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1300畝水庫,17年投放30萬尾魚苗,今年沒有打出魚來,是咋回事?

雲中龍


現在很多河流水庫裡的魚排都被清理上岸,很多水庫也被劃為飲用水源保護地,規模的養殖都是不允許的,但仍然有一些水庫可以養殖,於是有些朋友會承包水庫放養魚苗。但是魚苗放下去以後,經過一兩年卻打不出魚,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水庫裡有大型兇猛魚類

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那麼在養殖過程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情。在魚塘養殖初期,我們都會將魚塘的水抽乾暴曬甚至是下大量的生石灰,這一過程我們稱為清塘,其實清塘的目的不光是殺滅一些病原微生物,同時是為了清除魚塘裡殘存的一些野雜魚或者兇猛魚類,因為這些魚類生命力強、食性雜且較兇猛,魚苗放下去幾乎沒有存活的可能。

那麼在大型水庫這種現象是極有可能存在的,特別是一些兇猛的生魚、鱖魚等,其本身就是屬於肉食性魚類,如果投放的魚苗較小很容易被當成餌料魚而吃掉。

垂釣損失

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了,休閒娛樂活動也多了,釣魚逐漸被很多人喜歡。每到週末我周邊的一些河溝就會聚集大量的垂釣者,那麼水庫當然也是他們經常光顧的地方。有時候不要小瞧一個小小的魚竿,有些釣魚能手一天可以釣幾十條,那麼一兩年下來水庫的魚肯定會大量損失的。

魚苗下水損失嚴重

由於不知道您投放的是多大的苗種,在水產養殖上一般是喜歡投放相對大一些的苗種,其可以主動攝食,躲避敵害的能力也相對較強。如果投放的是較小的苗種,由於水庫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清爽的,各種天然餌料不那麼豐富,魚苗由於遊動能力差會吃不到足夠的食物而死亡。


刮網沒刮到

由於水庫面積有1300多畝,這個水面是不小的,但是投放的魚苗才30萬尾,我個人覺得密度有些低,畢竟魚苗放下去並不一定全都存活,那麼水體大魚少就很難刮,如果你水庫底部地形複雜或者有一些神坑遮蔽物等,刮不到魚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我是珠海禾蟲哥,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轉發,交流討論。感謝有你!“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

珠海禾蟲哥


承包1300畝水庫,17年投放30萬尾魚苗,今年沒有打出魚來,是咋回事?

你所說的這種情況前些年踏火在惠州那裡也見過,那個水庫存當地人說是有2000多畝,這個水庫的水是下游城市的飲用水源,所以在當時是管理的很嚴。承包水庫的是外省人,三年時間共投進去了200來萬塊,最後的情況就和你所說的差不多,撈魚時見不到魚。出現這種情況踏火當時的分析是主要有以下原因。


  1. 一個就是被人偷捕了,因為我也經常去那,每次去時不論什麼季節什麼時間段去都有不少人在釣魚。幾千畝的水庫你根本管不過來(四周都是山的那種),再加上釣魚的都是當地人據說有的人是以釣魚為職業的,周邊的一些農莊會專門找這些人收魚,一個外地人在那也不好做的過分。因此你想想你包的水庫有沒有這種事情出現。

  2. 另一個就是水庫裡有肉食性的大魚,如黑魚、大口鯰之類的,這一類魚吃魚是很厲害的,特別是剛放下去的魚剛開始時一般都不適應大水體,會遊的較慢這時如果魚的規格小很易被這些肉食性魚類吃掉。個人以為這是主要原因,對於這種情況1300多畝要幹掉是不可能的,你可以在放魚前加大捕撈力度看能不能將那些大魚捕掉。

  3. 在養殖期間魚是否出現大面積的死亡,在大水面死魚是不易被發現的,如果出現過數量多的死魚,則也說明水庫中沒有什麼魚了,特別是剛放下去的魚,如果魚本身有問題或是操作不當時很易出現這種情況。
  4. 另外一個就是捕畝的方法是否正確,正常來說的話這麼大的水體用聲波加光源來誘捕是最好的方法,如用這種方法也撈不到魚則真的是沒什麼魚了。

對於這種大水體,如果資金充足的話踏火個人建議用網箱來精養更好,這樣可以更合理地利用各種餌料資源。不要養多能養個幾十到一百畝的水面都足夠了,另外水庫中照樣可以放魚讓其自己生長。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大家好,我是天義,專注於三農領域。在我們老家南部山區這裡, 也有2大水庫,所以附近也有一些承包來養魚的農戶。

