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縣和平鎮用“初心+實幹”換來群眾的“歡心+點贊”

“為民服務解難題”是主題教育的“五句話”目標之一。和平鎮堅持把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標準,緊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一批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在提升服務質量中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平鎮通過廣大群眾 的“幸福指數”來展示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在提升服務質量中增強群眾獲得感。近期,針對轄區道路綠化苗木凌亂的現狀,集中對金川大道、薇樂大道、和平大道等重點路段綠化帶內雜草進行清理,對人行道樹木進行修剪,提升了和平的整體形象。聯合交警部門,集中對轄區亂停車輛進行清理整頓,累計勸退違停車輛260餘輛次,拖移“殭屍車”30餘輛次。集中對對轄區佔道經營和流動攤點清理整治,清退流動攤販320餘人次、佔道經營200餘處,查扣違規擺攤設點車輛60餘輛次。同時,建立執法幹部包段制、巡查制,定期巡查檢查,嚴防問題反彈。

在狠抓工作落實中增強群眾幸福感。和平鎮始終堅持把抓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在狠抓落實中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結合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加快推進“廁所革命”,全鎮按照“面積不超標、標準不降低、投入不超限”的要求實施改廁1528戶,“滿山都是土茅廁”的局面初步得到改變。針對冬季農村取暖安全問題,把預防燒煤取暖安全隱患列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整改內容,採取微信群、農村廣播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宣傳冬季防中毒安全常識、應急自救知識,印製《如何預防煤炭中毒》宣傳資料2萬餘份,發佈宣傳信息110餘條,深入農戶宣講300餘場次,並組織鎮村社幹部對年老體弱、殘疾人、五保戶、低保戶、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開展拉網式排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所缺所需,保障特殊群體過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季。

在集中下訪接訪中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平鎮堅持用矛盾困難的“解決指數”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在集中下訪接訪中增強群眾的安全感。近期,討論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信訪工作的實施方案》,把每週五確定為下訪接訪日,由包片領導、包村領導帶隊到村委會集中開展接訪活動,落實定時接訪制、定點接訪制、定人接訪制、首辦負責制,累計接待群眾100餘人次,登記各類問題50餘件,對能及時解決的現場進行解決,不能解決的限期答覆解決。同時,充分發揮各村矛調委員會的作用,加大矛盾糾紛調處力度,累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60餘件,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蔭牙狀態,防止矛盾激化和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