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A股的上市公司獐子島簡直可以拍成一部連續劇了,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獐子島近日稱3億扇貝離奇死亡!

從2014年開始,這家公司的扇貝就上演了多輪跑路的劇情,並給了公司業績變臉看似正當的理由。如今,獐子島的“扇貝”終於跑不動了,這次直接集體暴斃,而且死因不明!這次又損失多少?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11月12日開盤,獐子島股價一字跌停。截至下午收盤,獐子島股價報收2.7元,股價創下新低,封單超9萬手。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11月11日晚間,獐子島發佈風險提示稱,公司存量底播蝦夷扇貝畝產出現大幅下滑,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基於抽測現場採捕扇貝情況來看,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部分海域死亡比例佔80%以上。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而對於死亡原因,獐子島稱“尚未獲知”。

對於獐子島的“套路”,在歷經兩次類似劇情後,深交所可謂反應迅速。在獐子島風險提示公告發布20分鐘後,深交所即發出關注函,要求獐子島說明扇貝在10月末至今短時間內出現較大面積死亡的原因,及公司是否存在隱瞞減值跡象。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對於這次扇貝“集體暴斃”事件,市場及投資者除了報以氣憤、不解外,更多的是疲憊和見怪不怪。早在2014年,獐子島以一場扇貝“跑路”震驚市場,就此解釋了十餘億元的淨虧損;此後,2018年獐子島扇貝再出“餓死”事件,與雛鷹農牧的“豬餓死了”一同娛樂了資本市場。此次獐子島扇貝“第三季”劇情再次上演,筆者不禁想問獐子島,還有“第四季”嗎?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不斷髮生意外,獐子島方面的答覆顯然已經不足以服眾,短短几年間,獐子島的扇貝已經出現了3次意外,這也不禁讓人發問:獐子島的海洋牧場扇貝養殖是否可持續?公司的生產經營是否可持續?

公司經營業績連續承壓,獐子島今年業績又“懸”了

從2014年“扇貝跑路”開始,獐子島經營業績難言樂觀,且多與蝦夷扇貝有關。例如,2014年,獐子島百萬畝蝦夷扇貝受災絕收,獐子島全年經營收入增長1.58%,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1.89億元。2015年度,獐子島在海洋牧場仍處於災後重建的恢復期、資源不足,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公司淨利潤又出現逾2億元的虧損。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業績虧損,也讓獐子島身處暫停上市的邊緣。

2016年,雖然獐子島實現淨利潤7959.34萬元,得以成功保殼,但是扣非淨利潤仍然虧損,似乎意味著獐子島並未真正走出困境。

2018年1月,獐子島在進行底播蝦夷扇貝年末存量盤點時發現海洋牧場遭受了重大災害。公司受災海域達131.46萬畝,公司海洋牧場存貨核銷及計提跌價準備影響合計6.38億元,全部計入2017年度損益,導致公司2017年度業績虧損逾7億元。

2018年年報顯示,獐子島2018年全年營收27.98億元,其中淨利潤只有3211萬元,同比增長104.44%,實現扭虧為盈。但實際上,2018年獐子島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就達到了3044萬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319.13%,也就是說公司全年淨利94%都是來自於政府補助,實際上獐子島全年扣非淨利只有576萬元。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上個月,獐子島發佈了2019年三季報,財報顯示:獐子島今年三季度營收20.11億元,同比下降4.44%;淨虧損3400萬,同比下降245.53%。單從三季報虧損看,該數據要比今年一季度虧損幅度小一些,但是同二季度相比,其虧損幅度又擴大一些。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扇貝死亡,給上市公司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資產減值。這3個億生物性資產還能剩多少,公司目前仍不能給出判斷。看來今年業績又“懸了”!

負債率高居不下,前三季度資產負債率高達87%

梳理歷史財務數據看,獐子島目前的負債率高居不下,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獐子島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7.63%。據悉,這已經是獐子島連續8個季度負債率超過85%了。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獐子島的負債問題同樣在今年被深交所“三顧茅廬”。5月22日,在深交所下發的獐子島2018年年報問詢函中,就曾對獐子島的負債能力表示質疑。當時,獐子島短期借款15.26億元,非流動負債10.5億元,貨幣資金餘額3.82億元。後經深交所要求,獐子島對自我償債能力進行分析,表示目前自身資產負債率偏高、流動比率低、金融機構借款規模較大,償債壓力大。

董監高被處罰,董事長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不過,獐子島故事並沒有忽悠到監管部門。今年7月,證監會對獐子島的立案調查結果出爐,經過17個月的調查,結果認定獐子島及董事長吳厚剛等人涉嫌財務造假、虛假記載以及未及時披露其他信息等問題。

最終,因涉嫌財務造假等原因,證監會對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獐子島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

此外,11月1日,獐子島發佈公告稱收到董秘孫福君的書面辭職報告以及董事、常務副總裁梁峻和首席財務官、海外貿易業務群執行總裁勾榮的工作調整申請。據悉,三位高管工作調整之後,獐子島董事會也及時聘任了新的高管。

券商停止對獐子島的研究跟蹤

Wind數據顯示,關於獐子島的最新研報是2018年2月,題為《獐子島:再遭“黑天鵝”,扇貝存貨異常或致全年虧損》,彼時正值獐子島扇貝又一次出事。此後,再無券商研報跟蹤獐子島。

A股連續劇之獐子島“扇貝去哪兒”集體跑路、高溫餓死、集體暴斃

多家買方機構表示,早已將獐子島列入禁投名單。

獐子島業績連續虧損,股價變現更是難獲支撐,這也讓一批盲目進場炒作的資金被悶殺其中。數據顯示,從2010年至今,獐子島的股價已經從最高點位33元一路下跌至如今2.7元,股價創下新低,區間跌幅高達90%,市值僅剩不到20億。

作為一個股民,無論一年收益如何,每年年底最令人愉快的就是看獐子島的披露和公告。有的網友說,獐子島的搞笑劇已經演成了連續劇。萬萬沒想到,被無數A股投資者吐槽的獐子島竟然又玩起了“扇貝”的套路,而這一次,是否扇貝連續劇的大結局?因為,這次3億扇貝存貨沒跑路,全都死了。

2014年扇貝第一次“逃跑”,5年過去了,獐子島的扇貝不但“跑路”了好幾次,今年還徹底“死了”,連個念想都沒給股民留下。股民從獐子島的“鬼話”裡總結出一個套路“存貨基本全靠猜,扇貝死活一句話”。

獐子島扇貝“第四季”劇目是否存在?筆者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