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養豬青年:我終於踩在了風口上,賺了100萬

​85後養豬青年:我終於踩在了風口上,賺了100萬

共克注:國家統計局數據,在剛剛過去的10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8%,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01.3%,影響CPI上漲約2.43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在非洲豬瘟和週期性因素的疊加效應下,豬肉價格不斷上漲,就連十八線的小城市居民也談“豬”色變。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豬肉的供不應求,在社會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另一方面,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養豬大戶股價一路“開掛”,不僅業績扭虧為盈,還實現了利潤翻倍。市場上“風口論”再一次出現,AI養豬、智能養豬、跨界養豬、人造肉概念紛紛湧現,資本市場“蠢蠢欲動”。

不少人認為,時勢造英雄,在經濟環境不樂觀的今天,應該抓住每一次的機會,而養豬,將是今年最大的風口……所以,風口上的豬真的飛起來了?

1

一隻豬股大“開張”

去年12月,北京一家公司的股票分析師小宇,向他的老闆正式提交了A股上市企業牧原股份的買進建議書,這是一隻“養豬大戶”股,小宇從10月份就開始盯上。當時,他的公司以每股20多元的價格買進,不曾想短短几個月時間後,股票價格暴漲,2019年3月,在股價達到60多塊時公司將賬上的股票,全部拋出,淨賺千萬

這讓小宇的提成瞬間達到了近幾年的巔峰,預計這筆到手50萬到80萬左右。在小宇看來,幹他們那行屬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確從2016年開始,整個股市的行情很差,公司的很多股票處於空倉狀態,幾乎不敢有所動作。作為股票分析師的他們,當然業績比較慘淡,每天無所事事,到公司也只能混個底薪。

​85後養豬青年:我終於踩在了風口上,賺了100萬

他覺得今年到了“開張”的日子。

牧原股份的這筆股票收益,對他的公司來說,是一筆大的收入。“我們公司近年來的股票創收主要是兩大牛股,一個是茅臺,貢獻了大部分的收益;今年另一個就是牧原股份了。”小宇說,公司業績不好時,他們作為員工也是“灰頭土臉”,今年業績好時,公司吃肉,他們自然也能喝一點羹,揚眉吐氣。

今年,公司明顯對他多了些重視,分配他“管理”的錢也越來越多,老闆也時不時帶他出去應酬、見人,他在現場會大談股票經驗。

就這樣,小宇和他的老闆還是失算了。就在他們把股票全部拋售後,牧原股份的股價依舊一路上漲。就在前幾天,一度漲到了年內最高價的103.6元,累計漲幅高達260%以上。

小宇公司內部也經常會談到這個大牛股,“沒辦法,錯過就是錯過了,畢竟牧原的漲價本質是週期股,

我們更多看的是白馬股,賺點就好了,幹這行機會很多,除了避風險也要保利潤 ,不可能從頭‘吃’到尾”。

作為分析師的小宇,私下還建議老闆去養豬,老闆覺的太麻煩。但小宇認為,既然看到了機會,就要把這個紅利“吃透”。

2

抓住風口,就要“吃透”紅利

炒股的人多少有一點“賭”性在,小宇從上大學開始學習炒股,畢業後一直從事股票相關工作,現在已有6年多時間,期間也交了不少的“學費”。之所以看重現在的公司,是因為他很崇拜他的老闆。

小宇認為,他跟老闆最大的不同是,老闆膽兒比較大,只要看中了某隻股票,就殺伐果斷,敢把所有資金砸進去,要不一夜暴富,要不一夜回到身無分文。他做不到,雖然他覺得自己的敏銳度很好,但在資金投入上,還會猶豫、保守,缺乏一點“賭”性。

也許是因為有了信心,小宇決定要在老家養豬。

“去年底我在看分析報告時發現,豬肉從2016年開始,已經連續跌了26個月,國內母豬的存欄量下滑了5%。按照以往經驗,如果存欄母豬下滑5%-8%,第二年豬的價格基本翻一倍”。同時,小宇判斷,當時有很多養殖戶大多都處於虧損狀態,加上非洲豬瘟、環保等原因,一個從低點到高點的新週期要來了。

國內因為非洲瘟疫而死的豬不會超過200萬頭,大多還是因為養殖戶的恐慌造成,這裡邊有人性的原因”。而實體和金融的區別在於,雖然在市場行情不好時,養豬大戶的股票連續上漲,但因為沒有基本面邏輯的支撐,小宇不敢貿然買進。如果是實體的話,他認為,第二年,豬肉價格百分百之會漲價。

