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兩棲攻擊艦採用舷內升降機,為何不考慮上垂直起降戰鬥機?

黃康銳


在正式答題前,首先扔一張圖說明問題:來,你告訴我,沒有外飄的舷外升降機,是否就代表不能上垂直起降戰機?


那麼,我們分兩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第一,075的升降機,是否不能運載垂直起降戰機?

在075真身現身前,不少網友都希望075和美國黃蜂級、美國級等一樣採用兩部外飄的舷外升降機,各種CG圖上都大膽地做了預測

但是,真身一出來,發現兩側舷外沒有外飄的升降機,尺寸最大的是艦尾的那部,於是不少人頓感失望,覺得戰鬥力打了折扣。

但其實,075的艦尾升降機尾部沒有封閉,還是可以運載超出升降機尺寸的機體。而航母以及美國採用的外飄式舷外升降機,其兩側寬度一樣也受到機庫開口尺寸和升降機軌道的限制,所載機體尺寸也不可能無限擴大。

同樣的,再回到題圖,下圖是西班牙的阿斯圖里亞斯號輕型航母以及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武力投送艦,來,你們告訴我,甲板上的海鷂,算不算垂直起降戰機?

當然,你可以說海鷂小啊,但是要知道,艦載機的基本功之一就是摺疊機翼,因此,對於075來說,僅憑升降機位置來判定是否能運作垂直起降戰機,還是不太靠譜的。

第二,075是否真的需要垂直起降戰機?

其實,我們都能理解,盼星星盼月亮盼了這麼多年,我們恨不得075一出世就十八般武器全裝上,但是,對於075來說,是否真的需要垂直起降戰機?

一方面,垂直起降戰機技術難度高,涉及升力風扇/升力發動機、噴口大角度偏轉、複雜飛控編寫等諸多技術難題

而其本身,其實並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受限於其結構和起降機制,其作戰半徑和載彈量往往不如同等級傳統戰機,在起降過程和姿態轉換過程中都具有較大風險,更多的是屬於錦上添花。

另一方面,作為我國首型首艘兩棲攻擊艦,075最大的意義是讓海軍儘快開創、適應有兩棲攻擊艦支援下的兩棲作戰新戰法,編隊怎麼組成、怎麼運作、如何提高兩棲突擊作戰的突然性和碾壓性,這才是075眼下最重要的任務。

當然,如果能有效運作垂直起降戰鬥機,對075來說同樣擁有重要意義,只是這個一來取決於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製速度和列裝決心,二來取決於短期內假想敵方位,三來075還有後續兄弟們,所以也就不急於一時了。


深藍防務


▼來瞅瞅,這就是075型兩棲攻擊艦性感的艦尾,這個黑洞洞的位置就是艦載機升降機,裡面就是機庫。船身底部的則是船塢艙門,內部是船塢,裝載氣墊登陸艇,水陸兩棲裝甲車的位置。可以看出,075採用的是和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類似的舷內升降機,位於船身尾部。圖中075剛剛出船塢下水,升降機還沒裝上去,這個位置還是一個巨大的缺口。接下來進行棲裝,升降機會安裝上,這個位置缺口就會被補上。


為什麼075不採用垂直起降戰鬥機呢?其實答案很簡單,我們國家現在還造不出來這玩意兒。目前世界上已經成功研製垂直起降戰鬥力的國家有三個,分別是英國,前蘇聯和美國。按道理來說,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克服垂直起降戰鬥機技術的國家會越來越多。但實際發展卻有點出人意料,原本已經掌握垂直起降戰鬥機技術的三個國家,如今只剩下美國還有研發能力。其中英國因為依靠美國,再加上經濟滑坡,已經停止相關研發。而前蘇聯解體成幾個國家之後,也再沒有繼續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製。

研製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STOVL)有兩個難點,第一是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第二則是極為特殊的升力佈局。這兩個難點中,最關鍵的還是需要性能極為出色,機械結構極為複雜的旋轉噴口發動機。沒有一臺推力足以將幾十噸戰鬥機推上天的航空發動機,短距/垂直起降就是天方夜譚。回頭看這三個成功研製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國家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都擁有世界頂級的航空發動機研發實力。
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這便是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界最有名的鷂式戰鬥機配套的飛馬-11發動機,由羅羅公司研製,推重比7.01。觀察圖片可知,最前端有風扇,是一臺小涵道比的渦輪風扇發動機。其推力噴口有4個,分別位於發動機中部和末端兩側,可以實現0-98.5°的旋轉。這四個噴口可不是普遍旋轉的,是需要配合飛控系統轉動的,否則很容易導致飛機在垂直降落/起飛時出現重心丟失,而機毀人亡的事故。

