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在上海的外地人都走了,上海會變得怎麼樣?

申城房產資訊


上海是全國的經濟中心,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外地人都走了,那麼上海會變成什麼樣,我們先來看看上海有多少外地人。

至2015年底,上海常住人口2415.27萬人,其中外來人口981.65萬人,外地人口基本上佔了四分之一,這四分之一的人口分佈在各個行業,從最頂尖的金融行業,到最普遍的務工人員,都有參與,毫無疑問,在任何一個城市,尤其是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人口突然下降四分之一,不管是從日常交通,還是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都會特別的便利,不會出現擁堵、孩子沒有學校可以上的情況。

那麼這四分之一的外來人員離開,會不會帶來不好的影響的,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各行各業都會下降,城市建設方面,由於外來務工人員的減少,城市建設趨於緩慢發展,金融行業,一些尖端人才的流失導致金融業務下降,甚至於有部分企業股東及管理層的離開,可能會引發企業搬離上海,經濟下降,日常生活方面,快遞、外賣等人員流失,收取物品都有可能帶來不便。

中國地大物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短處,需要在不同的地方發揮自己的特長,那勢必會導致人員不停的流動,有可能你的特長在自己的家鄉是沒有對應的工作的,必須要到發達的地方去尋找自己的位置,上海作為經濟中心,各種職位及崗位會較其他地方更多一些,所以一旦這四分之一的人員離開,會導致上海各方面的產能下降。

最後,也祝上海越來越好。


不二笑談


外地人離開會導致上海崩潰,建議排外的鼠光之輩,去看看曾經輝煌的底特律,產業鏈的轉移和人員的流失,會使一座繁華的大都市淪為荒城。

外地人全部離開上海,至少以下幾點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第一,6萬多輛出租車12萬司機,應該有十萬人會失業,因為本地人大多都有車,市區地鐵會更方便;

第二,地鐵公交的乘客人數減少,公交公司將出現虧損,必將減少發車車次,有一部份司機將會失業,站點多餘工作人員也會被裁員,所以,外地人都離開了,本地人一樣難有座位。

第三,沒外地人送快遞了,沒外地人人送外賣了,你還想網購,還想足不出戶點餐?

第四,基建將停滯不前,路壞了沒人修了,人少了也不用修新的路。

第五,外地人的孩子不在這邊讀書,無論公里私立民辦都有不少外地學生,至少有三分之一學校的老師會失業。

第六,消費和GDP直線下降,沒有消耗就不需要太多產出,企業根本用不了那麼多員工,上海會有一半的本地人失業。

第七,馬路是清淨,而不是乾淨,清淨是指沒有人,乾淨是指有沒有人打掃,有幾個上海本地人會去掃馬路?

第八,房子有價無市,本地人大多有房子,外地人不買,會跌倒三四線城市,甚至賣不出去。

第九,上海會和港一樣,年輕人過著苦逼的生活,找不到工作,啃完老之後只能申請救濟。

第十,社保儲備將很快用完,後續繳保人員和資金跟不上,養老保險會發不出來。

所以,一座城市的發展必須海納百川,產業和人員必不可少,只有那些鼠光之輩才會排外。

掌局者不可能像一些鼠光之輩排外,要想限制人口流入,隨便出個文件就行,但沒人敢這麼做,因為誰都不願背上永久罵名!



百味驛站


外地人在上海已經13年了。

上海每一個區都去過,也有很多朋友,包括很多上海本地人。

老一代上海人(我所指混的很差的)比較排外,但大部分人還是比較海納百川。

年輕一代上海人整體接觸下來都比較隨和,普通話是常規的溝通語言。

每年過年,大部分外地人都回去過年,留滬的基本是本地人及部分外地人,上海這座城市顯的特別空暢,地鐵肯定有座位,開車除了紅燈讓你停 根本不會停,購物人少也願意長時間去挑選,覺得瞬時特別舒服,如題所說:如果外地人都走了上海會變成啥樣?

