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宣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製造和購買核武器,是良心發現,還是欲蓋彌彰?

新文化街男孩


最近伊朗有4件大事,木叔分別來談談:

第一,魯哈尼宣佈發現了儲量巨大的油田,很可能是伊朗儲量第二大的油田,一旦開發投產,將帶來350億美元的利潤。

第二,伊朗宣佈建設第二座核電站,依然用的是爾羅斯的技術。

第三,伊朗宣佈濃縮鈾繼續提高,離心機繼續增加。該國已經可以生產20%以上的濃縮鈾了。

第四,美國對伊朗的封鎖禁運不斷加碼,已經讓伊朗石油出口陷入歷史低點,只有20多萬桶每天。是正常情況下的十分之一。

這4件大事連在一起看就明白伊朗的表態了。

其中第四點,是以上三點的大背景。

也就是說,正是在伊朗經濟陷入被美國禁運的嚴重局面後,伊朗才不斷加碼濃縮鈾,以此作為和美國叫板的條件。同時宣佈的大油田也是給自己加油打氣的舉措;而核電站建設也說明伊朗正在和平利用核能。

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和伊朗的博弈,其實已經讓伊朗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短期內看不到經濟好轉的可能,所以要進行一些新的手段來突破。

核電站也好,大油田也好,離心機濃縮鈾增加也好,就是伊朗尋求突破的手段。

不過這些其實對伊朗的發展和解決困境而言,治標不治本。

第一,比如核電站,這個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上一個核電站,布什爾核電站伊朗又是和歐洲又是和俄羅斯弄,一共弄了16年。木叔還專門寫過文章介紹這段歷史。

第二,比如大油田的開發,也不可能很快進行。在美國禁運的背景下,誰敢輕易開發?法國道達爾之前和伊朗簽署的開發該國最大氣田南帕爾斯的合同就因此擱淺了。伊朗自己開發還沒那麼多資金和技術。同樣的原因,俄羅斯目前也不敢與伊朗油氣合作太深。因為美元全球支付通道俄羅斯也需要。

第三,比如增加離心機數量提煉濃縮鈾,這個其實影響的不只是和美國的關係,而是影響全世界的關係。沒有一個國家支持伊朗擁有核武器,而不斷增加離心機和濃縮鈾丰度,最終就是製造核武器。所以,伊朗等於把自己放在了全球對立面。

這也是為什麼伊朗要說不製造不擁有核武器的原因——畢竟現在外部環境這麼不好,一定要釋放善意,讓全世界放心。

但有幾個國家會相信呢?

所以木叔才說,以上幾點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要麼治標不治本,要麼容易把自己玩壞。


木春山談天下


伊朗政府宣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製造和購買核武器的表態,其實跟有核國家宣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宣言一樣,都是一些無法做到的保證,試問當某一天戰爭將國家打的支離破碎的時候,有核國家難道還會堅持不動用核武器麼?

同樣的道理,如果伊朗政府在美國的極限施壓策略下,國家出於崩潰邊緣的時候,伊朗還不會製造核武器麼?他們當然會製造核武器,而且還會在本國面臨山窮水盡的境地之前,將核武器給造出來。

這就像一部電影的臺詞裡講的那樣:“就是那個東西,我們沒有,別人就敢欺負我們,只要我們把那個東西造出來了,那就誰都不敢再欺負我們了”。

所以只要有一線可能,伊朗就不會放棄核武器研製,這是伊朗唯一能夠抵禦美國打壓,併成為真正的地區強國的唯一之路,同時也是伊朗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伊朗政府之所以數十年如一日的進行核技術研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造出那個東西。

當然了,伊朗人知道自己的核武器研製計劃,是不會被其他國家所認可的,在加上自己早已在2003年就已經簽署了《和不擴散條約》,因此已經失去了公開進行武器級核技術研究的理由。

因此儘管伊朗政府有可能會在私下進行武器級核技術的研究,但是在公開場合他們仍然會表示稱不會研製核武器。

而這種解釋的方式,在國際外交中其實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況,大多數國家基本上在很多問題上,也基本上都是說一套做一套,比如尤其是西方國家在敘利亞反恐的問題上,搞得就是這樣的雙重標準。

隨著美國就伊核問題搞極限施壓的行動加劇,伊朗政府在伊核問題上,已經越來越缺乏耐心,並多次警告稱伊朗的濃縮鈾丰度正從3.75%不斷接近5%的臨界值,2019年11月初,福爾多核設施的1044臺離心機注入鈾氣。該國原子能組織官員隨後表示,將重啟丰度為5%的鈾濃縮活動。

