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利物浦3-1擊敗曼城

引人矚目的英超第12輪焦點戰在安菲爾德球場打響,領頭羊利物浦坐鎮主場迎戰曼城。上半場,法比尼奧和薩拉赫分別在第5分鐘和第12分鐘收穫進球。下半場,亨德森助攻馬內破門得分為利物浦奠定勝局,貝爾納多-席爾瓦在第77分鐘為曼城扳回一球,最終,利物浦主場3-1擊敗曼城。此役戰罷,利物浦積34分繼續領跑英超積分榜,曼城積25分下滑至第四名,雙方的分差擴大至9分,曼城的爭冠形勢不容樂觀。

本場比賽多次出現爭議判罰,阿諾德兩次禁區內手球都逃過了點球判罰,薩拉赫的進球也被質疑越位在先,這使得執法本場比賽的主裁判奧利弗和VAR都成了媒體和球迷熱議的焦點。儘管曼城主帥瓜迪奧拉在比賽中對幾個關鍵判罰表達了不滿的情緒,甚至在賽後諷刺地對裁判說“非常感謝”。但是,他在賽後接受採訪時還是保持了剋制,並沒有過多評論這些爭議判罰,只是對記者說道:“去問裁判吧,別問我,問問邁克·萊利和VAR的那些人吧,我們盡力了。”很顯然,瓜迪奧拉的怒火併沒有消退,但他不想捲入毫無意義的“口水戰”。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阿諾德手球爭議令瓜迪奧拉非常憤怒

瓜迪奧拉在採訪中肯定了球員們的表現,他表示:“今天發生的一切展示了為什麼我們是冠軍,我為我的球隊感到驕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驕傲。我們開局非常好,並展示了難以置信的勇氣。在兩球落後時,我們還能積極地應對是很不容易的,這是球隊最好的表現之一,這就是我們需要的,希望我們能夠繼續進步。”

當被問到本場輸球的原因時,瓜迪奧拉表示:“因為他們進了三個球,我們只進了一個。這和那次歐冠淘汰賽很相似,除了上半場的某些時段,我們在多數時間裡踢得很好,但是我們因為自己的錯誤丟了分,這就是我們的現狀。在足球比賽中,你不可能總是贏球,我很自豪看到我的球隊在這個球場以這種方式對抗強硬的對手。”

利物浦主帥克洛普也在賽後總結了球隊勝利的原因:“戰勝曼城,這對世界上的每支球隊來說都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你不能按照他們的方式踢球,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球隊之一。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執行我們的戰術。開始的時候,我們不停地逼搶對手,你能感覺到這(逼搶)對兩支球隊都很重要。我們打進了兩個難以置信的進球,在這之後我們不得不忍受曼城踢球的方式。直到他們進球之前,我們還可以用某種方式控制比賽。但在丟球之後,你能看到球員太累了,我不知道有多少次皮球滾過了球門前的六碼區域,這給人的感覺不太好。感謝上帝,沒有一名曼城球員等在後點將球打進,曼城以前常常利用這樣的方式取得進球。 當然,有時候你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毫無疑問,利物浦本場的表現更加出色。儘管曼城的高位逼搶在比賽剛開始的幾分鐘裡給主隊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但是利物浦很快適應了對手的節奏。他們在略顯被動的情況下打出了高效率的快速反擊,憑藉一次快速進攻轉換和一次大範圍轉移攻擊對手的弱側,利物浦在比賽剛進行到12分鐘的時候就取得了兩粒進球。雖然瓜迪奧拉的4-2-3-1陣型加強了對後場的保護,但這也削弱了球隊的攻擊力。下半場馬內的進球擴大了比分優勢,但落後三球的曼城並沒有放棄。隨著利物浦球員體能的大幅度消耗和克洛普保守的換人變陣,曼城在最後20分鐘裡完全統治了比賽,他們的高壓進攻多次創造出很好的進球機會,但曼城的攻擊手們沒能把握住機會,最後只由貝席打進一球。

在下面的戰術覆盤中,我們將從瓜迪奧拉的戰術安排、曼城的攻守戰術表現和以及兩位主帥臨場調整對比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曼城攻防兩端出現的問題,看看他們為何無法與利物浦抗衡,從而再次遭受一場客場失利。

