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為什麼要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後才敢對付韋后?太平公主究竟多厲害?

馬虎瞎叨叨


政變是一方推翻另一方的軍事行動,拼的是實力和智力。如李世民拼殺李建成,李元吉,控制李淵的玄武門政變。李世民的力量不佔優勢,但李世民贏的是智力。所以,當實力較弱的時候,政變先期的策化,就顯的尤為重要。

唐中宗李顯的突然死亡,讓大唐王朝李氏家族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


韋皇后緊急調動五萬府兵進入長安,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起草的遺詔,雖然是讓李旦參政以達到鉗制韋皇后的作用,可惜沒有得到韋后的認可。朝中人員的頻繁升遷,韋后的人急劇被安排到重要的職位。

所有這一切的變動都預視著一場大的變動急將來臨,李氏家族對這一切都有一種似曾相認的感覺。當年武后臨朝的一幕又將重演。李旦性情恬淡,但李隆基卻不淡定了。即將成為他人砧板上的肉了,他談定不了。

李隆基決定爭一下,但是以他的實力卻沒有十足的把握,他需要找一個合夥人。他不想讓父親知道的原因是他不是嫡子,即便政變成功父親被擁為皇帝,將來能成為太子的也決非是他。所以,他想用政變的成功來增加一些砝碼。所以,李隆基決定找姑姑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以武周朝到李顯一朝不是一個可等閒視之的人物。武則天時代,由於兒子們是阻擋她稱帝的攔路虎,所以,她和兒子的關係基本是視同水火。自然,太平公主這個唯一的女兒就成了最愛。太平公主也就參與了她的許多行動的策化。

太平公主從政的經歷也煉就了她超人的謀化能力,假如沒有太平公主的參與,神龍政變能否成功還是個未知數。後來,李顯當皇帝后,允許太平公主開府公開參政,並封她為鎮國太平公主,封戶增加到五千戶,。雖是為了報答,但也無形中把她的地位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太平公主的經濟地位可謂是富可敵國,豐厚的經濟實力又讓太平公主有能力把觸角伸到了帝國的各個方面。太平公主的第一個夫家是薛家,是一個老附馬家族。第二個夫家是武家,曾經風雲一時的家族。這種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的人脈關係,造就了本就胸有韜略的太平公主不可動搖的地位。

然而,韋皇后的一系列舉動,打破了太平公主的雄心,讓她有了一絲的警惕。一旦韋皇后成功執政,太平公主的一切都將成為過去。所以,她必須有所行動,來改變這個被動的局勢。



當李隆基踏進她家時,太平公主知道她成功了。但是,她卻不知道這也是惡運的開始。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聯合,是由他們的共同利益決定的。一拍即合也在情理之中。


一葉小舟168521774


唐玄宗發動唐隆政變的時候,如果沒有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的話,他還真不一定敢對韋后下手。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也確實厲害,從武則天到李顯,再從李顯到李旦,她歷經三朝卻始終能夠屹立不倒,並且權勢一步一步往上竄,唐睿宗李旦對她幾乎已經言聽計從。

李隆基在沒有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的情況下,之所以不敢出手對付韋后的原因便在於當時的他實力不夠。

是時,李隆基的資歷和威望皆遠不如太平公主。

705年,張柬之、敬暉、崔玄暐、桓彥範和袁恕己五人主導發動“神龍政變”之時,頗得武則天喜愛的太平公主選擇站到了李家人和“五王”這一邊,積極配合張柬之剷除武則天的男寵張宗昌和張易之。

武周時期,太平公主便已經食邑實封三千戶,此時在神龍政變中立下了功,李顯豈會怠慢自己這個妹妹?

李顯復位之後,相王李旦實封五千戶,太平公主也實封五千戶,看看,這政治地位和李旦可是平起平坐!

更何況,李顯寵信妹妹太平公主遠甚於李旦,這也是太平公主在中宗時期能夠權傾朝野的原因,也因為李顯的寵信,太平公主可以說成了中宗時期唯一一個能夠對抗韋后和安樂公主的人,即便是李旦也不行。

可是此時的李隆基只是一個20歲的小年輕,才剛剛恢復自由沒多久,手上沒什麼權力可言,說白了這時候的李隆基連摻和神龍政變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站在一旁聽命行事。

所以,太平公主手上的權力能夠在神龍政變之後更上一層,李隆基的實力雖說也得到了發展,但是,別說和太平公主比了,他能夠比得過自己的父親李旦嗎?顯然不能,李旦的實力尚且不如太平公主,更遑論李隆基?

