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功夫的電影有哪些?

LOK~㊣


有關中國功夫的電影有很多,可以按演員和知名度去找。

從演員方面,可以找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相關的電影,就我個人而言,李小龍的電影太老,看過不多且記憶不深刻,看的最多的是成龍、李連杰和甄子丹的電影,下面是我看過認為很不錯的。

成龍:《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A計劃》系列,《龍兄虎弟》《快餐車》

李連杰:《黃飛鴻》系列,《少林寺》,《少林小子》,《龍門飛甲》《霍元甲》《投名狀》《中南海保鏢》《太極張三丰》《新少林五祖》《精武英雄》《倚天屠龍記》

甄子丹:《葉問》系列,《唐山大師兄》

知名度方面:《臥虎藏龍》《東方三俠》系列,《龍門客棧》《笑傲江湖》系列,《功夫之王》《功夫熊貓》《殺破狼》系列

以上都是我所看過好的功夫電影,電視劇方面吳京的《太極宗師》,趙文卓的《霍元甲》都很好看。

那時的功夫電影是真打,拳拳到肉,現在不說也罷!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用。


愛追劇的樂樂媽


唐山大兄(1971)

  作為中國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龍的一部低成本影片,整個拍攝工作在泰國的一個小村莊完成,雖然在國人眼裡和李小龍其他作品比較起來差強人意,卻博得老外傾心,稱讚是最真實的打鬥,而且這部電影在當時可謂之明星薈萃,還有我們的英叔參演。

  一代宗師(2013)

  該片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和章子怡主演。它展示了民國時期功夫世界的愛與恨。

  新龍門客棧(1992)

  媒體評論:這是中國功夫電影的里程碑,也是新武俠電影的開始。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1992)

  外媒評論:它由李連杰主演,完美地展示了中國人民心目中的武俠世界。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1993)

  外媒評論:這是一部傳統風格的功夫電影,但動作設計和情節都是完美的。

  雙旗鎮刀客(1991)

  外媒評論:它不僅是一部功夫電影,也可以說是一部中國的西部電影。

  新獨臂刀(1971)

  它是著名功夫電影導演張徹的代表作,由姜大衛和狄龍主演。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1992)

  這是《黃飛鴻三部曲》中最成功的一部,由李連杰主演,徐克導演。

  臥虎藏龍(2000)

  這也是武俠片的里程碑。它詮釋了李安的思想,融合了大量的中國文化元素。(不過不是太迎合飄雪的口味)

  俠女(1970)

  外媒評論:一部武俠片的史詩。這比“臥虎藏龍”早了30年。這是一部武俠電影的教科書,在沒有數碼效果的年代拍攝和剪輯,後來的電影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上上籤


李小龍的電影

  唐山大兄(1971)

  精武門(1972)

  猛龍過江(1972)

  龍爭虎鬥(1973)

  死亡遊戲(1978

  李連杰電影

  《少林寺》《中南海保鏢》《黃飛鴻》(第一集)《龍行天下》《霍元甲》《精武英雄》《方世玉》(兩集)《冒險王》《洪熙官》《黑俠》《英雄》《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

