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不同酬:一家醫院,雙重身份,不同待遇

近年,常出現有很多醫護人員高舉“同工同酬”進行抗議的事件。

長久以來,常出現“一家醫院,兩種身份,兩種待遇”的現象。由於編制有限,大多數醫院都採取編制內護士和編外合同制護士的雙軌管理模式。隨著近年各個公立醫院規模的擴大,編外護士的數量越來越多。但同工不同酬、職稱晉升受阻等問題,始終困擾著合同制護士。

同工不同酬:一家醫院,雙重身份,不同待遇

朱洪彪回應,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後,改革進入到一個新階段。當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圍繞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做文章。廣大醫務人員是我們深化醫改的主力軍,要從提升薪酬待遇、優化發展空間和職業環境、提高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同工同酬的概念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是的,臨時工與正式工是同工同酬的。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同工不同酬:一家醫院,雙重身份,不同待遇

同工同酬體現著兩個價值取向:確保貫徹按勞分配這個大原則,即付出了同等的勞動應得到同等的勞動報酬。

為什麼同工同酬在公立醫院會成為一個問題,在民營醫院則不是個問題?

由於公立醫院作為事業單位,其人員編制是由編制管理部門事先核定的,財政部門核定的經費也與該公立醫院的編制總額密切相關。如果編制不足,公立醫院自行聘用的人員便屬於編外人員,其工資待遇無法在財政經費中列支。

同工不同酬表現在哪個方面?

勞動力也是一種商品,理應與西紅柿遵循著同樣的市場規律,同等素質的勞動者從事同樣的工種且付出同樣的勞動,其獲得的勞動報酬理應相同,是謂同工同酬。但在中國當下的現實生活當中,同工同酬是有關各方戮力同心希望實現的理想狀態,因為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比比皆是。

同工不同酬:一家醫院,雙重身份,不同待遇

一是同一種工作在同一個單位,所獲得的報酬是不一樣的。由於很多私營企業,對各自的工資沒有公開化,那就會出現做同一樣工作,在不同時期進來的人工作差別較大。即使是同時進來的人,由於各自要價不同,也會出現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二是同一樣的工作,男人和女人的工資不一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性別歧視現象。

三是同性別,同工作,同級別,同一個地點,後到幾個月的員工待遇與先到幾個月的員工工資不同

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