所以,李隆基想要對付韋后,只能給自己尋找一個擁有足夠實力的合作伙伴,這個合作伙伴無疑是太平公主,除了太平公主也沒誰了。

韋后想學武則天,所以狠心毒死了中宗李顯,然後立5歲的李重茂為帝,自己則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

韋后臨朝稱制之後,逐步打壓反對自己的人,將韋家人安排到了各個重要的職位上,韋氏幾乎把持了所有的朝政。韋后此舉雖然有助於自己掌控局面,但也意味著她得罪了別的政治利益集團,如李旦一系和太平公主一系的利益必然會受到損害。

這也是李隆基一說要對付韋后,太平公主便馬上讓兒子薛崇簡去協助李隆基的原因。

這一年,只有25歲的李隆基實際上也剛剛回到長安沒有多久,只不過因為能夠進入唐朝禁軍之一的萬騎之中任職,讓他得以迅速在長安站穩腳跟,並且發展出了一定的勢力,如後來的鐵桿粉絲悍將陳玄禮當時便是萬騎中的一個軍官,為他的雄心壯志所折服,從而一生誓死追隨李隆基。

因為有了太平公主的加入,李隆基得以順利發動唐隆政變,誅韋后及諸韋,廢李重茂,擁立父親李旦為帝。

太平公主在唐隆政變中再一次擴張了自己的實力,李旦對她可謂是言聽計從,她也從中宗時期的實封五千戶上升到了實封一萬戶,萬戶侯是多少男人沒辦法實現的夢想?可是太平公主卻實現了,她有三個兒子還因為她的關係被封為郡王,餘下的兒子要麼是祭酒,要麼也是九卿,真正的權勢滔天。

那麼,此時的太平公主到底有多厲害呢?

李隆基雖然是皇太子,但是見了太平公主,也得點頭哈腰!

711年,李旦在姚崇、宋璟諸人的勸說下,突然讓李隆基以太子之位監國,又慫恿李旦將太平公主“逐出”長安,讓太平公主遷居東都洛陽。

實際上,別說太平公主不願意去洛陽了,即便是李旦也不忍心讓她去洛陽,最後商量了一番讓她去了蒲州。

太平公主一看,這還得了?好你個李隆基,當初要不是老孃支持你,你能發動唐隆政變?你爹能當上皇帝,你能當上太子?竟然想對老孃下手,看老孃不好好收拾你!

李隆基一看太平公主生氣了,心裡開始慌了,李隆基一慌便將姚崇和宋璟給賣了,他跑去對李旦說,爹呀,姚崇和宋璟真不是人呀,竟然挑撥我和姑姑的關係,實在是罪不可恕,您趕緊懲罰懲罰他們。

李旦這個人本便沒什麼主見,此時一聽李隆基說得頭頭是道便信了八九分,於是毫不猶豫地貶了姚崇和宋璟兩人的官,將他們逐出了長安。

李隆基為了消除太平公主對自己的怨氣,在李旦貶斥了姚崇和宋璟之後,他又迅速上表給李旦,請求將太平公主迎回長安。

李隆基見了太平公主如同鼠見了貓,這樣的太平公主夠不夠厲害?

更讓李隆基恐懼的是,唐睿宗時期有七個宰相,結果竟然有五個出於太平公主門下,禁軍將領又紛紛巴結討好太平公主,這讓李隆基還怎麼混?

當時的李隆基可以說是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原本想夾著尾巴過日子,沒想到太平公主卻想廢了他,這才讓他狗急跳牆地發動了“先天政變”。

最終,李隆基通過先天政變打垮了太平公主,將皇權奪回了自己的手中,而後一手開創了震爍古今的“開元盛世”。


吾與吾國


太平公主厲害在哪裡呢?她的父親是唐高宗;她的母親是武則天;她有三個哥哥都當過皇帝,分別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追封的“孝敬皇帝”李弘。她參與推翻過兩個皇帝(母親武則天和唐少帝李重茂);擁立了一個皇帝(唐睿宗李旦);最後死於皇帝之手(唐玄宗李隆基)。就這些經歷,就非常人所能為吧。

