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一個自私的渣男有沒有資格說一切為了夢想?

我們說一個男人不負責、不拒絕、不主動是“渣”的表現。

現代姑娘最怕的是遇到一個渣男,畢竟投入了感情卻沒有得到回應,甚至受到傷害,這是對一個用心去愛的姑娘最大的打擊。

在經典的影視作品裡,我們經常羅列幾個人盡皆知的渣男,比如何書桓、楚濂、洪世賢等等。

《情深深雨濛濛》剛上映那幾年,其實沒有人覺得何書桓是個渣男,只是近幾年女性覺悟逐步提高,深挖何書桓本身人性的部分,才知道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

我們現在再看《情深深雨濛濛》會覺得很生氣,不如看《回家的誘惑》來得爽快。

洪世賢是近幾年影視作品裡渣得明明白白的一個人物,他不會以深情為藉口,他出軌就出軌,爽快承認,他也明明白白告訴觀眾,他自己就是個渣男。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自私的渣男有沒有資格說一切為了夢想?

洪世賢

所以就算《回家的誘惑》極盡狗血,但是觀眾還是很買賬,畢竟不會披著羊皮說自己很無辜很深情。

但是,在《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裡,斯特里克蘭明明白白告訴讀者他就是個渣男,依舊會讓部分讀者氣到冒煙,又有半數讀者覺得,為了追求夢想,什麼都不可擋路,渣一點又何妨。

到底是要那世人皆認可的六便士,還是逐夢者想要的月光,這是千萬讀者在讀這本書時爭論不休的。作者毛姆在玩弄讀者的心這方面,不可謂不高超。

毛姆,英國小說家、劇作家,個性坦率,所作的小說冷靜、客觀、深刻地剖析與解讀人性的弱點,將人性的複雜描繪得淋漓盡致。他以後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高更為原型,創作了頗有爭議的《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自私的渣男有沒有資格說一切為了夢想?

毛姆

《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股票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在四十多歲的某一天,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去搞藝術。自此性格大變,拋卻一切人性,連幫助他的人都極盡嘲諷。十分欣賞他的胖子斯特羅夫經常幫助他,而斯特里克蘭卻搶走了他的妻子布蘭琪並害死了她。幾年後,在窮困潦倒中一邊流浪和一邊繪畫的斯特里克蘭娶了塔希提當地土著愛塔,遠離人群隱居創作,在死前,他終於創作出他心中的藝術。

不同的人閱讀《月亮與六便士》,會有不同的感悟,不論月亮是否代表著追求,六便士是否代表著現實,有人見星辰,有人見塵埃。

人的野性無異於橡樹林中的各種野獸。

毫無疑問,在毛姆筆下的斯特里克蘭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渣。

為了心中的追求而極度自私,斯特里克蘭拋棄了人性。他口中嫌棄女人,卻不掩飾對朋友妻布蘭琪的獸慾,為了安靜創作娶了從不會煩他、有錢照顧他起居飲食並讓他發洩獸慾的愛塔。他為了口中的不讓女人掌控,拋棄妻子,害死布蘭琪,並將一切歸結於她們活該。他對幫助他的人極盡嘲諷,無論是作者還是欣賞並幫助他的斯特羅夫。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自私的渣男有沒有資格說一切為了夢想?

斯特里克蘭畫像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斯特里克蘭即生存在這紛擾的人間,必然要遵循這人間的法則。他已經扭曲了他的人性,對道德倫理的表現冷漠,偏執且惡毒,是個自私之人。

歷史上,自私的人不在少數。

就如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曹操為躲避官兵而投靠到呂伯奢家,呂伯奢誠意接待,外出買酒,家人磨刀殺豬接風。不料曹操以為呂伯奢要磨刀殺他,,因此殺掉呂家的人,在逃走的路上見到買酒歸來的呂伯奢,擔心呂伯奢回家後見到滿門皆死會心生報復,便把他也殺了。如此行徑,可謂自私不義。

又如寫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顧城,寫下的詩歌那麼美,然而他的心卻是自私偏激。顧城和謝燁結婚後,又與李英扯上關係,在李英結婚離開後,憤怒的顧城決定寫一本書來批判李英。《英兒》一書,由顧城口述,謝燁執筆。口述過程中,顧城發現自己越來越愛李英,他們的約會、交流、發生關係等種種細節,他都一一讓謝燁寫下。丈夫如此深愛一個女人,執筆的謝燁逐漸崩潰,心灰意冷,背叛了他。對於顧城來說,謝燁的背叛讓他變得瘋狂,1993年10月,他用斧頭砍死了與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隨後上吊自殺。

