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博客到新經濟服務平臺,36氪的未來增長在哪裡?

從科技博客到新經濟服務平臺,36氪的未來增長在哪裡?

LEAD

每個正在創業或者想要創業的人一定在36氪上搜索過自己想做的項目和喜歡的領域。

10月29日,36氪媒體業務(36KrHoldingsInc.,36氪控股) 更新了招股書,在此次IPO中總計將發行36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發行區間擬定為每股14.5美元至17.5美元,如果超額髮行,36氪此次IPO將募資至多7245萬美元。

以此次IPO發行價格區間中值計算,36氪上市時市值約為7.3億美元。

紅鯡魚招股書中還披露,36氪現有股東小米、滴滴、國宏嘉信,在本次IPO發行中擬認購總計不超過2000萬美元的ADS。另外根據此次披露,除了原有的瑞信和中金外,36氪新加入了Needham、AMTD和老虎證券作為公司的承銷商。

36氪預計將於11月7日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KRKR”。“KR”其實也是另一個和36氪高度相關的英文,甚至,人們可能對“36Kr”更熟悉。

成立於2010年的36氪,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又一個關鍵時刻。

1

科技博客初成長

2010年,北京郵電大學的劉成城和其他幾位創始人一同創立了36氪。

據說,當時他們想創業但是找不到創業的靈感,便在海外蒐集資料,查找海外的創業項目,並將海外的創業項目、研發週期、技術特點和模式創新等發佈到當時火熱的論壇裡,有意思的是,他們發現關注這些信息的人越來越多,這似乎成了一個可靠的創業方向。

2010年12月,36氪的網站正式上線,2012年,今日頭條上線了第一個版本。2013年初,36氪發佈了今日頭條的第一篇報道。

從科技博客到新經濟服務平臺,36氪的未來增長在哪裡?

2012年,大家對“算法”這個詞估計還很陌生,但是移動互聯網的大潮已經滾滾而來。據工信部數據,移動互聯網用戶淨增13004.1萬戶,達到76436.5萬戶,在CNNIC發佈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手機網民數量為4.2億,手機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

藉助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36氪在做幫助中國創業者快速找到創業方向和融資路徑的同時,也在新媒體的浪潮中收穫了大量忠實用戶,成為一線城市科技圈的每日必讀。也正是這些用戶的“每日必讀”,為36氪後續創投服務及如今成為新經濟服務平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最初的36氪會被投資界視為Techcrunch的中國版,而不是傳統印象中的媒體或者新聞平臺。

顯然,這家公司也沒有走媒體的老路。

9年間,36氪報道了很多項目,有的已經IPO,有的已經是行業裡當之無愧的超級巨無霸,“深氪”幫助讀者更深入的瞭解真相,“新風向”幫助創業者發現行業趨勢,“八點一氪”早報能在衝咖啡的時間裡瞭解當天全球的重要新聞,“開氪”則為用戶精選了大佬和專家的思維精華。

36氪想要成為人們早一點看到未來的方式。

2

不一樣的媒體

圍繞新經濟服務,36氪做過很多不同的嘗試,“WISE大會”、“投資人峰會”、“沒想到粉絲節”、“阿里明星賽道班”、“投資人俱樂部”等都在其中。

這些嘗試之中,有的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的還在調整之中,但不難看出,將目標瞄向新經濟服務的36氪,始終都在尋找“實體化”服務的抓手。

根據36氪招股書,目前36氪的大部分營收主要來自於廣告服務、企業增值服務,以及綜合性營銷、諮詢及訂閱服務這三大業務。

2017年、2018年,線上廣告分別獲得營收0.74億元、1.74億元,同比增幅135%,2019年上半年獲得營收7948萬元,同比增長56%,在廣告行業依次進入寒冬的情況下,取的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用戶活躍度方面,2017年底,36氪的全網PV就有1.2億,至2019年6月底已經增加至3.48億。更多的活躍用戶也促進了企業和機構的合作,2018年上半年36氪服務的企業數是51家,至2019年上半年則增加至131家。

從科技博客到新經濟服務平臺,36氪的未來增長在哪裡?

36氪這兩年也表現出了不俗的盈利能力,如果不算優先股價值,2018年歸屬股東的淨利潤有4.05億元。2018年全年和2019年上半年收入分別為人民幣3.0億和2.0億,同比增幅148%和179%,2018年全年實現淨利潤人民幣4052萬。

雖然2019年上半年出現了虧損,但主要是受股權激勵費用調整的影響,考慮到年末企業營銷費用的上揚,36氪年末營收增長也還是頗具潛力的,過去兩年36氪的收入也確實呈現出了季節性變化的特點。

3

新經濟服務平臺的未來

“新經濟”一詞最早出現於美國《商業週刊》1996年12月30日發表的一組文章中。它是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術革命以及由此帶動的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經濟,具有低失業、低通貨膨脹、低財政赤字、高增長的特點。

新經濟在中國隨處可見。比如曾經最高發行量只有300萬的報紙,在今日頭條可以達到數億日活;從前想看電視劇要守著電視臺的時間表,但是現在隨便打開視頻類網站或者APP,各種內容都可以隨意挑選;北京出租車市場只有6萬名司機,但共享出行卻有超過5000萬車主。

新經濟在悄然無聲之中改變人們的生活,同時也迅速壯大。

根據CIC報告,中國以新經濟為重點的商業服務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70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18年的20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30.3%,預計到2018年將以約22.5%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3年將達到556億美元。

2018年,36氪CEO馮大剛在WISE大會上提到,36氪為今日頭條、滴滴出行、餓了麼等多個新經濟企業做了第一篇報道,未來還將繼續幫助創業公司成為所在領域的新經濟之王,把互聯網行業的增長奇蹟複製到更多行業。

截至2018年12月31日,36氪已為全球財富100強中的23家企業提供了商業服務。此外,根據CIC的報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36氪還為國內以市值/估值計算的中國前100強企業中的59家提供了商業服務。

馮大剛舉過一個服務寶潔的例子。寶潔曾找到36氪,希望尋找一些新的技術手段幫助消費者分析自己的髮質狀況,選擇合適的洗護髮產品,同時可以跟蹤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髮質的改善狀況,加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與忠誠度。36氪創新諮詢在深度調研消費者行為習慣後,選擇了枕頭作為技術的載體,在完全不干擾消費者日常生活習慣的前提下,在智能頭枕中植入可見光與紅外線攝像頭,通過人工智能圖像分析的技術,日常跟蹤消費者髮質狀況,並給出針對性的建議。

類似這樣的企業增值服務收入正在成為36氪的主要營收來源。招股書所示,2019財年上半年(結束於2019年6月30日),36氪企業增值服務收入的佔比已經提升到了50.07%,即在2.0187億元當中佔1.0107億元。線上廣告收入則為7947.7萬元,位居第二。

新經濟正在變得無處不在,比如從前大家還認為新零售只是互聯網公司的概念,但如今新零售已經成為所有傳統零售行業,甚至是非零售行業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上市可以進一步鞏固36氪在業內的領先地位、增強品牌知名度,36氪新經濟服務平臺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