武則天在太平公主七歲左右的時候,就把她送進道觀,道號就是“太平”,這就是她名字的來歷。在她十七八歲的時候,唐高宗正忙著生病,武則天則忙著篡權,而她則被冷落在道觀,沒人顧得上給她還俗的事情。於是,在一次家宴的時候,她一身武官打扮,身背弓箭,跳起了軍官們才跳的舞蹈。武則天就問她,你怎麼一身武官打扮呢?不太合適呀。太平公主則說,既然我穿不合適,那賜給駙馬穿如何?這話一出,武則天明白了,十七八歲的姑娘,情竇初開,不甘於在清冷道觀,這是想要還俗的意思。

於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給她找了第一任駙馬薛紹。薛紹出身河東大族薛氏,父親武將出身,也是唐朝駙馬,母親是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親生女兒城陽公主。薛紹本人也是一表人才,年輕英俊,父母雙亡。這門當戶對,親上加親的完美婚事,當然要隆重一些的。據史書記載,681年7月,太平公主舉行了一場超豪華的婚禮,婚車豪華寬大,以致於進不去門,最後把牆拆了才進去的。宴會的火把把沿途的槐樹都烤焦了,盛況空前。初婚的太平公主,一心想做賢妻良母,所以一連生了四個孩子,相夫教子,生活還算甜美。

這場自己爭取來的幸福,僅僅維持了七年,一場運動徹底改變了她的性格和人生。武則天藉著李貞、李衝父子謀反一事,對李唐宗室成員進行了洗滌。薛紹和太平公主也被牽連進去。太平公主苦苦哀求,但武則天依然不顧母女情深,判定薛紹謀反成了,打了一百大棒,扔到獄中活活餓死了,留了個全屍,也算是格外開恩了。

第一次婚姻就這麼結束了。武則天開始給她挑選第二任夫婿。但是這次,太平公主卻毅然選擇了拒絕母親指定的人選武承嗣。她為自己選了一個相對忠厚老實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武攸暨是武則天的堂侄,人也非常英俊。可是,武攸暨是已經有妻室的人,武則天可能覺得有愧於太平公主吧,竟然在召見武攸暨的時候,派人賜死其妻,這樣太平公主就可以嫁給武攸暨了。這件事說明,武則天雖然在治國時拿自己的女兒作為工具,但從心底裡還是對她非常疼愛和尊重的。

這兩次婚姻對太平公主的人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李氏宗親、武則天的女兒,她永遠不可能做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不可能遠離政治,而當今最重要的靠山就是她的母親武則天,母親為了維護她的統治是不會顧念母女之情的,如果有需要,母親可能還會犧牲自己的第二次婚姻。這種觀念上的本質變化,讓她堅定地從賢妻良母走向前臺,展露她多權謀的人生新階段。

從史書上有記載的三個例子,來看看太平公主的手段吧。第一件事就是殺死武則天的第一任男寵馮小寶。因為馮小寶恃寵而驕,竟然放火燒了“明堂”。這讓武則天異常反感,於是就將殺死馮小寶的任務交給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假傳聖旨將馮小寶約到瑤光殿,令心腹壯士埋伏殿內,等馮小寶一到,就被眾人一擁而上打死了。而且將屍體運回洛陽白馬寺火化,將骨灰活進泥裡建造佛塔。此事,行事果斷,乾淨利落,讓武則天大為讚賞。第二個事就是將自己的男寵張昌宗推薦給了武則天,這位蓮花六郎讓武則天十分滿意,當然對女兒也是讚賞有加了。第三件事是扳倒酷吏來俊臣,他受寵主要是因為不斷舉報有“謀反”的人,隨著政局的穩定,“謀反”的人越來越不好找,他也就面臨失寵。為了邀寵,這傢伙竟誣告武則天的侄子女兒兒子謀反,武則天一看就知道他是誣告,沒有理睬他,但是,武承嗣可就坐不住了,聯合太平公主扳倒了來俊臣。

