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助力產業發展,黔西酸菜醞釀大夢想

在貴州黔西,有這樣一家人,多年一直堅守做著同一件事——做酸菜。上百年的民間工藝,在他們的努力下得以傳承和延續,用實幹的精神釀造出美味正宗的“唐姨媽酸菜”,成了當地酸菜中的經典。


電商助力產業發展,黔西酸菜醞釀大夢想

外出遊子,返鄉創業

說起唐姨媽酸菜,人們自然就會想到一個人,那就是黃傑。早些年,黃傑是一個在外打工的遊子,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每當說起酸菜,就不禁想到自己的家人”黃傑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孩子,從小吃著家裡做的酸菜長大。每次背井離鄉,都會帶上一些,但總是吃不夠。

2015年的一次回家探親,黃傑又一次吃到了母親做的酸菜。看著家裡年邁的父母親老去,母親的這個手藝一定要傳承下去,於是黃傑決定辭去穩定的工作,回鄉創業。

傳承工藝,精益求精

“酸菜是貴州民間手工藝,在黔西每家每戶都會製作,口味可能都略有差異,但自己吃過最好吃的酸菜還是家人做的。”黃傑說。為了將這門手藝延續,自己選擇賣酸菜。

說到自家的酸菜為什麼好吃,黃傑說:我們的秘訣很簡單,就是在選材和工藝上下功夫。”2016年1月,為了探尋無鹽酸菜最佳發酵的溫度、時間、酸度、任何保質及如何包裝等問題,黃傑收集了古今中外涉及酸菜發酵工藝和其它食品發酵工藝的各種資料,每天從早上六點到深夜兩點,對無鹽酸菜中需要的乳酸菌種和發酵原理進行分析、對比、研究,終於攻克了無鹽酸菜中母湯的四大核心乳酸菌種的繁殖問題,將無鹽酸菜的規模化生產工藝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在反覆研究下,無鹽酸菜最終解決了不用防腐劑保鮮的問題。


電商助力產業發展,黔西酸菜醞釀大夢想

後又經一年的反覆探索,終於摸索出一整套酸菜流水線的加工技術以及標準化流程。2018年3月,黃傑正式成立貴州藍太食品有限公司,同年10月,唐姨媽酸菜獲得食品生產許可SC證。

他說,“市場上很難買到兒時那樣正宗的酸味了”,所以即使慢一些,他也要將那份自然純正的酸味傳遞下去,再難也要生產自然生態的酸菜。最初的時候,自己生產的只有無鹽酸菜,主要依靠傳統渠道,銷往貴陽以及畢節周邊一帶。如今隨著市場需求增大,又相繼研發了青菜酸菜、蘿蔔酸菜、芹菜酸菜、蕨菜酸菜以及養心酸菜,品類不斷豐富。

強品牌塑形象,依託電商闖市場

2019年,黔西縣大力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工作,藉助百誠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打造出了“水西風物”區域公共品牌,以區域公共品牌助推產業發展。同時鼓勵和支持本土企業利用電商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幫助傳統企業改造升級。


電商助力產業發展,黔西酸菜醞釀大夢想

(上線農淘優選黔西館)

在黔西縣政府牽線搭橋下,黃傑找到了黔西縣電子服務中心,通過形象改造、包裝升級,實現品牌升級,併成功觸網,並在淘寶網、拼多多、農淘優選、到村裡、那家網、黔農雲、郵樂購等各大電商多平臺銷售,大幅度拓寬了酸菜的銷售渠道。從1月份觸網以來,通過一系列營銷活動及電商平臺售賣,平均每個月通過線上售出2000餘單。截至到10月份,線上帶動線下銷量共計20多萬斤,銷售總額突破100萬元,網上好評聲一片,唐姨媽酸菜一時成為黔西網貨爆品。

新時代擔當,帶領百姓致富

如今,唐姨媽酸菜藉助“互聯網+”,依託電商,通過多方的宣傳推介,實現了大量銷售。唐姨媽酸菜從最初個人生產到小作坊式生產,實現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這些都離不開黃傑的努力,離不開肩上的一份責任。


電商助力產業發展,黔西酸菜醞釀大夢想

圖為黃傑(左一)與農戶

“酸菜是貴州產業的一大名片,我們一起把它做響了,對於我們整個地方的發展有很大好處。”黃傑說。目前,貴州藍太食品有限公司已在綠化小海子村建有自己的原材料基地100畝。下一步,將在黔西規劃建成3000畝原材料基地,從原材料生產加工到銷售,再到市場,最大化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還將通過企業優勢帶動周邊農戶,促進家鄉人就業,帶動脫貧致富。帶著這樣的一份執著和擔當,黃傑一直尋找著有別於傳統的創新模式,努力實現自己的酸菜產業繼續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