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多套房產就能抵禦通貨膨脹麼?

各位小夥伴成家了麼?有經歷過被丈母孃“催房”麼?

要說中國人最在意的是什麼?應該就是房子了。

沒有房子,能結婚的幾率很低,沒有房子,孩子沒有學位;沒有房子,女生也沒有安全感。

房子似乎真的就是萬金油。

但是有房的人同時也在憂慮,手握多套房產就能抵禦通貨膨脹麼?

01

房子作為投資工具來講時,確實是非常好的選擇,根據近幾年的市場行情來說,什麼都虧,買房的基本都賺錢了。

離岸人民幣年中的時候破7,再加上之前網友們吶喊的“水果自由”,如今卑微地期待飛上天的“豬”能趕緊下降,早日實現“豬肉自由”。

手握多套房產就能抵禦通貨膨脹麼?

貨幣貶值,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的表現,如果不讓資產增值,那麼其實也是在變相貶值。

但是房產也會隨著通貨膨脹而漲價,從而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尤其在我們國家,圍繞已購房子的稅費比較少或者標準比較低,持有房產的成本不高,應對通貨膨脹更加有利。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絕對的,不可能只有利沒有害。

如果通貨膨脹嚴重到一定程度,對大量持有房產的人來說,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譬如日本的房產泡沫破裂,就導致房價出現大幅下跌現象。

手握多套房產就能抵禦通貨膨脹麼?

原本可以用於保值增值的房產,反而使持有大量房產的人出現了巨大損失。

因為很多房產都是在泡沫最嚴重的時候購買的,都價格很高。

而房價的高低增值、貶值都與人口、環境相關,例如在偏遠地區的房子,那是最不抗跌的。

最糟糕的情況是,假如泡沫破裂、房價大跌,自然會出現房產價值大減的現象。對持有大量房產的人來說,無疑是致命打擊。

02

所以,並不能單純論定,持有房產能不能抵禦通脹。

除了房產本身的增值外,而從理財投資角度看,收益來源一般是兩部分,房產升值和收房租。



比方說,你買了一套80平一房一廳的房子,總價值大約是135萬。


租金每月收取3500元,一年可以收42000元。這樣折算下來,年回報大概只有在3%左右吧。



如果算上啥時候租不出去了,必要的那些空置期間,實際年盈利有可能只有2%,甚至是更低。

但是如果當初是花100萬購買的話,收益就在4%左右。

因此越早買房,存在的升值空間就越大,而成本就越低,購買的房產價格過高,也就是常說的在房價高位時購買的,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肯定是不利的。

手握多套房產就能抵禦通貨膨脹麼?

從1985年到1990年,日本城市的低價增長了約200%,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房地產泡沫的破碎,日本走進了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

在這段期間,日本的房價暴跌,投資房地產行業的人,財富嚴重縮水。

由此可見,只有溫和上漲的價格,對持有房產者才會有利。

03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房價也有一定水分,有些過高了,但是並沒有達到經濟承受不了的地步,出現房價暴跌的概率很小。

尤其在“房住不炒”定位下,房價已經不可能再快速上漲,不可能再給市場增加風險。因此不具備房價大跌的條件,而且調控手段比較靈活,也能有效遏制房價的暴跌。
同時,由於貨幣政策以穩健為主,配合靈活性的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只是出現了貨幣超發現象,尚未形成引發嚴重通貨膨脹的風險。

手握多套房產就能抵禦通貨膨脹麼?

即便出現通貨膨脹,也會是相對溫和、有序理性的,而不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因此,也不可能導致房產大幅貶值。在這樣的情況下,持有大量房產既不會受到嚴重損失,也不可能獲得鉅額收益,而是正常回報或小幅貶值。

因此,不存在明顯有利還是無利。

更有可能的是,比持有大量現金好。如果所持現金能夠購買到一些比較好的理財產品或其他方面投資還好一點。

否則貶值的概率是比較大的。因此,手持大量現金者還是要考慮一些必要的投資。
如果是現在買房應對通貨膨脹,風險極大,不會帶來正面作用了。相反,有可能會出現較大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