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助力产业发展,黔西酸菜酝酿大梦想

在贵州黔西,有这样一家人,多年一直坚守做着同一件事——做酸菜。上百年的民间工艺,在他们的努力下得以传承和延续,用实干的精神酿造出美味正宗的“唐姨妈酸菜”,成了当地酸菜中的经典。


电商助力产业发展,黔西酸菜酝酿大梦想

外出游子,返乡创业

说起唐姨妈酸菜,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黄杰。早些年,黄杰是一个在外打工的游子,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当说起酸菜,就不禁想到自己的家人”黄杰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从小吃着家里做的酸菜长大。每次背井离乡,都会带上一些,但总是吃不够。

2015年的一次回家探亲,黄杰又一次吃到了母亲做的酸菜。看着家里年迈的父母亲老去,母亲的这个手艺一定要传承下去,于是黄杰决定辞去稳定的工作,回乡创业。

传承工艺,精益求精

“酸菜是贵州民间手工艺,在黔西每家每户都会制作,口味可能都略有差异,但自己吃过最好吃的酸菜还是家人做的。”黄杰说。为了将这门手艺延续,自己选择卖酸菜。

说到自家的酸菜为什么好吃,黄杰说:我们的秘诀很简单,就是在选材和工艺上下功夫。”2016年1月,为了探寻无盐酸菜最佳发酵的温度、时间、酸度、任何保质及如何包装等问题,黄杰收集了古今中外涉及酸菜发酵工艺和其它食品发酵工艺的各种资料,每天从早上六点到深夜两点,对无盐酸菜中需要的乳酸菌种和发酵原理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终于攻克了无盐酸菜中母汤的四大核心乳酸菌种的繁殖问题,将无盐酸菜的规模化生产工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反复研究下,无盐酸菜最终解决了不用防腐剂保鲜的问题。


电商助力产业发展,黔西酸菜酝酿大梦想

后又经一年的反复探索,终于摸索出一整套酸菜流水线的加工技术以及标准化流程。2018年3月,黄杰正式成立贵州蓝太食品有限公司,同年10月,唐姨妈酸菜获得食品生产许可SC证。

他说,“市场上很难买到儿时那样正宗的酸味了”,所以即使慢一些,他也要将那份自然纯正的酸味传递下去,再难也要生产自然生态的酸菜。最初的时候,自己生产的只有无盐酸菜,主要依靠传统渠道,销往贵阳以及毕节周边一带。如今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又相继研发了青菜酸菜、萝卜酸菜、芹菜酸菜、蕨菜酸菜以及养心酸菜,品类不断丰富。

强品牌塑形象,依托电商闯市场

2019年,黔西县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借助百诚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打造出了“水西风物”区域公共品牌,以区域公共品牌助推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利用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传统企业改造升级。


电商助力产业发展,黔西酸菜酝酿大梦想

(上线农淘优选黔西馆)

在黔西县政府牵线搭桥下,黄杰找到了黔西县电子服务中心,通过形象改造、包装升级,实现品牌升级,并成功触网,并在淘宝网、拼多多、农淘优选、到村里、那家网、黔农云、邮乐购等各大电商多平台销售,大幅度拓宽了酸菜的销售渠道。从1月份触网以来,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及电商平台售卖,平均每个月通过线上售出2000余单。截至到10月份,线上带动线下销量共计20多万斤,销售总额突破100万元,网上好评声一片,唐姨妈酸菜一时成为黔西网货爆品。

新时代担当,带领百姓致富

如今,唐姨妈酸菜借助“互联网+”,依托电商,通过多方的宣传推介,实现了大量销售。唐姨妈酸菜从最初个人生产到小作坊式生产,实现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这些都离不开黄杰的努力,离不开肩上的一份责任。


电商助力产业发展,黔西酸菜酝酿大梦想

图为黄杰(左一)与农户

“酸菜是贵州产业的一大名片,我们一起把它做响了,对于我们整个地方的发展有很大好处。”黄杰说。目前,贵州蓝太食品有限公司已在绿化小海子村建有自己的原材料基地100亩。下一步,将在黔西规划建成3000亩原材料基地,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到销售,再到市场,最大化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还将通过企业优势带动周边农户,促进家乡人就业,带动脱贫致富。带着这样的一份执着和担当,黄杰一直寻找着有别于传统的创新模式,努力实现自己的酸菜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