雙方的首發陣容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利物浦的首發陣容

利物浦主帥克洛普繼續使用4-3-3陣型迎戰曼城。阿利森擔任主力門將,範迪克和洛夫倫組成雙中衛組合,左右邊後衛分別是羅伯遜和阿諾德。法比尼奧坐鎮中路扮演中場支點的角色,維納爾杜姆和亨德森在其兩側出任中前衛。鋒線三叉戟依然是馬內、薩拉赫和菲爾米諾。

從這個陣容可以看到,利物浦的陣容比較完整,除了主力中衛馬蒂普因傷停賽之外,其餘主力球員都沒有受到傷病的影響。能保持比較完整的陣容也是利物浦本賽季穩定表現的原因之一。利物浦本場的比賽策略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是充分利用邊鋒的速度和控球優勢從左右兩個方向衝擊對手的防線,中路的菲爾米諾和法比尼奧作為支點球員串聯組織進攻,兩名邊後衛充分利用球場寬度拉伸對手陣型併為中路和肋部的攻擊手輸送傳球。兩名中前衛則根據場上的情況向前壓制或後撤補位掩護。克洛普的戰術思路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只要球員們按照既定的戰術計劃發揮出自己的優勢,他們就可以在比賽中確立優勢。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曼城的首發陣容

瓜迪奧拉在本場比賽的戰術安排上做出了調整。或許是受到了大衛-席爾瓦因傷缺陣的影響,瓜迪奧拉用4-2-3-1陣型取代了慣常使用的4-3-3陣型。他讓傷愈復出的羅德里和京多安組成雙後腰搭檔,讓德布勞內擔任組織前腰。由於埃德森在週中歐冠聯賽中受傷,布拉沃成為了本場比賽的首發門將。後衛線上,斯通斯和費爾南迪尼奧出任雙中衛,左右邊後衛分別是安赫利諾和沃克。斯特林和貝席擔任邊前衛,作為箭頭前鋒的阿奎羅頂在最前面。

自本賽季開始以來,曼城受到了嚴重的傷病影響,多名主力球員接連重傷不得不長時間缺席比賽,這使得曼城本賽季的表現並不像利物浦那樣穩定。特別是拉波爾特、津琴科等多名後防主力球員因傷無法比賽讓瓜迪奧拉在排兵佈陣時捉襟見肘,再加上奧塔門迪不穩定的競技狀態,瓜帥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讓後腰費爾南迪尼奧來扮演中後衛的角色。頻繁更換後衛線組合使得曼城後防線很難形成默契的配合,這也是本賽季曼城防守不穩定的主要原因。

曼城雙後腰陣型削弱了球隊的攻擊力,前場創造力不足,傳球優勢無法充分發揮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從本場比賽的首發陣容可以看到,瓜迪奧拉希望用雙後腰來確保後場中路和肋部的防守穩定性,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球隊的攻擊力。在以前的比賽中,曼城的4-3-3陣型可以保證他們在進攻時有5個攻擊點來填滿中路、兩個肋部和兩個邊路區域。特別是大衛-席爾瓦和德布勞內同時首發時,這兩位優秀的組織者可以憑藉出色的創造力在左右兩個肋部為隊友製造進攻機會。然而在本場比賽中,由於大衛-席爾瓦因傷無法出戰,曼城無法打出他們最擅長的左肋直傳進攻。再加上曼城在前場只有4個穩定的進攻點,這使得曼城的進攻能力下降了很多。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德布勞內被安排前腰的位置上,但他的活動範圍比較大。在上半場的多數時候他都會在中路和右肋部區域活動並頂在對手的防線上,而阿奎羅的位置更靠近左肋部,他們的位置關係更像是4-4-2陣型中的雙前鋒。這樣的位置變化使得德布勞內無法像以前擔任右中前衛時可以在右肋部區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傳球優勢。兩個肋部的傳球優勢無法發揮出來,再加上德布勞內在中路很容易受到對手的密集盯防無法順暢地面向前方傳球,這進一步限制了曼城進攻能力的發揮。從下面的傳中球路線圖可以看到,儘管德布勞內本場的傳中球多達14次,但多數都是角球和任意球,運動戰傳中球少得可憐,打入禁區的縱向傳球也很少,其主要原因就是他離開了自己最“舒服”的位置,限制了傳球優勢的發揮。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德布勞內的前場傳球路線圖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德布勞內的傳中球路線圖