  成龍電影

  《大小黃天霸》1962年

  《梁山伯與祝英臺》1963年

  《秦香蓮》1964年

  《和我痛飲》1966年

  《領悟禪宗》1968年

  《精武門》1970年

  《廣東小老虎》1971年

  《巾幗英雄》1971年

  《女警察》1972年

  《合氣道》1972年

  《金瓶雙豔》1972年

  《頂天立地》1973年

  《小偷斗大賊》1973年

  《龍爭虎鬥》1973年

  《碼頭龍虎鬥》1973年

  《香港過客》1974年

  《花飛滿城春》1974年

  《喜瑪拉雅》1975年

  《同是一家人》1975年

  《降龍大師》1975年

  《少林門》1975年

  《新精武門》1976年

  《少林木人巷》1976年

  《風雨雙流星》1976年

  《死亡舞蹈》1976年

  《劍花·煙雨·江南》1977年

  《鐵拳僧》1977年

  《天殺星》1977年

  《飛渡雲山》1977年

  《點只功夫▲簡單》1977年

  《蛇鶴八步》1978年

  《一招半式闖江湖》1978年

  《神拳》1978年

  《拳精》1978年

  《龍拳》1978年

  《龍騰虎躍》1978年

  《蛇形刁手》1978年

  《醉拳》1978年

  《笑拳怪招》1979年

  《36只瘋拳》1979年

  《奇異雙人組》1979年

  《笑拳怪招2》1980年

  《師弟出馬》1980年

  《殺手壕》1980年

  《炮彈飛車》1981年

  《龍少爺》1982年

  《迷你特攻隊》1982年

  《忍者戰爭》1982年

  《A計劃》1983年

  《炮彈飛車續集》1983年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年

  《快餐車》1984年

  《黑帶雙雄》1984年

  《福星高照》1985年

  《夏日福星》1985年

  《砰、砰作響》1985年

  《威龍猛探》1985年

  《龍的心》1985年

  《警察故事》1985年

  《龍兄虎弟》1986年

  《壞小子》1986年

  《A計劃續集》1987年

  《對不起》1987年

  《飛龍猛將》1987年

  《警察故事續集》1988年

  《胭脂扣》1988年

  《霸王花》1988年

  《霸王花2》1989年

  《通緝犯》1989年

  《奇蹟》1989年

  《群龍譜》1989年

  《藝人的反抗》1990年

  《龍兄虎弟續集》(又名《飛鷹計劃》)1990年

  《雙龍會》1991年

  《火燒島》1991年

  《西藏小子》1991年

  《滅火群英》1992年

  《超級警察》1992年

  《西域雄獅》1992年

  《阮玲玉》1993年

  《城市獵人》1993年

  《S計劃》1993年

  《重案組》1994年

  《大醉拳》1994年

  《紅番區》1994年

  《霹靂火》1995年

  《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又名《白金龍》)1996年

  《一個好人》1997年

  《好萊塢烈焰》1997年

  《我是誰》1998年

  《玻璃樽》1999年

  《尖峰時刻》1999年

  《贖金之王》2000年

  《特務迷城》2001年

  《尖峰時刻2》2001年

  《神奇燕尾服》2002年

  《贖金之王2》2002年

  《環遊地球八十天》2003年

  《飛龍再生》2003年

  《新警察故事》2004年


不朽是醬油


《太極張三丰》

近些年詠春被反覆拍攝,太極卻鮮有人觸及,大梁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太極張三丰》中李連杰已經將太極演繹出一個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完成了袁和平+張三丰+李連杰三個概念的完美結合;二是當今功夫明星能將太極拳完整演繹的比較少見,太極拳魂難以展現。在袁和平的幫助下連傑準備數年將太極拳搬上了銀幕,主要取法陳氏太極拳,特別是張三丰在參透太極拳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原理之後,獨自一人在野外演練太極拳一段,尤其把太極拳那中柔中蘊剛,靜則如長江大河,動則如排山倒海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葉問》

功夫迷都知道,甄子丹的招牌動作是類似凌空三腿,較黎強權的空中三連踢更為凌厲。正如黃飛鴻之於李連杰,陳家駒之於成龍,甄子丹需要一個符號來表徵和奠基他做一個功夫明星的榮耀。《葉問》犀利應允而生,葉偉信將功夫片中一直不食人間煙火的武術家變為愛生活愛老婆不教拳更為接地氣的葉師傅給了觀眾更為親切的體驗,甄子丹首次擺脫其一貫的狠霸凌厲的武術風格,通過對一位武術家在亂世中的勇氣與無奈的描摹,推演了葉問先生寬宏的宗師氣度。

《功夫》

從對功夫的詮釋能力和電影創作能力上來說,周星馳已經超越他的偶像李小龍。周星馳早年研習詠春,是葉問高徒黃淳梁的徒弟,後來梁朝偉拍攝一代宗師師準備期經常與周星馳探討詠春。《功夫》是周星馳內心醇積多年的功夫情結的集中釋放,也是向功夫前輩特別是師叔李小龍的致敬之作,這一點在啟用長相酷似李小龍的陳國坤出演他的大哥上得以隱喻。梁小龍、元華、元秋、黃飛鴻徒孫洪拳大師趙志凌、演技派套路高手董志華以及少林32代弟子、德楊禪師高徒釋延能分別演繹了洪拳、五郎八卦棍、少林十二路譚腿以及神怪武俠風格的六指琴魔、如來神掌、蛤蟆神功。周星馳雖是練家並非功夫高手,但在功夫概念的延伸上他應該在所有電影人中做了最為深度的挖掘。

《導火線》

《導火線》是華語功夫電影綜合格鬥第一影片,此片節奏緊湊、打鬥場景更加密集。讓人看到了時下實戰能力最強的鄒兆龍(倪星)和甄子丹兩人的對打,讓中國功夫迷在成龍李連杰之後重新找到深愛自己的功夫明星的理由。甄功夫再次席捲了全國各大影院,結合各國的武術特長,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格鬥模式.以帶給人更為強勁的視覺衝擊力.動作片也因此走進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少林寺》

作為電影,《少林寺》膾炙人口將載入史冊,將中華功夫和少林寺兩個概念同時推向了全世界,屬於中國建國後最為成功的文化作品。英氣十足、率直清亮的李連杰爆紅成為大眾偶像。瀟灑利索的動作、近乎直白的愛恨情仇一時間讓很多年輕人對於英雄有了新的定義。少林寺的十八般武藝在這部電影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示,可謂集大成之作,這一創舉也是空前絕後的。