小宇當時就給父親打電話,當時豬肉價格還在5塊左右,養豬就是賠錢,家裡一直反對,後來還是自己往家裡打了錢,才勉強同意。熬過年底比較冷的一段時間,從19年3月開始,在小宇的不斷催促下,家裡開始養起了豬。


現在,小宇的老家總共養了200多頭,“年中豬肉價格上漲時,已經賣掉了一些,現在基本不會出了,就等春節了。”小宇認為,目前豬肉價格已經到了15塊左右,春節是價格最高的時候,可能會漲到20塊,到時候收益會更大。

如果春節豬肉價格能漲到20塊左右,今年這批豬將給他帶來將近80萬的收益,而明年主要的策略是,養一些母豬賣豬仔。他坦誠,過了這一兩年就要收手,因為這個漲價的週期可能很快結束,他只是想在風口賺快錢,並不想把養豬成為事業。

無論如何,今年豬風口,給小宇帶來了將近100萬的收入,不僅把前幾年給公司賠進去的股票賺了回來,還讓自己的收入上了一個臺階。

“所有人都恐懼的時候,就是抓風口的最好時機”。小宇說,追風口要有真本事,首先要有敏銳的抓風口能力,其次一定要有抵抗風險的實力。如果只是盲目追風口,大部分人都缺乏信息檢索、分析能力,只能成為散戶,被收割。

最後,他也打趣了一句,“這份錄音要保存好,萬一以後他成了股神巴菲特,就有價值了”……

3

養豬從來沒有“風口”

今年7月,另一位遠在安徽的小尹,註冊成立了一家生豬養殖平臺。就在今年非瘟在豬業肆意橫行時,它想做的是對中小養殖戶出口、入口的安全性把關。“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強烈、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進行傳播,對於中小農場養殖主來說,他們沒有能力去做這種防禦系統,度過難關”。

我國生豬產業的傳統格局是以中小養豬戶為主力軍,他們既缺少資金,又沒有抵抗風險能力。小尹想到用平臺的模式,集中採購生豬養殖生產資料和設備,如飼料、疫苗、獸藥等,用集採的方式,降低因豬肉上漲而連帶上漲的養豬成本,重要的是平臺能夠統一對這些生產資料做科學消毒處理、安全的物流運輸,為散戶、中小養殖主降低病疫風險。

​85後養豬青年:我終於踩在了風口上,賺了100萬

從2016年開始,小尹就一直在老家從事養豬,最多時有100多頭母豬。但他進去的時候,正處於豬肉週期下行階段。直到2018年時豬肉的價格行情一直走低,“那時候,河南那邊的豬肉最低價賣到了4塊,也就是每賣一斤豬肉至少要賠2塊錢,如果是養到250斤的豬,就要虧500元。”小尹說,幾年時間,很多地方的養殖場被拆掉,養殖戶也在陸續退出,在江浙那一帶因為環保原因,基本沒了豬場。

“養豬行業有賺三年,賠三年的週期特徵”,在去年非洲瘟疫出來後,我的豬場也做了調整,淘汰了很多不太健康的豬種,雖然養了幾年豬,小尹幾乎沒賺到錢。

這期間,小尹也發現了些問題,中小農場養殖戶在這些病疫來臨之時,被打擊很大,包括對獸藥、疫苗的專業識別能力很弱,市場上很多生產資料的利潤空間非常大,而散戶就是被忽悠的對象。

小尹的豬場現在的母豬有60多頭,預計有1000多商品豬出欄,如果按現在的每頭豬2000-3000的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

4

盲目進場,投的越多賠的越多

小尹表示,所謂的“養豬”是沒有風口的,現在身邊只要有人諮詢,他都會建議別去養豬、擴建。

小尹認為,養豬的回報週期長,現在要養豬隻有兩條道路,第一,飼養母豬,在明年出售小豬仔,而這個過程至少要一年半的時間;第二,從小豬開始養,直到商品豬上市,這個過程最快的要六個月,但現在小豬已經非常貴。

“去年,一頭30斤的小豬成本只有四五百,現在買要到1600多”,這個前提是要確保豬不會得瘟疫,一旦病疫傳染,200斤以下的豬幾乎是沒有回報,只有大於200斤的豬及時拋掉,或許能賺到一些,外行養豬基本不懂這些。

我們現在的策略是“維穩”,對於散戶來說,手裡有些錢後,應該添加硬件設施,快速升級豬舍設備,提高風險防控能力,迎接低谷期的到來。目前豬肉處於一個高點位,但是未來,平緩才是一個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