為了彌補攻擊力的不足,瓜迪奧拉在進攻推進時安排了一個不對稱的攻擊陣型,他讓右後衛沃克前壓進入前場右路提供進攻層次並壓制主隊的左路進攻。沃克的前場位置基本保持在貝席和德布勞內身後的區域,其目的就是在右路形成了一個緊密聯繫的三人組合來取得突破。然而,這個組合的進攻效果並不理想。利物浦加強了這一側的防守來阻止對手建立人數優勢,邊鋒馬內經常回撤到後場積極地參與防守,這使得右路三人組很難打出像樣的進攻配合。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凱爾-沃克的前場傳球路線圖

值得注意的是,沃克前場傳球總數只有12次,成功了7次,而這些傳球都是縱向或斜向短傳,邊路傳中只有2次,都沒有成功。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沃克的進攻作用並不大,儘管他有時可以佔據很好的進攻位置,但他都沒能送出創造性的傳球。以下圖為例,沃克此時的位置就是德布勞內最擅長的傳球點,但他無法像德布勞內那樣能為隊友送出犀利的後點球。或許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他沒有選擇傳中而是再次把球傳給了邊路的貝席。沃克的前壓不僅沒有幫助球隊的進攻,反而由於位置過於靠前給對手留下了較大的進攻空間。比賽剛開始5分鐘,利物浦在快速進攻轉換中充分地利用了沃克前壓留下了的空檔,從左路快速推進到進攻三區,造成對手防線混亂,法比尼奧完美地抓住了曼城中路防守空虛的時機,用一腳精彩的遠射攻破客隊的球門。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曼城的右路進攻受阻,主隊的嚴密防守讓他們的右路三人組無法利用短傳取得突破,更為糟糕的是,他們很難在這一側送出高質量的傳中球。因此,曼城在上半場後半段把進攻重心移到了左路。左後衛安赫利諾和京多安經常從邊路和肋部壓上進攻,德布勞內也會向這一側靠攏或回撤與左路隊友做配合。

與右路進攻不同的是,曼城的左路進攻更具靈活性。他們在這一側可以打出不同的進攻的套路。最重要的是安赫利諾可以送出傳中球以及德布勞內有了傳球的空間。安赫利諾的前場傳球總數24次,是沃克的兩倍,他的縱向傳球成功率更高,傳球距離也更大,這使得曼城可以在左路更加快速地向前推進。他多次在左路送出傳中球發動進攻,儘管9次傳中球成功了1次,但這位唯一的一次成功傳中就幫助球隊扳回了一球。他在下半場利用快速低平傳中球為貝席送上了一記精彩的助攻。

當曼城的進攻重心移向左路後,德布勞內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他不再固守鋒線,而是積極地回撤到左中前衛的位置上,這就為他提供了可以充分發揮傳球優勢的空間。下圖就是最好的例證,德布勞內在左肋部區域回撤擺脫了對手的盯防,他可以面向前方傳球。他用一記精準的直傳球找到前插跑入禁區的安赫利諾,後者的射門擊中門柱後彈出了底線。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德布勞內的創造性傳球

然而,受制於自己的位置角色,德布勞內這樣的創造性傳球並不多。在全場比賽中,他送入禁區的傳球只有4次(不包括定位球),其中只成功了兩次。這就是曼城進攻缺乏創造力的寫照。在大衛-席爾瓦缺陣的情況下,當今足壇的頂級傳球手德布勞內又被安排在一個無法發揮優勢的位置上,這就是曼城進攻端最大的弊病。

曼城的防守問題:對弱側和腰位保護不足成防守端最致命的弱點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在本場比賽中,曼城採用了高位逼搶和中低位區域聯防的防守策略。他們的高位壓迫戰術極具侵略性,逼搶深度甚至覆蓋到對手的小禁區內,阿奎羅多次向阿利森施壓。曼城搶開局的意圖非常明顯,他們的目的就是利用高壓緊逼戰術破壞利物浦的後場組織,迫使對方後場球員出現失誤。當對手將球推進到中前場時,他們就會在後場擺出一個4-4-2的防守陣型。兩名邊鋒斯特林和貝席回撤與雙後腰形成4人中場防線,前面只留下阿奎羅和德布勞內準備伺機發動反擊。曼城這個防守陣型最大的特點就是,後衛線球員站位緊湊但中場球員間距較大,兩條四人防線縱向距離過大,且整體位置比較靠前。從下面的平均位置對比圖可以看到,曼城的陣型位置更靠前,且陣型長度更大,而利物浦的陣型更加緊湊且位置更靠後。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球員平均位置對比:利物浦VS曼城