《黃飛鴻:男兒當自強》

這部電影展示了中國功夫中以柔克剛的點穴和擒拿手法;沾溼的布棍的運用;靈活多變的南少林棍法;帶有迷信色彩的民間神打。片中李連杰與甑子丹的兩場棍戰足可以成為華語電影棍戰場景的第一經典,無出其右。兩位同校師兄弟,一使四門棍法,一使少林棍法,堅而不硬的白臘杆在兩人手中如同兩條有了生命的白蛇,剛柔相濟,棍勢若長江大河,勢不可擋,攻則無孔不入,守則密不透風,刺如毒蛇吐信,掃如翻江倒海,崩挑撩格各具精妙。在動作場面上也達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

《醉拳2》

此片展現了一代宗師劉家良的高深並與時俱進的武術造詣,成龍和盧惠光指導的這段打鬥,具有濃烈的古典功夫氣息,南派拳法的硬橋硬馬對峙北派腿功的大開大合,古典拳法博弈現代綜合搏擊,被成龍和盧惠光展現的淋漓盡致。盧惠光是被成龍發掘入行,是成家班中早期的中堅力量,腿功瀟灑凌厲,收發自如,堪稱一時無兩,其“一字馬”和黎明強權的“空中三連踢”堪稱成家班的招牌菜。影片特意設計了醉拳展示片段,成龍不不負眾望,完整展示了醉拳的剛柔並濟和險中求勝的要義。

《精武英雄》

這是華語第一部將搏擊概念深植動作套路的功夫電影,也是寫實類動作片中無法超越的巔峰。影片認真嚴肅冷峻,故事一目瞭然,線索極其簡單,一場場無比精彩的打鬥貫穿全片,屬於純粹的功夫電影,將分筋錯骨擒拿技巧、截拳道的快攻截擊、黑人武術的倒鉤踢等等很多武術技巧一一展示,錢小豪、周比利、倉田保昭、樓學賢等一眾實力戰將表現上乘,特別是作為搏擊冠軍的周比利腿法凌厲拳法精煉,演繹了最為成功的藤田剛。家恨國仇包圍的陳真以暴制暴、所向無敵,但影片並未止步於民族主義,武者有界武術無界,倉田保昭和李連杰對於武術思想的闡釋大梁認為超越了李小龍版本的民族情懷,更有一種憤怒止於感動、激情歸於冷靜之後的大道從容。

《龍爭虎鬥》

本片是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的美國影史25 部經典之一,在西方影迷眼中是功夫電影的代表之作,李小龍在本片中將其個人魅力發揮到極致,與《猛龍過江》相比,李小龍將截拳道的實戰技術,與表演性質的動作結合,於是既威力驚人,又“有如芭蕾般的美感”,如李小龍與羅拔之間的對打,兩人搭手,這個無法進攻的姿式中,李小龍以詠春勾漏手加寸勁拳三次以同一角度一招擊倒對手,在被對手抱腿後,元華作替身作出的空翻腿擊動作極具想象力,整場打鬥將中國武術以小勝大的精髓發揮到極致,還有李小龍表演的詠春六點半棍,短棍及兩節棍,以及最後與石堅的鏡屋打鬥等,都使這部電影成為一場功夫的盛宴。

《猛龍過江》

一黑一白,互為表裡;一剛一柔,同克共耦;身形氣力寸尺間構圖成勢,招式交際輕重無度卻忘記善惡。沒有采用任何鏡頭剪輯,直接採用中長鏡實拍全過程,場面驚心動魄,展示了李小龍“截拳道”精神和要義,對手羅禮士是空手道世界冠軍,當時一等一的實戰高手。這種真實的幾乎無關電影表現手法的格鬥自然成為李小龍功夫電影的巔峰,也是華語功夫電影的巔峰。











大貓影視廳


大家很多人都會提到李小龍。成龍,或是李連杰。早期的《唐山大兄》《醉拳》,亦或是《黃飛鴻》,或者《太極張三丰》這些大家估計都看過,也不用我這裡多說。

徐浩峰的電影倒是值得一說,從編劇《一代宗師》,再到自己導演的《倭寇的蹤跡》《師傅》展現的,堪稱是另一種更加真實的武林和功夫。連屢被撤檔的《刀背藏身》都拿到過國際電影節的獎項。

《師傅》近代武功已沒落,武林大佬利用小卒子踢館,以期達成自己的目的。硬派功夫是看點,外加文藝風格和背後的隱喻,稱得上優秀的功夫電影。《倭寇的蹤跡》,戚繼光將軍老部下,帶著改良版倭刀前來踢場,卻遇到當地武林人士抵制,主角誓把自己的武器列入武器譜。更沒有任何華麗的打鬥,功夫的動作也不飄逸,都是一擊制勝。

武林老前輩可以因為體力被年輕女子一招大倒下,也可以憑著經驗勝過主角一籌。

最後的結尾,真正的諷刺,武林需要創新,改良倭刀卻只被擺入武器庫,受人膜拜,傳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