像題主這樣承包了1300畝水庫的區域,還是範圍很廣的,也能看出您的經濟實力不錯,也有能力。之前投放了30萬魚苗,但到今年沒有打出魚來,這樣的情況還是讓大家有些擔憂的,也不希望發生這樣不好的事情。

咋回事,究竟什麼原因導致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天義總結出來3點

第一點, 魚苗本身出現了問題,這就需要追根到當時購買魚苗是在哪裡,要麼魚苗是假的,要麼是品種不適合當地的地裡環境和氣候,這樣的結果是很氣人的,辛辛苦苦付出了這麼多,卻沒有收穫,需要及時的進行查驗,減少損失。

第二點,附近村民有沒有惡意破壞,投藥等行為,自己做了這麼大的事業,或許會招來別人的眼紅或者嫉妒,需要及時的查看監控等方法,弄清原因。

第三點,打魚的位置深度有沒有記錯,或者是捕魚的方法不合理,沒有在正確的地點上面,所以需要及時的查缺補漏才行。

歡迎大家關注天義,也可以點贊寫出您的觀點,讓我們一起學習到更多的三農知識。

天義說


承包1300畝的水庫,可以說是面積比較大的水庫了。在我們這裡農村,同樣也有一條1000多畝的水庫。記得早幾年也是有人承包了,每次投放魚苗,過幾年就打撈一次。不過也很少出現撈不到魚的,後來水庫由於被列為了水源保護區域不能在水庫裡養魚和進行其他的水上活動。所以兩年也沒人承包了,這麼大的水庫,水也比較深,這麼多年來也從來沒有乾枯過。我想你承包的水庫情況也和我這裡的水庫差不多吧,應該也沒有出現乾枯的情況,按道理投放了30萬的魚苗下去,應該有所收成才對的。那為什麼沒有打撈魚出來呢?是什麼原因導致呢?


一、1300畝的水庫是比較大的,範圍比較廣,所以管理起來也是比較難的,投放了那麼多的魚苗,結果沒有打撈魚上來,我覺得是因為可能有人偷魚。在我們這裡水庫前兩年有人承包的時候,雖然每天都有人去巡查,但是也杜絕不了有人偷魚的現象,當你巡查完走了之後,偷魚的人又很快出現在水庫裡了,有些甚至三更半夜去偷偷的網魚,還有釣魚的,電魚的,其中用魚網來網魚收穫最多,這樣下去,投放的魚苗遲早被偷完。水庫面積那麼大,你也管理不過來。你也不可能24小時都去巡查的,所以經過時間的積累魚越來越少也不為奇怪。


二、大型水庫一般都會有閘口。在我們這裡的水庫,每年因為颱風大雨。導致洪災,水庫都會適時進行開閘洩洪的,每次洩洪的時候,有很多魚都會順著水流到下游去了。每當停止洩洪的時候,很多村民都會在水庫閘口底下守候著,都瘋狂的撈魚,每次洩洪真的放走不少魚了。

三、可能是打撈的方式不對,水庫水深用的網的規格可能不對,本來深水域打魚也比較困難的。一定要用那種到底的網,有很多魚是沉入水底的,如果你的網不到底是捕捉不到它們的。另外也要注意一下,在投放魚苗的時候,你水庫是否存在其他比較大型喜歡吃小魚的魚類呢?

具體什麼原因,你自己慢慢排查吧,那麼大面積的水庫,是難以管理的,建議承包小型的魚塘養魚或者用網箱養魚比較好。


三農天地


水庫太深了,水溫會很低,魚長得慢,捕網不夠長。水庫裡可能會有食肉的動物或魚,吃掉魚苗了。投資這麼大的水庫,沒點專業本領是搞不定的。別在自己不熟的地方去,風險特大!我有個朋友就跟你一樣,去外省包水庫,承包費便宜。養了三年的魚卻捕不到魚。原因不明。前面幾個承包人也一樣。年年養魚不見魚!