到11月11號前後,伊朗政府正式對外宣佈,其進行的濃縮鈾丰度已經達到了5%,且儲量也即將超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允許的300公斤上限,由此可見,隨著美國對伊朗施壓的行動繼續下去,伊朗政府正在鈾濃縮的活動上已經走得越來越遠,而他們距離武器級核技術的研究製造,則變得越來越近了。


落下m


伊朗宣佈不會製造和購買核武器更多的是一種“示弱”的姿態。

據美國媒體11月4日報道稱,五個國家的F-35隱身戰機共同參加以色列空軍主辦的為期12天的"藍旗"軍事演習。以色列和美國、德國、英國、意大利5國的幾十架F-35軍演。



更諷刺的是11月5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宣佈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第四階段措施,從6日起向福爾多核設施1000多臺離心機注入鈾氣。

伊朗這是在向美國等國家“亮招”,抗議美國等國家不利於中東局勢的軍事軍演行動。



在伊朗宣佈繼續執行核武器研究實驗後,伊朗又拋出大型油田一個“巨大蛋糕”,而伊朗宣稱不會擁有核武器和購買核武器,這是在“軟硬皆施”,如果一味地強硬只會讓伊朗的處境更糟糕。

自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相關國家一直在努力挽救該協議。然而,他們並沒有向伊朗提供向海外出售石油的途徑,從那以後,伊朗就一直“腳踩兩邊”尋求破解美國的經濟制裁。




伊朗經常善於軟硬皆施,這次向世界解釋不會擁有核武器也是在向外界釋放善意,畢竟前幾天還大張旗鼓的推進研發核武器進程,不趕緊出來“滅火”,只會將各方都得罪完。

“虛虛實實”才是伊朗謀取利益最好的方式,也是伊朗目前避免與美國正面硬碰硬最好的方法。


難明我心


伊朗官方宣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製造和採購核武器,既不是良心發現,更不是欲蓋彌彰,而是伊朗對堅持履行《伊核協議》更堅定的立場承諾。

如果說伊朗是良心發現,這就是在說,在此之前他們是要製造或者採購核武器的。人所共知在此之前伊朗的核濃縮能力,一直限定在2.5%以下丰度,這僅僅是核電廠的民用核燃料級別的提純工藝,離武器級核材料的90%以上丰度級別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只是在5月初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全面極限施壓,《伊核協議》的歐洲簽署方並未積極履行承諾,並且他們與伊朗為繞開美國貨幣結算支付體系封鎖,而制定的特殊貿易結算機制也遲遲不予實施,他們這種搖擺不定錙銖必較拖泥帶水的心態,和往往追隨美方立場,要求伊朗同意美國條件對伊朗的背後插刀行為,讓伊朗十分憤怒和無奈,才提高了鈾濃縮的提純風度,直到目前才達到了5%,這跟那個2.5%也沒差多少,仍然還是民用燃料級別,誰能告訴我這怎麼製造核武器?



至於說採購核武器,這東西不是石油或者大白菜,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也就是那幾家,誰能賣給他們?誰敢賣給他們?這只不過是伊朗展示立場的一種說法而已。


如果再說伊朗的這種立場表達是欲蓋彌彰,意思就是伊朗現在正在製造核武器,或者已經擁有了核武器。在簽署《伊核協議》之前,美國等6國以及聯合國原子能機構,對伊朗是否擁有或者正在製造核武器,已經做出了肯定沒有的認定。而在履行協議階段的這四年多,國際原子能機構也一直在跟蹤核查伊朗的核項目,也一直都在發佈伊朗嚴格遵守了協議的報告,即使是美國本身退出協議的理由,也只是因為這份協議沒能徹底消除伊朗的核能力,真不知道這個欲蓋彌彰是根據什麼而來的?


伊朗官方發佈的這份立場聲明,是由於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幹事長天野之彌殉職後,這個機構對伊朗核項目核查成員中,被伊朗發現了某位成員攜帶了“敏感物質”,拒絕這位成員入境,還引發了美國的憤怒,據此伊朗懷疑有人要給其核項目做手腳,對其栽贓嫁禍,讓伊朗恐懼“洗衣粉”栽贓事件輪到自己頭上,他們不敢當第二個伊拉克。

在面臨如此嚴峻威脅的情況下,所以伊朗才借這份聲明,再次重申自己將更嚴格的遵守《伊核協議》限制的立場,要以此贏得世界正義更堅定的信任,在萬一被人成功做手腳之時,幫助伊朗挫敗那種栽贓陰謀,這就是他們全部用意,僅此而已。那種“良心發現”“欲蓋彌彰”的無稽之談,只有那個小流氓才會生出來。


鐵嶺鋒


這其實都不用伊朗現在宣佈,他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只不過是重複幾遍以前說過的話,給大夥提個醒表個態,既不是良心發現,也不是欲蓋彌彰。要說不生產核武器就是良心發現,那麼那幾個擁核國家豈不是沒良心可言了?

