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1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女同學,年近40歲了還沒有結婚。前些年,我們呼哧呼哧地跟屎、屁、尿“親密接觸”、操心勞累地帶娃時,她到處旅遊,過得悠哉樂哉,奉行“不結婚、不生娃才酷”的生活哲學。

她說,很多明星都不想結婚生孩子,比如俞飛鴻說“結婚做母親的想法不強烈”。朴樹說“覺得人生太苦了,自己不忍心生了孩子,讓他到這個世界上受苦”。周迅說“關於要娃一直處於遊離狀態”。

時間不等人,一晃就妥妥地中年了。近來已找我聊天訴苦幾次了,她說,現在大家都忙於家庭,節假日都找不到玩伴了,感覺很孤單寂寞冷;上個月還重感冒了一次,渾身痠痛無力,父母離得遠,身邊連個端口水的人都沒有。

言語之中,有點後悔沒有在更年輕的時候組成家庭,現在倒是想組建家庭了,可是靠譜的男人都有了家室,再想遇到合適的人實在是太難太難了。說著說著,還哭了起來,真是蠻淒涼的。

我只好安慰她現在也不算太晚,想清楚了就積極行動,等養好身體,就多擴展朋友圈,說不定就結識了真命天子呢。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其實,在我心裡還有一個聲音,不方便說出來——這還只是中年啊!若是老年了,可以料想得到,情況會更糟糕的啊······

99%的情況下,我都不會主動去勸親戚朋友結婚生孩子,不想討人嫌嘛。結不結婚、生不生娃,這都是個人選擇,想結婚,就去戀愛;想生娃,就積極造人;不想結婚生娃就按自己的心意過就好了,我是完全尊重的。

但既然我主動寫文章了,那我就毫不保留地說出個人的看法: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除非你不是普通人,非普通人,是否結婚生娃則就沒那麼重要。所以,這件事千萬不要偏聽明星的言論,因為明星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知道,自己選的路,自己要負責。但明星說的話,卻不一定要負責任的。

這明星的言論吧,他們是真心這樣想還是公眾形象的需要,我們真假難辯。就算這些明星是真的不想結婚生娃,那他們也承擔得起孤單一人的人生。

明星跟普通人不一樣,他們事業忙碌,每天都生活在聚光燈下,粉絲追捧,高光時刻非常多,有被擁戴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另一方面,明星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他們就算年老生病,沒有家人子女看護,也出得起錢住最高端的醫院,得到最好的照顧。這都不是我們一般普通人能比的。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2

我們普通人,在結婚生娃這件事上,時效性也比明星更逼迫。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明星有雄厚的財力,可以輕鬆去凍卵子、精子甚至受精卵,保留後悔的權利。可我們普通人,疲於為三五斗米奔波,一般也沒有那個經濟條件去做這樣的事情。

所以,作為普通人,在什麼年齡做什麼樣事就顯得更重要了,這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保險的方式。比如生育這件事,受年齡限制,過了也就過了。就算高齡想追生,難度和風險都大了很多倍,可能要投入半生儲蓄來做試管嬰兒。這就是老年人經常說的“生娃要趁年輕”,老人的這話是沒錯的。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我在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公司有一個高層女領導,全心撲到工作上,真的一輩子沒有結婚生孩子,這幾年已經退休了。聽知情人說她父母已經不在了,她就一個人住,跟退休前在公司當領導呼風喚雨時比,她倍感孤單。

尤其是上了年紀後,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現在身體很不好,身邊沒有半個人知冷知熱,經常需要住院,請了一個住家保姆。即使退休工資的一大半都交給保姆了,可缺乏自己親人的監管,保姆照顧得也不盡心,退休生活過得很糟心卻又無人訴說。

我們聽了也是唏噓不已。

我們的人生不止有事業和遠方,還有窮困和生病呢。每年做體檢的人都知道,隨著年齡增大,體檢指標不再那麼好看,身體慢慢出現這痛那病,是一個正常的過程。這時,萬一生病,身邊連個陪伴的人也沒有。

有人說有父母啊,可父母逐年老去,也沒精力跑醫院天天陪你啊,更何我們很多人長大離開家鄉了,父母壓根不在身邊。有人說請護工,可護工可以端水扶坐,卻難以給你親情般的陪伴。

這位女領導,也算是半個非普通人了,雖比不上明星的財力資源,可比我們大多數工薪階層已經好太多了。可是呢?退休之後,她最渴望的也只不過是身邊有知冷知熱的親人。她且如此,更何況你我普通人呢?

