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争-33:硅谷的第一次裂变,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到仙童

芯片战争-33:硅谷的第一次裂变,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到仙童

科技真相 科技红利及方向型资产研究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思考—随笔之《芯片战争——亮剑!国运之战》

芯片战争33—硅谷的第一次裂变,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到仙童

(黎明之前,1950-1959年)

威廉.肖克利的朝令夕改使得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陷入困境,肖克利亲自招聘的内门弟子,8个年轻人6个博士,共同叛逃并成立仙童;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到仙童半导体,构成硅谷半导体产业之鼻祖,这是硅谷的第一次裂变;自我裂变与创新精神。

第二章 黎明之前

第十九节:硅谷的第一次裂变,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到仙童

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成立之后,关于公司未来的技术走向以及发展路径,威廉.肖克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了两个重要的决定。

第一是,集中精力研发硅晶体管,而不是流行的锗晶体管。事实上,当时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晶体管仍然是耐热性及稳定性较差的锗晶体管,只有曾经贝尔实验室的老同事蒂尔领导的德州仪器公司推出了硅晶体管,但并不成熟。

自信满满的肖克利骄傲的认为,只要他出手就可以很快超越德州仪器,而且只要公司能够迅速推出成熟、稳定的硅晶体管产品,就能占领先机,一举拿下德州仪器垄断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半导体硅晶体管市场。

第二是,决定是利用贝尔实验室新近的研究成果,通过“扩散”的工艺方法进行掺杂的技术处理,以生成最佳的P型区和N型区。这种处理工艺较之于目前的其它工艺能使得晶体管以更快的速度及更高的频率稳定工作。这样,半导体实验室就不仅在产品推出的时间上先于“友商”,在产品的质量上也能优于“友商”。

客观而言,回顾历史,这两条技术路线都是非常精准的掐住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硅周期发展的历史走势。然而,正当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上下一致、众志成城,朝这一方向努力奋进的时候,威廉.肖克利却莫明其妙、匪夷所思地改变了工作的重心。

肖克利认为“价格才是市场取胜的关键”,因此公司的首要任务是“研制成本在5美分以下的晶体管”,靠价格占领市场。大家仔细看清楚了,是5美分而不是5美元啊!差不多20年以后,单个晶体管的价格才降到这个水平。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D,生产5美分晶体管的计划失败之后,肖克利又一次调整目标,他决定不再理会硅晶体管了,他要研制一款里程碑式的新产品,这样,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了。这一次,骄傲自大的肖克利决定不再依靠任何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怎么这么厉害,这么厉害!”,除了已经变得不可一世的肖克利之外,整个公司的员工,没一个人知道肖克利在干嘛,也没一个人知道公司将要干嘛。

企业经营目标一变再变,决策优柔寡断,以个人的喜好而不是从经营的角度去开展业务,公司成立一年多仍拿不出一件产品,悲观、失望的情绪开始如同病毒一般弥漫于每一个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员工心中。

当然,肖克利不可能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这么厉害,怎么会出问题呢”。尤其是在1956年底,也就是实验室开张的第二年,他与巴丁、布莱登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掌声与鲜花使得他的自信心更是极度地膨胀。纵横硅谷,唯我独尊、傲慢专横的他已容不下公司有半点不同意见。

半导体科技行业中有很多成功的公司,在创业初期都得益于合伙的精诚合作,如惠普的帕卡德和休利特、微软的盖茨和艾伦、苹果的乔布斯与沃兹尼克、Google的佩奇和布林、Intel的诺依斯、摩尔和葛鲁夫、雅虎的杨志远和费罗。。。。等等,随笔就不一一枚举了。

在公司一穷二白的阶段,没有参与决策的董事会,没有职业的经理人团队,没有提供专业意见的律师、财务顾问,创业合作伙伴之间的专长互补、民主决策、共同进退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肖克利也许是受到在贝尔实验室期间的合作不愉快事件影响,不要说与人商讨,甚至当别人对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时,他都会认为是别有用心之举。他甚至公开说道,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精神病人,因此公司里至少有两个精神病人。他对于自己亲自挑选的员工变得越来越不信任,他要求他们都去接受心理测试和测谎调查,而谁要是敢挑战他的权威,提出不同的意见,一定就是精神有问题。

这样一来,人心彻底散了,队伍还没有壮大起来就已经不好带了。

最先无法忍受肖克利的“暴脾气”的反而是他最喜爱的8个年轻人中的7个人,这也是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中七个技术骨干: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简恩.霍尔尼(Jean Hoerni)、朱利亚斯.布兰克(Julius Blank)、尤金.克莱尔(Eugene Kleiner)、杰.拉斯特(Jay Last)、谢尔顿.罗伯茨(Sheldon Roberts)和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ich)。

