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第一印象

1969年暑假,我隨母親回昆明探親。那時候,“備戰備荒”昆明全城開挖防空洞,正義路被挖成一條壕溝。大姨媽家住復興村,三姨媽家住青年路昆安巷,我和母親經常徒步在兩者之間,每次都走一段正義路的“壕溝”邊。

從復興村到青年路大約要走半個小時。出發前大姨媽總是重複幾遍行走路線,她說:過雞鳴橋,沿金碧路走,到金碧路和正義路交叉的丁字路口,左轉進入正義路,沿正義路走到百貨大樓,右轉進入南屏街(東風路)過護國路到青年路左轉第一個小巷就到三姨媽家了。大姨媽還不斷強調:走路不要東張西望,尤其是不能回頭,人的兩邊肩頭分別有兩盞燈,回頭會把明燈撲滅,給人帶來穢氣。

母親20年前離開昆明,先去革命,後到農村,變成了很土的唯物主義者,不信大姨媽的那一套,帶我東逛西逛,還東張西望,不幸的事終於發生了。有一天我們逛到小西門東風大樓,從武成路轉回青年路,到三姨媽家才發現母親身上帶的錢被小偷取走了,回來還不敢給大姨媽彙報。那時候昆明的小偷很多,經常光顧“東張西望”的人。錢被偷走,大概是老昆明所說的“穢氣”了。後來再到三姨媽家,母親嚴格地按大姨媽指的路線走,而且不折不扣地執行大姨媽的告誡。

金碧路兩邊伸展的梧桐樹枝條在馬路的中央相交,嚴實實地蓋住了馬路的上空,按當時的說法是“備戰”達標,最安全的馬路。每到生火做飯的時候,沿路居民都把蜂窩煤爐擺到人行道上,架鍋炒菜,行走在煤煙味、油香味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為我心中老昆明的風景和味道。

“壕溝”、小偷、煤味和梧桐樹組合成我最初的“昆明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