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多多「尷境」

終於,多次被傳“上市”的房多多(DUO.US)於11月1日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不過,房多多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可謂用“尷尬”來形容。

房多多「尷境」

從上市至今,房多多掛牌交易了7天。從股價走勢來看,房多多前6天每日收盤價均與發行價13美元/股持平。11月11日,交易第七天,房多多收盤報12.93美元/股,已然破發。

然而,“尷演”戲份不僅如此,從最初傳聞中房多多融資8億美元,到提交IPO招股書中“擬不超過1.5億美元”,再到成功上市募得的7800萬美元,融資規模大幅度縮水。

種種表象映襯之下,代表著市場對房多多期望值在逐步降低。一方面,這或與房地產管控存莫大關係;另一方面,頻換賽道後,房多多在互聯網房地產垂直領域並非獨佔鰲頭。

01 風光背後難掩的融資尷尬

縱橫捭闔於資本市場,號稱“互聯網房地產界的淘寶”房多多具備了低成本融資優勢。然而,從納斯達克募資得來的7800萬美元,遠低於2015年獲得2.23億美VC收到元C輪融資。

天眼查顯示,房多多成立於2011年10月,至2015年獲得四輪融資,合計約2.77億美元。

在此之後到上市,房多多再無融資記錄。

無外界資金“補血”下,房多多如何自產自銷保持穩定現金流?這不免令業內好奇。不過,種種跡象表明,也是在這段時間,房多多開始為上市做上了準備。

房多多「尷境」

2014年3月,房多多成立一家名為“深圳市房多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外國法人獨資企業,為境外上市搭建VIE架構。

同年11月,在萬科集團任職20年的前執行副總裁肖莉宣佈離職,加盟成立僅3年的房多多,並對外稱,意在“助其上市”。

在今年10月9日向美國遞交招股書前,房多多屢次被傳上市。2018年5月,房多多被傳赴港IPO,擬籌資最多8億美元。同年12月,房多多被曝在美國申請IPO,籌集約4億美元。

“就是傳聞。”對於被傳“赴港上市”一說,創始人兼CEO段毅在接受《稜鏡》採訪如是稱。

這看似輕描淡寫,但從房多多早在2014年種種準備來看,段毅這段話頗有“語重心長”之意。

2019年11月1日,在提交招股書後一個月,房多多成功在美掛牌上市,以13美元/股發行6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募得7800萬美元,較“傳聞”的8億美元有了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一直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且監管層嚴控商業銀行貸款過度流向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下行趨勢明顯。

財經評論員嚴躍進對《投資壹線》表示,房多多類似期望值的縮水,受到房地產行業調整、政策管控、貿易關係調整因素的影響,總體上也要求此類企業科學評估上市價值。“上市後的籌集資金規模下降,和上市大環境有關,也和當前房地產交易市場降溫有關”,嚴躍進稱。

此外,趣識財經注意到,隨著房多多上市,再次讓其天使輪投資者德迅投資創始人兼董事長——曾李青出現在大眾視野。

作為騰訊創始人之一,受此該經歷影響,曾李青對互聯網公司“情有獨鍾”。公開報道顯示,曾李青投資的130家公司中,大多為移動互聯網企業,且投資原則一度是“非騰訊人不投”。

此前,坊間傳聞,當年曾李青見了房多多團隊20分鐘就決定投資,並有了之後600萬天使輪投資。

對於此舉,曾李青對媒體解釋過,並非“拍腦袋做的決定”,在此之前已經投過一家同類公司,對行業瞭解,且房多多聯合創始人李建成同樣帶有騰訊“烙印”。

02 股價不漲不跌!多日收盤與發行價持平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成功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較發行價19美元溢價39.47%,收盤時更是上漲41.5%。這一漲勢無疑不令其他企業側目。

一年後,同名為“多多”的房多多在股市上未像“拼多多”那般受投資人歡迎。上市當天,房多多無論是開盤價、收盤價均與發行價13美元/股持平。

更為有趣的是,11月1日上市至11日,7個交易日,除首日盤中大部分時間股價較發行價有所上漲外,其他交易日絕大部分時間股價在發行價下方徘徊。

另外,前6個交易日,房多多每次收盤價均落在13美元/股(其中,11月4日收盤,房多多報13.01美元/股)。

11月11日,最新交易日,房多多開盤報12.83美元/股,短暫下跌後,又迅速拉昇至13美元/股,且繼續上漲到最高點13.1美元/股,此後又再次下跌,並跌破發行價,收盤時報12.93美元/股,跌0.54%。盤後,房多多股價繼續下跌,跌1.01%。

房多多「尷境」

相比而言,在美國上市的同姓“兄弟”——房天下更是“悽慘”,現股價在2美元上下徘徊,較42.5美元/股發行價跌95.3%。

趣識財經注意到,2014年3月,房天下股價更是一度飆升至94.98美元/股。彼時,互聯網房地產掀起O2O熱潮,除房多多、房天下外,愛屋吉屋、平安好房等玩家在行業攻城略地。