1、城市所有基礎建設全部停滯,包括馬路、高架、地鐵、高樓基本停滯不前,就這一樣就非常嚴重。

2、陸家嘴金融領域瞬間崩掉,整個外地人才(當然也包括外國人)全部撤離,就留下上海本地人能支撐嗎?

3、政府服務機構無人問津,別忘記了連上海市委書記都是外地人(浙江人)

4、所有上海本地人把持的行業,比如日常出行(出租車 公交車 地鐵)還有多少人坐?有個非常印象的例子,10年初七回上海,出租車司機說今天總算賺點前了,過年這幾天虧死了。

5、大小日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飯店 超市 哪怕公共廁所都會這樣。

最後,雖然上海外地人很多 包括我也是。但離家千里來帶上海,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今在上海已買房娶妻,早已經融入上海,同時也為整個城市發展貢獻自己一點力量。

海納百川 厚德載物的上海,如同地鐵上的零部件一樣,雖然很多,但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在拼命的運轉,朝更好的目的地前進。


王野是假名


這是個無聊的偽命題,我是上海人,上海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每年、每月、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全國各地無數的人們,上海是開放的、包容的,上海是全國人民的上海,上海離不開全國人民,全國人民也喜愛上海,有人願意留在上海,有人不願意留在上海,那都是個人的自由,不要人為的分上海人與外省市人,那樣會變得心胸狹隘、不成氣候。


用戶7498900291492


這個我每年都經歷,年初一開啟進入空城狀態,一直基本到年15 才能完全恢復正常!還別說,習慣了擁堵,空城雖然說路上好走,總感覺心裡空落落的



小洲哥哥哥哥


首先我不排外,我也有很多朋友是從外地來上海的,並且我們關係很好。但我只想說幾點,不否定很多高新人才為上海的GDP等等做出了很大貢獻,感謝你們!不否定很多基層建設者為上海市政建設做出的努力,感謝你們。但是如果上海沒有那麼多外來人口我們需要那麼多地鐵嗎?或者說我們需要那麼頻繁的列車班次嗎?如果沒有那麼多外來人口我們城建市政壓力會那麼大麼?其實多不希望上海是一個一線城市,一有風吹草動我的家鄉就在輿論的中心,我們就該招黑麼?還是每個上海人出生就欠你們錢了?不想來的可以不要來,我們沒求你們!已經來的只要不亂來我們趕你們走了?還是欺負你了?拜託入鄉隨俗,且行且珍惜。


HillNic


說上海人排外的可以通通*回去,你身邊能找出幾個在排斥的上海人。一遇到一兩個個別的,就說上海人都排外。那對不起,鄉巴佬們這麼以偏概全貶低上海人、不求融入的話,你*回去不就得了。嘴巴里叫著嚷著說上海人的排外,我TM這種不排外的上海人看到了都要重新審視這群渣了,不尊重絕大部分上海人不接受這座大都市的,請回你的*窩去。


喵僕Catcare


說個題外話,上海人裡面窮人也很多,外地也有很多窮人。但你看這兩種窮人的想法和做法是不一樣的!上海的窮人不會很羨慕富人或者外地的富人,他們只是做他自己份內的事,不強求過分的要求!而外地人的窮人就不一樣,他們不是羨慕而是眼紅並痛恨這些富人。他們不但沒要求自己去奮鬥,卻用更大的精力在罵娘,在要求那些富人或地區去給予他們的權利,去享用那些本不該屬於他們應得的東西和權利!回去就罵娘是他們的本事!玻璃心非常重!一切話和行動他們都很敏感,總認為是對著他們做或說的!所以迴歸本題,上海人希望好的精英外地人留下,卻非常排斥那些玻璃心的人。都走了上海不會癱瘓!上海人有的是拼搏的精髓!只是看到了什麼時候!幾代人住幾個平方的人的精神是一直永存的!