所以啊,想要親情,還是從年輕時培育、發展、積累並善待吧。夫妻互相扶持,總比一個人苦捱要好得多。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我前面說的是女同學、女領導,這時男士看到說不定要偷笑了:我們男人可不會那樣慘,我們60歲都來得及結婚生孩子。

嘿,普通男人還真別偷笑,你們的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甚至更糟糕。除非你是鑽石王老五。

我有一個高中男同學,虛歲也快40了,到現在還沒結婚。20多歲、30多歲的時候不著急,覺得要挑漂亮的,條件好的。現在他自己的條件也很一般,並沒有因為單身就在業務上精進,還是打一份工,在小縣城能養活自己,到了這個年紀,這個情況還真不好找對象。

20多歲的姑娘一聽你快40歲,年齡擺在這裡, 卻沒有與之匹配的能力財力,別人年紀輕輕的,何必找你大叔款呢?30多歲的女士在小縣城一般已經結婚了,偶有相親遇到年齡差距較小的,大都是有過婚史的,這位男同學卻又看不上別人,真是無解了。

到現在他孤單一人,沒有家庭責任在身,沒有奮鬥的動力,倒顯得精神萎靡,越來越沒有男子漢氣概了。

對於男人而言,家庭真是給你加分的。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3

又有人說了,生孩子投入太大,操心太多,不划算,把這錢留著自己給自己養老。

在這裡, 我頂著鍋蓋說一句:普通人,你還真得最好生個娃。

為什麼呢?

你想的是把養孩子的錢存起來,可是你想過通貨膨脹嗎?80年代的萬元戶,可以在大城市買一套房,可現在一萬元能做什麼?你的業餘時間養娃了,是一種投資,如果沒有生娃,你保證你的業餘時間有產出折現?恐怕大多數人不行吧。

有人要罵了,敢情你生娃是投資啊?!你個沒人性的傢伙。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有一個動機的吧?生娃也是,有的人是想著養娃防老,我認為這沒毛病。人類自古以來就是我養你長大,你陪我到老。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就算自己經濟看似無憂(注意只是看似,實際上只有少部分人達到),自己養老,可你老了病了,渴望親情時,身邊總得有個信得過的人吧?那這個人,最好是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養大的孩子,聽說你住院了,才會第一時間請假來看看你,難道你還指望別人?

父母可能不在人世了,兄弟姐妹可能已經七老八十行動不便了,侄兒侄女,他們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顧、有自己的老人要贍養,未必有額外的時間精力再照看你的。

那麼,老了病了,普通人真的還就只能指望孩子了,這一點兒也不假。假不了,不信你去訪問一下老年人,誰照看他們最多?

又有人說了,就算有孩子,也不一定指望得上,虐待老人、不贍養老人的新聞還少嗎?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同學,我真要問問你,中國估計得有幾億老人吧,為什麼會出現虐待老人、不贍養老人的新聞呢?是因為這種情況出現得少啊,是新鮮事兒啊,新聞才要報道啊。絕大多數老人,兒孫繞膝,頤養天年,這大多數是常態,新聞也就不用報道了。

我建議大家都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普通人,未來的35-55歲、55到終老這兩個時段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那麼30歲前你就要著手規劃和積累了。親情這個東西,不是一下子生出來的,是靠日程月累的互相陪伴,互相取溫,互相善待,而積攢出來的。

讀到這裡,不少人應該心生寒顫,原來人生這麼殘酷,30歲前不規劃,就已經有點遲了?其實,真相就是這樣的,只是有很多毒雞湯硬要往反方向說,顯得才酷,實則把小夥伴們誤導了。

30歲還沒規劃,那就要抓緊了,知道自己遲了點,那就加快,遲幾步沒什麼,太遲了機會就真的少了。

普通人還是結婚生孩子更好,這件事不要偏聽明星言論

總之,這片土地上,有自命不凡者,但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我們做一個普通人,一點也不丟人,只要自食其力,結婚生娃過一種世俗的生活絕不丟份,硬要學明星,不結婚不生娃才覺得酷呆了,那才是害了自己。

最後強調一下,人的生命是由一天天、一年年的時間組合而成的,是有終點的,也就是說生命是有時間限制的。那麼,結婚生娃這件事的時效性就更強了,這其實很容易理解,一個40歲的人明顯比一個30歲的人更難結婚,你觀察一下就知道了。一個40歲的女士比30歲的女士更難生娃,你問問醫生就知道了。

作家畢淑敏說:我喜歡到了時候就戀愛,到了時候就生子的女人,恰似一株按照節氣拔苗分櫱結粒的麥子。我能理解一切的晚戀晚育和獨身,可我總頑固認為逆時辰而動,需儲存偌大的勇氣,才能上路。如果是平凡的女子,還是珍愛上蒼賦予的天然節律,徐步向前。

這也是我想說的話。平凡普通的人,還是按天然節奏前行,如此,便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