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歷史文化名街,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的街區之一


武康路位於上海市徐彙區,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07年。

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曆史”的“名人路”,沿線有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築37處。

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彙區武康路入選由文化部與國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武康路始建於1907年。據《上海市徐彙區地名志》記載:“該路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人福開森姓氏命名。1943年改現名武康路,以浙江省舊縣名命名。”

武康路長1183米,寬12米到16米,整條路呈弧線、大致為南北走向,北起華山路,可見晚清重臣李鴻章的丁香花園,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餘慶路,與宋慶齡故居相望。

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較高,有約30處的名人舊居。沿線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等風格的建築極富特色,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街區之一。

道路沿途兩邊是上海最有名的西方洋人和達官名人、商賈富豪的高級住宅區,如40弄的67、99號是洋人大班住宅。

390號是意大利總領事官邸,大批的有志報國青年通過這個窗口留學國外,解放以後則是全球500強企業上海汽車集團所在地,從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輛桑塔納轎車。

393號則是民國革命先驅黃興的故居,孫中山曾多借宿這裡商議革命;而位於武康路與湖南路口的湖南別墅先為周佛海私宅,解放後陳毅、鄧小平在這裡暫住過,賀子珍則在此隱居了20多年。

榮獲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高錕曾就讀於武康路世界學校。

113號則是一代文學巨匠巴金的故居,巴金在這裡完成了被海內外文學界、思想界稱之為“一部說真話的大書”的《隨想錄》。黃興故居則坐落在武康路393號。

武康路上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較高,沿線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等風格的建築極富特色,是對上海歷史的反映。

其最大的意義在於這個是一個文化遺產,可以是反映上海歷史文化結點的典型的一個道路。

它最大所謂的作用是在於讓人們感覺一個城市它在發展進程當中,它的歷史、它的一些文化是怎麼來沉澱下來的,一個城市是怎麼一步步發展。

它反映了一個城市發展的一個軌跡,所以保留一些風貌道路,和風貌相關的沿街的建築,實際上是保留了城市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