除了英國的這種設計,還有另外一派,即美國和前蘇聯的一派。美國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發動機和升力佈局設計技術是來自前蘇聯,這一點是美國人自己公開承認的,F-35的垂直起降升力佈局參考自當年前蘇聯的米格1.44戰鬥機。▼這便是F-35的升力風扇佈局。牛X不,幾十噸的飛機,在垂直起飛/降落的時候就靠三臺風扇和尾噴管的推力將其抬起來。這臺F-135發動機的改進型推力超過20噸,是人類目前最推力最強的發動機。而且使用壽命達到10000小時以上,幾乎與F-35戰鬥機本身同壽。

F-35的這套升力風扇設計和鷂式戰鬥機不一樣,鷂式戰鬥機在起飛時4個噴口全部旋轉,向下產生推力。而F-35則是背部打開,升力風扇吸氣啟動,然後機翼上的兩個平衡風扇啟動,同時發動機尾噴管再向下旋轉產生向下的推力,將飛機抬起。接著飛機升空後在飛控系統的控制下,升力風扇和平衡風扇分配的發動機功率慢慢下降,尾噴管的推力增大。最後隨著飛機加速,機翼提供的升力足夠之後,升力風扇關閉,轉換為常規戰鬥機氣動佈局,正常飛行。F-35的這個起飛過程,噠噠噠個人覺得可以理解為一個空中滑跑起飛的過程。
F-35戰鬥機升力風扇複雜的機械結構

要造出垂直起降戰鬥機這套東西有三個難點。第一,需要一套推力足夠的航空發動機,目前我國這一點已經實現,珠海航展的殲-10BTVC使用的渦扇10B發動機推力已經踏進大推力發動機序列,更不用提後續的渦扇-15發動機,所以第一點我們已經解決。第二,需要一套複雜的傳動系統。這一點需要複雜的機械結構設計和大量的試驗以及計算,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我國還處於技術空白階段。第三點,需要一套超級無敵可怕複雜的飛控系統。我國的飛控軟件編寫能力其實已經有了一定水平,矢量發動機已經開始應用,相信不久的將來,這一點也可以實現。
說到底,要研製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還是要有性能出色的航空發動機。目前航空發動機界有三個巨頭,分別是美國的普惠動力,通用動力和英國羅羅。當年同樣成功研製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前蘇聯航空發動機也非常強悍,性能參數甚至可以超過美俄的發動機。後來前蘇聯解體,後繼的俄羅斯和前蘇聯已經無法同日而語。現如今俄羅斯的航空工業資金不足,人才流失,發展已經陷入困境。從最新的蘇-57戰鬥機以及配套的產品30發動機和美國F-35戰鬥機還有配套的F-135發動機性能對比就可以看出,俄羅斯航空工業的發展已經和歐美的差距越拉越大。


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是在前蘇聯的幫扶下發展起來的,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自己的技術積累,航空發動機走上自主之路,到21世紀的今天已經頗具中國特色。但其實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發動機在推力和機械結構設計方面趕不上歐美,和俄羅斯相比也有一定距離。不過我們在發展,我國的航空工業正在加大投入。隨著經費的增加,人才的待遇會越來越好,相信不久之後航空發動機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那個時候075型兩棲攻擊艦就可以像題主所說的一樣,用上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


赤焰噠噠噠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目前,首艘075目前正在滬東造船廠的船塢內總裝。該艦艦長250米,寬30米,排水量約為4萬噸,具有4個直升機起降點,2臺升降機,在機庫下還設置有巨大的塢艙,可以搭載20-30架直升機和至少3艘726A型大型登陸艇,整體性能相當強悍。

不過與美國現役主力兩棲攻擊艦,可起降F-35B的“黃蜂”級相比,075缺少垂直起降戰鬥機,成了一大遺憾。

那為何075兩棲攻擊艦不考慮上垂直起降戰鬥機呢?

