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兒,請儘量“富養”她

家有女兒,請儘量“富養”她

大家這些年一直有一個觀念:窮養兒子,富養女兒。

雖然我一直強調,所謂的“富養”指的是精神層次、個人修養之類,但我也不否認,在錢財上“富養”也是極有意義的。當然這個“富”的程度要看自己家庭的收入,有一個合理的支出比例,這樣教育出來的女孩,長大後才能看淡金錢、淡泊名利。

培養一個女孩的眼界見識和精神層次的同時,金錢是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精神的富有,離不開金錢的支撐。

你想出去看看世界,你的錢就是你的膽。

錢足夠多的話,可以去法國、去美國、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但錢少些的話,你可以選擇去上海、去深圳、去中國一線城市長長見識。錢更少的話,你只能在省內的風景區來個最多兩日遊,就這樣還要算計各項開支。特別窮的就不用說了,根本沒機會去外面長見識。在這種環境中,她身邊是什麼人,這女孩長大後就會是什麼人。

那為什麼“窮”養兒子就可以?因為男性的性別原因。他們天生就是反骨型的,在困境中生存,更能激發他們的鬥志。生存條件太優越了,多數會頹廢。當然這種現象也因家庭情況而異,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

一個從小受窮的女孩,在她成人之後,其童年原生態家庭的困苦,對她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大家會很容易區分出來哪些女人是優越家庭成長的孩子,哪些女人是貧苦家庭成長的孩子。

長期物質上的貧困,會導致精神上的貧瘠。多數人什麼也不敢想不敢要,變成了地道的市井小民。去菜市場會為了幾毛錢爭來爭去,在單位會為了一些小福利斤斤計較。通常來說女人“窮慣了”,就會滋生很多讓她不由自主的舉動。

窮慣了的女人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喜歡買便宜貨、很少去高檔商場、碰到心儀但卻價格昂貴的東西,從來都不曾滿足過自己一次。雖然表面上很淡定,總會挑出一堆理由來否定這件商品,但本質原因就是不捨得花錢。

其實真的窮到偶爾奢侈一下的錢都沒有嗎?不,她們還是有的,但她們長期的貧窮思維卻在阻止她們這樣做。潛意識裡她們認為,她們配不起這樣高端的東西。比如一身高檔的衣服,她們不知道穿上要去哪裡,並且還要搭配一系列的諸如鞋子、手袋之類的東西。噢!天哪,太貴了。沒有女人不愛美,誰都渴望引領時尚。女人天生喜歡逛街,買不買另說,但逛逛總是喜歡的。可有些女人是不逛商場的,特別是門頭看起來比較氣派的店面,她們連進去的勇氣都沒有,因為她們知道,看了也沒錢買,還不如別進去讓自己難受。

就算破天荒進去了,在導購熱情的介紹下,硬著頭皮試穿了自己喜歡的衣服,也看到鏡子裡那個煥然一新的自己有多麼美好,但依然在最後,戀戀不捨地脫下來,對導購說幾條言不由衷的理由。往往在訴說這些理由的時候,那種自卑的感覺就油然而生,連推辭的底氣都顯得不那麼充足。

有長期經驗的導購,馬上可以從顧客的回覆中看出原因。導購們往往會在顧客離開後湊到一起說:講那麼多原因還不是因為窮?

別嫌人家話難聽,事實就是這樣。

所以很多時候,貧窮的女人們,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索性就不去商場。往往在網上淘一兩件便宜東西,這樣既滿足了購買慾,也比較節省開支,而且看起來衣服挺多。

長期缺錢的女人對錢是比較計較的。

因為手頭不寬裕,賺錢很辛苦,所以她們往往把錢看的特別重。這無可厚誹,誰的錢掙的艱難,誰就知道省著花。

但過於節省之後會有一個極端:她們對錢的慾望格外強烈,只要進了自己口袋,就別想讓她再拿出來。她們往往會為了一點點小錢爭的面紅耳赤。

但她們真的很辛酸。誰都不想這樣,但是一個人長期缺少的東西,誰都會有一種渴望得到的願望。她們在心裡想過無數遍要大方,要有層次,但實力擺在那裡,她怎麼大方的起來?她們往往很容易自卑,做事情比較小家子氣。

但從小家境優越的女人卻不這樣。她們從小就在經濟和精神層面上得到了很多,所以做事情非常自信、有條不紊。從小沒受過金錢的苦,以至於長大後對錢興趣不大,因為她們很少有物資匱乏的感覺,所以做事通常都大大方方,並不扭捏。她們敢於要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是金錢可以滿足的,那麼對她們來講更是容易。

這類型女人“花錢不手軟”確實是一大特點。當然理性消費,花自己掙的錢理性消費的女人則更有層次。

從花錢可以看出一個女人對生活的態度,通常敢花錢的女人,做事也非常自信,敢想敢拼。

可是一個長期缺錢的女人,甚至生活過的都快揭不開鍋的時候,她是沒有勇氣破斧沉舟的,雖然她基本沒什麼可沉的東西,她也願意維持現狀。

長期缺錢的女人還很容易焦慮和恐懼,非常沒有安全感。

比如說:每月的收入要存起來多少,只能開銷多少,那都是有嚴格計算的。要供房、供娃、養老人等等。日常開銷,生活用品、吃飯穿衣等,只能一省再省。不敢生病、不敢辭職、不敢離開和錢有關的任何工作。這種辛酸的體驗是有錢人根本無法想像的!

缺錢的女人,精神長期都是在緊繃的狀態中,她們絲毫不敢放鬆。日子只能精打細算的過,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那種能讓自己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刻。她們內心從來都不踏實,生怕一不小心,連目前低微的經濟來源都不再擁有,心中充滿太多的無可奈何。

窮,不能成為被別人輕視的原因,但“窮”真的讓人無法有底氣、有膽識去尋求自己真正的需求方向。有的女人終其一生都過著貧窮的生活,對此,她們早都習慣了,只有選擇默默承受,不然靠什麼翻身呢?

這真是一種辛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