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1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女同学,年近40岁了还没有结婚。前些年,我们呼哧呼哧地跟屎、屁、尿“亲密接触”、操心劳累地带娃时,她到处旅游,过得悠哉乐哉,奉行“不结婚、不生娃才酷”的生活哲学。

她说,很多明星都不想结婚生孩子,比如俞飞鸿说“结婚做母亲的想法不强烈”。朴树说“觉得人生太苦了,自己不忍心生了孩子,让他到这个世界上受苦”。周迅说“关于要娃一直处于游离状态”。

时间不等人,一晃就妥妥地中年了。近来已找我聊天诉苦几次了,她说,现在大家都忙于家庭,节假日都找不到玩伴了,感觉很孤单寂寞冷;上个月还重感冒了一次,浑身酸痛无力,父母离得远,身边连个端口水的人都没有。

言语之中,有点后悔没有在更年轻的时候组成家庭,现在倒是想组建家庭了,可是靠谱的男人都有了家室,再想遇到合适的人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真是蛮凄凉的。

我只好安慰她现在也不算太晚,想清楚了就积极行动,等养好身体,就多扩展朋友圈,说不定就结识了真命天子呢。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其实,在我心里还有一个声音,不方便说出来——这还只是中年啊!若是老年了,可以料想得到,情况会更糟糕的啊······

99%的情况下,我都不会主动去劝亲戚朋友结婚生孩子,不想讨人嫌嘛。结不结婚、生不生娃,这都是个人选择,想结婚,就去恋爱;想生娃,就积极造人;不想结婚生娃就按自己的心意过就好了,我是完全尊重的。

但既然我主动写文章了,那我就毫不保留地说出个人的看法: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除非你不是普通人,非普通人,是否结婚生娃则就没那么重要。所以,这件事千万不要偏听明星的言论,因为明星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知道,自己选的路,自己要负责。但明星说的话,却不一定要负责任的。

这明星的言论吧,他们是真心这样想还是公众形象的需要,我们真假难辩。就算这些明星是真的不想结婚生娃,那他们也承担得起孤单一人的人生。

明星跟普通人不一样,他们事业忙碌,每天都生活在聚光灯下,粉丝追捧,高光时刻非常多,有被拥戴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另一方面,明星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他们就算年老生病,没有家人子女看护,也出得起钱住最高端的医院,得到最好的照顾。这都不是我们一般普通人能比的。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2

我们普通人,在结婚生娃这件事上,时效性也比明星更逼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星有雄厚的财力,可以轻松去冻卵子、精子甚至受精卵,保留后悔的权利。可我们普通人,疲于为三五斗米奔波,一般也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去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作为普通人,在什么年龄做什么样事就显得更重要了,这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保险的方式。比如生育这件事,受年龄限制,过了也就过了。就算高龄想追生,难度和风险都大了很多倍,可能要投入半生储蓄来做试管婴儿。这就是老年人经常说的“生娃要趁年轻”,老人的这话是没错的。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我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公司有一个高层女领导,全心扑到工作上,真的一辈子没有结婚生孩子,这几年已经退休了。听知情人说她父母已经不在了,她就一个人住,跟退休前在公司当领导呼风唤雨时比,她倍感孤单。

尤其是上了年纪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现在身体很不好,身边没有半个人知冷知热,经常需要住院,请了一个住家保姆。即使退休工资的一大半都交给保姆了,可缺乏自己亲人的监管,保姆照顾得也不尽心,退休生活过得很糟心却又无人诉说。

我们听了也是唏嘘不已。

我们的人生不止有事业和远方,还有穷困和生病呢。每年做体检的人都知道,随着年龄增大,体检指标不再那么好看,身体慢慢出现这痛那病,是一个正常的过程。这时,万一生病,身边连个陪伴的人也没有。

有人说有父母啊,可父母逐年老去,也没精力跑医院天天陪你啊,更何我们很多人长大离开家乡了,父母压根不在身边。有人说请护工,可护工可以端水扶坐,却难以给你亲情般的陪伴。

这位女领导,也算是半个非普通人了,虽比不上明星的财力资源,可比我们大多数工薪阶层已经好太多了。可是呢?退休之后,她最渴望的也只不过是身边有知冷知热的亲人。她且如此,更何况你我普通人呢?