曼城這樣的防守策略存在著很多問題。第一,當他們高位逼搶和進攻時,曼城後衛線的位置會比較靠前,特別是邊後衛由於過於前壓造成身後空檔較大,從而給對手留下可以快速向前推進的空間。一旦利物浦邊路攻擊手從兩翼快速進攻,他們就可以憑藉速度和控球優勢給曼城的防線造成致命的威脅。如前所述,利物浦利用曼城的這個防守弱點在剛開場不久就打進一球。

第二,由於後衛線球員站位緊湊,當曼城防守重心向一側傾斜時,他們的弱側會出現較大的空檔,邊後衛或中場球員無法及時對利物浦邊路球員的進行壓制干擾,使得對手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發動邊路進攻。他們的第二個失球就是最好的例證。可以看到,當利物浦進行大範圍轉移時,曼城的防守重心集中在強側,而弱側缺乏保護。當貝席過來補防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而沃克也無法快速補防限制對手傳球,從而給了羅伯遜從容傳球的時間和空間。利物浦左後衛的傳球準確地找到了後點的薩拉赫,後者完美把握住了機會頭球破門得分,為利物浦擴大了比分優勢。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利物浦的第2粒進球

曼城的第三個失球也體現了他們對弱側保護不足的問題。從下圖可以看到,當亨德森下底傳中時,右後衛沃克注意力不夠集中沒有盯死後點的馬內,而門將布拉沃也出現了判斷失誤,未能及時向後點移動來保護弱側。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利物浦的第3粒進球

第三,曼城的後腰位置在陣地戰階段和防守轉換階段都出現了明顯的防守問題。他們的高位逼搶戰術使得兩條防線之間距離被拉大,京多安和羅德里在陣地戰防守中有時會冒然上搶造成防守失位,使得對手可以順利地從中路突破中場防線造成威脅。由於利物浦在陣地戰進攻中很少從中路推進,他們更多的是利用長傳轉移從兩個邊路發動進攻,因此主隊並沒有充分地利用這一點從中路衝擊曼城的防線。但在為數不多的中路推進中,利物浦還是可以比較順利地突破曼城的中場防線。從下面兩幅動圖中可以看到,曼城的中場防線比較靠前,羅德里和京多安兩次上搶造失誤成腰位防守空虛,被馬內和法比尼奧接連從中路取得突破。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然而,在由攻轉守的過程中,曼城的腰位防守就成了最致命的弱點。利物浦很擅長在進攻轉換過程中利用攻擊手的速度優勢造成對手的防線混亂,即使第一次進攻無法制造威脅,他們還可以利用二點球機會趁對手防線混亂的時候進行第二次打擊。利物浦第一粒進球就充分地展示了這一點。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利物浦的第一粒進球

上面的場景展示了利物浦第一粒進球的全過程,利物浦從後場發動快速反擊,馬內的橫傳球以及中路菲爾米諾和薩拉赫的跟進造成曼城防線出現混亂,兩名後腰都在禁區內協防使得禁區前出現真空地帶。京多安的解圍球並沒有踢遠,從中路跟進的法比尼奧遠射得手。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曼城在比賽中多次暴露中路空檔,特別是在防守轉換階段,他們的兩名後腰經常失去防守位置從而多次給對手留下製造威脅的機會。下面的兩個場景展示了曼城在由攻轉守過程中出現的腰位防守問題。第一個場景與第一粒進球比較相似,由於曼城後腰球員都進入禁區內防守,使得禁區前沿出現較大的空檔。菲爾米諾在同樣的位置發動二次進攻,但他在射門時將球踢飛了。而在第二個場景中,阿諾德在接到阿利森的傳球后快速帶球突破曼城的中場防線,由於京多安和羅德里的位置比較靠前,他們根本來不及回位防守。可以看到9號菲爾米諾在無人盯防的狀態從容地在中路前插跑動。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瓜迪奧拉臨場應變不足,克洛普的換人變陣更顯“狡猾”

瓜迪奧拉最大的短板就是臨場應變能力偏弱。特別是在重要的比賽中,一旦曼城處於不利的境地,瓜迪奧拉很難做出有效的戰術調整來幫助球隊擺脫困境。這就是曼城總是無法在歐冠聯賽中更進一步的重要原因。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兩隊換人情況對比