但到了2015年之後,O2O泡沫開始破裂,房天下不斷虧損,股價跳水。

這時,就如前述所言,自2015年至上市前,房多多再無的融資記錄。

市場是無情,“泡沫”之下更難有完卵,愛屋吉屋、平安好房關停,房多多宣佈放棄C端,獨寵B端。

對於此,高級經濟師、看懂研究院專家周正國向趣識財經表示,房屋交易屬於低頻交易,回頭客少,重複交易少。相比而言,淘寶、拼多多的交易性質為高頻小額交易。

“房多多曾推出過低佣金策略,迅速佔領市場,但最終效果並不明顯。很多企業原以為將淘寶電商模式套用到其他商品種類上,可創造出獨角獸來。但就高頻交易中,瑞幸咖啡不容樂觀,更何況低頻大額房屋交易。”

03 SaaS服務or房屋交易?終成“兩不像”

上市後,據公開媒體報道顯示,房多多定位為“中國產業互聯網SaaS第一股”。不過,趣識財經瞭解到,房多多並未一成不變。

最初,房多多商業模式為B2B,成立三年,便達到2000億元的交易額。2014年,房多多以O2O模式進軍二手房市場,推出“直買直賣”模式。受到O2O泡沫的影響,房多多再次轉向B端,時到如今形成S2B2C模式。

成立8年,房多多頻換賽道,段毅自比為“阿甘”,更是道出這其中的“艱辛”。反映到經營數據上,房多多連續6年虧損,直到2017年開始盈利,達到64.9萬人民幣。

2018年,房多多淨利潤為1.04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該數據為1.003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3763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6.6%。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最終在美國上市,在段毅看來,目前房多多定位在科技和數據型的公司,符合美國資本市場環境。

在招股書中,房多多提到“Our Mission”(我們的任務):“通過移動互聯網、雲和大數據的創新使用……從根本上讓房地產經紀人通過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開展業務的方式”。

這些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經紀人與必要的的業務(包括客戶、房地產清單、資本和交易數據)建立聯繫。

房多多所謂的“SaaS系統”,即多多賣房(經紀人SaaS)、多多雲銷(經紀公司SaaS),藉助其建立房源、樓盤數據等,使經紀人在線開展業務,並提供完成交易所需要工具。

換言之,房多多將房地產有關數據作為參與到B端競爭的殺手鐧,遵循著“得數據者得天下”這一商業共識。不過,房多多在這個行業中並非“一枝獨秀”。

截至2019年7月,貝殼的“樓盤字典”涵蓋全國325個城市共1.94億套房屋信息,遠超過招股書中房多多披露的1.31億房源(截至2019年6月30日)。

不僅如此,今年因為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被工信部點名,因其存在未公司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未提供賬戶註銷服務問題。

不光在數據上,趣識財經還注意到,安居客、58愛房、貝殼等均建立SaaS管理平臺。且在SaaS服務上,房多多也並不出眾。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市場經濟網公佈的“2019年房產SaaS軟件排行”數據顯示,房產中介軟件協會前10名管理系統未見多多賣房、多多雲銷等軟件名稱。

今年5月,新浪樂居統計的2019好用房產中介管理軟件排行榜中,12款SaaS房產中介管理系統也未見房多多的身影。

另外,趣識財經注意到,房多多主要收入來源於並非SaaS服務,而是房地產買賣的基本佣金。(除佣金外,收入還包括創新計劃和其他增值服務,佔比很小)

招股書中提到,2016年至2018年,房多多來自基本佣金收入為14億元人民幣、17億元人民幣,20億元人民幣,對應分別佔總收入的94.9%、94.5%、87.64%。

換言之,房多多這種佣金為主的收入構成與SaaS服務存在錯位情況。不過,無論無何,包括房多多在內的互聯網房地產平臺都繞不開“數據”,更是繞不開是“虛假信息”這一問題。

去年6月,58同城、安居客、房天下等因為虛假房源被監管約談。

更早前2017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工商局、網信辦聯合約談包括房多多在內15家發佈房源網站,對網站發佈虛假房源信息、違規代理房地產經紀業務等違法違規行為提出規範要求。

對於交易平臺系統,周正國認為,監管主要管控是交易安全與便利,最終目的在於提高服務質量方面。

這一點上,他指出,房多多可以學習淘寶,控制房屋質量,可以增加民間陪審團制度,或者學習淘寶、天貓分離制度,設有信用押金、客戶點評等,完善租賃貸款融資服務。

“另外,交易系統不要輕易介入資產買賣業務,防止風險太大。因為資產投資一旦失誤,嚴重影響思維運轉。例如美國的在線房地產交易平臺——Zillow。”周正國直言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