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又是一年“雙十一”,中國人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

媒體和各種渠道提前一個月的宣傳,線上商家無數種搶人眼球的優惠活動海報,跨店“滿減”省錢的誘惑,身邊人都在摩拳擦掌打算“血拼”一場的氛圍……這些好像時刻都在提醒著每一個人,這是一場機會絕佳的“購物盛典”,“買到就是賺到”,“錯過就要再等上一年“,在這種緊張氣氛的推動下,每個人都在爭相下單,唯恐晚一秒就錯失了“良機”。

然後,就是懷著等待初戀般的心情,盼望快遞小哥上門的身影。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根據2019年“雙十一”購物節官方公佈的交易額最新跟蹤數據,從11月11日零點起,僅開場1分鐘36秒,天貓交易金額就達到100億,1小時3分鐘59秒,突破1000億,下午14點21分27秒,2000億,16點31分12秒,打破2018年“雙十一”全天交易額2135億的記錄,到11月12日0點,24小時的時間,天貓總交易額達到2684億,再次創下了歷史新高記錄。

成交量以秒遞增的速度、交易額千億的背後,是多少人瘋狂“買買買”之後,要勒緊腰帶過日子的“省省省”,和每月還花唄、還信用卡時焦頭爛額的“窮窮窮”。又有多少人,透支的不僅僅是錢,更是感情。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01

看了老婆的“雙十一”購物清單,老公說:“生活太難,我不想再撐了”

“雙十一”還沒開始,小張的妻子就開始了她的購物計劃:同事推薦的護膚品不錯,就是有點小貴,但還是要買上一套,聽說過些日子中學同學要組織聚會,可不能在老同學面前太“露怯”;派克服大衣雖然是上個月新買的,但是天貓剛剛上新的一款顏色更加適合自己;上次商家做活動時買的包只背了幾次,可是款式還是有些過時了,趁著折扣得趕緊再入手一個;還有今年流行的那種厚底馬丁靴,也要順帶買一雙,反正也要湊單“滿減”;家裡的微波爐該換了;孩子的書包也要買……雖然“花唄”很貼心,購物節前夕就給增加了臨時額度,但是和平時的額度兩樣加起來還是不夠花,好在還有信用卡……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小張夫妻倆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兩人的工資每月除去房貸車貸,和孩子各種補習班的費用,連正常的生活都有點捉襟見肘,自從妻子迷上了網購,日子就更難過了。去年的“雙十一”過後,小張一邊上班一邊幹了兩個月的夜班兼職外賣送餐員,才算勉強堵上了妻子購物透支的“窟窿”,一家人終於能吃上青菜和鮮肉。

但小張妻子不知道,這兩個月她老公都經歷了什麼。夜間送餐,白天上班沒精神,被老闆當著全公司的人劈頭蓋臉一頓罵不說,光是做送餐員都不知道受了多少次氣。有一次,因為快要超時,小張車騎得快些,險些撞了人,被人家當街揪住不放,後來還是送餐公司老闆來解了圍,結果導致了超時被客戶投訴,被扣了工錢還要上門道歉。

這些事讓小張至今還心有餘悸,看了妻子今年的購物清單,恐怕“雙十一”過後,又是他噩夢的開始。小張和朋友抱怨說:

生活太難,如果再這樣下去,這個家我真不想撐下去了。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02

造成網絡購物“非理性消費”的原因

網絡購物的興起,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與此同時,也讓很多人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產生了巨大變化。和傳統購物方式不同的是,“網購”不是現金交易,所以總給人造成“花的好像不是自己的錢”,這樣一種錯覺。

這就讓很多像小張妻子一樣的人,只顧著跟風“血拼”,卻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這種“過度消費”行為,已經給家庭帶來難以承受的濟負擔,給愛人造成超負荷的壓力。

如果買的都是生活必需品,樣樣都能用得上,倒是無可厚非。但是有多少人,當時搶著下單買回來的東西,結果仍在衣櫃或者是家中某個角落裡,連看都不願意再多看一眼,然後賭咒發誓再也不買這些沒用的東西,否則就“剁手”。可是一聽說有了活動,下單的手速比誰都快,生怕慢一點就搶不到。

是什麼原因讓人對“網購”這種“燒錢”的事情趨之若鶩,以致造成非理性消費,並且屢傷不厭呢?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一、跟風、從眾心理作用下的“過度消費”

別人都在買,自己不買會讓人覺得很out,是跟不上形勢的表現。再有,幾乎所有新、奇、特的東西都是先由網絡興起的,連網購都不參與的人,怎麼能跟得上時尚的腳步。為了不做時尚的“絕緣體”,為了緊跟“時代潮流”,就要和大多數人一樣。反正大家都在做的事情,總是不會有錯的。

所以,別人買,我就要買,別人買得多,我要買得更多,甚至有些人會因為過度“從眾”,而從“跟風”的人變成“領風”的人。由於個人能力和經濟條件各有不同,對於很多人來說,網絡購物這種事情,向身邊人看齊,就已經是一種“過度消費”,而被身邊人效仿,要花多少冤枉錢,付出多麼“慘重”的代價,可想而知。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二、“佔便宜”心理作用下的“無用消費”