首先,垂直起降戰機最大的優點是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飛和著陸,對跑道條件要求低,能在前沿和攻擊艦上跟隨地面部隊部署和攻擊,對前方支援回應速度快,使用非常靈活和方便。

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導彈等制導武器的精度逐漸提高,而生產成本卻是逐漸降低。原來需要,飛行員冒著生命危險去執行的支援任務;現在只需在後方按幾個按鍵和開關就解決了。

其次,垂直起降戰鬥機受制於起飛方式,使它的起飛重量與固定翼飛機相比差了很多。從而導致了內置油料少、武器掛載過少,機載航電設備性能不足(如,雷達體積小,重量輕,導致雷達性能在探測距離、分辨率和靈敏度等方面性能較低)等諸多缺點。這些缺點的存在使得垂直起降戰鬥機在空戰性能方面與常規起降戰鬥機相比差了很多。例如,F35B在F35A/B/C三個型號中,空戰能力指標排在在末尾。空戰能力上的先天不足,也使得垂直起降戰鬥機逐漸淪為雞肋。要知道在現代戰爭中,制空權是決定性因。

垂直起降戰鬥機在現代戰爭中作用並不是很重要,所以075有沒有配置垂直起降戰鬥機對戰鬥力 不會產生質的影響。如果有需要,航母一起去就是了。兩棲攻擊艦上的幾架垂直起降戰鬥機能起到多少作用。

其三,我國缺少研製垂直起降戰機的經驗。我國與西方老牌國家相比基礎很弱,雖然經過了三四十年的高速發展,但也不可能在全部領域上都追上西方老牌強國。垂直起降戰鬥機,對我國航空工業來說就是短板。我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探索研製垂起戰鬥機,並在殲-6基礎上研發除了“四號任務”垂起戰鬥機,簡單點說就是在機身四周安裝升力風扇,創意很足。後來受制於國家經費的不足,項目下馬了。此後,我國垂直起降戰機的研製工作就基本陷入了停滯。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想要裝備先進的垂直起降戰鬥機。我們還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

綜合來看,075兩棲攻擊艦沒有上垂直起降戰鬥機,是各種主客觀因素綜合的結果。但是未來還很長,075服役之後,再配備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是有可能的。因此,075的後續還需我們進一步觀察。

就到這裡,以上是本人個人觀點,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東斯坦因


艦載機長時間停放在甲板上,忍受風吹日曬和高鹽高溼的環境,零部件很容易鏽蝕老化,如果長時間不使用,必須將其回收至機庫內存放,方便維護保養。升降機就是軍艦用來運送艦載機在飛行甲板和機庫甲板之間活動的,安裝升降機的一般都是航母或者兩棲艦這類攜帶艦載機較多,專門設置了艦載機機庫的大型軍艦。我國剛剛下水的075兩棲攻擊艦分別在尾部和中部設置了兩部舷內升降機,那麼舷內升降機和舷外升降機有什麼區別?難道兩棲艦安裝了舷內升降機就意味著不能配置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嗎?
(這兩個開口就是升降機位置)

所謂舷內升降機就是直接在甲板上開孔,以這個孔作為升降平臺的移動位置,這種升降機一般是小型航母和兩棲攻擊艦使用的較多,好處就是由於這類軍艦的船舷離海面較低,舷內升降機可以有效防止海浪的侵襲,並且移動起來也較為方便平穩。不過舷內升降機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舷內升降機需要在甲板中部開孔,不僅削弱甲板整體強度,而且會佔用飛行甲板和機庫位置,在使用時還會影響艦載機的調度和週轉等等,因此舷內升降機的尺寸通常會受到限制而承載量較小,大部分都是用來運送直升機(也有不少例外)。所以配備固定翼艦載機較多的大型航母一般都會選擇在遠離航母甲板核心區的舷側開一個開口向外的半封閉式孔設置舷外升降機來進行飛機的上下移動。


(英國和意大利航母的舷內升降機都能用來起降固定翼艦載機)

例如我們熟悉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其在舷側一共設置了四臺升降機,面積達到374平方米,最大提升重量為65噸,能夠同時進行兩架F/A18艦載機的升降。而庫茲涅佐夫級包括遼寧艦航母在內,只設置了兩臺舷側升降機,平臺面積為224平方米,最大承載重量為40噸,只能同時運送一架殲15重型艦載機。尼米茲級和庫茲涅佐夫級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別,主要原因就是尼米茲所搭載的艦載機數量遠遠超過後者,使用更多的升降機才能夠高效得調度這麼龐大的機群。