自己不高興,也不能讓別人高興。顧城也許精神是有問題的地方,但是這樣的行為,讓人感到可怕。

王爾德說,自私不是一個人按照他自己的意願生活,而是要求別人按照他的意願生活。

不僅只有曹操、顧城,自私的人並不少見。

斯特里克蘭對別人看似毫無要求,實則他要求全世界都不要打擾他創作,並有一個能保障他生活、讓他發洩生理慾望且不會煩他的女人。

他是抬頭追求到了他的月亮,卻怎麼也離不開那底下自以為不需要的六便士。

小說裡,布蘭琪的月亮是什麼?是她想要掌控的愛情。但是現實是,她無法掌控斯特里克蘭,最終斯特里克蘭畫了一幅她的裸體畫後便對她厭倦,她受不了喝草酸自殺。不知道布蘭琪死前的心情是如何,她沒辦法追逐到她要的月亮,又不想低頭拾起她曾拋棄的六便士——對她死心塌地的斯特羅夫,也許就是這種極端的折磨,讓她產生逃避的念頭吧。

至於斯特羅夫,他的月亮到底是布蘭琪還是藝術,不得而知。在布蘭琪離開他時,他痛不欲生,但是布蘭琪死後,他看到那副裸體畫,深感這就是藝術而邀請斯特里克蘭跟他回家鄉,這一行為也讓讀者感到不可思議。

是否追求月亮,就不能拿著六便士?手拿六便士的人,真的不能追求月亮嗎?

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終是莊周夢了蝶,你是恩寵也是劫。

張愛玲曾說:孤獨的人有他們的泥沼。

斯特里克蘭在追求藝術的路上是孤獨的,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天才,這一切都只取決於自己,與其他人無關。

在作者受斯特里克蘭太太所託去巴黎找他並勸說他的時候,斯特里克蘭毫不在意一切,而他的藝術不需別人欣賞,不讓作者看他的畫,也不賣畫給任何人。

很多讀者在讀《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時,受到斯特里克蘭追求藝術的鼓舞,也很勇敢地走出追夢之旅。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自私的渣男有沒有資格說一切為了夢想?

夢想

就好像中國古代神話——夸父逐日,夸父為了太陽,一直奔跑,直到力竭死亡。夸父逐日代表著先民對光明的渴望,是為了追尋心中的執著,無視一切困難阻礙,不停向前,直至死亡。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和毅力去追求內心的真諦,就如那句話:只有詩人和聖徒才能堅信,在瀝青路面上辛勤澆水會培育出百合花來。也許斯特里克蘭的人生境界不同於俗世,他追求的是更加高遠的藝術境界,這是敢於面對內心的勇敢,直面真我,成就超脫境界的精神格調。

斯特里克蘭與愛塔成婚後,居住在遠離人群的山林。那裡安靜無人打擾,愛塔可以讓他放心地創作。在那裡,斯特里克蘭的靈魂與藝術結為一體,他終於追求到他想要的藝術。故事的最後,他得了麻風病,庫特拉醫生在最後一次見到他時,被他在牆壁上的創作所震撼了,那是一幅很奇怪很有想象力的畫,讓人看到原始的本能,在畫中會看到自己,讓人害怕。而這樣的藝術,斯特里克蘭在臨終前要求愛塔將它燒燬,就這樣,他和他的藝術消失了。

這是斯特里克蘭的劫,他逃不過,只有化為灰燼,才能結束一切。

這一條只有自己的道,走得孤單走得決絕,走得堅毅。

這讓人想起司馬遷,他立志要寫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他遭到了殘酷的“宮刑”,那樣屈辱痛苦。但是司馬遷的路還沒走完,他心中的追求還沒到達,他擯棄一切,忍辱負重,前後歷經18年,終於寫成《史記》這本偉大的著作。魯迅對《史記》賦予高度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如果不是對心中追求的執著,想必《史記》無緣於世間。這樣的執著,總是令人很受鼓舞。

像我們這些平凡的人,誰心中沒有過轟轟烈烈的想法,只是我們缺乏那份不顧一切的勇氣及決不放棄的執著。我們手中的六便士是那麼的重,重到丟不下,無法去追月。

《月亮與六便士》:一個自私的渣男有沒有資格說一切為了夢想?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既然選擇了平淡,偶爾看看月亮,羨慕著別人的轟轟烈烈,也許在月亮上的人,也會想過回頭撿起六便士,只是飛走了,就再也不能回頭。月亮很遠,柴米油鹽也有它的溫度。

《月亮與六便士》一書,我們能看到的太多了。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月亮,不要六便士的人沒幾個,我們也可以撿起六便士的同時,嘗試追求月亮。也許你的六便士,能幫你換到去月亮的船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