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都不知道,還好意思刷朋友圈?看完這篇終於有底氣了

最近,朋友圈被一個“高大上”的詞彙刷屏了:區塊鏈。

其實,區塊鏈技術問世有些年頭了,但很多人還一頭霧水。加上近年來比特幣、空氣幣等虛擬貨幣炒作亂象,區塊鏈有種被“玩壞”了的風險。

那麼,區塊鏈到底是啥?為何中央領導人要集體學習?

經濟日報近日重磅推出系列報道——“大話區塊鏈”,從“頂層設計”到“場景落地”,從技術基礎到未來遠景……深入探討區塊鏈的“前世今生”。

下面小編帶你速覽一番,還可以點擊文尾鏈接,詳細閱覽報道全文。

一、區塊鏈是啥?

不可篡改的“大賬本”

簡單來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很大很大的“賬本”。

比如,你和小王做一筆買賣,如果只有一個賬本,交易有被篡改的風險;但區塊鏈讓每一筆交易都記在無數個小賬本上,共同構成一個超級大賬本。如此一來,全世界都知道你倆之間有這筆交易了,想抵賴?沒門!

有啥好處呢?最大好處,就是建立了互聯網時代的信用機制。

互聯網上充斥著大量真偽難辨的信息,如果沒有辦法建立起信任,就沒辦法進行交易,電商、社交、內容等很多信息互聯網商業模式也無從談起。

“說到底,區塊鏈就是一種無需信任積累的信用建立範式,任何互不瞭解的個體通過一定的合約機制,不再需要一箇中間方,就可以達成信用共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廣乾接受經濟日報獨家採訪時表示。

1、目前,區塊鏈發展到了啥階段?

全球資本市場上,目前95%以上區塊鏈融資事件處於種子輪、天使輪及A輪階段,B輪及以後只佔3%,說明產業依舊處於早期階段。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隨著應用場景加快落地,在3年到5年內才會更快發展。

2、我國在區塊鏈領域處於什麼水平?

2017年、2018年我國公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連續兩年蟬聯全球第一。

今年上半年,我國公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為3547項,已超2018年公開的全年專利總量2435項。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副總裁蔣國飛認為,“我國區塊鏈產業將提前進入商用時代。這首先得益於技術能力的進步,系統性能和數據保護等進一步成熟;其次是開放技術引發群體加速創新;第三是與行業標杆合作刺激了滾雪球效應”。

二、區塊鏈技術先在哪個領域應用?

在金融領域已有應用場景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由於區塊鏈技術具有分佈式、難以篡改、可追溯、開放性、算法式信任等突出特點,在數字金融、公共服務以及民生領域等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部分業務場景已從概念驗證逐步邁向業務實踐——包括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資產證券化、證券結算等,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潛力可期。

1、區塊鏈電子發票

優點如下↓↓

按需使用,無需定期往返稅務局領購發票

免費用票,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

用戶自行申請開票,減少企業人力投入

去年8月份深圳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以來,區塊鏈電子發票陸續落地餐飲、商超零售、金融、軌道交通、物業、電商等多個場景,接入企業超7600家,開票數量突破1000萬張,開票金額超70億元。

2、供應鏈金融

上海銀行與螞蟻金服“雙鏈通”區塊鏈平臺合作供應鏈融資項目於今年10月份落地,讓小微企業融資時間成本從3個月變成1秒。

浙商銀行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收款鏈平臺,實現了應收款的簽發、承兌、保兌、支付、轉讓、質押、兌付等功能,有效盤活了應收賬款。

三、區塊鏈能助力實體經濟嗎?

推動中國“智造”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相關負責人接受經濟日報記者獨家採訪時回答說,區塊鏈具有防偽造、防篡改、可追溯的技術特性,有利於解決製造業的設備管理、數據共享、多方信任協作、安全保障等問題,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可以說,區塊鏈更廣闊的舞臺是製造業。

1、防偽追溯

電商企業通過開放區塊鏈服務平臺,幫助企業部署商品防偽追溯,廣泛應用於奶粉、保健品、大米等產品。2018年“雙11”,通過區塊鏈實現了來自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5億件商品的溯源。

2、供應鏈管理

歐洲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開始利用區塊鏈技術,分析數萬個零部件背後的海量信息,有效降低了零部件修復的時間與費用。

3、引入金融活水

基於區塊鏈技術研發供應鏈應用解決方案,能夠解決供應鏈上存在的信息孤島難題,釋放核心企業信用到整個供應鏈條的多級供應商,提高資金運轉效率。

“區塊鏈的應用已從金融領域延伸到實體領域,電子信息存證、版權管理和交易、產品溯源、數字資產交易、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等領域。”李廣乾告訴記者,區塊鏈技術已開始與實體經濟產業深度融合,迎來產業區塊鏈“百花齊放”的大時代。

四、區塊鏈如何健康發展?

扶持和監管“兩手抓”

當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消息公佈後,“全民區塊鏈熱”一夜之間興起,一批上市公司“緊急”上鍊,甚至一些老年人也開始向年輕人打聽區塊鏈投資機會。如何既推動技術與產業創新,又避免盲目炒作?

1、提出路線圖和規劃

2016年,工信部發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首次提出我國區塊鏈標準化路線圖。

同年12月,“區塊鏈”首次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被寫入《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

2、出臺措施嚴格監管,嚴厲打擊投機行為

由於目前針對普通人的區塊鏈應用稀少,導致很多人簡單將區塊鏈等同於虛擬貨幣,一些不法機構於是假借“區塊鏈”之名,通過發行虛擬幣形式進行融資炒作,實則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

對於違規的區塊鏈投機行為,必須不斷升級監管手段,加大打擊力度。

2017年,人民銀行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首次代幣發行”(ICO)定義為非法融資,全面叫停。

今年1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區塊鏈信息服務傳播的信息內容進行合規監管;對區塊鏈信息服務及服務提供者進行備案管理。

3、引導區塊鏈技術與實際應用場景深度融合

“作為一項前沿技術,區塊鏈只有真正在產業場景落地才能顯現它的內在價值。”啟迪區塊鏈集團一位負責人表示。實現區塊鏈+貿易、醫療、教育、食品安全等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將極大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提升社會運行效率,提高公共服務品質。

關於區塊鏈,你瞭解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