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元室以蒙古民族入主中土,並迭西征,以展拓疆土,造成地跨亞歐之大帝國,華夏有史以來,幅員之廣,無有能逾此者。元初,太祖十年克燕,初為燕京路,總管大興府。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復曰“中都”。四年, 於遼金舊城之東北創置新城,始遷都焉。九年(公元1272年)改“大都”,“京城右擁太行,左挹滄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門”。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大都正南門曰“麗正”,其內有千步廊,“可七百步,建靈星門、門建蕭牆,週迴可二十里,俗呼‘紅門欄馬牆’。門內二十步許有河,河上建白石橋三座,名‘周橋’,皆琢龍鳳祥雲,明瑩如玉,橋下有四白石龍,擎戴水中甚壯。繞橋盡高柳,鬱郁萬株,與內城西宮海子相望。度橋可二百步為崇天門,門分為五,總建闕樓,其上翼為迴廊,低連兩觀。傍出為十字角樓,高下三級;兩傍各去午門百餘步。有掖門,皆崇高閣。內城廣可六七里,方布四隅,隅上皆建十字角樓⋯⋯由午門內可數十步為大明門”,門後正中為大明殿,“殿乃登極正旦壽節會朝之正衙也;十一間,東西二百尺,深一百二十尺,高九十尺,柱廊七間,深二百四十尺,廣四十四尺,高五十尺 ;寢室五間,東西夾六間,後連香閣三間,東西一百四十尺,深五十尺,高七十尺”。“殿基高可十尺,前為殿階,納為三級,繞置龍鳳白石闌,闌下每楯壓以鰲頭,虛出闌外,四繞於殿。殿楹四向皆方柱,大可五六尺,飾以起花金龍雲。楹下皆白石龍雲花,頂高可四尺。楹上分間,仰為鹿頂斗栱攢頂,中盤黃金雙龍,四面皆緣金紅瑣窗,間貼金鋪,中設山字玲瓏,金紅屏臺,臺上置金龍床,兩旁有二毛皮伏虎,機動如生。”“大殿寬廣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餘,房屋之多,可謂奇觀。此宮壯麗富瞻,世人佈置之良,誠無逾於此者。頂上之瓦,皆紅、黃、綠、藍及其他諸色,上塗以釉,光澤燦爛,猶如水晶,致使遠處亦見此宮光輝,應知其頂堅固可以久存不壞”。

“殿右連為主廊十二楹,四周金紅瑣窗,連建後宮,廣可三十步,深入半之,不顯。楹梁四壁立,至為高曠,通用絹素帽之,畫以龍鳳;中設金屏障,障後即寢宮,深止十尺,俗呼為拏頭殿⋯⋯殿前宮東西仍相向,為寢宮⋯⋯宮後連抱長廡,以通前門”,其制略如前述。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寢宮以後,仍多殿閣,以處嬪嬙,其間多以欄廡連之,裝飾之美,實難盡述;加以胡元來自沙塞,故金貂銀鼠,往往藉為帳褥,內室裝飾遂與歷代迥異。

苑囿之勝,當首推太掖池之萬歲山,即今北海瓊島是也。池在大內之西北,“廣可五六里,駕飛橋於海中,西渡,半起瀛洲圓殿,繞為石城。圈門散作洲島拱門,以便龍舟往來。由瀛州殿後,北引長橋上萬歲山”[見注2]。山高可數十丈,“金人名‘瓊華島’,中統三年修繕之。其山皆以玲瓏石疊壘,峰巒隱映,松檜隆鬱,秀若天成。引金河至其後,轉機遇,汲水至山頂,出石龍口,注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後有石刻蟠龍,昂首噴水仰出,然後東西流入於太液池。出上有廣寒殿七間,仁智殿則在山半,為屋三間。山前白玉石橋長二百尺,直儀天殿後;殿在太液池中圓坻上,十一楹,正對萬歲山。山之東也,為靈圃,奇獸珍禽在焉”。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廣寒殿在山頂,為全山最大之殿。東西一百二十尺,深六十二尺,高五十尺。重阿藻井,文石甃地,四面瑣窗板密,其裡編綴金紅雲,而蟠龍矯蹇于丹楹之上。“左、右、後三面,則用香木鑿金為祥雲數千萬片,擁結於頂,仍盤金龍殿,有間金玉花,玲瓏屏臺、床四、金紅連椅,前置螺甸酒卓。高架金酒海,窗外為露臺,繞以白石花闌。旁有鐵竿數丈,上置金葫蘆三,引鐵鏈以系之,乃金章宗所立,以鎮其下龍潭。憑闌四望空闊,前瞻瀛洲仙橋,與三宮臺殿,金碧流暉;後顧西山雲氣,與城闕翠華高下,而海波迤迥,天宇低沉,欲不謂之清虛之府不可也”。

