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老手藝升級區非遺,粉條“旗”成平谷這個村最美風景

初冬,天氣漸涼,平谷夏各莊鎮南太務村的村民心裡卻熱乎乎的。家家戶戶紅薯大豐收,祖祖輩輩傳承的漏粉老手藝被評為平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好事成雙。


舌尖老手藝升級區非遺,粉條“旗”成平谷這個村最美風景

崔東亮 攝

天矇矇亮,南太務村有了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像往年一樣,村民見連喜敲開一戶人家的大門,道一聲:“今天漏粉,來啊!”接著,又前往下一戶通知。

一小時後,七八個鄰里街坊紛紛匯聚見連喜家的小院。此時,大瓷缸、老柴鍋、葫蘆瓢漏、荊木梢、水盆……漸次排開,把小院擺得滿滿當當。老柴鍋中翻滾的熱水,冒著嫋嫋熱氣。大夥兒一邊互相寒暄,一邊為彼此穿上套衫、戴上帽子。

漏粉是指用紅薯澱粉漏制粉條。夏各莊鎮,地處平谷第一大河泃河沿岸,下轄15個村大部分土地由河水沖積而成,沙土疏鬆。自明朝開始,各村各戶引種紅薯。“直至今日,全村726戶都種紅薯。”見連喜說,“每年,品相好的就賣鮮食,品相較差的都製成澱粉,然後用來漏粉。”

用什麼“漏”呢?“用一種單鼓肚的葫蘆,一剌兩半。底部有六七個孔、直徑圓的,是漏細粉用的;瓢底是三四個長方形窟窿眼的,是漏寬粉的。”今年54歲的見連喜,拿出一把直徑約25釐米的瓢說,“每個漏粉師傅都有一把瓢,用著順手的,幾十年都捨不得換。我手中這把瓢,是家裡傳下來的,比我年紀還大,縫縫補補好幾回了。”

見連喜捲起袖子,搓了搓手,喊一句:“開工!”。只見一位師傅先用秤秤了四斤半澱粉,放入盆內,喊一聲:“勾芡。”燒水的師傅舀來一瓢滾開的熱水,攪拌均勻後又倒入鐵鍋內,再喊一聲:“炒芡。”另一位師傅手握木棍,不停在鍋內攪動,時緩時急,待芡糊成熟,接著喊一聲:“打芡。”

打芡就是揣揉麵糰子。澱粉黏性高,需要三四個壯勞力,圍著大瓷盆,用胳膊在裡面不停揣揉,邊揣揉、邊加澱粉和適量的水。約一小時後,幾位師傅頭冒大汗、面部泛紅,一盆麵糰才被揣揉得表面光滑。

漏粉成功與否,需先一試。這時,技藝最嫻熟的師傅該大顯身手了,“上瓢!”只見他裝起一瓢六七斤的粉團,站在灶臺邊上,一晃瓢、一拍瓢,成縷的粉條傾瀉而下,如遊蛇入鍋,捲入翻滾的熱水中。若漏下的粉條不粗、不細、不斷,下流速度不快不慢,便說:好粉,好粉。

粉條煮好後,撈粉的師傅一手用荊梢將其挑起,一手用篩子撈出,送進涼水笸籮中冷卻。手巧的洗粉師傅,再將其反覆漂洗、梳理整齊,搭在荊梢木棍上,掛成一面粉條“旗”,架在一人多高的架子上晾曬。

如此,家家戶戶門前,掛著一排排、一面麵粉條“旗”,陽光下,散射片片光亮,便成為眼下最美的鄉村風景。

“打我小時候,村裡就家家種紅薯,年年有漏粉。”南太務村年逾古稀的範懷清介紹,平谷最早會漏粉的是明朝時永樂年間,民屯軍屯的山東移民。1948年,父親範富開粉坊,通過請外地師傅到村裡漏粉,他邊幫忙、邊問、邊學習,漸漸掌握了這門技藝。後來,村裡的年輕人也都跟著父親學習,師徒代代相傳,至今共傳承五代。

每年霜降後,漏粉就成為全村的大事,好比蓋新房、辦喜事,大夥兒有喚就應。“村裡的四五個壯勞力,搭檔兩三個婦女,各有分工,團結協作,一天從早到晚漏四五百斤粉條,堅持一個半月,也從不收一分工錢。”見連喜樂呵呵地說,“今年,平均畝產3000斤,還能多漏半個月!”

漏粉雖累,但心裡頭甜。“品質好的紅薯,一斤能賣三塊錢左右;漏成粉條,一斤能賣二十元左右。”見連喜說,這是村裡的主導產業。以前,靠十里八鄉的鄉親,口口相傳的方式銷售;如今,有了手機、互聯網,銷路也越走越寬。

聊天的功夫,不覺間,已至晌午。見連喜的妻子,把煮好的頭鍋粉條,過涼水、盛了一盆,放些蒜泥、醋、醬油、鹽調勻,再滴上幾滴香油,讓大夥兒最先嚐嘗這人間美味。

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張小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