(尼米茲航母舷外升降機)(遼寧艦舷外升降機)

目前剛剛下水的075兩棲攻擊艦一共擁有兩座升降機,一個是位於艦體中部的舷內升降機,根據之前曝光的施工照片可以看出,這一升降機的開口較小,容納空間和承重有限,應該只能用來進行直升機和彈藥的移動。而另一座升降機則是位於尾部的舷尾升降機,這類升降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舷內升降機,因為其開口位置有一邊是無封閉狀態面向舷外的,所以可以認定為舷外升降機。從其開口位置看,尺寸比中部的舷內升降機要大不少,並且由於一邊沒有封閉,平臺內仿製的機體可以外飄,能夠容納比平臺本身更大的物體,因此用來運送可摺疊機翼的固定翼艦載機應該不成問題。
(法國西北風級和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級兩棲艦都採用了舷尾升降機的設計)

075目前剛剛下水,還要經過舾裝、海試、驗收等一系列程序才會服役,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短距/垂直起降艦載機還未曾露面,因此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075的主要武器配置依舊是直8、直9、直20等運輸直升機,主要用於機降垂直登陸,與075塢艙內的登陸艇共同組成形成急需的兩棲快速登陸戰鬥力。不過很多軍迷朋友們可能會有所著急,畢竟美國的黃蜂級、美國級都已經配備了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戰鬥力直逼輕型航母,我們怎麼能沒有呢?其實大家不用擔心,既然075已經設置了能夠容納固定翼艦載機舷尾升降機,那麼未來075上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實際上我們在這方面早就已經開始了研究,只不過出於保密的原則,現在是不能公佈進度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075兩棲艦一定會配置國產的垂直/短距起降規定翼戰鬥力!相信祖國,美帝有的,我們也都會有,一樣都不會少!





軍武吐槽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我國還沒有成熟的垂直起降戰鬥機。

這是一個大話題。

我國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搞到了一架英國鷂式戰鬥機。

當時一種觀點是,直接山寨鷂式戰鬥機,搞定我國的垂直起降戰鬥機。

畢竟當時馬島海戰中,鷂式戰鬥機表現出色。

然而,一種觀點卻認為,鷂式戰鬥機技術已經過時。我們仿製至少需要10多年時間,仿製成功的時候正好趕上鷂式戰鬥機大面積退役。

研發仿製戰鬥機可不是小事,要花費巨大,投入巨大。

所以,當時就否定了鷂式戰鬥機的計劃。

而戰鬥機的發展,都是一個長期計劃。你10年前不做規劃,想要10年後迅速出成果根本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認為殲20是最近幾年研究的,其實早在1988年殲10項目開始的時候,相關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到了1998年,殲20項目成為重點,全力發展,宋文驄總師立刻帶來一個團隊投入四代作戰飛機前期技術準備之中。

這樣到了今天差不多30年,到今天才有殲20的生產。

而垂直起降戰鬥機當時放棄了,導致後面很多問題。

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技術其實相當複雜,相當困難:最簡單例子垂直/短距起降飛機要經過垂直/短距起飛、空中懸停、正常飛行這幾個狀態,在這些狀態下氣動設計、控制規律、飛行品質以及這些狀態如何進行轉換、對於飛控/操縱如何要求等等,美國及英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進這方面研究,試製了多型研究機,進行相關技術探索,在此基礎上花費20年,實現了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實用化,並且在實戰之中進行了運用。這些都是F-35B上馬基礎,對於這些領域國內幾乎是空白,很少涉及,如果從頭開始技術攻關,短時間難以解決相關問題,難以為型號上馬提供堅實技術儲備。


鷂式戰鬥機採用的技術比較成熟,是所謂發動機推力矢量。

這種技術接受了實戰考驗,證明是頗為有效的。

但它的發動機結構非常複雜,難度較大,而且性能受限。

另外就是比較先進的推力矢量加升力發動機,最有名的就是雅克141。

但是我國也曾試圖學習雅克141的技術。

這種飛機主發動機採用推力矢量,座艙後面再增加兩個升力發動機。

但是雅克141設計有缺陷,升力發動機升空之後就成為一個負擔。

F35B為此進行大幅度技術改進,採用利用它為主發動機增加一個驅動軸,驅動座艙後風扇,為飛機垂直起降提供動力。

但是,這些技術不但研發難度大,而且對於發動機製造、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而我國還是不具備這些能力。