此時的太平公主可以說是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善權謀。而且分寸拿捏的非常到位。當然,這僅僅是太平公主初試牛刀,也算不上什麼大事。接下來她做的事可就是驚天動地了。隨著武則天的老去,權利中心逐漸分化為三,一是內廷的“二張”,他們其實代表的是武則天;二是李家勢力。這時候武則天已經立李顯為皇太子,李旦也被放出來擔任軍職,李家代表的是未來的江山正統;三是武家勢力。武則天雖然講接力棒交給了李家,但是對孃家還是一如既往,所以實力不可小覷。在這些勢力中,太平公主的地位比較特殊,她既是李家人又是武家媳婦,而且和母親關係最為密切,理所當然的是人所必爭取的對象。

此時對太平公主來說,不管李家還是武家當政,她都不會吃虧。但是如果武家得勝,李家必招滅門之災,這是太平公主不願意看到的。而李家當政,武家勢力可能被削弱,但不至於給族滅。所以,她更擔心“二張”和武家聯合,滅了自己的孃家。因此,她更傾向於支持哥哥李顯即位,但是,危險不除,此事難成。705年,以丞相張柬之為首的五位大臣,殺死了“二張”,逼武則天退位,擁立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史稱“神龍政變”。事後,太平公主被加封“鎮國太平公主”,開府辦公,意味著可以名正言順地參與政事了;實封增至5000戶,而當時一般的公主實封僅300戶;公主府保衛級別升格成與皇宮的安保措施一樣。從這些待遇的提升可以看出,這次行動中,太平公主的功勞極大,很有可能是潛伏在武則天身邊的“密探”,生活在武家的“臥底”,皇宮內的“內應”。

唐中宗怕老婆是出了名的,所以韋后才有機會參與一些政事,隨著唐中宗的去世,韋后也要效仿武則天,無奈實力、機遇、能力都遠遠不及武則天,弄巧成拙,反而引得太平公主的不安。因為,不管李氏江山還是武家當政,都和她有關係。但是韋氏當權,她的身份將無法容身,投靠韋氏?委曲求全?坐以待斃?這都不是太平公主的性格。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先下手為強,保住李氏江山就是保住了她的命。

正當她苦思冥想的時候,李隆基來訪。李隆基是李旦庶出的三兒子,人稱“三郎”。太平公主眼睛一亮:這李隆基和她是姑侄關係,年齡不大,且排行老三,還是庶出,接李旦的班肯定輪不到他。這不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嗎,太平公主心中大喜,姑侄一拍即合。太平公主負責運籌帷幄,三郎負責聯絡軍隊。隨著劉幽求和鍾紹京的加盟,政變已箭在弦上。韋后也沒閒著,緊鑼密鼓地制定消滅太平公主和李旦的方案,不料,崔日用卻反水韋氏勢力,將韋氏的行動悉數告知太平公主。這成了政變的導火索。再加上韋后派出的親戚擔任萬騎首領,無辜打罵士兵,激起士兵譁變。

710年,萬騎將領葛福順殺了三個禁軍首領,大喊韋后毒殺李顯,聲稱擁立李旦為帝,帶領士兵殺入宮內。可憐的韋后被當場殺死,韋氏宗族連吃奶的嬰兒都沒留,族滅之,史稱“唐隆政變”。這次政變是由太平公主親自謀略,李隆基貫徹執行的一次成功的政變。政變成功了,但問題也來了,帝位到底誰能做?因為唐少帝李重茂死活不肯禪位於李旦。太平公主儼然是一個禪位司儀,看到李重茂不讓,太平公主揪著領子把李重茂從龍椅上提溜起來,扔到一邊,將李旦扶到龍椅上,帶領大臣拜見新皇。事後,大功臣太平公主實封到了10000戶,同時,也給三個兒子都封了爵位。李旦甚至還詔令凡事都要先和太平公主商議後再報給他。

李旦之所以如此忌憚太平公主,原因有三,一是唐隆政變,李旦從頭到尾都沒參與,白撿了一個皇帝,所以他對各方力量情況一概不知。二是,太平公主的聲威在當年二兄妹韜光養晦的時候就已經遠播海內外了,李旦豈能不知呢?三是,他還需要用妹妹太平公主來平衡兒子李隆基的力量。


歷史裡的那些事


唐隆政變是由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合發動的一次宮廷政變,在這次政變中,韋后一黨基本被消滅殆盡,而太平公主也折了一個臂膀,最大的贏家就是李隆基。實際上,當時李隆基的實力是很弱的,與太平公主完全不是一個檔次,這也正是為什麼李隆基要聯合太平公主發動政變的原因。