伊朗自伊斯蘭革命以來,和美國交惡以後,美國就開始封鎖伊朗,常規武器伊朗都被限制,常規武器這一塊,伊朗得罪的是美國,而核武器這一塊,伊朗得罪的則是全世界。很多人對於伊朗核問題上有很大扭曲的誤解,認為不允許伊朗發展核武的就是美國,實際上中國也參與了,俄羅斯也參與了,五常全參與了,外加一個德國。也就是說,不允許伊朗發展核武的是全世界,而非美國一家。

伊朗核問題上,這根紅線就在這擺著呢,就是你不能研製核武,研製核武就是把人都得罪光了,沒人支持他研製核武,支持他研製核武的也就是網上那些伊朗粉而已,這些人不顧自己國家利益,也要支持伊朗發展核武,很遺憾,這些人在國際上沒地位,也不是他說了算。

伊朗核問題上,中俄算是比較剋制的,伊朗也是使勁在往中俄這邊靠,但是沒靠過來。能不能靠過來,是中俄的問題,但是想不想靠過來,就是伊朗的問題了,想靠過來,也得拿點誠意出來,很顯然,他要是發展核武的話,就是非常沒有誠意的一件事了。伊朗核問題上,中俄的態度大體就是,你可以發展民用核,但是想提升到武器級別,絕對不行。

伊朗如果研製核武器,就是犯眾怒的表現,到時候要是捱揍,誰也不會攔著,他根本就不能去研製核武,不光是不能,還得表態才行,這個外交的問題,一定是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才行,話不怕說多了,就怕你沒說。


軍武文齋


伊朗說的是事實,伊朗並沒有發展核武器的想法,而且也不具備生產核武器的關鍵技術。

雖然伊朗經常聲稱增加離心機,要提高濃縮鈾的丰度,但那不過是國內政治需要及向歐洲施壓的一種手段。

事實上擁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幫助伊朗發展核工業開始,至今已經半個世紀過去了,伊朗核武研發並沒有實質性進展。

從核武器發展歷程來看,沒有技術輸出渠道,一般國家沒有擁核的可能。包括前蘇聯,其技術也是通過特殊渠道獲得的。

所謂核不擴散條約,其實就是核大國之間的約定,相互監督預防關鍵技術流出,這也就是自巴鐵之後再也沒有國家擁核的主要原因。

伊朗對於困難有深刻的認識,所以一直堅持和平發展核能,從未跨越紅線。

美國對此也心知肚明,10月10號,美國原子能組織向國會遞交了一份《伊朗核計劃現狀》的報告,其中就提到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測,伊朗核設施與核材料沒有用於軍事目的。

同時報告中指出,伊朗雖然具有生產核武器的工業能力,但截止目前為止,伊朗並沒掌握製造核武器的關鍵技術。

這份報告裡反映出了三個信息:1、伊朗一直在積極配合國家原子能機構的監督,真正在兌現和平使用核能的承諾。

2、除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外,美國也有專門的部門在檢測伊朗核研發,因此美國對於伊朗的核工業發展瞭如指掌。即便伊朗有這種心思,可能也沒有實施的機會。

3、第三點還是如上文所述,沒有特殊渠道,伊朗掌握不了關鍵技術,這是重中之重。

另外,對於伊朗擁核,五常態度很明確,都是不支持的。如果一意孤行,只能讓兩常被動。

失去了兩常支持,美國將無所顧忌,後果可想而知。伊朗當然會權衡利弊,因此宣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製造核武器,是其真實的想法。


花木童說史




我們認為,現階段伊朗宣佈不製造不購買核武器是認真的,也是不希望給自己和平利用核能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首先,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就曾經多次聲明:擁有核武器不符合教義。繼任者哈梅內伊繼承霍梅尼的衣缽,也多次重申不要核武器。而宗教精神領袖在伊朗擁有崇高地位,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不製造核武器就是伊朗國家意志的體現。

其次,大家都認為伊朗有購買核武器的渠道。俄羅斯雖然對伊朗幫助很大,但絕不會賣核武器給伊朗,這樣做會讓俄羅斯在全世界顏面喪盡,成為公敵,損失要遠大於變賣核武的收益。