所以啊,想要亲情,还是从年轻时培育、发展、积累并善待吧。夫妻互相扶持,总比一个人苦捱要好得多。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我前面说的是女同学、女领导,这时男士看到说不定要偷笑了:我们男人可不会那样惨,我们60岁都来得及结婚生孩子。

嘿,普通男人还真别偷笑,你们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甚至更糟糕。除非你是钻石王老五。

我有一个高中男同学,虚岁也快40了,到现在还没结婚。20多岁、30多岁的时候不着急,觉得要挑漂亮的,条件好的。现在他自己的条件也很一般,并没有因为单身就在业务上精进,还是打一份工,在小县城能养活自己,到了这个年纪,这个情况还真不好找对象。

20多岁的姑娘一听你快40岁,年龄摆在这里, 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财力,别人年纪轻轻的,何必找你大叔款呢?30多岁的女士在小县城一般已经结婚了,偶有相亲遇到年龄差距较小的,大都是有过婚史的,这位男同学却又看不上别人,真是无解了。

到现在他孤单一人,没有家庭责任在身,没有奋斗的动力,倒显得精神萎靡,越来越没有男子汉气概了。

对于男人而言,家庭真是给你加分的。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3

又有人说了,生孩子投入太大,操心太多,不划算,把这钱留着自己给自己养老。

在这里, 我顶着锅盖说一句:普通人,你还真得最好生个娃。

为什么呢?

你想的是把养孩子的钱存起来,可是你想过通货膨胀吗?80年代的万元户,可以在大城市买一套房,可现在一万元能做什么?你的业余时间养娃了,是一种投资,如果没有生娃,你保证你的业余时间有产出折现?恐怕大多数人不行吧。

有人要骂了,敢情你生娃是投资啊?!你个没人性的家伙。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一个动机的吧?生娃也是,有的人是想着养娃防老,我认为这没毛病。人类自古以来就是我养你长大,你陪我到老。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就算自己经济看似无忧(注意只是看似,实际上只有少部分人达到),自己养老,可你老了病了,渴望亲情时,身边总得有个信得过的人吧?那这个人,最好是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养大的孩子,听说你住院了,才会第一时间请假来看看你,难道你还指望别人?

父母可能不在人世了,兄弟姐妹可能已经七老八十行动不便了,侄儿侄女,他们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顾、有自己的老人要赡养,未必有额外的时间精力再照看你的。

那么,老了病了,普通人真的还就只能指望孩子了,这一点儿也不假。假不了,不信你去访问一下老年人,谁照看他们最多?

又有人说了,就算有孩子,也不一定指望得上,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的新闻还少吗?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同学,我真要问问你,中国估计得有几亿老人吧,为什么会出现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的新闻呢?是因为这种情况出现得少啊,是新鲜事儿啊,新闻才要报道啊。绝大多数老人,儿孙绕膝,颐养天年,这大多数是常态,新闻也就不用报道了。

我建议大家都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普通人,未来的35-55岁、55到终老这两个时段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么30岁前你就要着手规划和积累了。亲情这个东西,不是一下子生出来的,是靠日程月累的互相陪伴,互相取温,互相善待,而积攒出来的。

读到这里,不少人应该心生寒颤,原来人生这么残酷,30岁前不规划,就已经有点迟了?其实,真相就是这样的,只是有很多毒鸡汤硬要往反方向说,显得才酷,实则把小伙伴们误导了。

30岁还没规划,那就要抓紧了,知道自己迟了点,那就加快,迟几步没什么,太迟了机会就真的少了。

普通人还是结婚生孩子更好,这件事不要偏听明星言论

总之,这片土地上,有自命不凡者,但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我们做一个普通人,一点也不丢人,只要自食其力,结婚生娃过一种世俗的生活绝不丢份,硬要学明星,不结婚不生娃才觉得酷呆了,那才是害了自己。

最后强调一下,人的生命是由一天天、一年年的时间组合而成的,是有终点的,也就是说生命是有时间限制的。那么,结婚生娃这件事的时效性就更强了,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一个40岁的人明显比一个30岁的人更难结婚,你观察一下就知道了。一个40岁的女士比30岁的女士更难生娃,你问问医生就知道了。

作家毕淑敏说:我喜欢到了时候就恋爱,到了时候就生子的女人,恰似一株按照节气拔苗分蘖结粒的麦子。我能理解一切的晚恋晚育和独身,可我总顽固认为逆时辰而动,需储存偌大的勇气,才能上路。如果是平凡的女子,还是珍爱上苍赋予的天然节律,徐步向前。

这也是我想说的话。平凡普通的人,还是按天然节奏前行,如此,便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