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不同酬:一家医院,双重身份,不同待遇

近年,常出现有很多医护人员高举“同工同酬”进行抗议的事件。

长久以来,常出现“一家医院,两种身份,两种待遇”的现象。由于编制有限,大多数医院都采取编制内护士和编外合同制护士的双轨管理模式。随着近年各个公立医院规模的扩大,编外护士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同工不同酬、职称晋升受阻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合同制护士。

同工不同酬:一家医院,双重身份,不同待遇

朱洪彪回应,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后,改革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当前,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围绕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做文章。广大医务人员是我们深化医改的主力军,要从提升薪酬待遇、优化发展空间和职业环境、提高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同工同酬的概念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是的,临时工与正式工是同工同酬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同工不同酬:一家医院,双重身份,不同待遇

同工同酬体现着两个价值取向:确保贯彻按劳分配这个大原则,即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应得到同等的劳动报酬。

为什么同工同酬在公立医院会成为一个问题,在民营医院则不是个问题?

由于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其人员编制是由编制管理部门事先核定的,财政部门核定的经费也与该公立医院的编制总额密切相关。如果编制不足,公立医院自行聘用的人员便属于编外人员,其工资待遇无法在财政经费中列支。

同工不同酬表现在哪个方面?

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理应与西红柿遵循着同样的市场规律,同等素质的劳动者从事同样的工种且付出同样的劳动,其获得的劳动报酬理应相同,是谓同工同酬。但在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当中,同工同酬是有关各方戮力同心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因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比皆是。

同工不同酬:一家医院,双重身份,不同待遇

一是同一种工作在同一个单位,所获得的报酬是不一样的。由于很多私营企业,对各自的工资没有公开化,那就会出现做同一样工作,在不同时期进来的人工作差别较大。即使是同时进来的人,由于各自要价不同,也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二是同一样的工作,男人和女人的工资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性别歧视现象。

三是同性别,同工作,同级别,同一个地点,后到几个月的员工待遇与先到几个月的员工工资不同

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