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罵成龍 劉德華 卻獨寵張國榮!一生寫歌2000首,娶小17歲平凡妻

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飄我影蹤,雲彩揮去卻不去,贏得一身清風

...

人生休說苦痛,聚散匆匆莫牽掛,未記風波中英雄勇,就讓浮雲輕拋劍外

...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15年前的11月,一代詞曲“鬼才”黃霑駕鶴西去,也讓曾經輝煌的粵語歌曲從此江河日下。

作為流行音樂的代表人物,香港一個時代的標籤,黃霑一生就是香港樂壇的縮影。

馳騁詞壇數十載,寫盡江湖女兒情長,他創作了超過2000首作品,詞曲俱佳,成就了無數經典

他罵成龍 劉德華 卻獨寵張國榮!一生寫歌2000首,娶小17歲平凡妻

天賦異稟,創意非凡的他,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嶄露頭角,1968年,他創作了第一首歌曲《忘記他》,由鄧麗君演唱並收錄在其粵語專輯裡。

得益於年少時博覽群書,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大學主修中文,令其對文字的造詣領悟頗高,首次創作便與當時風靡全球華人偶像鄧麗君合作。

小試牛刀,便一鳴驚人!

他的詞曲中充滿了古風的江湖味道,氣勢磅礴,渾然天成!

誓要去 入刀山 浩氣壯 過千關 豪情無限 男兒傲氣 地獄也獨來獨往返

----《誓要入刀山》

問世間 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在世間 自有山比此山更高

但愛心找不到比你好 … 待我心 世間始終你好

----《世間始終你好》

傲氣傲笑萬重浪 熱血熱勝紅日光 膽似鐵打骨似精鋼 胸襟百千丈 眼光萬里長

誓奮發自強

--《男兒當自強》

他的作品不囿於痴男怨女的糾纏,意境開闊,有天地的浩然正氣,有江湖的狹義之情。始終包含一種讓人披甲上陣,重整河山的抱負。

他罵成龍 劉德華 卻獨寵張國榮!一生寫歌2000首,娶小17歲平凡妻

有人說:江湖在金庸的書筆下,在徐克的電影裡,也在黃霑的詞曲中。

這樣恣意灑脫,只有擁有學富五車,貫通古今的才華才能夠駕馭,不侷限於一山一水,不侷限於愛恨情仇男歡女愛,他的胸襟裡蘊藏的是一個江湖的恣意,民族河山的偉大。

既是天縱奇才,便不會拘泥於單一的詞曲。

作為與金庸、倪匡、蔡瀾齊名的香港四大才子,1969年,黃霑便開始寫專欄,並在那時闖出了一番名堂。

1973年撰寫的成人笑話集《不文集》,以黃腔口調調侃人生,雅俗共賞,葷素不忌,看似不上臺面的《不文集》,實在道理通透,哲理非凡。這部文集再版了60多次,創下了香港記錄,至今無法打破。

1989年,又曾與倪匡、蔡瀾一同主持《今夜不設防》訪談節目,雖只有短短的2年時間。訪談邀請的對象均是當時年代最紅的一線明星、名人(張國榮、周潤發、成龍、林青霞、鐘楚紅等)插科打諢,剖析內心,言論開放自由,卻又妙語連珠。

他罵成龍 劉德華 卻獨寵張國榮!一生寫歌2000首,娶小17歲平凡妻

還記得讓人津津樂道那句廣告:“人頭馬一開,好運自然來!”

這則經典的廣告語同樣出自黃霑之手,簡簡單單的十個字,便讓一則產品,銷量激增。黃霑不僅僅文字造詣了得,同時還深知國人的胃口----喜歡吉利,對未來充滿希望!

而才子不僅有才,更有氣----脾氣!義氣!傲氣!正氣!

90年代,徐克邀請黃霑為《笑傲江湖》譜曲,曲子反覆修改不得要旨,在主題曲《滄海一聲笑》最後一次送稿時,同時也在稿子的背後寫道:

“徐克,這是最後一次修稿,你要就取,不要就另聘高明!”

果然,一首經典之作誕生,高山仰止,響徹江湖。成作之時,還特地邀請了徐克和羅大佑一起錄了一版“業餘”的《滄海一聲笑》,整個過程僅僅錄了20分鐘,黃霑便不再錄。

合唱版現在很難再找到,雖有瑕疵,但卻隨著黃霑本人的離去,成為絕版。

他罵成龍 劉德華 卻獨寵張國榮!一生寫歌2000首,娶小17歲平凡妻

鮮有人知,他與李小龍是莫逆之交,作為同期喇沙書院的名人,他為朋友出頭,約架李小龍,最後下場可想而知,人可以輸,但不能慫,一次打不過,再約,再敗,繼續,黃霑就是有著這樣一種不服軟,為朋友出頭的肝膽義氣。

不打不相識,最後兩人成了要好朋友。李小龍成名,這經歷也成為他引以為傲的事情。

他的做人如同他的作品一樣,屢敗屢戰,你說他是倔強也好,逞能也罷,他便是如此真實不虛的一個人,甚至有時候會得罪人,讓人生厭,但他還是保留這個真!