非誠勿擾sxg


瞭解自己的過去,才能看清自己的未來。

上海之所以是上海,就是因為他可以海納百川,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口,否則現在就是和太倉、嘉善一樣,最多和啟東差不多,分別扼守長江口兩岸。

1843年,上海縣城+鄉下人不過50萬人。正是英國商人發現了上海這塊土地的價值,通江達海,建立起租界,才有了上海的超常規發展的基礎。

在隨後的太平天國、小刀會運動,戰亂讓上海成了一個避難所,外來人口大量湧入,奠定了成為工商業城市的人口基礎。

1900-1937年,上海更是由100萬人暴漲到350萬人,現在稱作是老上海的人,大多是這些人的後代。1934年那是上海的黃金時代,說的十里洋場講的就是這個年代。

日本戰敗後至解放前夕,上海再次人口暴漲至近500萬。陳毅市長說過,自己是400萬市民的父母官。這裡要說的是,剛解放時,現在的外環外面基本都是江蘇省行政區。直到1959年,大致形成了現在的上海行政劃分。

再一次人口暴漲就是浦東開放後,上海由1990年的1100萬人口,變成2500萬。

上海每一次的大跨步發展和人口導入息息相關。

所以 這個其實是偽命題,你自己到工廠,學校,商場,機關,對號入座,60%的人都是近50年新來的,一半是近30年新來的。, 準備用哪條標準來劃分?




久居上海的外地大叔


對這個問題也可以提出反問:已佔上海人口近半的外省市人口,為什麼要走?是不是上海找不到工作了?是不是上海賺不了錢了?是不是上海房價特高,難以容身?……;對此,觀察過也問過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很多人,其中有一類人,即製造業的普通員工,因為上海一般製造業進行了大規模結構調整,不少搬遷到了外地,那麼,長期從事中低端製造,又不願改行的,確實難以再留在上海。除此外,似乎沒多少人講出理由,願意離開上海。這裡,做過一番調查,即除在上海高端製造業,服務業崗位上的外地人(這些人大多在上海比較穩定),那麼,還有三類群體比較有代表性:

第一類,大街小巷滿天飛的快遞小哥們。可以說,上海的快遞小哥幾乎1OO%是外地人。曾問過幾位,累不累?很累?想不想離開不幹了?大多回答不想,一些人認為這份工作不錯,除非家中有特重大事,三五年內或成家前不會離開;又問:你們家鄉也有快遞崗位,回家做不是更好?小哥回答,這個你不懂,上海人口密度特大,我一車幾十個包,跑一二個小區全搞定,效率很高;於是又問:收入也不少吧?小哥們"嘿嘿嘿",再問,他們說了,比工廠打工高多了……。

第二類,上海上千個生活小區旁邊菜市裡賣菜的人,也可以確定,上海菜場(市)賣菜大叔大嫂,如今又多了很多年青人,至少9O%以上是外地來滬的。因每天早晨買菜,認識了不少賣菜兄弟們,問他們,生意還行吧?回答基本一致,還行;啥時候不幹了回老家?其中一些人笑笑答,回去幹啥,我們一家子已定居上海了,還有些回答,賣菜很累,起早摸黑,但生意還可以,賺錢可以,沒必要回老家;則面問了一些人,告訴說,不要小瞧賣菜的,他們的收入高過大多數上海普通工薪階層。

第三類,上海小區內或大街上的清潔工。可以說,此行9O%以上是外地人員。也問過不少人,幹這又髒又累,是不是不想幹了要回家了?回答說,是很累,而且錢也不算多;那麼為什麼留戀這行?他們回答出乎意料:收入不算多,但額外的錢不少,比如大量快遞包可以回收賣了,是外塊……;當然,上海掃大街的清潔工也很累,但如今不少己機械化了,其中一些聘為正式合同員工,收入也不差,似乎沒回鄉的意願。

回到原題,如果在上海外地人都走了,上海會怎祥?如果真是,上海這一魔都將會變成"髒亂差“都市,這點不用懷疑;但上述簡要分析可以說,沒有也不存在這個"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