一股“反叛”的情绪在公司内部开始酝酿着,今天的人们已经说不清楚,谁是第一个萌发这种心思的人。。。

1957年,随着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内部分裂,最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纷纷在8位年轻人的带领下离开了公司并成立仙童半导体,之后,曾经“睡在上铺的兄弟”贝克曼开始逐渐对肖克利不再抱有幻想,于1960年卖掉了陷入困境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

图: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雕像,巨大的二极管

芯片战争-33:硅谷的第一次裂变,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到仙童

而肖克利亲自招聘的、视为“内门弟子”的、最喜爱的8位年轻人,后来离开了公司并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可以说,肖克利亲自招聘的这8位年轻人,不仅成为了肖克利自己的“终结者”,更是美国硅谷最早的一批半导体“种子选手”和“开创者”。

图:脱离肖克利“魔爪”后,创办仙童半导体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8个年轻人,笑得多欢实

芯片战争-33:硅谷的第一次裂变,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到仙童

注:从左到有依次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谢尔顿.罗伯茨(Sheldon Roberts),尤金.克莱纳(Eugene Kleiner),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ich),朱利叶斯.布兰科(Julius Blank),简恩.赫尔尼(Jean Hoerni),杰.拉斯特(Jay Last)。

这8个人中,有6个人是博士,分别是诺伊斯、摩尔、赫尔尼、格里尼克、拉斯特和罗伯茨。

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加州理工大学的化学、物理学双博士,原先在马里兰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学实验室从事武器推进力的研究工作。

27岁的摩尔是土生土长的加州男孩,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博士、一位性格温顺、话语不多的的实验物理学家。此君虽然才高八斗,却是个默默奉献的老好人,除了提出“摩尔定律”让他亮了一把,一生都安于活在诺伊斯那巨大光芒下。

简恩.赫尔尼(Jean Hoerni),加州理工大学,化学博士。赫尔尼是一位瑞士移民,是剑桥大学和日内瓦大学的“双博士”。1952移民到美国,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时就认识了肖克利,当时肖克利曾回母校讲过一年的课。

赫尔尼是一位杰出的固态物理研究专家,理论水平在实验室数一数二。晚年他成为一名慈善家,致力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亚洲贫困地区开办学校。

尤金.克莱纳(Eugene Kleiner),西部电气的工程师。

这哥们后来开创了KPCB公司,并且投资了很多科技企业,挣了很多很多的“小钱钱”。

杰.拉斯特(Jay Last),来自康宁玻璃公司的光学工程师,光学博士。

拉斯特是他们中最小的一个,26岁的他刚才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就加入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拉斯特最引以为豪的是他那堪比外科医生的双手,精准而稳定,是做精细半导体实验的一把好手。拉斯特后来迷上了考古,成立了一家非盈利性的考古机构,以保护美国境内的古迹和文物。

谢尔顿.罗伯茨(Sheldon Roberts),来自道氏化学的冶金工程师、冶金工程博士。

罗伯茨是一位冶金学家,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海军实验室和陶氏化工工作过,在半导体材料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对金属硅的研究颇有心得。

维克多.格里尼克(Victor Grinich),电机工程博士。

格里尼克是克罗地亚移民,二战时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战后,格林尼许重返校园,在斯坦福大学取得博士学生。他是在一本学术期刊上看到肖克利用代码写成的招聘广告后,投到肖克利帐下的。60年代后期,格里尼克又一次重返校园,先后在伯克利加大和斯坦福大学任教。

尤金.克莱纳(Eugene Kleiner)和朱利叶斯.布兰科(Julius Blank)是机械工程硕士,他们到肖克利实验室前,还是贝尔实验室下属的西部电气公司的同事。

克莱尔和布兰科两人是实验室的工程师,均来自纽约,也是他们八个人当中学历最低的。布兰科只有学士学位,而克莱尔好一点,拿到工程硕士学位,但两人都是一等一的机械和工具设计专家,同时还负责安装、测试及维护实验室的所有设备。两人后来都转型了,布兰克成了一名技术顾问,而克莱尔成为著名风险投资公司KPCB(中文名称为凯鹏华盈)的创始人。

这8个年轻人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罗伯特.诺伊斯

,事实上,他最终成为这个8人小团队中的“头狼”。

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仙童半导体公司,共同构成了今天硅谷半导体产业的“鼻祖”,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到仙童半导体公司,这是硅谷的第一次“裂变”,自此,硅谷科技公司犹如细胞分裂一般,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裂变,而这种“自我裂变”的精神构成了今天美国硅谷和科技产业界最宝贵的创新精神之一。

感谢您一直以来、长期持续关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思考——随笔》和《芯片战争——亮剑!国运之战》相关系列报告以及敬请您持续关注后续系列!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和转载。谢谢。

注1:本文部分图表、数据等引用于互联网、公司公告等;

注2:本文相关专利信息和说明等引用于互联网以及国家相关专利机构等;

注3:本文相关公司信息、产品等引用于互联网,外媒、公司公告等;

注4:本文相关行业数据、产业信息等来自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