本場比賽中,瓜帥的弱點再次顯露出來。當落後三球的曼城陷入困境的時候,他只用掉了一個換人名額,就是用熱蘇斯換下了阿奎羅。直到比賽結束,他還留有兩個換人名額沒有使用。而這唯一的換人也只是對位調整,球隊的進攻戰術並沒有隨之發生變化,他們的進攻重心仍然集中在左路,進攻方式也沒有改變。可以看出瓜迪奧拉希望體能充沛的熱蘇斯能夠憑藉個人能力沖垮主隊的防線。但對於已經開始準備“擺大巴”的利物浦來說,對手想要憑藉一己之力突破主隊的密集防守簡直就是一個笑話。雖然利物浦也因對弱側保護不足被曼城打進一球,但他們在最後階段出色地完成了防守任務,沒有讓客隊再次取得進球。

反觀利物浦主帥克洛普,他充分地利用換人名額進行調整。在確立領先優勢的情況下,逐步將球隊帶入防守姿態來確保主力球員可以得到休息並最終取得本場比賽的勝利。下面就來看看克洛普就如何通過換人變陣來提升球隊防守能力的。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克洛普的三次戰術調整

第一步,克洛普在第60分鐘時用米爾納換下亨德森,並變陣為4-4-1-1防守陣型加強對兩翼的保護。由於曼城主攻利物浦的右路,克洛普並沒有讓米爾納在這一側加強防守,而是把他安排在左路。他的目的就是保持右路的高機動性,當對手的左後衛壓上進攻時,他們可以伺機尋找對手身後的空檔發動快速反擊。

第二步,當曼城從左路發動進攻扳回一球后,克洛普在第79分鐘下了菲爾米諾,把替補上場的張伯倫安排在右邊前衛的位置上,其目的就是加強對右路高位的保護,同時保持一定的進攻能力。

第三步,克洛普在第87分鐘時用戈麥斯換下了薩拉赫,並將陣型調整為4-5-1。可以看到利物浦前面只剩馬內一人,張伯倫和維納爾杜姆被換到右邊路和肋部,米爾納來到左肋部防守,而阿諾德的位置前提,戈麥斯來擔任右邊後衛。此次調整後,利物浦完全進入密集防守狀態,他們用五人中場防線來構建第一道緊密的封鎖線,同時留下阿諾德這個可以快速反擊的進攻點。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從上述的調整中可以看到,克洛普在逐步加強防守的同時,都保留了球隊快速反擊的能力,他的有效應對最終讓利物浦保住了領先優勢,從而使主隊在這場強強較量中全取三分,擴大了與曼城的積分差距。如此大幅度的換人變陣在曼城的比賽中是很少能看到的。從臨場指揮的角度來看,克洛普顯然更勝一籌。

寫在篇尾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全場數據統計:利物浦VS曼城

在本場比賽中,克洛普治下的球隊展現了超強的進攻能力,全場射門12次,其中5次射正,取得3粒進球,他們將“快準狠”的進攻方式發揮到了極致。在兩個半場的開始階段,他們都打出了高效的進攻,簡單、快速的進攻轉換令人印象深刻。從後場發動進攻到進入進攻三區,他們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通過兩三次縱向傳遞就可以快速完成。利物浦再次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當然,他們的防守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當對手企圖在強側建立人數優勢發動進攻時,他們的防守注意力很容易被對手吸引從而出現對中路腰位和弱側保護不足等問題,這樣的問題在之前的比賽中也多次出現過,這是他們需要重點總結的地方。

英超兩強相鬥:從排兵佈陣到臨場指揮,克洛普完勝瓜迪奧拉

利物浦的防守漏洞

對瓜迪奧拉來說,這是一次完敗。從戰術安排到臨場指揮,他都輸給了克洛普。在大衛-席爾瓦無法出戰的情況下,他排出了一個不能發揮球員優勢的陣容,大大削弱了球隊的進攻能力。儘管他們的射門嘗試多達18次,但只有3次射正球門範圍,7次射偏,還有8次被對手成功封堵。他們的進攻缺乏創造力,德布勞內受到位置角色的影響,無法施展精妙的傳球技藝,這就是曼城進攻端的主要問題。“藍月軍團”的防守問題更為嚴重,雖然他們排出了雙後腰陣型,但在陣地戰和快速防守轉換過程中還是多次出現腰位和弱側保護不足的情況,以至於被對手抓住弱點連進三球。此外,瓜迪奧拉的短板再次顯現,主帥臨場應變不力也是曼城輸球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