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湧的智能市場,本地格局還將如何變化?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佈局,以及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升級和發展,在用戶的迫切需求和市場的發展潛力推動下,智能家居領域成為時下最為火熱的風口之一,各種智能終端產品紛紛湧現,然而在整個智能家居的生態圈中,不論是家居娛樂系統、照明控制,亦或是相關硬件產品等,都離不開對於“入口”的追逐,掌握入口優勢的一方,就順利掌握整個領域的流量,而智能音箱便存在這樣的入口優勢,其競爭也顯得格外兇殘。

風起雲湧的智能市場,本地格局還將如何變化?

從2017年開始,中國智能音箱市場處於初期開發階段,被寄予“爆發元年”的期待,短短半年內便湧現出上百個品牌爭奪市場,隨著以小米為首的低價策略佔據主場,到阿里、百度先後加入大打價格戰的隊伍中,當巨頭掌握話語權和定價規則時,參與競爭的小型玩家失去生存的土壤,而中高端價格的智能音箱尚未在本地用戶建立起認知,依舊保持自身的調性不願向低價妥協,在價格戰的氛圍中也受到不小的衝擊。如此智能音箱在國內市場從百箱大戰,逐漸轉換為小米、阿里和百度三足鼎立的格局,佔據國內絕大部分的市場。

來到2018年,AI語音交互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普及,智能家居市場的升級更新,語音交互入口的多元化,使得智能音箱的使用場景不斷被瓜分,但巨頭之間的補貼之戰對市場規模的擴大起到直接的作用,根據全球知名市場分析公司 Canalys在2018年5月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在2018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市場,儘管亞馬遜和谷歌依舊佔據第一第二的位置,但阿里、小米和百度也迅速擠進前五的行列。

風起雲湧的智能市場,本地格局還將如何變化?

在互聯網行業中,通過燒錢補貼的方式快速獲得市場份額屢見不鮮,如同瑞幸咖啡一般,其給用戶營造的印象便是瘋狂燒錢,儘管野蠻粗暴但卻屢試不爽,當然此種方式顯然只適合背後有龐大資金支持的巨頭企業。如今的智能音箱市場進入寡頭髮展的時代,面對產品同質化的日益嚴重,實現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和產品創新勢在必得,在人口流量耗盡、資本市場逐漸冷靜的背景下,智能音箱行業中的泡沫消散,整個行業的目光又將重新聚焦於產品本身。

儘管從智能家居領域來看,具有價格優勢的智能音箱作為語音交互產品,相較於廣泛應用的AI語音交互技術,處於使用場景被瓜分和被邊緣化的出境中,其次關於智能音箱是真是偽的爭議一直存在,受制於技術瓶頸,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會感受到智能音箱的智能化水平有限,甚至會因處於較差的網絡環境中造成的用戶體驗差,這是由於早期的人工智能技術並不能賦予機器足夠的理解力,導致人機之間的交互體驗未能達到足夠智能的狀態,只要用戶的表達相對複雜,對於機器而言是較難理解的,用戶也就難以獲得滿意的答案。

風起雲湧的智能市場,本地格局還將如何變化?

對於國內智能領域的巨頭而言,一味追逐產品的出貨量,並不能真正解決智能音箱的交互體驗問題,而百度 AI 交互設計院在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得出,影響語言體驗的因素也可從輸入和輸出兩個維度進行考慮,這兩種能力的提升是智能設備在未來取得突破和發展的關鍵。未來,智能音箱只有真正符合家居場景,或許才能融入萬物互聯的新階段。

潤界本地化常年為海內外的大小企業提供國際化整體解決方案,以及音頻處理、移動互聯網軟件開發、本地化翻譯、多語言圖形圖像設計與排版等服務。幫助企業更快的融入目標市場,更快實現全球化、國際化的發展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