;明隆慶五年(1571),知縣黃一龍督建榕江南堤,規模跨越鄉都界限,為新區農田解決榕江水患災害,民眾額手稱慶,把南堤稱為“黃公堤”。明學者、詩人郭張善看到家鄉農田勝景,有詩曰:“河上農耕伊伊野,堤邊垂釣子陵灘。牧童弄笛山前過,樵子歌聲嶺後還。”

潮陽農墾的歷史

清康熙八年(1669),朝廷獎勵墾荒,各鄉村掀起墾荒熱潮,這段時期,平原荒地不多,墾荒者便轉移向江灘、海灘圍墾。至乾隆十八年(1753),共墾複耕地23.3萬畝,其中牛田洋墾荒規模最大,大小四十八處共造田三萬多畝,同治、光緒年間,潮州總兵方耀組織墾荒也頗具規模,史料記載:“方耀圍墾三斗門、白坪、白嶼、關角、雨亭等共1.2萬畝,並自揭陽境引水經直浦至竹山都河溪港北,當時兩都每個北丁出工120天,陸地面積向海推進一公里,是潮汕最大的圍墾工程。”民國期間,圍海墾荒工程由官辦和村族民辦相結合,在龜頭海灘圍海造田7700多畝,牛田洋則自桑田港南至後溪港兩側8380畝,其中缺乏淡水灌溉的低窪田,被闢成養殖地,養魚、養蝦和養蟹,榕江出海口的水產養殖業,逐步深入千家萬戶。

潮陽農墾的歷史

建國後,人多地少的潮陽繼續向海要田要地,並實行圍墾同水利建設統一規劃。1950年5月,汕頭軍分區訓練團生產大隊負責圍墾牛田洋的“新圍埔”,當年成田,晚稻豐收,此後繼續圍海造田4個小圍,造田7700畝。後由潮陽縣委統一規劃,自1960年開始,至1985年,25年間,完成新圍沙田和魚塘共4.93萬畝,陸地向海灘推進2.5公里。至此,原來50多平方公里的龜頭海面僅留下寬450米,長4100米的新河道,原來海上的小島嶼,如三嶼、平嶼、泥嶼、午嶼、草嶼等先後成為海堤一站。河渡溪(今濠江)北口的濠浦灣、南端的錢澳灣約20平方公里水域,也先後於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被圍墾成鹽埕、魚塭或水田。

潮陽農墾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