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中睡觉被停职检查 国徽之下,岂容法官酣睡?

听过上课睡觉的,听过开会睡觉的,也听过上班睡觉的,但是从来没听过法官在庭审中睡觉的。11月10日,有网友发帖反映湖南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宋争文在庭审时睡觉,并公布了庭审视频截图。

笔者初见法官打哈欠照片,还以为是人人都有照相机时代,有人故意给他的一个特写,放大了这个不雅的瞬间,或许这名法官在整个过程中表现是正常的,但是媒体的报道打破了这个美好的假设:新京报记者在中国庭审公开网查询到,11月1日上午9时许,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合作协议纠纷案件,并进行了直播,审判长为陈某余,审判员为宋某文,与网友反映的涉事法官名字一致。庭审直播可以看到,审判员宋某文坐在庭上,神情疲惫,从9时20分开始打哈欠,搓揉眼睛,几分钟后闭上眼睛仰靠在椅子上开始睡觉。过了一会儿,宋某文又坐起来搓揉眼睛。记者还注意到,在10月30日下午的一起庭审直播中,宋争文也存在不停揉眼、发困等现象。

庭审中睡觉被停职检查 国徽之下,岂容法官酣睡?

庭审中睡觉被停职检查 国徽之下,岂容法官酣睡?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都想知道这名法官怎么了?是生病了?还是工作太累了?甚至还有人在新闻留言区猜测可能是吃饭喝醉了?这一切都是对真相的探究,永州中院一名权威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此事原因尚不清楚,法院正在核实。事发后,涉事宋法官曾称庭审前一天感冒了,晚上也没有休息好,吃了药,庭审时精神状态不佳。这名权威人士说到最后还不忘为同事宋法官辩解几句,说他是一名员额法官,并非该案的主审法官,永州中院现目前有60多名员额法官,“人手非常紧张。”

谁都有个头疼脑热,出事了同事辩护几句都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事情都得讲求一个“时、度、效”,我们经常说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庭审现场就是法院的关键时刻,不管是什么原因,将这种萎靡不振的状态带到法庭上还是让人无法接受。因为法官在法庭上的不在状态,极有可能对案件的是非判罚生产影响,甚至可能因此“颠倒黑白”。小小的一个盹儿,反映出的不光是法官是对案件当事人不负责任,更是对法律严肃性、严谨性的亵渎,因为这种负面形象会通过直播产生涟漪效应,由此带来的恶劣影响可能无法估量,亦无法扭转。庄严的国徽下,身穿法官服,作为公平正义的代表,作为崇尚法治的象征,岂可容许法官酣睡?

对于宋法官个人,永州中院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而且已被停职检查,责令其作出深刻检讨,将严格按照相关纪律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对于停职检查、严肃处理甚至顶格处理这样的处理结果,可以说都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是法官最起码的从业底线,因为站在法庭上就代表法律,就是符号化了的国家机器,最高法因此专门制定了法官行为规范,并明确要求:准时出庭,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在进入法庭前必须更换好法官服或者法袍,并保持整洁和庄重,严禁着便装出庭;坐姿端正,杜绝各种不雅动作;集中精力,专注庭审,不做与庭审活动无关的事;不得在审判席上吸烟、闲聊或者打瞌睡,不得接打电话,不得随意离开审判席……

除了当事法官,作为当事法院,法官连续两天在庭审直播中打哈欠甚至睡觉而熟视无睹,也应该反思一下!哪怕真的是人员不够,带病上阵情有可原,但也折射出法官庭审行为不够规范的短弊,涉事法院该好好从队伍管理是否存在不足,职业规范建设是否不够重视,对法官是否应加强教育和管理,如何让法官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对法律的尊重等方面进行自我检视。有句话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哪怕宋法官在庭审中酣睡只是偶然现象,如果能借此整肃法官队伍中对工作懈怠、对法律不够尊重的行为,由此带动提升整个法官队伍的职业水准,这样的“亡羊补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华商报】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