明太祖奮起淮右,首定金陵,北上滅元,遂一天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以應天府為南京而建都焉。“二年九月,始建新城,六年八月成。內為宮城,亦曰‘紫禁城’,門六⋯⋯宮城之外門六⋯⋯皇城之外曰‘京城’,周九十六里,門十三⋯⋯後塞鍾阜儀鳳二門,有十一門。其外郭洪武二十三年建,週一百八十里,門十有六”。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吳元年(公元1367年),吳王“新內城。正殿曰‘奉天殿’,前為奉天門, 殿之後曰‘華蓋殿’。華蓋殿之後曰‘謹身殿’,皆翼以廊廡。奉天殿之右左各 建樓,左曰‘文樓’,右曰‘武樓’。謹身殿之後為宮,前曰‘乾清宮’,後曰‘坤寧宮’,六宮以次序列焉⋯⋯皆樸素不為雕飾”。“時有言瑞州文石可甃地者,太祖曰:‘敦崇儉樸,猶恐習於奢華,爾乃導予奢麗乎?’至洪武八年,改建大內宮殿,十年告成,制度如舊,規模益宏,以後續有增建。迨燕王靖難變作,北兵南下,南都宮室,悉付劫灰。唯宮門殿座間有未壞,迄至今日猶有存者。仁宣以降,屢敕興建南京宮殿,稍稍修復,唯終不能重恢明初之舊觀耳。

“成祖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建北京於順天府,稱為‘行在’。四年建北京宮殿,修城垣。十五年改建皇城,略偏元故宮之東,十九年告成,即改北京為‘京師’,宮城週六裡一十六步,門八。皇城週一十八里有奇,門六。京城週四十五里,門九,實就元之大都,截其北而展其南而成者也。成祖之營建北京,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制度,悉如南京,而高敞過之。中朝曰‘奉天殿’⋯⋯南曰‘奉天門’,常朝所御也”[見注7]。其後之華蓋謹身諸殿,乾清坤寧諸宮,規劃佈局一如南京之舊。“其他宮殿,名號繁多,不能盡列,所謂千門萬戶也”。“宣宗留意文雅,建廣寒清暑二殿,及東西瓊島,遊觀所至,悉置經籍”。明北京宮寢,常罹火厄。當永樂十八年始成,而 翌年前三殿即焚燬。又次年乾清宮亦災。至英宗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始予復建。嘉靖萬曆年間,又兩次災而重建焉。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北京御苑之建,始於永樂。於京師南二十里修南海子。宣德間修瓊華島,廣寒清暑二殿。天順間(公元1460年)乃新作西苑殿亭軒館。即太液池東、西作行殿三,池東殿曰“凝和”,池西殿曰“迎翠”,池西南向,以草繕之,而飾以堊,曰“太素”。此外亭六,軒一,館一。其後弘治正德嘉靖萬曆間時或增益焉。

滿清入關,當李闖焚燬之後,其宮毀一仍明舊而修葺之,制度規模,改變殊少。京城皇城宮城,並依原址,未曾稍易,僅諸門名稱,略予變動耳。內庭宮室,亦遵舊制,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定三殿名。明之奉天、華蓋、謹身,明末改稱皇極、中極、建極者,至是遂稱太和、中和、保和。後宮名稱則少變動。並於是年修整諸殿,次年工成。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內宮。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敕建太和殿,南北五楹,東西廣十一楹。十八年太和殿災。二十九年重修三殿,三十六年工成。至此大內修建,至清初已告一段落,諸宮殿皆經重修或重建,然無一非前明之舊規也。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重修三殿。自此以後,迄未改建,故今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即是時修復之面目也。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敕建文淵閣於文華殿後,以為藏弁欽定四庫全書之所,此今日文淵閣之肇始也。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乾清宮交泰殿災,是年重修,次年成之,以後未大修葺。