倘若李隆基自己來策劃並發動這次政變,基本是沒有成功的把握的,他當時唯一的依仗不過就是他皇子的這個身份以及為數不多的支持者。

武則天攝政和稱帝期間,李唐王室成員基本上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要麼被殺,要麼被流放,要麼被軟禁。李隆基的大部分童年時光就是被軟禁在宮中。一直到武則天立了李顯為太子之後,李隆基才獲得了人身自由。在武則天執政的最後幾年,李隆基先後出任右衛郎將和尚輦奉御,掌管天子出行的車輦。神龍政變之後,李隆基又擔任了衛尉少卿,負責管理京師的軍械和依仗。這一職位讓他在京師擁有了一定的勢力。

708年之後,他又出任潞州別駕,潞州是山西東南戰略要衝,位置很是重要,也收穫了一定的支持者。710年,李唐王室成員都被召回京師參加南郊大祭,這個時候的李隆基開始在政治上收穫了一些支持,因為有些人已經感覺到李隆基很可能會成為未來的皇帝。

李隆基和萬騎中的幾個中級將領關係不錯,這為將來發動政變提供了人力支持。也就是說在中宗朝快要結束的時候,李隆基開始慢慢活躍於政治舞臺上,就在這個時候,唐中宗去世了,韋后想要控制朝廷,並沒有搭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擬下的詔書,韋后扶立中宗的第四子李重茂繼位,然後自己攝政,欲效仿婆婆武則天在未來登基稱帝。為此她下令調五萬大軍防禦京師,讓自己的哥哥韋溫指揮,她甚至想要拉攏懦弱的相王李旦來做宰相以為她所用。

只是她一直以來的政敵太平公主卻並不打算如她意。太平公主是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最小的女兒,自武則天一朝開始,太平公主就已經開始參與政事,只是當時比較隱晦,武則天只是找太平公主商量政事,卻不允許她光明正大幹預政事。到了武則天后期,二張干政,張柬之就聯合李唐王室發動了神龍政變,太平公主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身為女子,她進出宮都比較方便,更是收買了很多宮女,來為政變傳遞消息。因此,中宗復位之後,太平公主加封鎮國公主,鎮國即為可以光明正大參與政事。中宗一朝,太平公主的權勢是歷來公主之最,而且她與同樣權勢很盛的安樂公主最大的不同就是,太平公主是憑真本事幹政,而安樂公主只是因為自己受中宗和韋后寵愛才有的這一切。

可以說,太平公主是中宗時期唯一有實力制衡韋后和安樂公主的存在,中宗去世之後,也只有太平公主能有力量將韋后拉下高位。對於韋后奪權的做法,太平公主自然是非常不滿意的,怎麼說韋后也不姓李,而且還沒有兒子,這與武則天又有不同。

太平公主開始計劃除掉韋后,但是我們知道太平公主無論如何都只是女性,打打殺殺她是不擅長的,必須有人來組織這次政變,於是太平公主就和李隆基合謀了這件事,政變當天,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跟隨李隆基一起發動政變,他們從御苑進入宮內,當時參加政變的還有劉幽求、萬騎中的三名中級將領、御苑總監鍾紹京以及北軍中的一支小分隊。

政變進行的非常順利,韋后一黨很快就被消滅的差不多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公主的心腹上官婉兒在政變中被李隆基所殺,或許從那時起,李隆基就開始防備太平公主。

但是太平公主尚沒有看出來李隆基會是她攝政的阻礙。政變之後,太平公主親自逼殤帝李重茂退位,然後睿宗李旦再次登上皇位,李隆基因功越過李成器成為帝國的太子。太平公主和侄子李隆基的鬥爭真正拉開帷幕。


蕭曉四姑娘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因平定韋氏之亂被立為太子,延和元年即位。

唐玄宗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穩定,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

李隆基,相王李旦第三子,於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初五生於東都 洛陽,生母是相王的側妃竇氏。封建社會是立嫡立長的,以李隆基庶出卻不是長子附身份是不可能被立為太子的。但李隆基憑著聰明的政治頭腦坐上了太子之位。

