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中睡覺被停職檢查 國徽之下,豈容法官酣睡?

聽過上課睡覺的,聽過開會睡覺的,也聽過上班睡覺的,但是從來沒聽過法官在庭審中睡覺的。11月10日,有網友發帖反映湖南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宋爭文在庭審時睡覺,並公佈了庭審視頻截圖。

筆者初見法官打哈欠照片,還以為是人人都有照相機時代,有人故意給他的一個特寫,放大了這個不雅的瞬間,或許這名法官在整個過程中表現是正常的,但是媒體的報道打破了這個美好的假設:新京報記者在中國庭審公開網查詢到,11月1日上午9時許,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合作協議糾紛案件,並進行了直播,審判長為陳某餘,審判員為宋某文,與網友反映的涉事法官名字一致。庭審直播可以看到,審判員宋某文坐在庭上,神情疲憊,從9時20分開始打哈欠,搓揉眼睛,幾分鐘後閉上眼睛仰靠在椅子上開始睡覺。過了一會兒,宋某文又坐起來搓揉眼睛。記者還注意到,在10月30日下午的一起庭審直播中,宋爭文也存在不停揉眼、發睏等現象。

庭審中睡覺被停職檢查 國徽之下,豈容法官酣睡?

庭審中睡覺被停職檢查 國徽之下,豈容法官酣睡?

看到這裡,肯定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名法官怎麼了?是生病了?還是工作太累了?甚至還有人在新聞留言區猜測可能是吃飯喝醉了?這一切都是對真相的探究,永州中院一名權威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此事原因尚不清楚,法院正在核實。事發後,涉事宋法官曾稱庭審前一天感冒了,晚上也沒有休息好,吃了藥,庭審時精神狀態不佳。這名權威人士說到最後還不忘為同事宋法官辯解幾句,說他是一名員額法官,並非該案的主審法官,永州中院現目前有60多名員額法官,“人手非常緊張。”

誰都有個頭疼腦熱,出事了同事辯護幾句都無可厚非,但是任何事情都得講求一個“時、度、效”,我們經常說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庭審現場就是法院的關鍵時刻,不管是什麼原因,將這種萎靡不振的狀態帶到法庭上還是讓人無法接受。因為法官在法庭上的不在狀態,極有可能對案件的是非判罰生產影響,甚至可能因此“顛倒黑白”。小小的一個盹兒,反映出的不光是法官是對案件當事人不負責任,更是對法律嚴肅性、嚴謹性的褻瀆,因為這種負面形象會通過直播產生漣漪效應,由此帶來的惡劣影響可能無法估量,亦無法扭轉。莊嚴的國徽下,身穿法官服,作為公平正義的代表,作為崇尚法治的象徵,豈可容許法官酣睡?

對於宋法官個人,永州中院紀檢監察部門介入調查,而且已被停職檢查,責令其作出深刻檢討,將嚴格按照相關紀律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對於停職檢查、嚴肅處理甚至頂格處理這樣的處理結果,可以說都是合理的,也是必須的,規範自己的行為是法官最起碼的從業底線,因為站在法庭上就代表法律,就是符號化了的國家機器,最高法因此專門制定了法官行為規範,並明確要求:準時出庭,不遲到,不早退,不缺席;在進入法庭前必須更換好法官服或者法袍,並保持整潔和莊重,嚴禁著便裝出庭;坐姿端正,杜絕各種不雅動作;集中精力,專注庭審,不做與庭審活動無關的事;不得在審判席上吸菸、閒聊或者打瞌睡,不得接打電話,不得隨意離開審判席……

除了當事法官,作為當事法院,法官連續兩天在庭審直播中打哈欠甚至睡覺而熟視無睹,也應該反思一下!哪怕真的是人員不夠,帶病上陣情有可原,但也折射出法官庭審行為不夠規範的短弊,涉事法院該好好從隊伍管理是否存在不足,職業規範建設是否不夠重視,對法官是否應加強教育和管理,如何讓法官從思想上牢固樹立對法律的尊重等方面進行自我檢視。有句話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哪怕宋法官在庭審中酣睡只是偶然現象,如果能借此整肅法官隊伍中對工作懈怠、對法律不夠尊重的行為,由此帶動提升整個法官隊伍的職業水準,這樣的“亡羊補牢”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華商報】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