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母親幫帶孩子,摔成骨折還遭兒子數落,老人:帶孩子真難

6旬母親幫帶孩子,摔成骨折還遭兒子數落,老人:帶孩子真難

這個世上,都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偉大的,為了孩子可以傾盡一切,但孩子長大後,兒女對父母的感情卻不這麼深厚,正如那句話說的“上對下容易,下對上很難”

6旬母親幫帶孩子,摔成骨折還遭兒子數落,老人:帶孩子真難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老了,但任務還沒完成,那就是繼續給兒女帶孩子,還要當“保姆”,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樣樣都得幹,事事都得操心,一天到晚辛苦不說,還要忍氣吞聲,心裡多悲傷。

這些事情裡,最難的是帶孩子,很多老人都深有體會。帶孩子,吃不好不行,睡不好也不行,玩不好也不行,要是一不小心摔著碰著,那更是攤上大事了,無論是兒女還是兒媳,肯定少不了一頓數落。

6旬母親幫帶孩子,摔成骨折還遭兒子數落,老人:帶孩子真難

鄭阿姨今年63歲,膝下一兒一女,在她那個年代很多人都羨慕,兒女雙全,家庭條件也不錯,並且兩個兒女也比較出眾,從小生活什麼都不缺,無論是穿衣還是吃飯,都讓別的同學羨慕。

現在兒子家生了二胎,第一胎是個女孩,現在是個男孩,一家人別提多開心。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這幾個孩子都是鄭阿姨照看大的,現在兒子這個二胎又是鄭阿姨繼續照看,雖然心裡有些不想,但為了給兒子減輕負擔,還是答應了。

6旬母親幫帶孩子,摔成骨折還遭兒子數落,老人:帶孩子真難

兒子家住5樓,又沒有電梯,每天上下樓確實辛苦,再加上鄭阿姨膝部有關節炎,陰天下雨疼得厲害。孩子兩歲時,有一天鄭阿姨抱著孩子上樓,到三樓時突然腳底一滑,整個身體向前趴去,眼看就要摔在臺階上,鄭阿姨用兩個胳膊拼命護著孩子,倒地那一刻,兩個胳膊摔在地上骨折了,疼得鄭阿姨半天沒起來。

回到家後,兒子看鄭阿姨和孩子一身泥,就問怎麼回事,鄭阿姨實話實說了,一聽摔倒了,兒子趕緊上下看孩子哪不舒服,突然發現手指磨破皮了,流出血來,立馬不高興了“你怎麼看孩子的,真不中用,孩子手都破了,看著多心疼”,說完帶著孩子進屋了。

6旬母親幫帶孩子,摔成骨折還遭兒子數落,老人:帶孩子真難

鄭阿姨胳膊疼得厲害,在家又不敢出聲,開門出去了,一個手扶著樓梯扶手慢慢往下走,她想到剛才兒子的話,心如刀割,當年她也是這樣愛護兒子的,現在怎麼這麼冷漠,絲毫感覺不到兒女的溫暖。小時候,她那麼愛兩個兒女,為什麼長大了會這樣,現在摔倒了都不關心,心裡只有他的媳婦和孩子,早早沒有她這個母親的位置。

坐在地上,鄭阿姨開始傷心地流淚,越想越覺得自己委屈。這幾年,她看完這個孩子,再去看那個孩子,整天累得腰痠背痛,很多時候晚上腿疼得都睡不著覺,可沒有一個人關心過她。不關心也罷,不被數落就不錯了,每天還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個地方做得不好,惹兒女或兒媳不高興了,免不了又是一陣數落。

6旬母親幫帶孩子,摔成骨折還遭兒子數落,老人:帶孩子真難

就這樣坐著,一直坐到快天亮了,鄭阿姨決定回去了,開門後看到兒子一家睡得很香,鄭阿姨長嘆了一口氣,自己一夜不回來都沒人找,這次徹底寒心了。收拾完行李,靜靜地回老家了,她決定一個人過完餘生,不再為兒女操勞,因為她心寒了。

後來,兒女分別去了幾次,又是道歉又是哭鬧,但鄭阿姨都沒有改變主意,她知道現在這兩個兒女已經懶習慣了,長這麼大仍然什麼不幹,家務活都是她一個老人在幹,幹了還不落好,所以鄭阿姨想通了,兒女的事讓他們自己去做吧,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6旬母親幫帶孩子,摔成骨折還遭兒子數落,老人:帶孩子真難

對於這樣的事,現實生活中很普遍很常見,只不過有的老人住得舒坦,因為兒女孝順,說話態度好,給老人好脾氣。但也有不少老人沒辦法,心裡全是兒女還有孫子孫女,即便受苦受累受氣也無所謂,只要能看到他們就行。當然,還有些老人寧願給錢請保姆,也不願帶孩子,因為這件事確實太累了。

憑心而論,帶孩子確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經歷過的老人應該都有很深的體會,往往是有些兒女不知辛酸,下班了不僅不帶孩子,還不做飯不收拾家務,習慣像小時候一樣被伺候,這樣的兒女應該反思。

有些老人帶孩子是迫不得已,他們身體已經在超負荷運轉,很多時候都是在咬牙堅持,並不是看到的那麼輕鬆,即便輕鬆也是為了不讓兒女擔心,故作堅強罷了,身為兒女又怎能不知?

6旬母親幫帶孩子,摔成骨折還遭兒子數落,老人:帶孩子真難

當父母晚上累得腰痠背痛時,當他們身體有病卻不忍心告訴兒女時,當他們為了兒女仍在咬牙堅持帶孩子時,希望所有兒女都能靜心反思,父母還能陪伴多久,他們還能辛勞多久,他們是含辛茹苦養大我們的父母,而不是用來使喚數落的保姆。

情感話題:現實生活中,你願意給兒女照看孩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