購物平臺五花八門的宣傳手法,商家各顯神通的促銷手段,有些商品折扣到令人心動不已的價格,總有一些瞬間會讓你感覺“有便宜不佔就是在犯罪”。

從某種程度上說,所謂的“購物狂歡節”就是從根本上利用了“是人都愛佔便宜”的這種人性弱點,迎合大多數人的心理,拿“便宜”這種“硬道理”來“砸”一些人的購物慾望。很多人只看價格,不管其他,顧不上會不會是“便宜沒好貨”,也不管買回來的東西到底用不用得上,買下來的唯一理由就是因為它“便宜”。

只顧了買,卻忽略了一點,“買的沒有賣的精”,東西就是再“便宜”,也是需要花錢的。而且,這一時著急“撿”回來的“便宜”是不是真的便宜還未可知,單單是用不上這一點,再便宜也是“無用消費”。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三、攀比心理作用下的“衝動消費”

攀比心在任何時候都是及其消耗生命力的一種東西,因為毫無意義的比較,去花錢費力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個浪費生命的過程。

在網絡購物中,這種消耗有了被無限放大的可能。

花現金在實體店購物的時代,讓不具備攀比能力的人必須有“望而止步”的能力,因為口袋裡沒錢就是比不了的“硬傷”。來到了網絡購物時代,“別人有的我就得有”這種“夢想”可以不通過努力就變成“現實”。

“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讓很多之前不得不把“攀比心”這種東西,生吞入腹的人終於“硬氣”起來,一時“硬氣”一時爽,管他以後怎麼辦,先買了再說。

在這種攀比心理作用下所產生的“衝動消費”,往往是花錢最多,而買的卻是最沒有實際意義的物件,因為有些本不該屬於你的東西,即便是硬要買回來,也多半是用不上的,因為大多數時候,它會因為和你的生活不在一個層面上而被浪費掉。

比如你是工廠裡一名流水線上的女工,周圍的人際交往圈也都是和你一樣的人,幾乎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參加一次商務Party,而你曾經因為看見你的同學穿過一件價格不菲的禮服,因此你也透支“花唄”買了一件,結果它跟著你,可能會是永遠被壓在箱底的命運。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03

非理性過度消費,“狂歡”之後的辛酸,並不是你一個人在買單

對於已經成家的人來說,夫妻就是一個利益的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皆損。網絡購物也許只是你一個人的“狂歡”,而所造成的非理性過度消費,卻需要全家人來買單。

一、花的是錢,消費的卻是夫妻間的理解和體諒

小張夫妻的事情不是個例,我認識的另一對夫妻,來自東北的一個縣城,夫妻倆都沒有正式工作,妻子在超市裡做理貨員,老公在一家糧食加工廠當力工,孩子還在上學。每月兩人的工資加起來六千塊左右,房子的按揭款就佔去大半。

東北氣候寒冷,很多女人都有一件貂皮大衣。妻子喜歡,雖然知道條件不允許,可還是咬著牙買了一件,花了一萬多。

丈夫為了多幹點活,早點還上這筆錢,扛著一袋五十公斤的糧食走路都帶著小跑,結果腳下一滑摔了一跤,腰椎摔壞了,不但暫時不能幹活,還要花錢住院治療。

讓人心酸的是,和那位丈夫一起幹活的工友說,他本來就有腰疼的毛病,可由於掙的是計件工資,他忍著疼也從不捨得耽誤幹活,有時疼厲害了就吃幾片藥頂著,還特意囑咐大家別讓他老婆知道,免得為他擔心。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有各自的難處,有的人只想到自己的委屈和不容易,卻看不到伴侶的苦和難。既然走到一起,成為夫妻,為家庭承擔和付出就屬於雙方的責任。有什麼樣的條件就過什麼樣的生活,不根據家庭實際狀況的過度消費,花的是錢,消費的卻是夫妻間的理解和體諒。

一個家庭中,如果夫妻間缺了互相的理解和體諒,都各自只為自己著想,那麼兩個人都擰著勁,隔著心,日子還怎麼往一起過呢?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二、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花了點錢麼,至於這樣小題大做?沒錯,家是一個男人甜蜜的負擔,男人掙錢女人花,這件事無論對於作為受益者的女人來說,還是對於作為付出者的男人本身來說,都是讓人很爽的一件事。但前提是,得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那句很多人的口頭禪“能用錢解決的事兒都不叫事兒”,成立也需要有前提,那就是你得有錢。

超出家庭承受範圍、給愛人造成額外壓力、卻不是生活必須所產生的花錢行為,都會在透支金錢的同時,對感情有所透支。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整天累死累活,家人卻一點不珍惜你的勞動成果,那麼他不珍惜的,不光是你辛苦掙來的錢,更是你的感情。

你從不在意我的苦,我又憑什麼要為了你受苦?

“雙十一”千億交易額背後,多少人透支的不只是錢,更是感情

婚姻裡最大的問題就是感情的收支不平衡,有人只想著獲取而吝嗇付出,就會造成感情天平的失衡。當你不考慮家庭狀況,不顧及伴侶感受,只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做出了付款的動作時,你透支的就不只是錢,更是夫妻之間的感情。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有一句臺詞:我的理想就是躺在一堆錢上面數錢。

聽起來很俗,但是隻要是看過這部劇的人,相信都能聽懂這句話中的辛酸含義,因為蘇明玉從小到大所經歷的兄妹反目,母女成仇,親情淡薄,其實一切都是因為錢。

真的別以為花錢和感情沒什麼關係,錢能拆得了感情的局,也能救得了生活的急,你說它對婚姻重不重要?

所以,網購再誘人,也要保持理性消費,量入為出。管住手,管好錢,也是對感情的一種維護和經營。

共勉。

文|葉子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