當時朝廷由韋皇后掌控,韋皇后想效仿武則天當女王,李顯女兒安樂公主認為既然女人可以當皇帝,那麼她為什麼只做公主,而不能當女王,她也想當皇帝,而太平公主的資格比她們老得多了,她在朝中也有勢力,她一直跟在她母親身邊,她比誰都想當皇帝。

在這段時間李隆基一直在尋找機會,當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毒殺李顯以後,他就毫不客氣就率領軍隊誅殺了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把皇位奪過來,讓他的父親李旦當上了皇帝。

這時他知道自己根基不穩,一不留神不但太子之位不保,還有可能有生命之憂,所以他處處示弱。

當李隆基登土皇位後,強勢的太平公主還想打壓李隆基,李隆基先除去了太平公主的勢力,然後毫不留情的殺了太平公主。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對付韋后,實質是李唐皇室共同決議,韋皇后犯眾怒了。而710年的唐隆政變,應該是由太平公主主導,李隆基執行

在李顯還沒當皇帝的時候,韋后、李顯夫妻二人,倒也是舉案齊眉,歷經數次死劫的他們,堪稱生死與共,連女兒都出生在流放馬車上,畢竟武則天的兒子不是那麼好當的。所以,當武則天退位,李顯即位後,對妻子女兒萬般寵幸補償,就算她們賣官鬻爵專擅朝堂,也任著由著

或許是兒子李重潤被殺刺激,或許是武則天的女皇風範刺激,又或者是品嚐到了權力的快感,李顯做皇帝后,這韋皇后起了不好心思,想做武則天第二!

這老太婆,開始壞的很了。710年6月,韋后連同閨女安樂公主,毒殺了李顯!

這,就範眾怒了

同年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禁軍殺入宮中,宮中禁衛也是披掛響應,韋后逃入飛騎營,卻被飛騎營將士一刀梟首!安樂公主當時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在喜滋滋的對鏡描眉呢,也被衝進去的將士一刀劈死

惹眾怒,報應就這麼快

之所以說唐隆政變是由太平公主主導、李隆基執行,是因為李太平尊享三皇寵愛,無論李治武則天,還是後來的李顯李旦,都是如此。積累之厚重,無人可比,就算韋后鼎盛期,也照樣抗衡。而李隆基外放潞州三年,李顯去世前後幾天才回到中樞,若無李太平首肯,他壓根就鎮不住場子

武則天對她兒子們嚴防死守,連自己的親孫子,都能賜死。無論中宗李顯還是睿宗李旦,在神龍年間,都是由名無實,但對於她最小的閨女太平公主,卻寵愛有加,悉心教導。太平公主也不負所學,聯合宰相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李顯上位

在李顯時代,政變功臣張柬之等人都明升暗降,唯獨李太平,成為鎮國太平公主,開府建衙。封建三千年,由此殊榮之公主,僅有李太平一人

她就這麼厲害


靈石蘊珠寶


太平公主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


武則天為了掌權稱帝,對自己兩個兒子李顯、李旦先後分別扶上皇位,又從皇位上拽了下來,對李氏皇族進行殘酷打壓。致使稱帝后,身邊只剩下這唯一的小女兒,因此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特別寵愛,讓她參與朝政。

在武周時期,太平公主成為了唯一一個處在權利中樞的李氏皇族成員,無形中受到李氏皇族的全力支持。


神龍政變,太平公主參與有功,受封“鎮國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政治資本更加雄厚,逐漸走到幕前,積極參與政治。

唐中宗李顯在位期間,隨著韋后與安樂公主亂權,相王李旦及其子李隆基的勢力受到排擠打壓,太平公主也受到牽連。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

李隆基之所以聯合太平公主,潛夫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理由:

①雙方都是李氏皇族核心成員,再次面對外姓對李唐王朝的威脅時,同仇敵愾,有共同利益;

②太平公主被母親武則天,哥哥李顯、李旦寵愛,此時皇帝為哥哥李顯,太平公主受到皇帝的信任;

③太平公主歷經武則天、中宗兩朝,朝中勢力巨大。


蘇紀龍侃史


太平公主(約公園665年-713年8月1日),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唐睿宗的妹妹,由於容顏俏麗、嫵媚動人、思維敏捷、頭腦靈活.極受父母兄長的寵愛,曾經權傾一時。據《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表述,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太平公主深受宮庭生活的薰陶,富於權謀,行事風格與她的親媽武則天如出一轍。太平公主與武則天除了母女身份外,實際上兼任著智囊的角色,有關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都有參與,後來還為母后物色進貢過男寵,如張昌宗兄弟等。