他不懂的世故圓滑,不屑於玲瓏八面,不刻意討好他人,在娛樂的這個名利圈裡,特立獨行,快人快語的他罵過無數人,連同成龍,劉德華這樣在圈內德高望重之人也不例外。

2000年,成龍在回應吳綺莉懷孕一事,一度弄的沸沸揚揚,稱自己是犯了天下男人常犯的錯誤。世人釋懷,認為這是一個男人風流非下流的事。彼時的黃霑卻破口大罵成龍:“留情不留種叫風流,留種不留情是下流。”

劉德華至今依然是圈內最紅的演員,他的人品讓無數人稱讚,影迷歌迷不分老少男女,而這樣一個把人和事做到極致的人,卻同樣被罵過,黃霑曾罵劉德華寫的歌庸俗,無深度。得知被罵後的劉德華不但不怪罪,更是知恥後勇,默默創作,直至《冰雨》問世,才獲得黃霑的首肯。

他罵成龍 劉德華 卻獨寵張國榮!一生寫歌2000首,娶小17歲平凡妻

不瘋魔,不成活!

黃霑便是這樣一個人,他如同一把天平,但凡有看不慣或不公的事,必逃不過他雙眼,要麼口誅筆伐,要麼以身作則。然,他也有偏心,獨寵的人。這便是哥哥張國榮。

他厚待張國榮因他是一個追求極致的一個人,張國榮便是一個極致,美的極致,才華極致,人品極致。他是《倩女幽魂》的寧採臣,善良敦厚。是《縱橫四海》的James,瀟灑倜儻。是《英雄本色》的宋子傑,重情重義。

在《今夜不設防》訪談時,黃霑公開贊他“眉目如畫”,“靚仔到極”。

同頻共振,追求極致的人總會懂得心心相惜,對於黃霑的優待,哥哥張國榮也欣然接受。

作為一個時代的標籤,即便黃霑早已離去,但他的作品依然存活在當下社會,他無法把控生命的長度,但他卻把自己生命的廣度深度無限的延長,以作品安身立命,為後人所記掛。

他罵成龍 劉德華 卻獨寵張國榮!一生寫歌2000首,娶小17歲平凡妻

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審定教科書時,刻意篡改了事實真相,激起了廣大國人的不滿,為表憤慨,黃霑和王福玲創造了《我的中國心》,這便是1984年由張明敏在央視春晚演唱的這首歌。

縱然時代變遷數十載,依然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旋律每每響起,便可激動人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同樣忘不了《情女幽魂》裡空曠憂愁:

“人生路美夢似路長 路里風霜風霜撲面幹 紅塵里美夢有幾多方向 找痴痴夢幻中心愛路隨人茫茫。”

少年不懂詞中意,聽懂已不再年少,遲來的頓悟似乎總是不能在合適時間裡及時出現,以至於只能在回首時才顯得莫名感傷。

但經典終究是經典,經得起時間考驗,更經得起歲月的沉澱。曾經我們以為,世間情話是“我愛你”或但凡關於愛與情的話語,後來才發現,最好的情話是“世間始終你好”。

歷經世事,“你”雖然不是當初的你,但還是希望“你好!”!

縱然是天縱的奇才,到最後他也沒有得到這個“你”。

黃霑與林燕妮分分合合十五載,但最後還是沒能走到一起,箇中緣由,我們不得而知。或許是黃霑的瘋狂,又或許是他卑微,又或者是他的不道德。

在愛情的道場裡幾經離合,哪怕黃霑愛的人盡皆知,滿城風雨,甚至不惜虛假登報廣而告之,但都沒有得到一人心歡,最後還落得個烏龍笑話,一廂情願的愛情總是卑微的如同塵埃。

愛過,瘋狂過,絕望後才懂得收心,兩人從此水遠山長,一別兩寬。

他罵成龍 劉德華 卻獨寵張國榮!一生寫歌2000首,娶小17歲平凡妻

縱使才子豪情萬丈,功成名就,但轟轟烈烈過後總要回歸於現實,後來黃霑取了小他17歲的平凡妻,兩人亦可以舉案齊眉。

愛情果然是個奇妙的東西,不論尋常百姓,還是諸侯將相,有人輕易可得心愛之人,有人卻歷經半生,付諸所有也能空手而歸。妙哉!

世事變幻無常,自古同今,黃霑一生傳奇盡在他的“才”裡,璀璨時世人愛戴,落魄時也曾千夫所指,但才子終究是優勝於常人,浮沉隨浪,濤浪淘盡,最後都如清風一笑。

快意恩仇,行止如俠,俠之大者到了最後總是選擇淡淡地隱去,淡淡地退出世人的視線。

一如他在《問我》中寫道:

願我一生去到終結,無論歷盡幾許風波,我仍然能夠說一聲:我是我!

自此後,千山一人獨行,世人不必相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