綜觀清代大內沿革,一切巨規宏模,無一不沿自明朝。然其修築之宏,抑又不逮。康熙二十九年,諸臣等復奏雲:“查故明宮殿樓亭門名共七百八十六座,今以本朝宮殿數目較之,不及前明十分之三。考故明各宮殿九層,基址牆垣,俱用臨清磚,木料俱用楠木;今禁內修造房屋出於斷不可已,凡一切基址牆垣,俱用尋常磚料,木植皆松木而已”。兩代營建,優劣之勢,於此可見,唯滿人頗能保守。綜觀清代,大工可數,火災亦少。故能匯為大觀,保存至今。然其規模之宏偉,已世無與倫比矣。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在乾清坤寧諸宮兩側,復翼以十二宮。其制蓋仿自明初。所謂乾清、坤寧,法象天地,東西闢門,象日月。左右列永巷二,每一永巷,以次列三宮,布為十二宮,則象十二辰也,滿清入關,修建宮室,順治康熙嘉慶諸朝,十二宮亦皆經重修。

御花園在內庭坤寧宮之後,自成一區。其建置沿革,始於明永樂間,景泰萬曆,迭予增築,有清一代,革易極少。其間奇石羅布,佳木鬱蔥,古柏老藤,皆明代遺物,禁中千門萬戶,閣道連雲,雖莊嚴崇閎,不無枯澀之感。獨御花園幽深窅,與寧壽宮之乾隆花園及慈寧宮花園,並稱勝境。

大內中宮及十二宮東西兩側,尚有宮閣多處,以其繁瑣,遂不贅述。明皇城內花囿凡三:曰南內,曰景山,曰西苑。南內在宮城東南,入清後,析為睿王府及佛寺民居,景山位於宮城正北,明清之際,變易較微,唯乾隆後始予改築。唯西苑經順治間略事修葺,並劃西北隅為宏仁寺,後康熙繼之,又營南海瀛臺。二十九年建團城承光殿。雍正中,建時應宮。其後乾隆、光緒二朝,復大事興築,遂至蔚成現狀。

西苑在西華門之西,內為太液池,系玉泉從北安門水關導入,匯積而成者,周廣數里,上跨長橋,修數百步,東西樹坊各一,曰金鰲,曰玉,橋之北曰北海,南曰中海,又南曰南海,是以有三海之目。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圓明園在掛甲屯北,距暢春園裡許,康熙四十八年,賜為雍邸私園,鏤月開雲等即成於康熙末葉。雍正之初,又濬池引泉,增構亭榭,斯園規模略具。乾隆六巡江、浙,羅列天下名勝點綴於園;其中四十景,俱仿各處勝地為之。其後仿意大利巴洛克建築及水戲線劃諸法,營遠瀛觀、海晏堂等於長春園北,開中國庭園未有之創舉,即俗呼“西洋樓”者是也,是項建築率為耶穌會教士所經營,欽天監何國宗M·Benoit、王致誠Attiret、郎世寧J·Castiglione輩實主其事,又於圓明園東南,包萬春園於內,號稱“三園”,統轄於圓明園總管大臣。同時復擴靜明、靜宜二園,因饔山、金海之勝,築清漪園,謂之“三山”,清世土木之盛,當以此時為最。

圓明園既焚於英法聯軍之役,同治間曾擬興修未果。迨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孝欽後欲興築花囿,以備臨幸,又議重修圓明園,旋罷其工程,而就清漪園修建,改名頤和園。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園成,凡動用海軍經費數百萬兩。庚子之變,八國聯軍入都,頤和園並受殘損,迨辛丑迴鑾,曾予大修焉。