太平公主一生並不太平,她有過兩次婚姻,首次嫁給了唐高宗的近親外甥、出身於名門望族的薛紹(育有二子二女),後來又嫁給了女皇武則天伯父武士讓的孫子武攸暨(也育有二兒二女)。

太平公主終身參加了三次大的政治奮鬥,首次是與張柬之等一起進行了"神龍革命\

希望星晨58298869



唐隆政變是李隆基單獨策劃並且實施的軍事政變,和太平公主沒有關係,謝謝。


太平公主的勢力對於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幫助並不大。


首先,劉幽求是李隆基的人,而且後來還謀劃誅殺太平公主,而唐隆政變主要是劉幽求策劃的。


其次,唐隆政變關鍵人物宮苑總監鍾紹京當時只是小吏,也非世家大族,而且已經51歲了,根本入不了太平公主的眼,是李隆基或者李隆基派人收買的他。


剩下左右萬騎將領如葛福順、陳玄禮、麻嗣宗這些人當時都是低級將領,根本和太平公主一點關係都沒有。


目前《舊唐書》、《新唐書》以及各種出土的墓誌銘顯示,除了薛崇簡以外,其他參與唐隆政變的功臣裡沒有一個太平公主的親信。難道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策劃發動兵變,居然除了自己兒子,一個人也不派給李隆基?



而最能體現唐隆政變是李隆基獨自策劃而非與太平公主合謀的是李隆基在政變過程中殺死了與太平公主關係密切的上官婉兒,之前唐中宗駕崩,正是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策劃安排相王李旦輔政,如果唐隆政變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合謀,那麼以後來太平公主把上官婉兒和自己去世的二女兒葬在一塊這件事情來看,以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親密程度,太平公主肯定會提前告訴李隆基上官婉兒不能殺,李隆基也不會直接殺上官婉兒。


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唐隆政變發動時太平公主並不知情,所以當李隆基殺掉和太平公主關係密切的上官婉兒後,太平公主才沒有任何表態,只是收斂了上官婉兒的遺骸。



還有一個旁證是唐隆政變前,當參與事變者問李隆基是不是通知李旦時,李隆基是這麼說的:“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福歸於宗社,不成身死於忠孝,安可先請,憂怖大王乎”


李隆基的意思是這次政變是他自己的主意,不想連累自己父親。


同樣道理,薛崇簡難道就不知道這一點?薛崇簡就想連累他母親?


所以我覺得唐隆政變並不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合發動的,而是李隆基單獨策劃並且發動的,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簡只是適逢其會,或者李隆基還有一些其他想法,但是可以肯定,絕不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策劃的。


蘭臺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之女,生母為武則天。這一身份決定了太平公主在後武則天時代得關鍵地位。尤其是武則天時期,為了打壓皇族李氏,諸多皇子大多貶謫外地,而太平公主憑藉女兒之身,加之武則天的恩寵,得以留居京師,逐漸培養起了自己的力量,在李氏皇族中頗有威望。因而獲得太平公主的支持,實際上就是獲得了皇族的支持,這也就為誅滅韋氏集團、奪得皇權大位提供了正當性與合法性。

政變成功後,李隆基、太平公主為了能讓相王李旦登基籌劃頗多。而太平公主更是在朝堂上力主李旦即位。據史料記載,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及群臣齊集太極殿。太平公主首先說:“皇帝(指李重茂)欲以此位讓叔父,可乎?”劉幽求跪曰:“國家多難,皇帝仁孝,追蹤堯舜,誠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愛尤厚矣。”於是宣讀事先以李重茂名義寫好的制書,傳位於相王。當時,李重茂仍坐在御座上,太平公主上前對他說:“天下之心已歸相王,此非兒座!”將李重茂拉下寶座。李旦正式即位,御承天門,大赦天下。

通過此事可以看到,太平公主作為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的女兒,這一雙重身份使得她具有了李唐與武周的兩層代表性,有了她的支持,新的政權可以說是相當名正言順了。所以李隆基才會積極謀求與太平公主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