飛龍在天156223553


捕撈是講究技術的,不是隨便下網就能打出魚來的,我國博斯騰湖,最初投放魚苗,一連下了幾網,也沒打上一條魚,漁業有限公司漁民也覺得奇怪,甚至懷疑有水怪,或湖水有毒,經過科學家考察調查,湖水沒問題,水下也沒什麼“水怪”,投放的魚苗也不可能逃跑的,最終科學家的結論是沒找到魚窩,也就是沒找到魚適合的生活棲息水域,在科學家指定地點下網後,一網打上幾十萬斤大魚,一般捕撈應該找有經驗的老漁夫才行,也就是東北人說的“漁把頭”。



水庫1300畝面積,你知道魚都躲在那個地方?魚在水庫棲息地隨著氣溫、水溫、環境改變而改變的。象水庫捕撈,首先必須用“刺網”將魚趕到圍網裡,就象擺“迷魂陣”一樣,魚只能進,不能出,然後收緊圍網,將魚拖上岸,或漁船。在大湖、水庫、自然水域南方都是採取這種方式捕撈的,一條魚都沒打出來,可能捕撈方式,下網地點不對。

水庫的主要功能是蓄水灌溉,可能從來沒幹過,水庫裡有食肉魚類,如:鯰魚、鱖魚、鮭魚、鱒魚、黑魚、狗魚等,而且有一個龐大的群體才行,否則,不可能30萬尾魚苗吃的一條不剩的,即使把30萬尾魚苗吃光,也會捕撈到鯰魚鱖魚、黑魚的,不可能一條魚打不出來。因此,魚吃魚的可能性較小。


水庫裡養魚應該採取漁排、網箱養殖,水庫涵洞、閘口較多,魚容易逃跑外遊,到農業灌溉需要開閘放水時,魚可能逃跑了。另外,水庫枯水期,高溫缺氧有可能造成泛白(泛塘)死亡。30萬尾魚苗,在枯水季節,密度就有點大。1300畝水庫只能算小型水庫,蓄不了多少水,而且水都是從小涵洞、閘口流入農田,魚逃跑的可能性大。

水庫水都比較深,捕撈工具只能採取圍網(拖網)捕撈,旋網、絲網不適合水庫捕撈。投放魚苗也不能單一投放一種魚苗,一般”一草二鱅三白鰱”的比例投放最好,要水草、水藻豐富,天然餌料豐富,還要投餵人工飼料。不能讓魚餓死在水庫裡。在水庫裡養魚,必須要加強管理,精心飼養,堅持每天觀察一下魚苗生長情況,不能全靠水庫天然餌料來養殖魚苗。


17年投放魚苗30萬尾,現在近3年了,應該每年都應該投放魚苗,30萬尾魚苗應該分批投放,分3年投放,風險降低些。現在一條魚沒打上來,可能是捕撈方式、捕撈工具不對,另外,沒有找到魚窩。建議多用圍網捕撈幾次,不要總是在一塊地方撒網下網,多方位下網試試看。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分享自己觀點看法,留下精彩評論!

長江老農


1300畝的水面,投入30萬尾,從2017年養殖到現在也有2年多的時間了。如果是草魚,也應該有1斤多了,鯉魚也差不多這個體重了,捕撈出來拿到市場上去出售也可以賺到一筆可觀的收入了。



然而,捕撈之時卻沒有打出魚來,這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了。具體原因,個人覺得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投入的30萬尾魚苗裡面混入了黑魚。黑魚也叫烏魚,屬於肉食性魚類,性情非常兇猛,具有個頭大、力道足、食量大等特點。它常常能夠吃掉某個湖泊或者池塘裡面的其他所以魚類,甚至有時候連自己的幼魚都不放過。所以,1300畝的水庫裡要是混入了黑魚,對於其他魚類來說是一種災難了;二是,除了黑魚之外,對魚類產生威脅的還有甲魚。它也吃魚。曾經就有一個養魚戶,也是發現自家承包的魚塘裡面的魚兒不見了,於是抽乾水之中發現有好幾只大甲魚,大概有20來斤/只。原來,是這些甲魚把魚塘裡面的魚都給吃掉了。



除了以上兩種可能之外,咱們也不能排除人為的因素。這麼大量的魚苗投放水庫裡面,卻捕撈不出魚來,不得不讓人懷疑有人對水庫動了手腳,投入了什麼藥之類的。建議題主請專業的人士過來對水質進行檢測,便可知道。當然了,還有另外一種人為的原因,就是偷魚的現象猖獗,經常有人半夜偷偷捕撈魚,2年的時間,也可導致很大的損失。



好了,以上關於承包1300畝水庫,投放30萬尾魚苗卻打不出魚來的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終歸農村


在一千三百多畝的水庫裡捕魚,必須具備幾點條件:

一.放養魚苗魚種必須選擇一層魚;