頤和園在京城西北,距城可二十里,依萬壽山圍昆明湖以為之。入園有仁壽殿,其後為樂壽堂,即孝欽後寢宮。迤西臨湖之北岸為排雲殿,向為朝賀之所。殿後佛香閣屹立高壁上。閣後有琉璃殿曰“眾香界”, 蓋萬壽山最高處也。其他殿宇尚多,自山頂俯瞰,亭臺樓閣,歷歷如繪。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熱河行宮名避暑山莊,皇帝夏日駐蹕之所也。康熙四十二年建,疊石繚垣,上加雉堞,如紫禁城之制,周十六里三分,南為三門,東及東北西北門各一。宮中左湖右山,極池館樓臺之勝。凡敞殿、飛樓、平臺奧室,各因地形,不崇華飾,故極自然之妙。民國以來,久受駐軍摧殘,損毀殊甚。 奉天行宮在瀋陽城中,屋不宏敞。建於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大政殿在城之中,殿制八隅,左右列署凡十,為諸王大臣議政之所。大內宮闕在大政殿右,亦崇德二年建,南北袤八十五丈三尺,東西廣三十二丈二尺,大門曰“大清”,其內為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左、右夏翼以殿閣多所。“宮殿歲時修理,皆內務府董其事”(注十二)。清代陵寢,依其分佈狀態,可別為四區。一為興京陵,在今遼寧省新賓縣,有太祖開基前肇祖興祖二帝之陵。順治十五年自瀋陽積慶山遷景祖、顯祖附葬於此,改稱“永陵”。一在瀋陽附近,即太祖福陵與太宗昭陵。入關後,別為東西二陵。東陵在今河北省興隆縣昌瑞山,世祖、聖祖、高宗等五帝及諸后妃所葬。西陵在今河北省易縣梁格莊永寧山下,世宗、仁宗、宣宗、德宗四帝及諸後、妃葬焉。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永陵在興京城西北十里,成於順治十四年,陵有啟運殿,供奉諸帝神位,“順治十二年十八年,先後立碑四通,護以亭,寶城周十五丈四尺。”福陵在奉天府城東北二十里。陵之“隆恩殿供奉神位,前有亭,內立神功聖德碑一通,寶城週五十九丈五尺。”昭陵在奉天府城西北十里,其制與福陵略同,“寶城週六十一丈三尺。”後二陵均成於順治八年。東西二陵,為入關以後所營,規模較關外諸陵宏大。其可注意之點有二:

一、平面配置。“歷代山陵之制,唐陵因山為墳,漢與北宋均採用方形之墳,故其時有‘方上’之稱。自明太祖孝陵改方為圓。復並唐、宋上下二宮為稜恩門,稜恩殿,於是陵之平面配置為之一變。清關內諸陵配列之法,就大體言,蹈襲明陵舊規,毫無疑義。然諸陵寶頂,平面除圓形一種外,復有兩側用平行直線,至前後兩端連以半圓形,與寶城方城之間,增設月牙城,俱非明代所有。此外,瀋陽昭陵、福陵,於陵垣上施垛堞,建角樓,尤為罕睹”。

元.明.清宮殿建築大略

二、地宮結構。“歷代地宮結構,史籍略而不言,其片言隻字散見群書,又無圖說參證,靡由窮其究竟。唯清代宮闕陵寢,自康熙中葉以來,由樣式房雷氏一族承繪圖樣。鼎革後,其家藏圖稿,售於國立北平圖書館及中法大學。內有陵寢地宮平面剖面諸圖,標註尺寸,材料大體完備,而中國營造學社所藏惠陵工程全案與崇陵崇妃園寢工程做法冊,及故宮文獻館所藏崇陵施工像片多種,皆極重要之史料,由此推測,清代地宮情況,略能得其梗概”[見注13]。

諸帝之陵,類生前已卜吉地,開始營建,泰、昌諸陵率皆如此。唯履霜末世,海內多故,營墓之舉或未遑及,如崇陵地點,即德宗崩後始擇定者。宣統元年興工,民國四年始成,蓋清室陵寢工程之最近者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