而伊朗的鄰國巴基斯坦擁有核武器,但與沙特的關係很緊密。雖然最近兩國關係開始轉暖,但巴鐵政府萬不得已,不會輕易與伊朗開展這項交易。

北朝鮮也具備這個能力,而且質量性能都優於巴基斯坦,與伊朗關係也還不錯。大家同樣都受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夾板氣。這是最後可能的交易方。但伊朗表態不購買,就是讓大家放心,自己還沒有到山窮水盡那一天而已。

最後,伊朗人明白一個道理,對於核武器而言,似有沒有的威懾力,要比真的實際擁有了的威懾力更大,想象空間也更大。這可能就是核武器的“魅力”所在。

我們認為,在現階段伊朗重申不製造不購買核武器,就是讓還堅守伊核協議有效性的國家放心,自己建核電站和發展擁有先進核技術,與核武器沒有必然聯繫。即使離心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濃縮鈾濃度不斷提高,但這一切還都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沒有失控,而且還完全可逆。伊朗希望伊核協議能夠得到全面執行,而不能'只是自己單方的責任和義務,那樣做很不公平。

而伊朗這一聲明,也是對沙特積極發展核電站施加壓力。作為“前輩”,伊朗有資格告訴沙特如何做人,通過樹立一個榜樣,希望沙特能向自己看齊。

當然我們知道,作為中東少數幾個擁有工業化能力的國家,伊朗具備研究核武的條件和能力。它肯定還在觀察'周邊情況,還在權衡利弊。但對於伊朗而言,如何擺脫制裁和發展經濟才是優先要考慮的問題。


新文化街男孩


伊朗在鈾濃縮問題上不斷加碼,在鈾濃縮這一命題上玩的得心應手。

“在任何情況下不製造和購買核武器”,這才是兩手一起玩。這同當年內賈德提出“和平利用核能”同出一轍,顯示出波斯民族的確是有著大智慧的民族!

一個坐擁處處冒著令世界大多數國家垂涎欲滴的石油土地的能源大戶伊朗,竟然醉心於鈾濃縮中難以自拔,況且,伊朗自己國內並沒有鈾礦,“和平利用核能”的原材料——鈾還需要從別的國家進口。伊朗用石油換鈾,用一種能源來換取另一種能源。他周邊的那些石油大佬沙特阿聯酋科威特沒有一家幹這類事。

這世界誰都明白,任何一個坐擁巨大財富的富戶,都有強盜和小偷時刻惦記著,你若沒有幾手拿的出手的本事,你坐擁的巨大財富恐怕就被別人毫不客氣搶走。那麼,作為一個僅有巨大財富而缺乏強大製造業的國家伊朗拿什麼來保護自己?

“和平利用核能”,一邊不斷加大鈾濃縮力度,一邊高喊“在任何情況下不製造和購買核武器”。把核遊戲玩的登峰造極!美國人信不信我不管,反正我信了![呲牙][呲牙]

謝謝!


abc138763755


一,國際上國家間的遊戲規則就是弱肉強食,任何一個國家的一時承諾都不會是長久有效的。就像前兩年都要推翻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阿拉伯國家們,有些不也賴著臉開始和敘利亞現政府恢復關係。一心想滅掉也門胡塞武裝的阿拉伯聯軍不也得和胡塞武裝談判。所以,如果你相信他們說的是海誓山盟,那就大錯特錯。

二,伊朗現在的情況比較複雜,一系列制裁嚴重製約伊朗的國內經濟,而伊朗的國內的經濟形勢和就業壓力逼迫現政權需要講求策略應對目前危機。一方面得表現出強勢一面,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一方面得有楚楚可憐一面,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和幫助。所以,自然會有官員出來放低姿態。

三,伊朗真正老大是最高精神領袖,他才是最後的決策者。其他人都是小弟,說話可以算數,也可以不算數。所以,伊朗這樣表述,迴旋空間很多。

四,前車之鑑就在眼前。伊拉克的薩達姆和利比亞的卡扎菲都是死沒幾年的事。他們的故事告訴伊朗統治集團,西方國家的承諾是靠不住。如果自己沒有實力,永遠做不了主。所以,伊朗打心裡是不願意放棄擁有核武器的想法的。


韓江漫步


伊朗的信用已破產,根本沒有可信度,它的新宣示,世界不會理睬的。伊朗若認真,那就提議願交出濃縮鈾、核電利用等將交由他國負責管理和廢物存儲於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