二.防逃,在洩洪道口處一百米圍網攔阻。(水下沉底用網結成網管,中袋石子。上飄浮球)。

三.在向陽處岸邊水面上營造魚窩。具體做法:用水花生草在初夏時節用鐵絲或塑繩捆紮水花生讓其繁殖,面積控制在五、六百平方左右,打岸樁繫住固定,不讓四處飄散。

這樣的魚窩做三個到四個。

四.初冬或冬季時節,只須圍著魚窩下網,移開水花生窩,一網可打三至五千斤魚。

五.建議可多放些鯽魚鯿魚苗。屆時到冬季時節都聚於魚窩下。鯿鯽價值高。

六.購置一條小船,因面積大,可用機動或電瓶為動力裝置,用於放網、收網之用。

1.增添絲網若干條,川條魚,白絲魚鮮美無比,可在傍晚或清晨放網、收網,一次可十多斤、二十多斤。收入每天可有。

2.購置地籠網、蝦籠網若干條,再好各二十條,放置於淺灘,每天收魚、蝦兩至三次,能收到幾斤至幾十個鮮蝦,收入相當可觀!

黑魚在地籠網中收到的也比較多,大的可六、七斤重。

太陽好的天氣輪流曬地網不使長青苔在網上!


錢虎生74


沒有打出魚來這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事!而且問題沒有明確魚的種類,水庫情況!所以,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問題考慮排查,找出原因。

1、水庫太深。放養的魚類超過了打撈網沉入的深度,魚都藏在了魚網下面,導致打不上魚。


2、放養魚苗之前沒有盤查水庫情況。不瞭解水庫原有野生魚的數量,種類。比如大型的食肉魚類,如鯰魚等。導致放養進去的魚苗,都成了這些野生魚的美食!

3、水庫水質問題。有的魚對水質的要求太過於苛刻,雖然是天然水庫,但畢竟不必魚塘,不能做到精準而科學的控制。導致有些魚悄悄的死去,沒有被發覺。

4、水庫是否有淺水區。大部分的魚兒在產卵的時候都回去淺水區。所以,如果水庫沒有足夠的淺水區的話,魚兒是很難找到合適的產卵區的,導致繁殖大福減少。

5、水庫是否找專業飼養員打理。畢竟是養魚,不是放生,對於水庫放養,也應該有專業的人與早就排查相關問題,從而減少損失。

6、水庫是否多次洩洪。一般水庫在遇到降雨量非常大,超過水庫承載量的時候,都會洩洪。這時,水庫的水是非常渾濁的。很多魚兒都會因為缺氧昏迷,當水庫開閥洩洪時,就會導致魚兒被洪水帶走。

我認為,應該找專業打撈隊,技術人員,甚至專家去排查一下情況。再合理定奪!畢竟是投資,不能輕易放棄。

歡迎大家評論指正,謝謝🌹


三代蜂農說蜂蜜


承包1300畝水庫,17年投放30萬尾魚苗,今年沒有打出魚來,是咋回事?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是很多剛開始做養魚的人基本都會遇到的問題,需要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在養魚之前並沒有對養魚進行一個深入的瞭解,只是把魚苗直接放入水庫中,等著兩年後直接去打撈魚🐟,這種想法太欠缺考慮了。

如果養魚真的就是這麼簡單,把魚苗放進水庫,不管不問,直接等兩年之後,進行豐收,坐等賺錢,那麼大家都去做這一行了,還用得著累死累活的在外面打工賺錢嗎?



這個想法可以否定。

沒有打出魚🐟的原因

魚苗存活率

魚苗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基本是在十分之一左右,你這1300畝水庫,放了30萬尾魚苗,你自己想想,存活尾數基本是在3萬尾左右,只能說,太少了,這就等於,你在大河裡面放了一條魚,然後你去打撈,你說你能打撈出來嗎?當然,巧了你就打撈出來了。



魚苗生存環境

魚苗生存的環境,必須氧氣充足,水庫的話,水質就不多說了,保證這兩點之後,看看周圍有沒有農家土地活著汙染排汙水比較厲害的廠家,如果周圍有這兩類情況的話,魚苗就算能熬過去第一階段,估計也熬不過後面的階段。農藥汙水等,對水庫的影響是特別嚴重的,所以,水庫的選址要經過考究,千萬不能隨便找個水庫。



魚苗品種不一樣

也有可能是魚苗裡面混合了其他品種的魚苗,在魚苗生長的過程中,被天敵魚苗吃掉了,或者是大魚吃小魚,造成現在存活的魚🐟特別少,所以大海撈魚的感覺,就是撈不到魚。


養魚之前,還是先考慮清楚,千萬不要盲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