嚴格講起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設計和製造難度,至少不亞於殲10這種戰機。

當時我國排斥鷂式戰鬥機技術,但更先進的又學不會、造不出,導致現在青黃不接。

目前075兩棲攻擊艦沒有垂直起降戰機可以使用,所以嚴格來說不能叫做攻擊艦,應該叫做兩棲登陸艦。

這種登陸艦也就是傳統登陸作戰使用,性能也是足夠了。


薩沙


075兩棲攻擊艦的下水讓中國海軍兩棲作戰能力和遠程投送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該艦滿載排水量約3.5~4萬噸左右,飛行甲板長約240米,寬約35米,最大航速可達25節/小時。075設有6個直升機起飛點,2部升降機,最多可以攜帶28架各型直升機,艦尾塢艙內可以攜帶4艘726型登陸艇以及2個兩棲合成營的人員和裝備。075兩棲攻擊艦所具備的兩棲投送能力已經遠超現有的071型大型船塢登陸艦。雖然該艦搭載了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但是卻沒有考慮裝備類似F35B之類的垂直起降戰鬥機,這又是為什麼呢?

(075型兩棲攻擊艦順利下水)

(075型兩棲攻擊艦滿載想象圖)

垂直起降戰鬥機確實比較適合075兩棲攻擊艦,它也可以為登陸部隊提供對地攻擊、戰場遮蔽和近距空中支援等任務,而且其武器載荷和作戰能力也要強於直升機。比如,美國的“黃蜂”級和“美國”級兩棲艦所裝備的垂直起降戰鬥機就是美國執行地平線登陸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製難度卻非常大。當年,蘇聯人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出個雅克38,但由於性能太差,結果落了個“桅杆保衛者”的綽號。美國直接進口了英國人“海鷂”戰鬥機(也就是現在的AV-8B),自行生產配給海軍陸戰隊使用。有了多年的使用經驗和深入理解後,才有了F35B。總而言之,沒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很難完成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製。

(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英國裝備的海鷂戰鬥機)

(蘇聯研製的雅克38戰鬥機)

(雅克141戰鬥機)

受起降方式的影響,垂直起降戰鬥機對發動機技術和飛行控制系統的要求很高,可是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卻一直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此前,我國雖然也接觸過垂直起降戰鬥機,但是由於沒有正式進行過相關研究,所以對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理解有所欠缺。最終,這些都影響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製與發展。

(“海鷂”戰鬥機所使用的飛馬發動機)

(雅克38戰鬥機的發動機噴口偏轉示意圖)

(F35B戰鬥機使用的F-135發動機)

目前075兩棲艦主要用於滿足東南方向的需求,這就要求它不僅要具備在短時間內投送大量登陸部隊和裝備至灘頭陣地的能力,還要能夠為登陸部隊提供儘可能多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不僅如此,它還要具備投送少量偵察部隊至敵方縱深和縱深結合部的能力,以及執行偵察和特種作戰任務的能力。就目前情況來看,075上的直升機足以完成這樣的任務。並且相比於垂直起降戰鬥機來說,研製重型直升機顯然有著更低的技術風險和更短的時間優勢。

(075型兩棲攻擊艦極大的提升了中國軍隊兩棲作戰能力)

從以上兩個方面來看,在中國海軍急需提升兩棲作戰能力和投送能力的大背景下,搭載直升機才是目前最現實、最為划算的辦法。不過,鑑於垂直起降戰鬥機在兩棲作戰中的優勢,如果未來075能夠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那必然會讓它的兩棲作戰能力提升一個層次,從而在未來可能爆發的兩棲作戰中佔據更大的優勢。

(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戰情解碼


對於如何使用兩棲攻擊艦是一個國家戰略部署的考慮。

簡單來說現代海軍大致分成三類,第一就是美利堅,不用多說。全球海軍,全球部署,全球響應,是全球霸權勢力的拳頭,所以對於航母和兩棲艦上的戰鬥機要求很高,除了自衛以外,對敵打擊更是主要戰鬥方針,所以需要更多的戰機。

