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
WeWork已經沒有拯救的希望了嗎?
大家都認為如此,唯有孫正義不這樣認為。
它的泡沫破滅,實實在在的代表著喧囂一時的獨角獸們,已經再度迴歸神話。
11月6日,軟銀集團公佈出自己14年來的首次虧損。數據顯示,在第三季度的三個月裡,軟銀總共虧損了將近7044億日元,約合65億美元。
虧損主要來源為WeWork、Uber(優步)、願景基金以及一系列負面連鎖反應。
WeWork成為了軟銀孫正義心中最大的痛。甚至於在下半年開始階段,喧囂一時的IPO,都好像是在給孫正義定製的“圈套”。
孫正義出手
WeWork 於 8 月 14 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 IPO 申請,據知情人透露,WeWork 的目標是出售約 35 億美元的股票。
9月初,路演的消息甚囂塵上,作為共享辦公領域的獨角獸,WeWork似乎即將抵達高光時刻。
然而一切,在正劇上演之前,突然被“演出商”叫停。
WeWork的最大投資方日本軟銀敦促其擱置IPO計劃,但WeWork首席執行官亞當·諾伊曼不顧反對,繼續推進,亞當和軟銀之間的裂痕就開始出現。
最終,亞當·諾伊曼被孫正義罷免。
隨後,軟銀又做出了決策——裁員。而且這個裁員不同以往,頗為大快人心——解僱諾伊曼妻子麗貝卡·諾依曼和其約20名親友。
看上去,一切似乎都要歸於正規,這個陷入泥潭裡的獨角獸,將會得到孫正義的拯救。
但現實從來不這麼美好。
亞當·諾依曼並沒有外界看見的那麼悲催,他離場的時候帶著17億美元“遣散費”。通過WeWork,亞當先生已經達成了創業的小目標。
場上只留下了還在掙扎的孫正義。因為他有個小目標。
在WeWork還沒淪為笑話之前,媒體經常會這麼去報道:
“孫正義跟WeWork談了幾個小時就認為此舉十分可行,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會像阿里巴巴一樣改變世界。”
泥潭邊的守望者
“對WeWork創始人亞當·諾依曼的錯判,是自己犯的最大錯誤”。除了憤怒的丟出這樣一句話,孫正義其實能做的只有繼續撒幣。
軟銀財報顯示,二季度運營虧損約65億美元,為14年來首次季度虧損,亦是其38年來最大的經營損失。在這些虧損中,WeWork“貢獻”約35億美元。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分析師克里斯·萊恩預計,WeWork未來4年內需要72億美元,才能將現金流轉正。
前提是,真的能夠實現——不虧。
但對於WeWork來說,這依然是獨角獸所不可能的任務。
彼時,在其宣稱要IPO之時,曾經出現過估值腰斬的新聞。而當多個媒體記者和書樂進行交流的時候,貧道給出的判斷就是——鉅額虧損並不奇怪,奇怪是估值腰斬的有點晚。
所謂共享辦公,本身只是一個更加新穎和服務集中化的辦公場地租賃模式,和早前許多共享為名、租賃為實的共享經濟(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一樣。
共享的本意是盤活閒置,而共享辦公等偽共享則某種意義上在創造閒置。
WeWork其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對創業者的孵化能力,都很難真正抵達用戶的剛需,而更多地只是一些“選配”。
早前一些打著孵化的創業咖啡和創業公寓等,都可以視為是類似的形態。
這種“簡易”辦公,由於用戶本身實力不足和缺少更多支持,也就很難真正打開市場。
至於其運營中諸如打印、收寄包裹、咖啡服務等增值服務:
一方面用戶難以形成高頻。
另一方面維護又不可中斷,進一步加大了其運營的虧損高企。
反而成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不捨、拓展無力、不拓不甘的雞肋。
事實上,WeWork連維持表面浮華的增值服務都做得很少,共享辦公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個二房東和包租公。
靠裝修風格來吸引房客,在任何時候都不成不了獨角獸,只能算是有點個性罷了。
90天制勝!智剩多少?
孫正義急了,於是在完成對創始人團隊的高價清理之後,WeWork宣佈了一項“90天制勝計劃”。
具體來說,就是過去面對中小微創業者團隊的WeWork,決定在90天時間裡轉型,將重點轉向大型企業客戶,而不是過去向初創企業等中小公司提供租賃服務。
這個制勝計劃,真正的意義在於為偽裝成獨角獸的WeWork完成了一次清洗,當蒙在牛頭馬面身上的神秘塗抹物和裝飾品去掉之後,人們會發現,原來這頭獨角獸,其實連角都沒有,而且還是雜毛。
只不過,這完全符合孫正義之前為WeWork提出的“三步走”的改革計劃:未來三四年停止建新辦公室、削減其他成本、剝離不賺錢的業務。
用現有的資源,驅散不給力的中小微創業者,讓大企業、大客戶成為穩定的房客,然後繼續當好它這個二房東的角色。
唯一的正面意義在於,大企業在一些增值服務上,有較強的規模特徵,就算是幫忙訂個奶茶,也能在同一時間收到若干訂單,而不像過去可能只是一單業務,也要兩三個街區跑一圈,成本確實有可能降下來。
然而,這能拯救燒錢如“撒幣”的共享辦公嗎?
孫正義不知道,他只知道撒幣出去的,沒有接盤俠之前,他只好繼續去維持現狀、打造規模,讓WeWork這個他眼中的第二個阿里巴巴,在泥潭裡多撲騰些時日,才好。
一旦被認定是最大的看走眼,那將是孫正義這個大佬的“結局”。
也許,這個90天制勝計劃,就是一個倒計時!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閱讀更多 張書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