第二類就是區域海軍,我國,俄國,法國,日本,意大利,英國,韓國。其海軍主要是保衛海岸線和專屬經濟區利益。還有就是協同美利堅,做其爪牙和走狗,限制中俄。他們的兩棲艦功能很專一,平時都是維護自己海域權益,救災等等,戰時和主子一起橫行霸道,擔負反潛巡邏等二鬼子工作,但是有主子能提供垂直起降戰機,就能囂張跋扈。中國海軍主要任務還是南海和臺灣,依託沿海機場和填海造陸的機場,可以減少兩棲艦上戰鬥機的需要,畢竟落下太多,就算現在下餃子生產戰艦,也不可能很快補齊,再說經濟上也不可能無限擴大生產大型戰艦,主要能有制空權,兩棲艦把重裝甲和人員放到對岸就行了。俄國是窮,養不起兩棲艦和垂直起降飛機。

第三類海軍有兩棲艦純粹就是為了自己門口那點利益,嚇唬嚇唬鄰國,根本養不起戰機。


80X大雜燴


近日,我國海軍075兩棲攻擊艦建造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了關注,在為國家軍力的提升感到驕傲自豪的同時,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075兩棲攻擊艦沒有設置舷側升降機,考慮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呢?

圖為近幾天在網絡流傳的075兩棲攻擊艦照片,讓廣大軍迷倍感振奮。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明確一點,075有能力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雖然他沒有舷側升降機,但是他有一臺面積較大的尾部升降機。尾部升降機同樣可以升降固定翼戰鬥機,比如西班牙海軍已經退役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和泰國海軍現役的查克里·納呂貝特號輕型航母,這兩艘航母都使用了尾部升降機,都沒有舷側升降機,但是都具備升降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能力。

圖為建造中的075兩棲攻擊艦的艦島。

其實,就連舷內升降機都能夠升降固定翼戰鬥機,比如蘇聯海軍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他沒有舷側升降機,只有兩臺舷內升降機,但是他就可以升降雅克38(雅克36M)垂直起降戰鬥機。又比如英國海軍的無敵級航空母艦和意大利海軍的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他們都是沒有舷側升降機,只有舷內升降機的航空母艦,所以並不能說075沒有舷側升降機,就不能起降固定翼戰鬥機,這個說法站不住腳。

上圖為網友根據075建造照片自己畫出的075CG圖;下圖為075(下)和意大利海軍第亞里斯特號兩棲攻擊艦(上)的對比。

但是,我國沒有研發固定翼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是一個事實,075也確實沒有搭載固定翼垂直起降戰鬥機。主要原因在於,我國沒有研發裝備固定翼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必要性。美國海軍給自己海軍陸戰隊的兩棲攻擊艦裝備固定翼垂直起降戰鬥機,主要因為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是兩家人,是兩個不同系統,是各自獨立的軍種。美國如果不給海軍陸戰隊裝備固定翼戰鬥機,那麼海軍陸戰隊單獨行動的時候就會失去空中戰鬥機支援。

圖為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清晰可見其飛行甲板上搭載有固定翼垂直起降戰鬥機。

畢竟,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是需要獨立執行任務的,在他們的作戰任務想定中,還包括獨立完成一場小規模戰爭,或者是在海軍、空軍、陸軍銜接的領域進行作戰,或者是以先鋒部隊、先遣部隊的模式,在主力部隊到達之前就提前介入衝突和戰爭之中,這些都要求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有完整的航空兵體系,所以美國給海軍陸戰隊配備的兩棲攻擊艦和航母有點像,可以搭載F35B和AV8B固定翼垂直起降戰鬥機。

圖為英國海軍伊麗莎白號航母測試垂直起降戰鬥機起降,英國海軍要在北約的體系下發揮攻擊作戰能力,而不是獨立作戰能力,因此垂直起降戰鬥機就足夠了。

當然,也有些國家,比如說蘇聯,在海軍陸戰隊和海軍是一家人的情況下,也研發了垂直起降戰鬥機,這主要是因為蘇聯海軍雖然想要航空母艦,但是要不到。蘇聯海軍不是沒有嘗試過要建造可以起降常規戰鬥機的真正的航空母艦,蘇聯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就曾經多次向蘇聯國防部提出要設計建造航母,但是都被以烏斯季諾夫為部長的蘇聯國防部給否決了,只允許他們建造類似於航母的載機巡洋艦,這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蘇聯的政策讓海軍的航母發展走上了特異的道路,這才有了載機巡洋艦和垂直起降戰鬥機。

圖為我國海軍兩棲攻擊機模型,他的主要艦載機是直20。

我國顯然不具備美國和蘇聯的特點,我國的海軍陸戰隊不是獨立軍種,他們是海軍的一部分,雖然海軍陸戰隊擴軍,兵力要超過10萬人,但是依然不能算作是獨立軍種,沒有必要非要研發自己的艦載機,依靠海軍的航空母艦就可以隨時得到支援。另外我國也不存在不利於航母發展的條件,我國已經有正規的大型航空母艦了,至於研發類似於航母的兩棲攻擊艦以及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沒有必要。

圖為網友根據075建造圖和模型設計出的075CG圖,非常逼真。

所以我國海軍075兩棲攻擊艦沒有準備垂直起降戰鬥機,但是海事先鋒依然要強調一下,這不是因為舷內升降機的問題造成的。


海事先鋒


任何一個國家軍隊的裝備發展建造都是由這個國家的工業能力、軍事理論決定的。國產第一代兩棲攻擊艦之所以暫時放棄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搭載能力,也是由這兩個因素決定的。

首先說軍事理論,在登陸作戰理論研究和發展方面,我軍的相關理論還在發展、研究、改進階段,還很不成熟。舉例來說,美國兩棲攻擊艦從第一代的二戰航母改造版、硫磺島級,到第二代的塔拉瓦級,再到第三、四代的黃蜂級、美國級的發展都是由美軍登陸理論決定的。美軍第一代兩棲艦對應的是“垂直包圍”理論,完全依靠直升機。最先搭載短距垂直起降戰機的第二代塔拉瓦級則對應“均衡裝載、成建制投送”理論,才開始考慮高空戰機,低空直升機和海面的水平登陸、多位一體登陸思路。第三代黃蜂級至今則是“超視距立體登陸作戰”理論。而美國的這些理論也是和美軍的遠離本土攻勢作戰相關的,而現今的中國海軍登陸體系明顯和美軍不同,至少還沒有達到美軍的完善級別。受此影響,國產兩棲攻擊艦也只能適配我軍目前的登陸理論,即是把高空交給空軍的思路。

其次就是中國的工業現實,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是個好東西,中國當然也需要,不只是海軍需要,空軍其實也需要,但是,目前中國軍用航空產業的能力明顯還造不出國產的短距垂直起降戰機。實際上,單是短距垂直起降戰機所需的高性能大推力航發,中國在10年內都很難搞定。而且,中國目前也不可能從外國買到能用的短距垂直起降戰機,受此影響,中國075級只能暫時放棄這個能力。

因此來說,075級其實已經暫時放棄了短距垂直起降戰機的搭載能力,而這個選擇也是無奈之舉,權宜之計。






人肉屠夫


首先明確一點,075兩棲攻擊艦採用舷內升降機並不意味著就不能起降固定翼垂直起降戰機。只不過一般而言,舷內升降機更適合用來起降直升機罷了。歷史上並不缺少使用舷內升降機起降固定翼艦載機的例子。
使用舷內升降機到達跑道的英國“海鷂”戰機

075兩棲攻擊艦採用舷內升降機,而不採用美日兩棲攻擊艦普遍使用的舷側升降機,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作戰需求不同、二是國產垂直起降戰機的缺位。


首艘075兩棲攻擊艦下水儀式

075未來主要使用海域,會是近海。我國研製075兩棲攻擊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島嶼登陸作戰。具備垂直登陸能力的075兩棲攻擊艦,未來配合071船塢登陸艦,野牛氣墊登陸艇,能夠對島嶼灘頭形成強勁的攻勢。再配合遠程火力的支援,拿下島嶼登陸作戰不成問題。而要是主要為了登陸作戰,那就沒必要採用舷外升降機,也不用考慮是否能夠起降固定翼戰機,因為距離本土較近,周邊島嶼基本都在岸基戰機的航程覆蓋之內,如果需要空中支援,完全可以直接從本土機場起飛。


兩棲登陸作戰是未來075主攻方向

當然也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國產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機研製較慢,在進度上跟不上075。如果說中國沒有垂直起降戰機研製計劃,那很多人是不會相信的。具備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能力的新型戰機,對跑道的要求低,特別適合在野外機場、簡易跑道起飛,對戰場環境適應性、作戰效率等都有明顯的提升。
在航母上垂直起降的f35b戰機

未來等國產垂直起降戰機服役後,肯定會考慮在075上測試。只不過目前來看,還尚需時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